APP下载

谈物流信息技术在食品供应链中的应用

2014-04-03蔡晓莹

商业经济研究 2014年8期
关键词:安全供应链食品

蔡晓莹

内容摘要:衣食住行是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基本需要,食更是直接影响到我们的身体健康。因此,食品安全问题成为了我们关注的一个重点问题。本文通过对物流信息技术的介绍和分析,对物流信息技术在供应链各个环节应用的阐述,然后构建基于物流信息技术的新型食品供应链管理模式,实现食品质量的可视化和可追溯,从而确保食品的质量安全。

关键词:物流信息技术 食品 安全 供应链

物流信息技术及其范畴

物流信息技术是指物流各环节中应用的信息技术,是物流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包括计算机、网络、信息分类及编码、自动识别、电子数据交换、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物流信息技术主要由通信、软件、面向行业的业务管理系统三大部分组成,包括基于各种通信方式基础上的移动通信手段、全球卫星定位技术、地理信息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自动化仓库管理技术、智能标签技术、条码、射频识别技术、信息交换技术等现代尖端科技。在这些尖端技术的支撑下,形成以移动通信资源管理、监控调度管理、自动化仓储管理、业务管理、客户服务管理、财务管理等多种信息技术集成的一体化现代物流管理体系。

根据物流的功能以及特点,物流信息技术主要包括条码及射频识别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地理信息技术、全球卫星定位技术,自动化仓库管理技术、智能标签技术、信息交换技术、电子数据交换技术、数据库技术、数据仓库技术、数据挖掘技术、Web技术等。在这些信息技术的支撑下,形成了以移动通信、资源管理、监控调度管理、自动化仓储管理、业务管理、客户服务管理、财务管理等多种业务集成的一体化现代物流信息系统。

物流信息技术在食品供应链管理中应用的意义

近几年,屡屡发生食品安全事件,对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已经有了威胁,而且已经引起了世界卫生组织的广泛关注, 也影响到了消费者对食品生产企业的信息,制约了食品行业健康、稳定的发展。如何保证食品的安全及其可追溯性,已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全球性课题。目前已经建立了包含ISO系列、良好操作规范和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的食品安全控制体系,但是这些传统的食品安全控制体系主要针对的是食品供应链上单个环节的内部活动的控制,缺少将整个食品供应链全过程的信息衔接起来的手段。

利用物流信息技术构建新型的食品供应链体系可以有效解决以上问题。物流信息技术可提供食品供应链中食品与来源之间的可靠联系以及保证供应链各个环节的可追溯性,确保到达消费者手中的食品的来源以及流程是清晰的,可以保证食品的来源准确还可追踪生产企业甚至是动物、植物个体及具体的加工操作人员以及供应链各个环节的经手操作人员。物流信息技术是个可以保证食品供应链安全的解决方案,因而可以回答消费者有关食品从哪里来?中间经过哪些环节?中间处理环节情况如何?等问题,并给出详尽可靠的回答,可有效的监控食品供应链的安全问题。物流信息技术可为食品供应链提供确保任何食品供应链安全要求的高质量的数据交流。基于物流信息技术的食品供应链可实现两个最重要的目标:第一,可提供追踪食品源头并对食品源头进行监控和管理的解决方案;第二,可对食品供应链各个环节提供完全透明化的监控和管理。总的来说,物流信息技术在食品供应链中应用的意义在于:利用物流信息技术追溯食品的来源保证食品的安全。利用物流信息技术可以对食品的来源进行严格的监控和管理。遇到食品安全问题,可以及时追溯食品来源,确定问题所在,控制食品质量带来的问题。提高我国食品生产企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利用物流信息技术既可以对食品来源进行严格的监控和管理,又可以对食品供应链各个环节进行严格的监控和管理,可以以此为契机提高食品安全标准已达到一些国家对食品质量安全要求的标准,从而突破我国食品因为质量问题不能出口的劣势,提高我国食品生产企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提高消费者的满意度。利用物流信息技术对食品供应链的监控和管理可以加强消费者对食品各类信息的掌握程度,提高消费者对食品的放心程度,借以提高消费者的满意度。提高企业效率。利用物流信息对食品来源以及食品供应链的监控和管理,一方面由提高食品的质量为企业带来一定的效益,例如,带有放心食品标志的食品可以在价格上高于没有放心食品标志的食品。另一方面由信息技术代替人力以及严格的过程控制降低生产成本等措施可以为企业节约成本而带来一定的效益。

