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陶瓷文化旅游文本外宣翻译研究现状与跨文化传播学的思考

2014-04-03邓宏春

山东开放大学学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传播学景德镇跨文化

邓宏春

(景德镇陶瓷学院,江西 景德镇 333403)

一、陶瓷文化旅游外宣文本翻译研究的意义

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Nye, 1990)提出“文化软实力”的概念。文化软实力成为继经济、政治之后又一重要的综合国力评判因素。继2002 年十六大以来,中央提出实施“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在全球一体化进程下,世界需要了解中国,中国更需要积极地向全世界展示和传播自己优秀的文化,因此对外传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作为对外传播重要一环的外宣翻译也越来越受到专家学者们的重视,成为学界研究的热点。张健(2013)认为,外宣翻译是翻译的一种特殊形式,指在全球化背景下以让世界了解中国为目的,以汉语为信息源,以英语等外国语为信息载体,以各种媒体为渠道,以外国民众( 包括境内的各类外籍人士) 为主要传播对象的交际活动。在“中国文化走出去”方面外宣翻译大有可为。

众所周知,陶瓷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发明,有着与国同名的美誉。陶瓷文化是中国五千年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值得向全世界大力推介。近年来,随着国家文化旅游的兴盛和陶瓷产业的迅猛发展,中国各陶瓷产地如景德镇、宜兴、德化、佛山、潮州等不断挖掘自身潜力,开发陶瓷文化内涵,将陶瓷与旅游结合在一起,开创了独特的陶瓷文化游,向国内外游客大力传播陶瓷文化,取得了文化和经济的双赢。(胡娟,2010)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外游客来这些陶瓷产地旅游,需要翻译的陶瓷文化旅游文本也越来越多,而它们的翻译质量如何也将决定国外游客对陶瓷文化旅游景区的印象,从而最终影响陶瓷文化的传播。因此,对陶瓷文化旅游文本外宣翻译进行研究是一项颇有意义的工作。

二、 陶瓷文化旅游文本外宣翻译研究现状

2004年,为了纪念中国瓷都景德镇置镇千年(1004-2004),“中国景德镇陶瓷文化研究丛书”(共6本专著:陈雨前,郑乃章,李兴华;方复;李文跃;余祖球,余爱莲;周荣林;祝桂洪,2004)出版,这是国内首次全面系统地对陶瓷文化进行研究。陶瓷文化博大精深,它指在陶瓷的泥做火烧与销售、消费的过程中和各个环节中所呈现的材质文化、工艺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物质文化形态和情感、心理、观念、习俗等精神文化的面貌,包括了陶瓷的非物质文化和物质文化两个方面。(陈雨前,2004)陶瓷文化和旅游的结合,使得陶瓷文化旅游外宣文本成为一种非常特殊的旅游文本,它除了具有一般旅游文本的共性,还具有其独特性,因此,对陶瓷文化旅游外宣文本翻译的研究,应该在遵从一般旅游文本翻译的规律下,探讨如何更好地向外国游客传达深厚的陶瓷文化,使他们付诸旅游行动并获得陶瓷文化熏陶,达到旅游经济和陶瓷文化传播的双赢。

