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何处何缘成神仙?——《湖海新闻夷坚续志》中的仙话故事分析

2014-04-03魏晓虹王泽媛

关键词:湖海成仙仙人

魏晓虹,王泽媛

(1.山西大学 学术期刊社,山西 太原030006;2.山西大学 文学院,山西 太原030006)

《湖海新闻夷坚续志》是继金人元好问的《续夷坚志》之后又出现的对宋人洪迈《夷坚志》续写的一部古代志怪小说集。全书分前后两集,十七门,共五百多条,作者不详。书中第一条《大元昌运》记元太祖、元太宗及元世祖事,因此推测为元人作品。其中绝大部分为宋代故事,间有元代及前代的故事。该书在“夷坚体”小说中虽不及元好问的《续夷坚志》知名,但其文学价值丝毫不逊于《续夷坚志》。故事以时事作为主要内容,包含神仙信仰、佛道故事、鬼狐精怪、忠臣烈女以及方术谶纬等,在故事后注明来源出处,每篇故事都有一个合适的标题。《湖海新闻夷坚续志》中的仙话故事尤为引人关注。仙话故事是神仙信仰的叙事文学,故事中所体现的长生不死、辟谷食气、炼丹服药是民间文学的重要内容,灵魂不死、长生不老的道家思想也推动了仙话故事的发展。本文从《湖海新闻夷坚续志》仙话故事中遇仙的叙事空间、成仙的叙事模式以及仙话故事中所蕴含的宗教思想三方面予以解读与分析。

一 《湖海新闻夷坚续志》中遇仙的叙事空间

何为仙人?《庄子·天地》云:“千岁厌世,去而上仙。”[1]103《说文解字》释曰:“仙,长生仙去也。”[2]383《汉书·艺文志》说:“神仙者,所以保性命之真,而游求于其外者也,聊以荡意平心,同死生之域,而无怵惕于胸中。”[3]1780从中可以看出仙人一般是指古代方士或者修道道士所幻想出来的超凡脱俗、有神奇灵异的仙术,通过修炼达到生命永恒和自由的人。而仙话小说是关于神仙的故事。在仙话小说中除了对天上地下的各类神仙描写外,还有许多故事讲述凡人修仙、遇仙的事情,凡人与仙人相遇的地点、方式都不尽相同。在《湖海新闻夷坚续志》中“凡人遇仙”的叙事空间多种多样,上至高山,下到林泉;实在家中,虚至梦境。

(一)家中遇仙

凡人不必去高山深林、险涧幽谷,只要心境澄明,清心静意,在自己日常生活的场所就可以遇到神仙。一般是仙人寻访,来到凡人的家中为其带来某些恩惠。仙人来到凡人家有多种原因,或因为凡人积德行善,或偶然降临家中或庭院。家中是最常见的遇仙的场所,早在晋代葛洪的《神仙传·麻姑》里已有载录:“孝桓帝时,神仙王远,字方平,降于蔡经家。将至一时顷,闻金鼓箫管人马之声。及举家皆见。王方平戴远游冠,着朱衣,……乘羽车,驾五龙,龙各异色。麾节幡旗,前后导从,威仪奕奕,如大将军,鼓吹皆乘麟。从天而下,悬集于庭。”[4]369神仙降临凡人的家中。在《湖海新闻夷坚续志》中有一则《铁笛道人》的故事:

陈御干,浦城人也,富而好施。凡有道人至,必馆。遇有吹铁笛者来,延之而心不倦。尝往来和丰道院,夜则寝处于彼,每旦必于此候之。忽道人语曰:“子来何暮?我在此稍久。”次早黎明而去,道人未至。良久,道人来,曰:“子来矣,吾欲与子俱往。”御干忽起思家兴,曰:“归家取钥匙再来。”道人不复见矣,止留铁笛在其家。御干续得出神之法,遇他州郡有货之缺乏者,先知其价,必收买而去,大有所得,因此置富,名之曰:“陈半街”。[5]134

