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脂代谢紊乱研究进展

2014-04-02邬金玲

黑龙江中医药 2014年4期
关键词:糖脂血脂血糖

吴 彦 邬金玲

(天津中医药大学·300193)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高脂血症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高脂血症发生率随着糖尿病病程的发展而逐渐增高[1],异常增高的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参与了胰岛素抵抗(IR)的产生,增加了冠心病等大血管病变的发病并在糖尿病微血管病变中有重要作用[2]。因此,我们在积极控制血糖的同时要密切关注糖尿病患者的血脂水平并及时加以干预,来减少、延缓和控制并发症。现将近几年来中医相关治疗研究综述如下:

1 病因病机

传统中医并无糖尿病脂代谢紊乱的专有病名,但在历代古医籍却不乏相关的论述。如《素问·奇病论》载:“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 “此五气之溢也,名曰脾瘅。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又如清代张志聪注《内经》云:“中焦之气,蒸津液化其精微……溢于外则皮肉膏肥,余于内则膏育丰满。”由此可知,正常的水谷精微对人体有着濡润、滋养的作用。但精微生化异常所化生聚集的膏脂则会化成湿浊、痰饮,阻碍中焦气机,影响脏腑功能,导致消渴病的发生和发展。

现代学者结合了先人的观点并在现代医学的基础上有新的认识:杜长欣[3]等认为糖脂代谢紊乱病机乃肝脾肾三脏失司,气机不利,致痰湿内生,瘀血内阻而发病,故当扶中兼顾化痰祛瘀;张芳[4]认为脾肾亏虚是病变的基础,而痰湿之邪是既是病理产物又是发病的主要原因,二者相互影响,互为因果;黄海森[5]等认为中医对高脂血症的认识是逐渐发展的,从津亏阴虚内热到痰瘀互结致病,并认为肝、脾、肾三脏功能对本病有重要影响;陈英群[6]等认为糖脂代谢紊乱发生、发展以脾虚为本、痰瘀为标、并认为久病脏腑气血衰弱,推动无力,络脉不通,建议从脾论治且痰瘀兼治。

2 中医治疗

2.1 中药的动物实验研究

2.1.1 单味药的实验研究 近年来,对单味中药及其有效成分降脂作用的研究成为中药调脂领域研究的热点。赵海燕[7]等观察用甘草提取物甘草黄酮灌喂糖尿病大鼠后的空腹血糖、血脂等生化指标,发现与模型组相比高剂量的甘草黄酮能显著降低糖尿病大鼠的FBG、TG、TC、LDL-C 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或P <0.01) ,FFA、TNF-α、瘦素水平亦显著降低并减少了脂肪在肝脏中的积累,且对糖尿病肾病有一定的预防作用;陈蔚[8]等用黄芪多糖灌胃仓鼠10 周观察到治疗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心肌酶谱和血脂水平较DM 组有明显下降(P <0.05),在降低血糖改善脂代谢的同时还能对心肌细胞有保护作用;薛胜霞[9]等发现牛膝多糖及其衍生物均能有效降低糖尿病SD 大鼠的血糖(P <0.05或P <0.01),且其衍生物还能使 TC、TG 和LDL-C 水平降低,HDL-C 水平显著升高(P <0.05 或P <0.01)在一定程度上修复并保护胰岛细胞功能,改善脂类代谢;陈翰卿[10]等通过实验证实玉米须提取物能够降低2 型糖尿病大鼠FBGC(P<O.01),且高、中剂量组可以显著改善调节2 型糖尿病大鼠总胆固醇水平(P<O.01),改善胰岛细胞的能量代谢,保护胰岛细胞,并减少糖脂毒性对于心脏、肝脏及肾脏等脏器组织的损害;李膺[11]等观察柿叶提取物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的药理作用发现柿叶提取物具有降低空腹血糖,调节血脂的作用,并能调节免疫功能,其作用可能源于它增强了大鼠体细胞抗氧化以及清除自由基的能力。

2.1.2 中药复方的实验研究 肖子曾[12]等观察发现六味地黄汤(熟地黄24 g,山茱萸12 g,山药12 g,牡丹皮9 g,泽泻9 g,茯苓9 g)及其水提醇沉物可以降低肾阴虚证型2 型糖尿病大鼠FBG、TC、TG 和LDL-C 并升高HDL-C,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 或P <0.05),改善糖脂代谢;赵保胜[13]等人通过实验研究观察发现人参白虎汤(知母、石膏、甘草、粳米、人参)能够改善实验性 2 型糖尿病大鼠的血糖、糖耐量、增强 Ins 敏感性(P <0.05或 P <0.01),且高剂量组能够很好的降低模型大鼠的糖化血红蛋白和血脂指标;董晞[14]等发现糖肾方(黄芪、生地黄、三七、大黄、枳壳、山萸肉及卫矛的提取物)有显著降糖作用的同时能减少肝脏中的脂肪聚集,减缓肝脏纤维化的进程,一定程度上纠正DM 大鼠的脂代谢紊乱;崔红霞[15]等观察二冬颗粒(天冬 20 g,麦冬 20 g,天花粉 15 g,知母10 g,陈皮10 g,西洋参5 g 等组成) 对2 型糖尿病大鼠糖脂代谢的影响,结果显示二冬颗粒高、中剂量组能显著降低模型大鼠FBG,TC 和LDL-C、MDA 水平,升高SOD 活性,从而抑制氧化应激,并保护大鼠胰岛细胞功能,改善糖脂代谢紊乱和预防心脑血管并发症。