物流信息技术在食品供应链中的应用

供应链是指产品生产和流通过程中所涉及的原材料供应商、生产商、分销商、零售商以及最终消费者等成员通过与上游、下游成员的连接(1inkage)组成的网络结构。也即是由物料获取、物料加工、并将成品送到用户手中这一过程所涉及的企业和企业部门组成的一个网络。由此我们可以得知,食品供应链是由农业、食品加工业和物流配送业等相关企业构成的食品生产与供应的网络系统,是从食品的初级生产者到消费者各环节的经济利益主体(包括其前端的生产资料供应者和后端的作为规制者的政府)所组成的整体,如图1所示。因此我们在研究物流信息技术在食品供应链的应用可以从食品原料生产、食品加工、食品流通以及零售和消费等环节进行研究。

食品原料生产环节。食品原料生产包括食品原料养殖和食品原料种植。对于食品原料养殖,我们可以采取在养殖活体身上安装信息采集标签,如条码标签或者RFID标签等,利用信息采集标签将养殖活体从出生或者到达养殖场开始到养殖活体离开养殖场的所有信息进行记录,包括养殖活体的自身状况、在养殖厂喂养的饲料情况、以及养殖活体在养殖场的生病及用药状况等,由此,物流信息技术应用到食品原料养殖过程中不仅可以对养殖产品的基本情况进行监控,还可以实现对养殖产品的选育、繁殖、喂养等过程的科学化管理。对于食品原料种植,我们可以采取在种植田间使用信息采集标签,利用信息采集标签记录种植产品的基本信息以及生长信息,由此,将物流信息技术应用到食品原料种植过程中不仅可以对种植产品的基本情况,还可以实现对种植产品科学化种植。在食品原料生产环节除了应用物流信息采集技术记录食品原料的基本情况以及生长情况外,还可以应用数据管理技术对食品原料生产环节采集的数据进行管理,以便以后查询。在食品原料生产的环节使用物流信息技术,可以保证食品供应链的源头安全并实现对食品原料的科学化管理,还可以提供从食品供应链源头开始的数据以便后续环节的管理。endprint

食品加工环节。食品加工企业将食品原料采购后,根据信息采集标签中记录的信息对食品原料进行处理。在食品加工的过程中同样可以应用信息采集技术来记录食品加工的过程,如,食品加工的过程、成品的加工工艺及参数、加工工序员、加工时间、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情况、保质期、储藏要求、包装重量和方式等,由此可以实现对食品加工环节的科学化管理。并且,在食品加工环节可以继续在应用数据管理技术将食品加工环节的信息数据进行管理,以便以后查询。

食品流通环节。食品是一种特殊的商品,温度、湿度以及光照度等环境因素对食品的品质都有较大的影响,但是在流通环节这些因素不可避免的影响着食品,因此记录和分析环境因素等数据就显得十分重要。在流通环节,我们可以采用信息采集技术、全球卫星定位技术、地理信息技术以及数据管理技术等物流信息技术对食品流通环节进行监控和管理。在食品进行配送前,我们可以先从数据管理系统以及信息采集标签中读取食品允许的运输条件信息,后根据这些信息内容决定食品的运输方式、运输设备、运输条件、运输要求、仓储方式、仓储条件及仓储时间等。在运输方面,在必要的环节安装信息采集标签,采集周围环境的温度、湿度等数据,记录食品在运输过程中环境条件的变化信息,并且将采集的数据及时传输到信息管理系统中去。利用全球卫星定位技术和地理信息技术实时监控运输车辆的路线和时间,以此来控制食品由于运输时间而导致的品质变化。在仓储方面,在仓库进出口安装固定读写器,对食品的进、出库情况自动记录。在食品进入仓库的时候,安装在仓库进口的读写器对食品带有的信息采集标签读取食品的信息,并且在数据管理系统查询食品对仓储环境的要求,根据查询的要求判断食品是否适合储存在仓库中以及允许的储存时间。安装在食品上的信息采集标签同样要及时记录环境信息并且及时保存在数据管理系统中去。在食品出库的时候,安装在仓库出口的读写器要对食品带有的信息采集标签读取食品的信息并在数据管理系统中查询食品储存的环境变化,安排更有可能变质的食品先发货,使库存管理实现科学合理。另外,利用信息采集标签还可以实现仓库的快速盘点。因此,在食品流通环节应用物流信息技术可以对食品的流通过程进行监控和管理,实现食品供应链在流通这个环节的科学化管理,保证食品供应链整个环节的完整性。