陈御干由于其平日行善积德,施舍穷人,道人前来其家,由于陈稍稍来晚,道人心生不快,但是仍然感念陈乐善好施,欲接引陈成仙,由于陈“忽起思家兴”,仍然留恋凡尘俗世,最终未能成仙。马钰在《渐悟集》曾写过《养家苦》,云:“养家苦,火坑深,万尘埋没不能禁”,[6]203认为家庭是修道成仙的障碍。

(二)海上遇仙

“蓬莱仙境”是中国最著名的海上仙境之一,历史上最早的海上遇仙文本是《列仙传》中秦始皇派徐福出海寻求长生不老仙药的故事。海中的仙岛是幻想中灵魂的归宿。《湖海新闻夷坚续志》中有《浮海遇仙》的故事:

台州士人陈梦协,平生隐居不出仕。宋咸淳中,偶遇商人浮海,求从之,以纵观览。一日,遭飓风,漂至海中一山下。见山上乔松不可以万计,望山巅只露些子楼阁,岸侧有小茅庵,榜以“雪溪”两字。檐下坐一老人,旁侍小童。陈与长揖,老人问曰:“汝何人而至此?”陈具以实告,老人曰:“既住天台,今叶梦鼎安乐否?”陈答曰:“已拜相。”老人曰:“烦拜意,亟投黄扉之荣,早寻绿野之乐。更踰十数年,宋鼎移矣,恐有后患。”陈曰:“先生是何神仙?”老人曰:“止可与言旧日同舍生,今主海上雪溪。”与茶一瓯,抚手曰:“快循岸去,便可寻船。”陈归,不敢与他人言,密以告叶。后叶罢相归乡,朝廷再召不赴者以此。信知大事神仙知之久矣。[5]138

海上遇仙的模式大部分都是商人出海遇到风浪停泊在一个岛屿上,在这个岛上偶然遇仙。在这则《浮海遇仙》的故事中士人陈梦协与商人出海,到达海岛山下,遇到一位老人为叶梦鼎的官宦仕途指点迷津,预示宋朝即将灭亡,希望叶功成身退,以避后患。这位“信知大事神仙”曾经与叶梦鼎同窗共读,所以对叶梦鼎提出忠告。陈在海上遇到了先知先觉的神仙。

(三)山林遇仙

山林是神仙道士的栖居地。《释名·释老幼》说:“老而不死曰仙。仙,迁去也,迁入山中也”。[7]43在仙话故事中,仙人一般在洞天福地、云雾仙山中居住,所以在山林中最容易遇到仙人。

在《湖海新闻夷坚续志》中有《道人寄书》的故事:承局在浙江时,遇一道人让他寄一封信。道人让他去抚州前羊角山下扣石,自有人接书信。承局扣石“朱门洞开,碧瓦参差,亭台窗户,殊异人间世。”[5]137男女老少都来迎接,请承局饮汤一杯,香味袭人,并说承局可留在这里。承局念及家中老小,不愿留止。仙人赠谷一升,承局怒掷于地,仅有十数粒粘于布裙间。承局被送出门,发现自己在乌石冈江畔。时间已过了一年,十几粒谷子都变成了金瓜子。道教中的全真教否定人间亲情,承局虽山林遇仙,但不能摆脱世情的羁绊,是不能成仙的。但承局游历了神山仙境,仙境一日,人间一年。洞天福地在深山老林之中。山林是修道求仙之地,是仙境的象征,也是神仙远离尘世的栖居之所,所以承局在山中进入仙境。

(四)梦境遇仙

梦中遇仙,进入仙境是仙话小说常见的情节,也是中国古代游仙诗的背景。《神仙感遇传》载“唐玄宗常梦仙子十余辈,御卿云而下列于庭,各执乐器而奏之”,传授仙曲给他[4]188;薛逢“梦入洞府,…乃出山门,有人谓曰:‘此天仓也’,”[4]334《续仙传》李压“夜梦入洞府中,……有二仙童自石壁左右出,迁问此何所也,曰:‘华阳洞天’,”[4]201在《湖海新闻夷坚续志》中有《梦游仙府》的故事:

