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日光温室无公害黄瓜高产高效栽培关键技术

2014-04-02胡全

河北农业 2014年1期
关键词:棚温灰霉病日光温室

胡全

日光温室无公害黄瓜高产高效栽培关键技术

胡全

卢龙县城关镇郑庄村利用日光温室生产黄瓜,一般亩产5500公斤,产值6000元左右,目前已发展成河北省无公害黄瓜生产基地并进行了商标注册。现将日光温室黄瓜无公害高产高效栽培关键技术介绍如下:

一、温室环境

温室采用半地下式,即温室地面比外界低20—30厘米,这样既保温又抗风。温室的两侧围墙和后墙厚度应为当地最大冻土层的2倍以上,后坡厚度要超过当地最大冻土层的2/3。前屋面双层膜覆盖。外再盖一层浮膜(用旧棚膜)可提高棚温1—2℃,同时还可延长草苫寿命2—3年。另外,每年要更换新的棚膜可以显著提高产量,所获得的效益可大大超过新棚膜的成本。

二、品种选择

越冬茬9月中下旬育苗,选用耐低温、耐弱光能力强的早熟品种。早熟的前期产量较高,早熟品种一般3—4节出现第—雌花。

冬春茬要选择苗期耐低温,后期耐热的品种。

秋冬茬要选择前期耐热、抗病毒病,结果期耐低温的品种。

三、确定适宜的播种期

始收期到采收盛期需15天左右,定植期到始收期需20—25天,嫁接苗苗期40—45天。根据最佳效益期和这些数据确定播种期。

日光温室黄瓜一般分为秋冬茬、越冬茬和冬春茬。

秋冬茬黄瓜7月下旬一8月上旬播种,苗期20多天,9月开始采收,12月份收完,管理的好可延长到春节以后。

越冬茬黄瓜9月中下旬一10月上旬播种,11月下旬下瓜,翌年6—7月拔秧。这茬效益最好,前期产量占总产量的30%,效益占总效益的70%。

冬春茬黄瓜12月—1月播种,早的也有11月下旬播种的。

四、播种育苗

1、灭菌消毒

(1)种子消毒。温汤浸种,用55℃温水浸泡种子15—20分钟,注意要不断搅拌,并始终保持水温55℃。可预防黑星病、炭疽病、菌核病等病害的发生。

药剂浸泡,用10%的磷酸三钠浸泡种子20分钟防病毒病或用500倍液的多菌灵浸泡1小时防根腐病。

(2)营养土消毒。6份田园土加4份腐熟有机肥,过筛,每立方米加15千克鸡粪或3千克N、P、K复合肥,每立方米加50%多菌灵80—100克消毒。

(3)对有机肥消毒。采用高温沤制法,施肥前1—2个月,向肥里喷水,堆成80厘米高大圆堆,外面用泥抹上,再盖上薄膜,堆闷一个月左右,使其充分发酵腐熟。堆内温度可达70℃左右,可有效的杀死一些病菌。

(4)对栽培床土进行消毒。每亩用3斤敌克松加3斤多菌灵,掺细土撒施翻入地内。

(5)定植前对整个温室进行高温消毒。用5%菌毒清对棚架、地面等到处喷洒一遍,密闭5—7天,棚内温度可达60—70℃。密闭时最好赶上3—4个晴天。没有菌毒清每亩可用250毫升敌敌畏与锯末掺在一起,再加上4—6斤硫磺粉,分10堆点燃,对温室进行熏蒸。

2、催芽

将浸泡好的种子搓洗干净(洗掉种皮上的黏液),用湿纱布包好,放于28—30℃条件下催芽。经12小时胚根露出种皮时,可将温度降至17—18℃。催芽过程中要常翻动种子,使其均匀承受温度,24小时左右开始出芽,70%破嘴时播种。播种时芽端朝下,最好是使芽朝同一个方向。播种后立即盖湿土1.5厘米左右。

3、培育嫁接壮苗

黄瓜比南瓜早播5—7天,1厘米见方,覆土1.5厘米;南瓜密播,一个挨一个,下胚轴才长,才有利于嫁接。

4、促雌育苗技术

黄瓜苗第1片真叶展开时开始花芽分化;磷元素有利于花芽分化;8小时以下短日照有利于花芽分化;低夜温(12—15℃)也就是昼夜温差大有利于花芽分化。

苗期喷乙烯利增雌花方法:2叶1心到4叶1心,喷2次乙烯利,浓度50—80毫克/千克,最高不超过100毫克/千克。

5、增施有机肥

万斤菜需万斤肥,一般每亩施1—1.5万公斤腐熟有机肥,撒可富之类复合肥每亩100公斤左右。穴施腐熟饼肥2—3两,可增加黄瓜品质;没有饼肥,垄施煮熟的黄豆40公斤/亩也可。

黄瓜根系浅,喜肥不耐肥,喜水不耐涝,冲施肥(尿素)每亩每次10一15公斤,不能超过20公斤。冬季1月份缺水缺肥,按叶面喷施浓度(0.5%浓度)穴施,既补肥又补水同时还可防止地温下降。

6、双高垄栽培

温室栽培黄瓜要采用双高垄覆膜栽培法,小行距40厘米大行距60—70厘米,这样可从暗沟浇水,既可控制水量又可控制水分蒸发,降低棚内湿度,能够控制好多病害的发生。

低温高湿易得霜霉病、灰霉病等,控制好湿度可降低其发病率。太干也不利于黄瓜生长,60—80%空气湿度最好。黄瓜秧接触地面易得蔓枯病,覆膜栽培可减少接触地面的机会,降低蔓枯病的发病率。

