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MH370让人重新想起严肃媒体

2014-04-02史哲

时代报告 2014年4期
关键词:抚平马航残骸

史哲

让我们一起祈福,为马来西亚航空MH370航班,为机上239名乘客和机组成员,为他们的家人,为那些彻夜忙碌的搜救者,还为那些因为关心或不得不关心而在等待中备受煎熬的人。

从2014年3月8日凌晨2点40分MH370航班失联至今,我们依然真心相信奇迹。

作为以追踪真相为己任的媒体人,我们早就习惯于面对各种各样的不可知,习惯于将大多数不可知看作自己必须接受的挑战,甚至习惯于因为种种不可承受的因素而放弃接近真相的努力。然而马航MH370航班的失联让我们不得不承认,有一点我们始终还没有习惯:那就是用更专业的精神,直面饱含着如许焦虑、殷切,渴望被告知“究竟发生了什么”的目光,哪怕仅仅是面对镜头的无意一瞥,哪怕他们对我们根本就没有期待。

等待与人的心理焦虑程度的关联,很像一个倾倒的“L”曲线——在开始阶段,时间是最猛烈的兴奋剂,它的步步紧逼让人的神经越绷越紧,情绪越来越难以控制,“阴谋论”谬种流传,而当越过一个峰值后,如果人们还没有崩溃,时间又摇身一变成了“良药”,它的流逝终能渐渐抚平大多数人心里的伤痛。

不知道这是不是国际航空界约定在没有确切证明飞机下落之前,便只能使用“失联”的原因之一。毕竟,对于等待中的人来说,希望是最珍贵的。

焦急等待中的人——尤其这种等待与安危、命运、前途直接关联时,他们常常会表现出种种“病急乱投医”的形状。他们会努力追逐所有的“相关人士”“有关部门”,希望他们就陪在身边;他们会在一瞬间失去了分辨力,任何空穴来风的消息都足以触动他们的神经;他们甚至会变得冲动、易怒、不近人情……

及时告诉他们“究竟发生了什么”是抚平上述一切最好的药剂。但有很多时候,“发生了什么”往往无法在他们最迫切需要的时候出现。以常常被拿来和MH370相提并论的2009年也曾一度“失联”的法航447航班为例,最简单的“失事”结论的作出,搜索到最初的残骸,用时大约七天;关于事故认定的初步报告,用时一个月;而残骸和众多遗体被发现用了两年多,耗资两千多万美元;最终事故报告费时三年,而事故责任迄今没有最后结论。

许多时候,真相并不必然会很快大白于天下,尤其是当它与生命的消失、责任的追究、利益的权衡、名誉的损毁……相勾连之时,它只是在某个角落默默等着人们穷尽所有可能的技术与智力,慢慢接近并最终发现。

更糟糕的则是,各种不知真假的消息漫天,让哀痛者一遍又一遍承受心理上的折磨与煎熬。

我们能理解MH370航班乘客的家属要求“马航在3月9日17时前公布真相”,尽管这个要求在客观上绝无可能,在主观上不切实际。我们也能理解在一个信息爆炸时代,刚刚在网络、移动互联上享受到信息充分自由的大多数“自媒体”渴望参与大事件并被尽可能多的人关注的心情。我们甚至能理解一些网站为点击、广告不择手段去制造噱头,甚或有意以讹传讹。但我们实在不理解会有严肃的媒体,参与这场唯一不该拼速度的竞争,让众多未经证实的消息出现在自己的报道中、网页上、微博微信平台上,甚至让已经被证伪的消息重新滚动在屏幕上,仅仅因为它们更吸引眼球。

在“7.23”温州动车追尾事故发生后,我们曾检讨过“快”,在今天关于MH370航班命运的焦急等待中,或许我们应再次检讨“快”。我们现在能够检讨的,只能是媒体的功利性,是什么让他们放弃职业伦理和专业精神而变得唯快是图;再过一段时间,或许可以更清楚地看到,包括乘客家属与众多急切的好事者要求限时公布真相的盲目,以及社会的群体性浮躁。

MH370仍在失联中。媒体人,准备好你的相机、录音笔和采访本,时刻准备用努力的调查,用切中要害的提问,给所有可能的“相关者”施加持续而适当的压力。我们接近真相的努力,就是对所有人最好的交代。客观、专业、无限接近事实的报道,永远是严肃媒体最核心的竞争力,也是对我们时代最大的增益。endprint

猜你喜欢

抚平马航残骸
用爱心构建师生平等的桥梁
且欢喜
漫画
呼唤
马航MH370空中搜救力量
发现MH370残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