张亶,熙宁中梦行入空中,闻天风海涛声振林木,徐见海中楼阙金碧,琼琚琅佩者数百人,揖亶,出纸请赋诗。细视笔砚,皆碧玉色,且戒之曰:“此间文章,要似其鸾凤,与织女机杼分巧,过是乃人间语耳。”亶成一绝曰:“天风吹散赤城霞,染出连云万树花。误入醉乡迷去路,旁人应笑忘还家。”有仙人曰:“子诗绝佳,未免近凡。”饮酒一杯,极甘寒,忽觉身坠万仞山而觉。[5]279

张亶梦游海中仙境,与仙人相遇,但是由于其诗作俗性未脱,没有仙风道骨,最终没能成仙。梦中遇仙的模式基本上是:梦游仙境——仙人相会——获得启示——梦醒恍然。老子《道德经》云:“忽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忽兮,其中有物。”[8]88恍恍惚惚梦游仙境,可是最后未能通过仙人的考验。马钰《洞玄金玉集》中说:“酒色气财四害人,苦中最苦苦生辛。贪图世俗浮华景,不悟仙家久远春”。[6]51因张亶诗中有“世俗浮华景,”未能成仙。成仙是古人的希望和梦想,“清醒时的自觉意识和睡梦中的潜意识是具有延续性的心理活动。”[9]

二 《湖海新闻夷坚续志》中成仙的叙事模式

道门中人或者民间凡人通过各种方式与途径得道成仙,成仙主要有两种模式:一类是“假外物以自坚固”的外炼成仙;另一类是内炼精、气、神“三宝”的内修成仙。从修炼成仙的途径和方法来看,在《湖海新闻夷坚续志》中主要有四种模式:偶遇神药、服食外物成仙,明理悟道、积善修德成仙,仙人指点、度化凡人成仙,生前未成、死后尸解成仙。

(一)偶遇神药、服食外物

服食药物是成仙的途径之一。据《列仙传》记载,神仙为了长生不老,可以采用服食丹药、辟谷食气等多种方式:“赤将子舆者,不食五谷,而噉百草花[11]9;偓佺者,槐山采药父也,好食松实[11]13;师门者,食桃李葩[11]29;务光者,脤蒲韭根[9]31;修羊公者,略不食,时取黄精 食之[11]79;赤须子,好食松实、天门冬[11]85;犊子者,采松子茯苓,饵而服之[11]91等。《湖海新闻夷坚续志》中的成仙故事很多为服用植物神药,有《遇药成仙》的故事:徐仙在西山炼药时,无意中看到黄犬在丹鼎旁回旋往返,十分奇异,就用红线系犬头,跟随黄犬到桐陂岸枸杞丛中,黄犬消失不见,唯余红线,于是挖掘枸杞丛,挖出一个类似黄犬的根丛,归家蒸食后,芳香满室,成仙而去。据《续神仙传》记载“朱孺子,常登山岭,一日,就溪濯蔬,忽见岸侧有二小花犬相趁,乃寻逐入枸杞丛下,……乃得二枸杞根,形如花犬,坚若石。”[4]115《神农本草经》曰:“枸杞,味苦,寒。久服,坚筋骨,轻身不老”。[11]51朱孺子采药偶遇枸杞丛,后服食云升而仙去。两则故事都是由犬引异,得枸杞根,服食成仙。可见成仙故事文本的互文性,“互文性理论认为,任何的文本都是由现存的文本组合而成的。文本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是互相模仿、互相抄袭、引用和转化的关系。”[13]这种成仙故事在民间流传过程中互相影响,极其相似。