栽秧时要露坨1厘米左右,使黄瓜秧的茎基保持干燥,否则易发生枯萎、疫病、蔓枯等病害,秧苗从茎基部烂掉,造成减产或绝收。

7、定植后的管理

(1)温度管理。最好采用高温管理,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采用上限温度,上午28—32℃,下午22—24℃,前半夜17—19℃,后半夜不低于8℃即可。因为秧苗一般是下午开始有机物质运输,到前半夜为止,后半夜主要是呼吸消耗。

⑵水肥管理。采用“五浇五不浇”法即晴天浇水,阴天不浇;晴天上午浇水,下午不浇;低温季节浇温水,不浇冷水;低温季节膜下浇暗水,不浇明水;缓流水泅浇,不能大水漫灌。施肥上掌握低温季节叶子不要太大,高温季节叶大可高产,一般是一次清水一次肥。根据秧苗长势控制施肥量,根施与叶面喷施肥料配合使用,灵活掌握。

五、病虫害防治

日光温室黄瓜主要易发生霜霉病、细菌性角斑病、灰霉病、根腐病,可根据各种病害的症状采取综合防治措施。

1、霜霉病。子叶被害初呈退绿色黄斑,扩大后变黄褐色,真叶染病,叶缘或叶背面出现水渍状病斑,早晨尤为明显,病斑逐渐扩大,受叶脉限制,呈多角形,湿度大时在叶背面或叶面长出灰黑色霉层。

2、细菌性角斑病。底叶向上发展,叶背面水浸状,多角形病斑,无黑色霉层,病斑上一般有粘液。

3、灰霉病。为害花、幼瓜、茎、叶等,以为害花和幼瓜最为普遍。发病初期,幼瓜蒂呈水渍状,颜色逐渐变浅,病部变软、腐烂,潮湿时,病斑表面密生灰黑色霉状物。花瓣枯萎脱落,瓜条停止生长,瓜尖腐烂。叶部发病,病斑初为水渍状,后变为浅灰褐色,病斑直径达0.2—0.25厘米,其边缘较明显,中间有时有灰色霉状物,有时有不明显的轮纹,病斑一般呈“V”字型。茎上发病,溃烂,生灰褐色霉状物,前部瓜蔓折断死亡。灰霉病是由半知菌亚门,灰葡萄孢属真菌侵染所致,其病菌最适宜发病湿度为18—23℃,最高32℃,最低4℃,当湿度达90%以上时发病严重。

4、根腐病。是一种土传病害,随流水传播,特别是遇阴雨天,因光照不足,植株衰弱。主要侵染根及茎部,初呈水渍状,后腐烂,茎缢缩不明显,病部腐烂处的维管束变褐色,不向上发展,后期病部往往变糟,留下丝状维管束。

5、综合防治技术

(1)选用抗病品种。针对主要病害控制对象,选用高抗多抗的品种并采用嫁接技术,即可增加产量又可有效的控制各种病害的发生。

(2)生态防治。通过调控好棚内的温度、湿度,创造一个有利于黄瓜生长而不利于病菌发生的条件,达到防病丰产目的。①温度调控。上午棚温25—30℃,下午棚温25—20℃,上半夜20—15℃,下半夜15—10℃。具体操作是早晨日出后即揭草帘,使棚温上升,10:00左右棚温28—30℃时开始放风、散湿。14:00左右棚温20— 23℃时闭棚保温,日落前放帘过夜。早晨最低温度控制在12—15℃,若低于10℃则产生冷害,5℃时叶片变黄、干枯,若高于15℃则易徒长。②湿度调控。晴天中午高温放风3—5小时。阴天早晨有雾,温度高于12℃时开始放风排雾30分钟:中午放风1—2小时;傍晚湿度大时敞膜放帘,放夜风。同时大沟内辅干草l0厘米,可夜间吸湿,白天散湿。

(3)高温闷棚。霜霉病较重时可用高温闷棚。即闷棚前一天浇足水,喷一次药。在晴天上午闭棚提高棚室内温度至44—46℃,保持2小时,后缓慢通风降温。注意高温闷棚不宜使用过多,一般在药剂防治控制不住的情况下使用,两次闷棚间隔应在15天以上。

(4)增施有机肥料,合理肥水。合理运筹肥水,可以调控平衡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关系,促进瓜秧健壮生长,另外要坚持连续、多次喷洒“天达2116”等药液,提高黄瓜植株的抗病能力。只要能坚持始终,不但黄瓜灰霉病很少发生或不发生,其它病害也会很少发生。

(5)药剂防治。防治霜霉病可用75%百菌清600倍,80%代森锰锌600倍,72%杜邦克露600倍,72.2%普力克800倍,任选一种,按说明上的使用倍数加入白糖150倍,尿素300倍,5—7天喷一次药,连续2—3次,交替用药。防治细菌性角斑病可用77%可杀得500倍,50%丰护安500倍,30%氧氯化铜500倍,2%克菌康600倍,农用链霉素4000倍。防治灰霉病可用65%抗霉威1000倍液,50%速克灵1500倍,50%农利灵1000倍,40%百可得1500倍。防治根腐病可用50%多菌灵500倍,40%阿巴姆(代森胺)1500倍、壮根灵1500倍三种药复配灌根,每棵黄瓜灌0.5斤,10天之内不用浇水。

(作者单位:卢龙县农牧局)

猜你喜欢

棚温灰霉病日光温室
日光温室番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模块化蓄热墙体日光温室研究进展
番茄灰霉病巧防治
日光温室茄子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南方塑料大棚“棚温逆差”特征及其预报*
北方冬季日光温室番瓜高产栽培技术
日光温室盆栽迷你玫瑰栽培技术
瓜类灰霉病发病症状及其防治技术
简述果蔬灰霉病的防治
葡萄灰霉病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