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抗抑郁药物胃肠道副反应的中医药治疗探析

2014-04-01林德云熊玉芳

河北中医 2014年5期
关键词:副反应抗抑郁恶心

林德云 熊玉芳

(四川省自贡市第五人民医院中医科,四川 自贡 643020)

抗抑郁药物胃肠道副反应的中医药治疗探析

林德云 熊玉芳1

(四川省自贡市第五人民医院中医科,四川 自贡 643020)

抗抑郁药;胃肠疾病;中医疗法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障碍,也是一种难治的精神疾病。随着社会的发展,就业状态、工作节奏、生活方式随之改变,抑郁症发病率逐年增加。同时治疗抑郁症的药物也不断开发并投入临床使用,使抑郁症患者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但是,抗抑郁剂多数都有一些副反应,尤其是胃肠道副反应更为明显,以恶心欲呕、口腻或口干口苦、食欲减退、腹泻或便秘为主要临床表现。抑郁症患者本身就情绪低落,有悲观失望的心理状态,这些看似不重的副反应不但给患者带来生理上的痛苦,同时也会严重影响患者服药的依从性和治疗疾病的信心,导致部分患者拒绝服药,拒绝治疗。我们结合我院心身疾病科会诊治疗的31例伴有抗抑郁药物胃肠道副反应患者,将中医药治疗体会介绍如下。

1 抗抑郁常用药物及副反应

治疗抑郁症的常用药物有盐酸舍曲林片、盐酸多塞平片、盐酸曲唑酮片、盐酸帕罗西汀片、马来酸氟伏沙明片、氢溴酸西酞普兰片、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盐酸马普替林片、盐酸氯米帕明片等,其中多为新型抗抑郁剂。上个世纪70年代以前的抗抑郁药称为经典抗抑郁剂,虽然价格便宜,但其副反应更多、更明显,只有少数几种还在临床使用。在抗抑郁药物使用说明书中,明确提示的胃肠道不良反应有口干、恶心、厌食、呕吐、便秘等。如盐酸舍曲林片有口干、恶心、稀便或腹泻;盐酸多塞平片有口干、便秘;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有恶心、呕吐、口干、腹泻、食欲缺乏;盐酸马普替林片有口干、便秘;盐酸氯米帕明片有口干、胃肠道反应等。

2 临床表现

本组会诊治疗31例患者,男18例,女13例;年龄最大68岁,最小17岁;男患者中有吸烟史11例,饮酒史7例,女患者有吸烟史1例。均服抗抑郁药物3 d左右后开始出现胃肠道副反应,西药无法缓解,遂请中医科会诊。临床表现以口干、口苦、口腻为最多,共22例,严重者述“舌体转动都困难”,但不欲饮,只能以水湿润口腔;口淡乏味、恶心欲呕、食欲不振、精神倦怠者7例;胃脘不适、纳差腹泻者2例;口干苦伴便秘者6例。口苦、口腻者舌苔多黄腻,甚者黄燥,脉濡数或弦数;恶心欲呕、食欲不振者脉多濡或濡细。抗抑郁药物均为化学药物,按西医理论,所有化学药物在体内的解毒过程均在肝脏进行,而消化液中的胆液也由肝脏分泌,抑郁症患者的消化液分泌本就处于失衡状态,抗抑郁药物可能加重肝脏的负担,影响胆液分泌及质量,加上药物对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的影响,导致胃肠道蠕动和肠液分泌失常,从而出现口干、口腻、恶心呕吐、食欲减退、腹泻或便秘等反应。

3 中医证治分析

3.1 病因病机 抑郁症等心身疾病属中医学郁证范畴,因情志所伤,肝气郁结所致。抗抑郁药物的胃肠道副反应表现属中医学气机升降失司,水液代谢失常,水谷精微吸收障碍,《丹溪心法·六郁》即指出:“气血冲和,万病不生,一有怫郁,诸病生焉。”而诸郁以气郁为先,肝脏首当其冲,肝失调达,气失疏泄,易致肝郁抑脾,肝气犯胃。脾失健运,则食欲减退,水湿不行,大便失调;气机升降失常,津液不能上承,则口干;若水湿内停中焦,则见恶心呕吐,口腻,食欲减退,便溏或腹泻,苔白腻,脉濡或濡细;若肝郁化热或湿邪郁久化热,则口苦口腻,纳差、便秘,苔黄或黄腻,脉濡数或弦数。因此,其基本病机应为肝郁抑脾犯胃,气滞湿阻。

3.2 中医药治疗 治宜疏肝行气,解郁化湿。治疗随偏寒、偏热选方辨证用药。另外,此类患者多伴有失眠,虽然部分抗抑郁药物有导致失眠的副反应,但因抑郁症患者其临床表现就常有失眠症状,故不做单独讨论,但治疗时须兼顾解郁安神。倦怠呕恶,口淡纳差,偏于寒湿中阻者,以平胃散合逍遥散加减。平胃散善燥湿运脾、行气导滞,逍遥散为疏肝解郁、健脾养血的基础方,合用以达燥湿健脾、行气解郁之效。常用药物有苍术、厚朴、柴胡、陈皮、茯苓、白术、砂仁或白豆蔻、薏苡仁、合欢皮,气郁明显者加香附;湿郁偏重者加佩兰、藿香;食欲不振者加党参、神曲;伴便溏或腹泻者加大腹皮、木香。口干苦,口腻,舌苔黄腻,偏于中焦湿热者,以三仁汤或王氏连朴饮为主方加减。三仁汤宣畅气机、清利湿热,对气机阻滞、湿重于热者最为有效;若热重于湿者,则宜选用苦辛通降的王氏连朴饮。常用药物有杏仁、白豆蔻、薏苡仁、厚朴、法半夏、淡竹叶、胡黄连、郁金、石菖蒲、枳壳,热重者加黄芩;心烦不寐者加淡豆豉、知母;伴便秘者加槟榔,槟榔能缓泻通便,为气滞便秘之良药;纳差者加谷芽、麦芽;偏肝胆湿热者去白豆蔻,加龙胆草、栀子。2种证型分别以上述方药治疗,一般3剂即效。

4 讨 论

抗抑郁药物导致胃肠道副反应的原因可归结为3个方面:一是药物对胃肠道的直接刺激;二是患者本身情志不遂,肝气郁结,对脾胃功能的影响;三是药物对肝主疏泄功能的干扰,致气机升降紊乱,水湿运化失调,湿阻中焦,清气不升,浊气不降,诸证丛生。根据本31例患者的诊治体会,可以认为抗抑郁药物的胃肠道副反应从气郁湿阻论治是正确的,临证抓住病机,予以疏肝解郁,行气化湿,使气机通畅,水湿得行,则中焦豁然开朗,诸症若失。

(本文编辑:石 康)

1 四川省自贡市第五人民医院精神科,四川 自贡 643020

林德云(1953—),男,主任中医师。从事中医内科临床工作。

R277.7;R749.42

A

1002-2619(2014)05-0690-02

2013-08-15)

猜你喜欢

副反应抗抑郁恶心
抗抑郁药帕罗西汀或可用于治疗骨关节炎
The selection rules of acupoints and meridians of traditional acupuncture for post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ing: a data mining-based literature study
题出的太恶心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flow separation over a backward-facing step with high Reynolds number
当药黄素抗抑郁作用研究
2018年全疆口蹄疫疫苗临床应用安全性结果分析
颐脑解郁颗粒抗抑郁作用及其机制
舒肝解郁胶囊的抗抑郁作用及其机制
重大动物疫病免疫副反应的处置
家畜口蹄疫疫苗免疫副反应的处理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