《湖海新闻夷坚续志》中还有《女食茯苓》成仙故事:一位将鲤鱼放生的少女遭到父母的责罚不得已进入道观佣工谋生,在砍柴担水的劳作中结识了一个神奇的婴孩,一同嬉戏玩耍。道士教她用布袋装回来后才知道婴孩由一块已经成精的茯苓所变,本来道士打算蒸熟茯苓服食成仙,可是适逢其有事外出,少女无意中取食茯苓,最终飞升成仙。另一个听说此事的人捡到一小块茯苓服食也成仙而去。《列仙传·子英》篇中,凡人子英乘坐赤鲤由凡间通往仙境。龙、凤、鲤等奇异的神物都是凡人成仙的媒介。女孩放生鲤鱼、食茯苓都是成仙之关键。

在古代的传说中千年枸杞、何首乌、人参和茯苓等神药服食之后可以使人飞升成仙,由于这类神药年久成精,常常幻化成小儿的形象与人们戏耍。今天,人参、茯苓、枸杞仍被视为延年益寿之中药,但服用何首乌不当引发的药物中毒也时有发生。

(二)明理悟道、积善修德

明理悟道成仙是中国仙话故事中的一种模式。《庄子·在宥》中最早载录了悟道成仙的故事。黄帝悟道时:“必静必清,无劳汝形,无摇汝精,乃可以长生。目无所见,耳无所闻,心无所知,汝神将守形,形乃长生。慎汝内,闭汝外,多知为败。我为汝遂于大明之上矣,至彼至阳之原也;为汝入于窈冥之门矣,至彼至阴之原也。天地有官,阴阳有藏,慎守汝身,物将自壮。我守其一以处其和,故我修身千二百岁矣。吾形未尝衰。”[1]94黄帝听完广成子这番话后顿悟成仙之道。

在《湖海新闻夷坚续志》中有《顿悟成仙》故事:“晋许真君年少时,喜畋猎,尝射一鹿,鹿子坠地,鹿母以舌舐之,未竟而死。真君感悟,毁弓矢,折节读书,后为神仙。”[5]147金元全真教,出儒入道,参悟、融汇儒、释、道思想之精髓。许真君经历了“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佛家式顿悟,读书习儒,得道成仙。《后集卷一·道教门·道经》中的《度人经悟道》中的章思廉,从小以儒学为业,以精通经学而闻名三舍,嗜好《度人经》,经常诵读。倏然有所悟,行步如云,能言祸福。一日,太守问其是否有仙人来临,他回答吕公在溪边洗楮皮。太守派人去看果有其人。数年后章仙去。“太守钱思礼赞其神曰:‘踪迹浮云,形骸槁木。仙不行怪,隐相绝俗。其中炯然,无物不烛。像而敬之,以警凡目。’”[5]172《度人经》全称《太上洞玄灵宝无量度人上品妙经》,是道教灵宝派经典著作,《道藏》将其列为第一册第一卷,后世道教徒奉为“万法之宗,群经之首”。章思廉从中有所感悟最后得道成仙也充分说明了悟道不仅可以通过遇事顿悟,也可以采用诵经感悟的方式。

(三)仙人指点、度化凡人

《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曰:“仙道贵生,无量度人。”[14]114《湖海新闻夷坚续志》中的《崔公得道》讲述元壬辰年间,灌州青城山崔公与崔婆在山门路口茅屋下卖柴。一日,入山砍柴时,遇麻姑仙坐石上,仙人问其欲做官否?欲钱否?欲华衣否?崔都一一否绝,并且说只欲自己胡须垂地。归家后,不食五谷,并且能预测祸福,别人布施其钱也不受,一年后夫妻俱入山林,不知所终。仙人对崔公的三次问答考验,崔公都通过了,钱财、官位和华衣都是身外之物。如果能归趋物外,脱离世俗,跳出尘寰,才能真正修身得道。求仙学道有“顺则成人,逆则成仙”之说。人若是顺乎人欲追求功名利禄、荣华富贵,就是世俗之人;若是逆人情追求道法,超凡脱俗,则可成仙。

