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信息影响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和培育

2014-04-01杨新华

关键词:培育价值观核心

杨新华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广西 崇左 532200)

互联网作为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大媒体”是当今人们获取知识信息最为便捷的途径之一。互联网是一个海量的图书馆,蕴含了大量的知识和信息,人们可以在网络这一知识的海洋中任意遨游。但是,网络的虚拟性和开放性特点决定了网络信息往往具有鱼龙混杂和良莠不齐的特点。大学生作为最年轻、最集中、最具活力的网民主体,在网络信息的影响下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意识、价值取向甚至是行为模式都潜移默化地发生着变化。因此,分析和研究网络信息影响下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变化,引导和培育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现状描述

大学生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是民族的希望和国家的未来。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面对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大学生面临着大量西方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的冲击,一些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等问题。”由此可见,积极加强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特别是引导和培育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经到了迫在眉睫的地步,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价值观作为人对周围客观事物有无价值和价值大小的总体看法评价,归根结底是一种受到社会存在的影响和制约的社会意识。在网络信息的影响下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主流是好的,绝大部分大学生呈现了积极健康和奋发进取的良好状态,但是与以往相比也呈现出了多元化和复杂化的趋势特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现状主要表现在:一是价值评价标准的多样化。在网络信息的影响下当代大学生与传统相比,“在价值评价标准上当代大学生更多采用生产力的标准,却较少采用生产关系与意识形态的标准;更多采用市场的标准,却较少采用计划的标准;更多采用具体的利益标准,却较少釆用抽象的政治标准;更多采用与国际接轨的标准,而更少采用传统本民族的标准。”[1]换言之,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评价标准开始逐渐由传统的政治和阶级立场的标准转向现实利益的满足程度和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水平。二是价值取向的选择上主要表现在大学生不再一味地强调对社会和国家的责任和贡献付出,而是在贡献和付出的同时也努力追求个人成功和价值的实现,努力寻求两者的统一和平衡发展。三是价值主体和个性化意识明显增强。在网络信息的影响下大学生对自我价值实现、个性化和平等民主的追求达到了一个新的更高水平,使得大学生对价值的追求更多地以自我满足与否和公平民主与否为评价价值有无和大小的标准,价值主体意识和个性化的追求明显增强。

二 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阐释

2012年11月8日中共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三个倡导”,即“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字的基本内容就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新概括。[2]因此,在网络信息的影响下,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总体现状、新特点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要求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和培育。充分考虑当前网络信息的实际影响和结合当代大学生的实际特点,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阐释和构建当代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1.理想信念远大。作为国家和民族未来希望的大学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储备力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和培育要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有机结合起来。具体而言,就是要激励和教育当代大学生树立远大理想信念,真正将个人价值的实现和社会的发展、国家的进步、民族的振兴有机结合起来,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真正掌握扎实本领,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国家富强、民主、文明,社会和谐、法制,人人平等、团结友善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进而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2.政治信仰坚定。面对良莠不齐的网络信息和西化、分化的各种意识形态的渗透,构建当代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要教育大学生树立坚定的政治信仰,杜绝大学生出现政治信仰迷茫、脆弱的情况。具体而言,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决拥护和支持党的核心领导地位,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持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国体、政体和领导制度;营造自由、平等、公平和法治的社会发展环境和个人成长环境等。

3.爱国之心拳拳。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构建当代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要教育当代大学生具有强烈的爱国热情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网络信息中包含了大量反动的西方思潮的意识形态,给价值观尚不成熟的当代大学生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部分当代大学生在网络错误信息和思潮的影响下出现了国家和民族意识淡薄的情况。因此,构建当代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要培养大学生的爱国精神,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建设和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教育当代大学生,逐步培养大学生对国家和民族清醒地认识和独立的判断,培养大学生对国家发展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将大学生的个人成长和国家发展紧密联系,做到同呼吸和共命运。

4.道德品质高尚。在网络信息的影响下,当代大学生的传统道德品质特别是道德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正逐步弱化,人与人交往的诚实守信意识缺失,团结友善和爱岗敬业意识淡薄。因此,构建当代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要高度重视大学生高尚品质的培养,要以“八荣八耻”规范和约束大学生的道德品质的修养,使得当代大学生能够在复杂的网络环境中真正做到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团结友善,努力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三 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培育的方法及意义

前面我们明确了网络信息影响下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现状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如何引导和培育当代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问题就摆在了我们的面前。我们认为网络信息影响下引导和培育当代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从加强网络道德、爱国和信念教育,提高网络素养;加大网络信息监管,营造健康网络环境和提高大学生信息选择和鉴别能力三个方面下功夫。

1.加强网络道德、爱国和信念教育,提高网络素养。

大学生由于年龄和社会阅历等限制,价值观正处于逐步成熟但尚未完全成熟的关键时期,面对繁杂的网络信息缺乏判断力和自控力,必须要加强网络道德、爱国和信念教育,提高大学生的网络素养。加强大学生的网络教育要充分发挥学校课堂教育的主阵地作用和日常教育管理的辅助作用,培养当代大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感、远大的理想信念和坚定的政治信仰,使得当代大学生的个人价值观自觉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靠拢,自觉抵制网络上不良错误信息和敌对价值观、意识形态的影响渗透,不断提高当代大学生的网络素养,逐步培养当代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加大网络信息的监管,营造健康网络环境。

网络的虚拟性和开放性使得网络信息包含着大量的不良负面信息,在网络负面信息的影响下大学生的价值观逐步发生着偏离。因此,引导和培育当代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要加大网络信息的监管,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加强网络信息的监管需要政府管理部门、网络运营商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部门等分工合作,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充分发挥自身的职能,采取切实可行和行之有效的措施,营造一个健康干净的网络环境。

3.提高大学生信息的选择和鉴别能力。

由于自身的生活环境、文化素养、知识结构和性格爱好等自身原因,大学生在面对同一的网络环境和网络信息时也会有不同的反应和选择。加大网络道德、爱国和信念教育和网络信息的监管等都是外因,面对复杂的网络信息的影响最根本的还是要提高大学生自身信息的选择和鉴别能力,使得大学生自觉抵制网络不良负面信息,逐步培养和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总之,网络信息影响下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和培育,要求我们必须全面认识当前网络信息影响下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总体状况,真正理解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真正内涵,真正找到引导和培育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行之有效的措施和途径。网络信息影响下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和培育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是一个系统复杂的工程,要求我们在了解现状、明确内涵、找到出路的基础上沿着正确的方向,向着既定的目标前进,努力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

[1]武艳萍.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状况及特点分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12):33-35.

[2]三个倡导塑造时代精神气质(核心价值观)[EB/OL].凤凰网,2012-11-11.

[3]许益锋,杨瑞兰. 试述高校校园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2013(5).

[4]范笑仙,刘东锋.网络对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影响及应对[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1(1).

[5]涂青.网络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影响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12(6).

猜你喜欢

培育价值观核心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我的价值观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