食品销售和消费环节。食品到达零售商手中后,零售商根据食品上的信息采集标签以及数据管理系统,可以获得食品在食品原料生产环节、食品加工环节以及食品流通环节的信息,食品零售商根据这些信息做出食品销售情况的决策,对产品实行准入管理,并继续在食品所带的信息采集标签中添加相关的记录并保存在信息管理系统中。根据信息管理系统中管理的数据信息,对在销售过程中超过有效期或者变质的食品尽快通知零售商,以尽快将其撤下货架。

消费者和食品质量监督部门可以根据信息采集标签中所带有的信息对食品进行跟踪和追溯。根据信息采集标签可以追溯食品的原料生产、加工以及运输各个环节的情况,了解食品的质量是否满足需要。如果发生食品质量安全事件,则可以通过信息采集标签以及数据管理系统快速了解相关食品的流转情况,尽快确定发生问题的环节,界定责任主体,并及时采取召回措施,最大限度减少消费者和企业的损失。在消费过程中,消费者还可以利用食品带有的信息采集标签识别假冒伪劣食品,保障企业的利益,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结论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保证食品的安全是目前人类最关注的问题。物流信息技术应用到食品供应链中去可以加强食品供应链的监控和管理,为食品的安全提供了保证。因此,将物流信息技术应用到食品供应链中去已成为提高食品生产企业以及食品加工企业竞争力的核心手段,物流信息技术在供应链管理中已经逐渐成为加强食品供应链管理的方向。然而,目前的技术和实际应用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物流信息技术的应用必将成为未来食品供应链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

参考文献:

1.童刚.基于RFID技术的食品安全管理系统研究.信息与电脑,2008(4)

2.潘福斌.RFID技术在安全食品供应链中的应用研究.物流与采购研究,2009(32)

3.高红梅.物联网在农产品供应链中的应用.商业时代,2010(22)

4.朱小平.农业产品供应链中的信息技术.农业网络信息,2007(2)

5.徐福才,蒙少东.浅析食品供应链风险管理.黑龙江农业科技,2010(1)

6.施先亮,卢茜.物流信息采集技术在食品供应链中的价值增值研究.生产力研究,2008(4)endprint

食品加工环节。食品加工企业将食品原料采购后,根据信息采集标签中记录的信息对食品原料进行处理。在食品加工的过程中同样可以应用信息采集技术来记录食品加工的过程,如,食品加工的过程、成品的加工工艺及参数、加工工序员、加工时间、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情况、保质期、储藏要求、包装重量和方式等,由此可以实现对食品加工环节的科学化管理。并且,在食品加工环节可以继续在应用数据管理技术将食品加工环节的信息数据进行管理,以便以后查询。