《湖海新闻夷坚续志》中的《吕仙教化》故事讲述仙人度化失败的事情:宋景定年间,邵武军卫前殷家香纸店,经常供奉“云水道人”,这里是指游方道士吕洞宾,每次都会奉铜当三钱一个,未尝倦怠疏忽。一日,早起开店,有道人持芭蕉扇,“登门结缘”,适逢殷家妇人以他事迁怒,形于辞色,连以两枚当三钱掷在芭蕉扇中,遂流于地。道人以足践之,更不回顾,飘然而去。殷自出拾起元钱,则固结于砖上,用力亦不能动。观者骇异,急寻访道人,已杳然不见。复将锄头连砖挖出,见砖背有诗曰:“先生大愿度三千,直到如今不得缘。得得此来还有意,可怜殷氏骨难仙。[5]129只因为殷家妇人由于他事生气迁怒道士,平日行善积德和香火供奉都白费了,最终未能得到吕洞宾的度化,不能成仙。人要求福就不能将其希望寄托在香火供奉上,而是要依靠自身的道德水平,神仙度人不看重祭祀,而是重视人的道德修养。

(四)生前未成、死后尸解

《太平经》卷七十二《不用大言无效诀第一百一十》说:“重生者独得道人,死而复生,尸解者耳。”[15]298卷一百十一《善仁人自贵年在寿曹诀第一百八十二》又说:“或有尸解分形,骨体以分。尸在一身,精神为人尸,使人见之,皆言已死。后有知者,见其在也,此尸解人也。”[15]553古代迷信思想认为:“人或成鬼或成仙,都要经历一个肉体毁灭的时刻。肉体毁灭了,但灵魂却没有毁灭,于是生命得以永存。这里所不同的是,人变鬼只是生死链条中的一个环节,鬼还要托生为人,还要重获肉体。人变仙却是一种质变,这里的肉体毁灭是对肉体的彻底告别,重新获得的生命并非原来的生命,而是永恒的超越人世的生命。正因为如此,人变鬼只能是被动地等待肉体的毁灭,人变仙却是主动追求肉体毁灭。这种毁灭称之为“羽化”或“尸解。”[16]173《后集卷一·神仙门·得仙》中的《戴道者尸解》讲述了尸解成仙的故事:戴道,绍兴间人。出生兵伍,不喜欢隶籍,于是削发为僧人,后以无度牒还俗,行乞于市。嗜酒,每日如痴如醉,雪天在水中卧石沐浴,蒸汽缭绕,平日言语,旁人不解,经常语人祸福吉凶。有赴试者,问其未来能否得中,其赠诗一首,后揭榜,果然应验。死后,有人见其在都下,最后尸解成仙而去。[5]149乞食行化是早期全真教的一种“历世炼心”的方式,目的是让人体悟世情,澄明心境。《黄东美尸解》也讲述了“黄东美爱酒落魄,举动轶荡,人甚异之。既卒,有自湖外见之,寄声邑间旧游,乃知尸解而去。”[5]149

葛洪《抱朴子·内篇》引《仙经》把神仙分为天仙、地仙和尸解仙三种:“按《仙经》云,上士举形升虚,谓之天仙。中士游于名山,谓之地仙。下士先死后蜕,谓之尸解仙。”[17]20尸解仙则是修真得道以后遗弃自身形体而羽化的神仙。

三 《湖海新闻夷坚续志》中成仙故事所蕴含的宗教思想

仙话的起源是与道教的兴起紧密相关。学者李丰楙先生对仙道文学的看法是“将朴素的神仙神话吸纳之后,再熔铸为具有道教意识的宗教神话。”[18]192但是随着仙话故事的逐渐发展,经历了秦汉时期的道教初创,盛唐时代的三教合一,以及宋金元时期战乱纷争,新教建立的几个阶段之后,仙话与成仙故事中更多地吸收和融入了佛家、道家、儒家和全真教等众多宗教思想。《湖海新闻夷坚续志》中成仙故事中不仅有灵魂不死、长生久视的传统道家老庄思想,还有道教思想中的积善修德、仁爱众生的慈悲情怀,更兼具三教合一全真而仙,明心见性的境界。