为了了解陶瓷文化旅游外宣翻译研究现状,笔者通过CNKI中国知网进行搜索。首先在中国学术期刊网以“陶瓷”为题名,结果为5,0547篇,再以“翻译”或“英译”或“英语”为题名进行搜索并加以统计,共得40篇。如廖钟明(1986)对日用陶瓷分类名称的翻译进行了讨论,这是目前最早关于陶瓷翻译的文章。此后直到2005年,才陆续有关于陶瓷翻译探讨的文章出现,在这些文章中,只有3篇发表在外语类核心期刊《中国科技翻译》上:李萍、王建国(2005)讨论了陶瓷领域汉译英的特点和难点,从景德镇制瓷工艺和陶瓷文化两方面探讨了其翻译方法,指出作为陶瓷领域的合格译员必须牢固掌握传统陶瓷文化和制瓷工艺两方面知识, 从而避免误译。欧飞兵(2011)以翻译目的论为理论指导,从陶瓷工艺流程、陶瓷历史文化和陶瓷器物名称三个方面,通过实例讨论了陶瓷文化的翻译规范和策略。杨红英、马海滢(2012)对博物馆瓷器展品名称结构和语言特点进行了分析,以读者为导向,提出了其翻译的要点和相应的翻译方法,并进一步从瓷器名称的组成元素釉彩、器形、纹饰以及产地、年代等方面提出具体翻译建议,对规范瓷器展品名称的翻译,提高国际游客对博物馆瓷器的欣赏与认知度有一定指导意义。其他研究者如朱竹芳(2005;2006)对陶瓷术语的文化内涵与英语译名进行了分析。张文星(2011)和祁春燕(2011)分别探讨了陶艺作品名的命名艺术及其不可译性和景德镇陶瓷民俗词汇的可译性限度。童琳玲(2009)分析了几个陶瓷术语的英译名,并探讨了中国陶瓷对世界的影响。范振锋、朱练平(2009)探讨了陶瓷广告的语言特征和翻译策略。另外值得一提的有,郭小丽(2005)对景德镇陶瓷文化及其涉及到的相关陶瓷英语进行了分析和总结,陈丽萍(2008;2009)对宜兴陶瓷文化及其相关陶瓷英语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并对宜兴紫砂壶术语的翻译进行了探讨,刘向辉(2012;2012)分别探讨了英语翻译视角下陶瓷文化产业国际化发展以及在接受美学理论指导下陶瓷术语的翻译策略,应该说这三位学者的研究对我们从中国陶瓷的不同产地和品种方面的开展翻译具有一定的帮助,可是毕竟文章太少且仅仅限于相应英语词汇的总结和经验概括。此外,探讨陶瓷文化旅游角度翻译的文章数量太少,仅有4篇,刘燕(2007)和李俊(2009)分别探讨了景德镇陶瓷文化旅游翻译人才的培养策略。朱练平(2006)、胡娟(2011)探讨了景德镇陶瓷文化旅游景点旅游文本的翻译现状和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翻译策略和改进措施。

另外,笔者在中国知网硕士论文库中,以“陶瓷”为题名进行搜索,结果为3,967,再以“翻译”和“英译”为题名进行搜索,经统计共得3篇文章。曹永俐(2006)、许淑琦(2011)和张倩(2012)的硕士论文都探讨了中国陶瓷名称的英译,只不过他们分别从术语学、顺应论和目的论的角度来进行分析, 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但也仅限于随感式的经验总结。最后,在中国博士论文库中没有搜索到关于陶瓷翻译的文章。

由以上文献梳理可以看出,真正对陶瓷文化及陶瓷文化旅游翻译的研究始于2005年,起步较晚,而且目前的研究仍限于对陶瓷术语和陶瓷器物名称翻译以及陶瓷文本语言特征及翻译策略的随感式的经验总结,虽然也借鉴了顺应论、目的论和接受美学理论来分析,但总的来说,对陶瓷文化和旅游结合的外宣文本的翻译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亟需系统宏观理论的指导,以更好地传播中国陶瓷文化,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此外,因为中国陶瓷文化旅游外宣工作主要是国内专家和学者在做,所以在国外很难找到相关中国陶瓷文化及陶瓷文化旅游外宣翻译的文章,但是我们可以借鉴国外著名博物馆如英国大英博物馆和美国大都会博物馆网站对中国陶瓷的介绍,国外相关学者如Garner(1992), Shelagh(2005)和 Robert(2010)所写的关于中国陶瓷的著作,以及英国陶瓷之都斯托克陶瓷文化旅游网站等,这些资源对我们认识目前我国陶瓷文化旅游外宣的现状和问题以及改进措施将会具有大的启发意义。