2.2 中药的临床治疗研究

韩辅[16]采用自拟方消渴脂平(由山楂,黄精,何首乌,葛根,人参,泽泻,桑叶等组成。治疗糖尿病合并脂代谢紊乱患者100 例,与治疗前相比其空腹、餐后2 小时血糖明显降低(P<0.05)血甘油三酯、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明显降低(P <0.05 或 P <0.01),高密度脂蛋白升高(P<0.05),体重指数降低(P<0.05),说明其改善糖尿病患者糖脂代谢有很好的效果;邹耀武[17]采用参杞消渴汤(人 参 10g 枸杞子 15g 黄 芪 20g 玉 竹 15g 丹 参 10g 红 花 10g 甘 草 5g)治疗2 型糖尿病患者30 例,较对照组相比血糖及血脂指标均有明显下降(P < 0.05 或 P <0.01)。治疗2 个月后显效13 例,有效 12 例,无效5 例总有效率83.3%;全春[18]采用消渴二仙汤(人 参 20g 枸杞子 20g 黄 芪 10g 黄 精 10g 黄 连 10g 地骨皮 10g 丹 参 10g)治疗2 型糖尿病患者30 例,对照组30 例常规口服二甲双胍,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酯、胆固醇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 < 0.05 或 P <0.01),且在中医症状改善方面治疗组:临床痊愈4 例,显效 14 例,有效 8例,无效4 例总有效率 86.7%高于对照组66.7%的总有效率(P <0.01)。

2.3 针灸治疗

张立峰等[19]采用针刺肾腧、脾腧、胰腧、足三里、三阴交、丰隆、中脘穴治疗2 型糖尿病高脂血症的患者30 例并设对照组30 例,治疗组每周治疗 6 次,共治疗 4 周。观察患者生化指标发现其在降低体重、空腹血糖、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方面上优于对照组(P<0.05),并能显著改善临床症状;朱东晓[20]将2 型糖尿病患者60 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取穴肺俞、脾俞、肾俞分别施以针法和灸法同时进行饮食运动疗法:对照组单纯给予饮食控制和运动治疗。结果证实针灸对于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搪、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酯和胰岛素水平有明显的降低作用,结果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针灸治疗可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脂代谢紊乱;赵凌杰[21]等将80例2 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与格列苯脉优降糖组各40 例,针刺组患者以胰俞、肺俞、脾俞、胃俞、肾俞、足三里、三阴交为主穴,进行辨证施治,隔日一次;格列苯脲组采用口服格列苯脲治疗,并根据血糖调整剂量,两组分别连续治疗12 周。结果显示针刺组降低FBG 水平与格列苯脲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降低FINS 的作用明显优于格列苯脲组(P<0.01) 在降低血脂方面:针刺组TC、TG、LDL-C 均有显著下降,HDL-C 有显著回升(P 均<0.01)而对照组对于血脂的改善无统计学意义,说明针刺在降低血糖的同时可改善患者血脂异常;王文远[22]等采用针刺平衡穴位—降糖穴(糖穴定位:在前臂掌侧,腕关节与肘关节连线下三分之一处,尺桡骨间双侧同时取穴)治疗52 例糖尿病患者,每天1 次,治疗3 周后与对照组相比其血FBG、TG 和TC 均较前有明显下降并有统计学意义。

3 讨 论

综上所述,随着2 型糖尿病发病率的逐年增高以及相关研究的日益深入,脂代谢异常在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中的影响被日益重视。在理论研究方面采用中医药调节脂代谢在近年来已取得了许多有价值的成果且有较大的发展潜能。传统中药具有毒副作用小、作用范围广泛,价格低廉,在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方面改善症状有独特的优势。但临床中应用也发现,相对于西药制剂的高提纯度和相对少的用量,中药类制剂也存在着剂型不合理,提纯度差,服药量大,药物口味欠佳,影响部分患者的耐受性和依从性问题亟待解决。而针灸治疗也存在消毒不规范,有创伤感染风险,以及患者恐惧针刺等问题。因此,我们要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之下,寻找疾病的根源,充分发挥中医治未病的优势,从源头阻断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并利用现代科技的优势,理论联系实际,规范中药处方,研发更合理的中药剂型和辅助治疗手段,明确作用机制和副作用,规范用法,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医药会更多且合理的运用在糖尿病脂代谢紊乱中。

[1] 陈立新,范洪.消渴病中医辨证与血脂异常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07,24:93-94

[2] 谷成英,王爱华,曾艺鹏,徐冬香.脂代谢紊乱对2 型糖尿病患者并发症合并症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9,08:1253-1256+1259.