(一)追求长生,灵魂不死的老庄思想

成仙故事之所以引人入胜,是因为其宣传长生不老、灵魂不灭的宗教观念,可以让人超越世俗,摆脱现实世界中的生存压力和不自由状态,达到一种理想永恒的生存境界。老子说:“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8]29庄子说:“已外生矣,而后能朝彻。朝彻,而后能见独;见独,而后能无古今;无古今,而后能入于不死不生。杀生者不死,生生者不生。其为物,无不将也,无不迎也,无不毁也,无不成也。”[1]61这两段论述体现了道家顺乎自然、超越时空而求长生不死的思想观念。仙话故事与先民追求长生不死,与道教追求长生不死理论一脉相承。葛洪《抱朴子·对俗》曰“况得仙道,长生久视,天地相毕。”[17]147潘显一先生说:“道教徒对于神仙世界的无限向往与渴求,所折射出的是古老中国人对于理想现世生活的深切迷恋与渴望。”[19]45胡孚琛先生指出:“仙人的生活实际上是以现实世界为基础的,它是对现实世界的宗教补偿和人们生活欲望的虚幻延伸。”[20]516在《湖海新闻夷坚续志》的成仙故事,凡人通过各种方式,或行善积德,或明理悟道,或死后尸解,或仙人度化等,最终得道成仙,其目的就是为了超越生死,脱离现实苦难,获得幸福生活,以求达到灵魂永生不死。

(二)仁爱济民、行善积德的道教思想

欲修仙道,先修人道。早期道教的核心思想是行善积德。仁爱济民、行善积德是修炼成仙的途径之一。老子曰:“治人事天,莫若啬,夫唯啬,是谓早复,早复谓之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8]240-242行善积德才能感动天神,最终得道长生,成为仙人。早期道教文献《老子想尔注》就认为:“积善成功,积精成神,神成仙寿,以此为身宝也”。[21]135《洞玄灵宝斋说光烛戒罚灯祝愿仪》:“夫人学道,要当依法寻经,行善成德以至于道。若不作功德,但守一不移,终不成道。”[14]822-823东晋葛洪则进一步认为:“欲求仙者,要当以忠孝和顺仁信为本。若德行不修,而但务方术,皆不得长生也。……人欲地仙,当立三百善;欲天仙,立千二百善。若有千一百九十九善,而忽复中行一恶,则尽失前善,乃当复更起善数耳。故善不在大,恶不在小也。……积善事未满,虽服仙药,亦无益也。若不服仙药,并行好事,虽未便得仙,亦可无卒死之祸矣。”[17]53-54五代杜光庭也强调修善对成仙的重要性:“善不徒施,仙固可学,功无巨细,行无洪纤,在立功而不休,为善而不倦也。修习之士,得不勖哉。”[14]792修道成仙的道德的道德核心是行善积德,济世救民。《湖海新闻夷坚续志》中凡人可以修炼成仙,多为平时行善积德所致,如《女食茯苓》中杨姓女子飞仙是由于她给鲤鱼放生。

