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学类高校学生法律意识养成探析

2014-04-02刘伟

卷宗 2014年12期
关键词:法律教育法律意识医学生

摘 要:近年来,社会上出现的种种医患纠纷已经在深刻地揭示着医学与法律内在联系,要求人们从法律层面处理医患之间产生的矛盾与冲突。医学学科本身这种特殊性和医学发展的现实需要就决定了医学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必须把增强医学生的法律意识摆在突出的位置,不容忽视。本文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医学生法律意识现状,进而通过原因分析探析医学类高校学生法律意识养成途径。

关键词:医学生;法律意识;法律教育

安徽医科大学思想政治工作研究课题 课题编号:2013xszh09

在进行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今天,重视当代大学生的法制教育工作,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与素养,应该成为我国高等院校教育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医学生作为大学生中的一员,在法制教育方面既具有一般大学生的共性,又具有其自身的特性,随着我国医疗法律法规机制的逐步健全,医疗卫生事业正逐步走向法制化的道路。当前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正面临困境,处于攻坚阶段,医患关系紧张已是不争的事实。临床工作中医疗事故争议案件屡有发生,部份争议案件发生在低年资医师,甚至发生在临床实习生的实习活动中。因此,对医学生,尤其是即将进入临床实习的医学生,让其全面掌握有关医疗事故等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凸显出其紧迫性。

1 医学类高校学生法律意识现状

法律意识是“人们关于法律现象的思想、观点和心理的综合。内容包括对法的本质、作用的看法,对现行法的愿望和态度,对法律的评价和解释,以及对人们行为的法律意义的评价。”医学生的法律意识就是指医学生关于法律现象的看法,根据此内容,笔者从法律认知、法律服从、法律运用、法制教育、法律评价等5个部分设计《医学生法律意识问卷》。本次调查共向500名不同医学专业的学生发放问卷,回收有效问卷467份,男女比例为1:1.12,其中,一年级学生92人,二年级学生113人,三年级学生99人,四年级学生97人,五年级学生66人。

通过调查发现:(一)法律认知方面:94.3%的医学生认为法律与自己的工作、学习、生活密切相关,愿意通过各种途径学习法律,如通过课堂学习、观看法制节目、阅读法制书籍等。当被问及学校开设的法律基础课是否有用时,一二年级医学生中的57.6%认为有用,三四五年级则有79.1%的同学认为有用,并且随着年级的增高、医学课程的深入学习及临床实践,医学生对于法律的重视程度不断升高。(二)法律服从方面:67%的医学生在明知闯红灯违法的情况下在不同场合闯过红灯,在被问及捡到钱包归还失主是出于法律考虑还是道德考量时,73%的医学生选择了道德考量,说明医学生对于法律认识处于较为感性的阶段,对于道德和法律的界限界分不清,法律思维、法律处事的习惯尚未养成。(三)法律运用方面:被问及家庭土地、房屋被不当征用或拆迁时,仅49%的同学选择通过法律途径解决;而被问及发生医疗事故时,97%的同学选择通过法律途径解决。说明在法律运用上存在偏差,实际运用能力不强,对于法律的理解认知不够全面。(四)法律教育方面:98.9%的医学生觉得目前的课程设计很有必要,61%的医学生认为目前的课程设计尚不能满足其对于法律知识的需求,83.7%的医学生认为法律教育的形式可以更多样化些。(五)法律评价方面:有8.5%的医学生认为目前权大于法,11%的医学生对法院、检察院、公安局失去信任,这表明法律权威受到了严重挑战,医学生对于法律所报的期望和现实存在差距,极大影响了医学生法律意识的养成。

2 影响医学生法律意识养成的因素

2.1 课程设计未成体系化

目前,医学院校的法律教育主要通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来进行,由于该课程内容涵盖丰富,法律知识也只是占据其中的一小部分,教学者授课时只能如同蜻蜓点水简单的对知识进行罗列;担任该门课程教学的老师并非完全法学专业背景,对法律的讲解难以做到生动全面,造成学生对法律知识兴趣淡化、缺乏激情;该课程很大程度上依附于德育教育,法制教育缺乏独立性,更谈不上对医学专业学生的针对性,导致真正的法律意识教育工作难以得到切实开展;教育手段较为落后,法制教育是一项集理论性和实践性于一体的综合教育,就目前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来说,教学方法一般局限于课堂讲授,忽略了实践教学环节,不能培养学生主动运用法律的能力。