[3] 杜长欣,陈宗民,刘菲.健脾调脂饮治疗原发性高脂血症 45 例疗效观察[J].四川中医,2007,25(1) :56 -57.

[4] 张芳.从痰湿论治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四次全国民间传统诊疗技术与验方整理研究学术会论文集[C].中华中医药学会:,2011:3.

[5] 黄海森,冯浩楼,崔玉英,等.中医药治疗高脂血症的研究进展[J].医学研究与教育,2009,4(26):85-87.

[6] 陈英群,董福轮,王宇锋,颜乾麟.从脾论治胰岛素抵抗糖脂代谢紊乱的思路[J].中医杂志,2008,(03):273-275.

[7] 赵海燕,王勇,吴力武,马永平.甘草黄酮对2 型糖尿病大鼠血糖、血脂等生化指标的影响[J].中国糖尿病杂志,2012,(01):65-69.

[8] 陈蔚,陈雯洁,夏燕萍,陆怡,俞茂华.黄芪多糖对糖尿病仓鼠脂代谢紊乱及心肌PPAR-α 表达的影响[J].复旦学报(医学版),2010,(02):194-197+215

[9] 薛胜霞,会丽琴,贾东明,等.牛膝多糖衍生物对糖尿病大鼠血糖及血脂的影响[J].中国药学杂志,2009,44(2):107 一 llO.

[10] 陈翰卿.玉米须提取物对2 型糖尿病大鼠糖脂代谢影响及其机制探讨[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2.5

[11] 李膺,陈旖湛,丁艺雪,徐锦龙,张如松.柿叶提取物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的药理作用研究[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2,(02):412-414+464.

[12] 肖子曾,邢瑞,戴冰,何泽云,周芳亮,刘红宇,黄开颜,杨赛男.六味地黄汤及其水提醇沉物对2 型糖尿病肾阴虚证大鼠脂代谢的影响[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12):17-18+22.

[13] 赵保胜,高晓燕,刘洋,翟华强,桂海水,朱寅荻,徐暾海.人参白虎汤对2 型糖尿病大鼠血糖、血脂及其胰岛素耐量的影响[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2,(12):251-254.

[14] 董晞,张浩军,赵世萍,李治国,路晓光,郭景珍,赵婷婷,王泰龄,李平.糖肾方对自发性2 型糖尿病模型大鼠脂代谢及肝脏脂变的影响[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0,(11):1778-1781.

[15] 崔红霞,温宪春,宋娟,苗术.二冬颗粒对2 型糖尿病模型大鼠糖代谢和脂代谢的影响[J].中国药房,2010,19:1738-1740.

[16] 韩辅.消渴脂平治疗糖尿病合并脂代谢紊乱100例临床观察[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5TH 全国中西医结合内分泌代谢病学术大会暨糖尿病论坛论文集[C].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2012:3.

[17] 邹耀武.参杞消渴汤治疗消渴病气阴两虚挟瘀证的临床研究[D].长春中医药大学,2010.

[18] 全春.消渴二仙汤治疗消渴病(气阴两虚挟瘀证)的临床研究[D].长春中医药大学,2012

[19] 张立峰,王晓臣. 针刺疗法对 2 型糖尿病患者高脂血症临床研究[J]. 上海针灸杂志,2009,28(11) :623 -625.

[20] 朱东晓.针灸对2 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血脂、胰岛素的影响[J].中外医疗,2009,(31):95-96.

[21] 赵凌杰,张群燕,赵智明,等.针刺对2 型糖尿病患者血脂的影响.[J]山西医药杂志,2011,40(3):304 一305.

[22] 王文远,马忠立,郑欣杰,毛效军,张利芳,宋玉华.平衡针灸治疗Ⅱ型糖尿病血糖尿糖血脂指标观察[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四次全国民间传统诊疗技术与验方整理研究学术会论文集[C].中华中医药学会:,2011:2.

猜你喜欢

糖脂血脂血糖
胆汁酸代谢与T2DM糖脂代谢紊乱的研究概述
细嚼慢咽,对减肥和控血糖有用么
一吃饺子血糖就飙升,怎么办?
血脂常见问题解读
你了解“血脂”吗
糖脂康平颗粒对糖脂代谢紊乱大鼠血糖血脂的作用
妊娠期血糖问题:轻视我后果严重!
猪的血糖与健康
孕妇妊娠中期糖脂代谢紊乱对不良妊娠结局的影响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伴血脂异常49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