(三)明心见性,悟道成仙的全真思想

宋元时期社会动荡,全真教融合了佛家的心性说、儒家的济世观和道家的长生论之后,逐步创立了三教合一全真而仙思想。《湖海新闻夷坚续志》成书于这一时期,自然里面的成仙故事也蕴含了全真教中明心见性、与道合一的全真思想。顿悟是全真教心性学说的主要内容。普通人要想得道成仙,顿悟是一条重要的途径。《妙通纪》中云“纯阳帝君因黄粱梦了彻本元,顿然彻悟;万幻皆空,一真洞晓。”[14]706纯阳祖师吕洞宾以顿悟的形式超凡脱俗、得道成仙。《湖海新闻夷坚续志》中的《顿悟成仙》故事也是因为许真君在打猎时杀死了鹿母子,决心“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佛家顿悟,得道成仙。同时在全真思想中要想得道成仙还应明心见性,摆脱尘世俗物的困扰,“北七真”之一的全真道士丘处机曾云:“痛念人生,难逃物化,怎得游仙域?”[22]65是说留恋红尘俗世之人自然无法超脱而飞升成仙。在《湖海新闻韦坚续志》中张亶由于所作诗歌“近凡”,最终失去了梦中成仙的宝贵机会。陈御干因回家取钥匙,留恋凡尘未能成仙。承局身游仙境,但念及家中老小不能成仙。全真教否定人间亲情。正所谓“我遇神仙人遇我,人还似我消烟火,养气全真不染尘,自然有分成仙果。”[6]9遇仙的时机很多,可是世俗之人是否可以明心见性更需要平日的真行与真性。悟道成仙的重要方式就是明察本心。修道成仙需要拥有超凡脱俗的至圣心境,在凡世中感悟人生,领会大道,才能真正达到全真而仙的境界。

自古以来天宫仙境虚无缥缈,生活于尘世的凡人为了寻求生命的永恒最终求得长生不死,创造出许多动人的成仙故事,长生成仙成为人们追求的理想生存状态。仙话中成仙故事源于远古先民为了寻求生命无限延续的精神慰藉,反映了封建社会道家的哲学理念与人民对现世生活的美好愿望。成仙故事是折射时代现象的一面镜子,其中包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以及对宇宙生命的思考。成仙故事中修炼成仙、长生不老和灵魂不死的宗教思想是民间文学的主要题材。《湖海新闻夷坚续志》从凡人遇仙的叙事空间到修炼成仙的叙事模式,展现了一幅宋元时期神仙信仰的民俗画卷。

[1]王先谦.庄子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87.

[2]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3]班 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2.

[4][宋]李 昉,等.太平广记[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

[5]佚 名.湖海新闻夷坚续志[M].常振国,金 心,校.北京:中华书局,1986.

[6]赵卫东,辑校.马钰集.[M].济南:齐鲁书社,2005.

[7]刘 熙.释名[M].北京:中华书局,1985.

[8]朱谦之.老子校释[M].北京:中华书局,1984.

[9]薛 雷.论明清小说批评“幻中融真”观念的文化心理基础[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149-154.

[10][荷兰]米尔·巴克.叙事理论导论[M].谭君强,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11]滕修展,等注.列仙传神仙传注释[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6.

[12][清]顾观光,辑.神农本草经[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9.

[13]张 丽.西方文学中的叙事意象探析[J].江西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5):92-98.

[14]道藏:第1册[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

[15]王 明,编.太平经合校:卷二[M].北京:中华书局,1960.

[16]张 晶.鬼现象[M].大连:大连出版社,1990.

[17]王 明.抱朴子内篇校释:卷二[M].增订本.北京:中华书局,1985.

[18]李丰楙.忧与游——六朝隋唐仙道文学[M].北京:中华书局,2010.

[19]潘显一.大美不言——道教美学思想范畴论[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

[20]胡孚琛,吕锡琛.道学通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21]饶宗颐.老子想尔注校[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14章注.

[22]赵卫东,辑校.丘处机集[M].济南:齐鲁书社,2005.

猜你喜欢

湖海成仙仙人
海绵“成仙”
山川湖海,只为洁净保供
《修真秘要》导引系列之一 “仙人抚琴”导引法
唐诗赏读——仙人
山川湖海糖丘予你
浣溪沙·湖海腥风几度秋
浣溪沙·何事新愁压旧愁
给仙人的信
寻仙记
仙人居住的地方 浙江·仙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