食品流通环节。食品是一种特殊的商品,温度、湿度以及光照度等环境因素对食品的品质都有较大的影响,但是在流通环节这些因素不可避免的影响着食品,因此记录和分析环境因素等数据就显得十分重要。在流通环节,我们可以采用信息采集技术、全球卫星定位技术、地理信息技术以及数据管理技术等物流信息技术对食品流通环节进行监控和管理。在食品进行配送前,我们可以先从数据管理系统以及信息采集标签中读取食品允许的运输条件信息,后根据这些信息内容决定食品的运输方式、运输设备、运输条件、运输要求、仓储方式、仓储条件及仓储时间等。在运输方面,在必要的环节安装信息采集标签,采集周围环境的温度、湿度等数据,记录食品在运输过程中环境条件的变化信息,并且将采集的数据及时传输到信息管理系统中去。利用全球卫星定位技术和地理信息技术实时监控运输车辆的路线和时间,以此来控制食品由于运输时间而导致的品质变化。在仓储方面,在仓库进出口安装固定读写器,对食品的进、出库情况自动记录。在食品进入仓库的时候,安装在仓库进口的读写器对食品带有的信息采集标签读取食品的信息,并且在数据管理系统查询食品对仓储环境的要求,根据查询的要求判断食品是否适合储存在仓库中以及允许的储存时间。安装在食品上的信息采集标签同样要及时记录环境信息并且及时保存在数据管理系统中去。在食品出库的时候,安装在仓库出口的读写器要对食品带有的信息采集标签读取食品的信息并在数据管理系统中查询食品储存的环境变化,安排更有可能变质的食品先发货,使库存管理实现科学合理。另外,利用信息采集标签还可以实现仓库的快速盘点。因此,在食品流通环节应用物流信息技术可以对食品的流通过程进行监控和管理,实现食品供应链在流通这个环节的科学化管理,保证食品供应链整个环节的完整性。

食品销售和消费环节。食品到达零售商手中后,零售商根据食品上的信息采集标签以及数据管理系统,可以获得食品在食品原料生产环节、食品加工环节以及食品流通环节的信息,食品零售商根据这些信息做出食品销售情况的决策,对产品实行准入管理,并继续在食品所带的信息采集标签中添加相关的记录并保存在信息管理系统中。根据信息管理系统中管理的数据信息,对在销售过程中超过有效期或者变质的食品尽快通知零售商,以尽快将其撤下货架。

消费者和食品质量监督部门可以根据信息采集标签中所带有的信息对食品进行跟踪和追溯。根据信息采集标签可以追溯食品的原料生产、加工以及运输各个环节的情况,了解食品的质量是否满足需要。如果发生食品质量安全事件,则可以通过信息采集标签以及数据管理系统快速了解相关食品的流转情况,尽快确定发生问题的环节,界定责任主体,并及时采取召回措施,最大限度减少消费者和企业的损失。在消费过程中,消费者还可以利用食品带有的信息采集标签识别假冒伪劣食品,保障企业的利益,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结论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保证食品的安全是目前人类最关注的问题。物流信息技术应用到食品供应链中去可以加强食品供应链的监控和管理,为食品的安全提供了保证。因此,将物流信息技术应用到食品供应链中去已成为提高食品生产企业以及食品加工企业竞争力的核心手段,物流信息技术在供应链管理中已经逐渐成为加强食品供应链管理的方向。然而,目前的技术和实际应用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物流信息技术的应用必将成为未来食品供应链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

参考文献:

1.童刚.基于RFID技术的食品安全管理系统研究.信息与电脑,2008(4)

2.潘福斌.RFID技术在安全食品供应链中的应用研究.物流与采购研究,2009(32)

3.高红梅.物联网在农产品供应链中的应用.商业时代,2010(22)

4.朱小平.农业产品供应链中的信息技术.农业网络信息,2007(2)

5.徐福才,蒙少东.浅析食品供应链风险管理.黑龙江农业科技,2010(1)

6.施先亮,卢茜.物流信息采集技术在食品供应链中的价值增值研究.生产力研究,2008(4)endprint

食品加工环节。食品加工企业将食品原料采购后,根据信息采集标签中记录的信息对食品原料进行处理。在食品加工的过程中同样可以应用信息采集技术来记录食品加工的过程,如,食品加工的过程、成品的加工工艺及参数、加工工序员、加工时间、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情况、保质期、储藏要求、包装重量和方式等,由此可以实现对食品加工环节的科学化管理。并且,在食品加工环节可以继续在应用数据管理技术将食品加工环节的信息数据进行管理,以便以后查询。