三、 陶瓷文化旅游文本外宣翻译跨文化传播学的思考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陶瓷文化旅游日益勃兴,但是对陶瓷文化以及陶瓷文化旅游外宣翻译研究才刚刚起步,而且研究多处于零星的、局部的、随感式的经验总结,缺乏宏观理论的指导,缺乏对陶瓷文化及陶瓷文化旅游外宣的系统和全面的研究。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原因:一、陶瓷文化旅游在我国起步较晚,2004年以后才开始受到国家政府的重视。二、陶瓷文化博大精深,多数外语研究者由于对陶瓷专业知识了解不多,因而望而却步。三、跨学科理论涉猎不多,缺乏宏观有效理论指导。

(一) 翻译研究新视角:跨文化传播学的合理尝试

跨文化传播学是传播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文化与传播之间的关系,以及不同文化之间理解、合作与共存的可能与机制。关于跨文化传播学的学科特质,国际传播协会指出,这是一门致力于不同文化之间传播的理论与实践的学科,关注不同文化、国家和族群之间传播系统的差异,并与国际传播研究、传播与国家发展研究等密切相关。(孙英春,2008)

陶瓷文化旅游外宣文本的翻译旨在使外国游客更好地了解中国的悠久灿烂的陶瓷文化,达到文化传播的目的,可以说,陶瓷文化旅游文本的翻译实质上就是一种跨文化传播。因此,将陶瓷文化旅游外宣文本的翻译和跨文化传播学结合起来进行研究,是一个合理的

较新的尝试,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二)跨文化传播学视角下开展陶瓷文化旅游文本外宣翻译研究

在陶瓷文化旅游日益繁荣的背景下,选取跨文化传播学这一新的视角,结合跨文化传播学相关理论来研究翻译,以陶瓷文化旅游外宣文本及其翻译为研究对象,探讨其文本特征及翻译原则,分析其翻译过程中翻译主体、翻译内容、翻译语境、翻译目的、翻译方法、翻译渠道、翻译受众、翻译效果、翻译噪音、翻译反馈各要素的特点、作用及相互关系,运用跨文化传播学中的文化自觉、文化认同、文化霸权理论、对话式传播和传播能力观点,构建一个有效的陶瓷文化旅游外宣文本翻译传播模式,更好地审视翻译作为一种跨文化传播活动的本质,对陶瓷文化的对外传播具有很强的实践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Garner, Harry Mason. Oriental Blue and White[M]. The British Museum Press, 1992.

[2]Nye, Joseph. Bound to Lead: The Changing Nature of American Power[M]. New York: Basic Book, 1990.

[3]Robert Finlay. The Pilgrim Art Cultures of Porcelain in World History[M].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10.

[4]Shelagh Vainker. Chinese Pottery and Porcelain[M]. The British Museum Press, 2005.

[5]曹永俐. 中华瑰宝名扬世界:中国陶瓷珍品名称汉英翻译初探[D]. 苏州大学硕士论文,2006.

[6]陈丽萍. 宜兴陶瓷文化与陶瓷英语[J]. 江苏陶瓷,2008(8):24-27.

[7]陈丽萍. 浅论宜兴紫砂壶术语的英译[J]. 佛山陶瓷,2009(1):34-37.

[8]陈雨前,郑乃章,李兴华. 景德镇陶瓷文化概论[M]. 江西高校出版社,2004.

[9]方复. 景德镇陶瓷古彩装饰[M]. 江西高校出版社,2004.

[10]范振辉,朱练平. 陶瓷广告的语言特征及翻译策略[D]. 中国陶瓷,2009(2).

猜你喜欢

传播学景德镇跨文化
景德镇陶瓷夏令营
景德镇御窑博物馆
景德镇明清御窑厂遗址保护区
超越文明冲突论:跨文化视野的理论意义
我在景德镇遥望耀州瓷——两个“瓷都”相距千里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2016央视春晚“咻一咻”的传播学解析
传播学视阈下新一代“四有”革命军人的培养研究
相遇中的“传播”:传播学研究反思
大数据的传播学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