2.2 医学专业课程较重,法律教育被轻视

应试能力是衡量医学生专业基础学科学习的优劣标准,随着医学行业准入门槛的不断升高,医学生在完成本专业学习后,还要复习其他资格考试及升学考试的内容,难有余力对其他学科进行关注,导致医学生法律理论素养不高,无法有效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更谈不上防范和处理医患纠纷等复杂的法律事务。许多医学院校不开设法律课程,或者仅作为选修课程由学生自行选择,讲授一些法学基础知识及普通法律知识,针对职业能力的实用性法律知识讲授很少。

2.3 现实社会法制环境影响法律意识养成

在推进法制现代化的过程中,立法数量急剧扩大,有些法律朝令夕改,新旧法律之间存在冲突,法律的执行不到位等问题都影响着医学生法律意识的养成。司法方面,人情案、关系案、徇私枉法等司法腐败现象严重影响了法律在医学生心中的尊严与权威,行政干预、舆论压力的现象时有发生,使得医学生对法缺乏信心,法律信仰也就无从树立。

3 医学类高校学生法律意识养成的主要途径

3.1 增强医学生法制教育的系统性

根据目前医学理论和实践,应形成基础法律知识教学大纲,包括法学基本原理教育,即法的起源、本质、特征、作用、法律规范和法律关系、法的运行和发展规律,法律责任和制裁法与国家政治、道德、政策的关系以及资本主义法律制度和社会主义法律制度等问题;法律基础知识教育,即宪法和其他部门法,如行政法、民法、刑法、经济法、婚姻法、诉讼法等知识;医学生专业法知识教育,即卫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病历书写要求、处方质量要求、医疗安全教育、《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医学法律实践知识教育,即法律实践知识和医学实践知识相结合;医学生应具备的其他基础知识、专业基础知识、专业知识等,通过理论传授和案例评析,让学生能够全面了解医事法律的相关内容,并运用医事法律法规和医事法律理论分析和解决医患矛盾,使医学生在学年早期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

3.2 把握医学生心理形成机制,提升法律教育重视程度

针对医学生在尚未形成成熟心理,就面临较大课业压力的实际情况,学校要有意识的开展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开设心理咨询服务,用积极心理学理论引导学生,增加团体辅导项目,使其形成健康向上的心理,学会控制情绪,能够充满信心的对待学习、生活,在系统化的教学中形成正确的法律信仰,从内心提升对于法律的认可度和遵从度,从而自觉提升对于法律教育的重视程度。

3.3 构建高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法律意识养成体系

高校作为教育的主阵地,必须在构建合理法律教育课程体系的同时,做到依法治校,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各项教育规章制度,依法保障学生在校权益,以保证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同时,家长作为学生的第一任老师,要注意对孩子良好习惯的养成要与,配合好学校开展法律教育,引导学生法律意识养成;各级政府、公检法等机关要切实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自觉净化社会环境,真正实现“依法治国、依宪治国”,树立法律权威,让学生自觉养成法律信仰,不断提高法律意识。

医学生作为高校大学生,仍然属于传统社会学中的“边际人”范围。在从“有机体生物人”发展成为“社会人”的过程中, 在临床见习和实习中,在面对医疗卫生工作所处的复杂社会关系中,加强医学生法律意识,使其充分认识到自己今后所从事的医疗行业的职业风险,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态度,对提高医学生对社会医疗环境的适应力,提高预防、处理医疗职业风险能力,提升医疗水平均大有裨益。

参考文献

[1]张玲《医学生法律意识教育现状与培养》(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3.7

[2]张春燕《论大学生法律意识养成的途径》(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6

[3]李红梅《大学生法律意识的调查及对策》(思想政治教育研究)1999.3

[4]蒋寒宇《关于增强高校学生法律意识的研究和思考》(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2.5

作者简介

刘伟(1986-),女,安徽合肥人,安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思想政治辅导员。

猜你喜欢

法律教育法律意识医学生
融媒体时代下的新闻宣传与法律意识
应用型法律人才分层培养的困境与对策
高中生的法律意识培养研究
试论高职法律教学的模式和目标定位
探讨培养青少年法律意识的意义及途径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
论公民法律意识对纠纷解决策略选择的影响
浅谈学习“元、角、分”时的人文教育
对医学生德育实践的几点思考
浅谈医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