食品流通环节。食品是一种特殊的商品,温度、湿度以及光照度等环境因素对食品的品质都有较大的影响,但是在流通环节这些因素不可避免的影响着食品,因此记录和分析环境因素等数据就显得十分重要。在流通环节,我们可以采用信息采集技术、全球卫星定位技术、地理信息技术以及数据管理技术等物流信息技术对食品流通环节进行监控和管理。在食品进行配送前,我们可以先从数据管理系统以及信息采集标签中读取食品允许的运输条件信息,后根据这些信息内容决定食品的运输方式、运输设备、运输条件、运输要求、仓储方式、仓储条件及仓储时间等。在运输方面,在必要的环节安装信息采集标签,采集周围环境的温度、湿度等数据,记录食品在运输过程中环境条件的变化信息,并且将采集的数据及时传输到信息管理系统中去。利用全球卫星定位技术和地理信息技术实时监控运输车辆的路线和时间,以此来控制食品由于运输时间而导致的品质变化。在仓储方面,在仓库进出口安装固定读写器,对食品的进、出库情况自动记录。在食品进入仓库的时候,安装在仓库进口的读写器对食品带有的信息采集标签读取食品的信息,并且在数据管理系统查询食品对仓储环境的要求,根据查询的要求判断食品是否适合储存在仓库中以及允许的储存时间。安装在食品上的信息采集标签同样要及时记录环境信息并且及时保存在数据管理系统中去。在食品出库的时候,安装在仓库出口的读写器要对食品带有的信息采集标签读取食品的信息并在数据管理系统中查询食品储存的环境变化,安排更有可能变质的食品先发货,使库存管理实现科学合理。另外,利用信息采集标签还可以实现仓库的快速盘点。因此,在食品流通环节应用物流信息技术可以对食品的流通过程进行监控和管理,实现食品供应链在流通这个环节的科学化管理,保证食品供应链整个环节的完整性。

食品销售和消费环节。食品到达零售商手中后,零售商根据食品上的信息采集标签以及数据管理系统,可以获得食品在食品原料生产环节、食品加工环节以及食品流通环节的信息,食品零售商根据这些信息做出食品销售情况的决策,对产品实行准入管理,并继续在食品所带的信息采集标签中添加相关的记录并保存在信息管理系统中。根据信息管理系统中管理的数据信息,对在销售过程中超过有效期或者变质的食品尽快通知零售商,以尽快将其撤下货架。

消费者和食品质量监督部门可以根据信息采集标签中所带有的信息对食品进行跟踪和追溯。根据信息采集标签可以追溯食品的原料生产、加工以及运输各个环节的情况,了解食品的质量是否满足需要。如果发生食品质量安全事件,则可以通过信息采集标签以及数据管理系统快速了解相关食品的流转情况,尽快确定发生问题的环节,界定责任主体,并及时采取召回措施,最大限度减少消费者和企业的损失。在消费过程中,消费者还可以利用食品带有的信息采集标签识别假冒伪劣食品,保障企业的利益,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结论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保证食品的安全是目前人类最关注的问题。物流信息技术应用到食品供应链中去可以加强食品供应链的监控和管理,为食品的安全提供了保证。因此,将物流信息技术应用到食品供应链中去已成为提高食品生产企业以及食品加工企业竞争力的核心手段,物流信息技术在供应链管理中已经逐渐成为加强食品供应链管理的方向。然而,目前的技术和实际应用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物流信息技术的应用必将成为未来食品供应链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

参考文献:

1.童刚.基于RFID技术的食品安全管理系统研究.信息与电脑,2008(4)

2.潘福斌.RFID技术在安全食品供应链中的应用研究.物流与采购研究,2009(32)

3.高红梅.物联网在农产品供应链中的应用.商业时代,2010(22)

4.朱小平.农业产品供应链中的信息技术.农业网络信息,2007(2)

5.徐福才,蒙少东.浅析食品供应链风险管理.黑龙江农业科技,2010(1)

6.施先亮,卢茜.物流信息采集技术在食品供应链中的价值增值研究.生产力研究,2008(4)endprint

猜你喜欢

安全供应链食品
国外如何进行食品安全监管
海外并购绩效及供应链整合案例研究
为什么美中供应链脱钩雷声大雨点小
益邦供应链酣战“双11”
益邦供应链 深耕大健康
食品造假必严惩
竟然被“健康食品”调戏了这么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