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2014-03-29齐荣君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7期
关键词:理想信念中华民族道德

齐荣君

(公安边防部队呼和浩特指挥学校,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51)

一个民族的文化,凝聚着这个民族对世界和生命的历史认知和现实感受,积淀着这个民族最深层次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毛泽东称之为“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就是人民大众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就是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就是中华民族的新文化.”[1]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上,文化再一次被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也提出了具体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实现中国梦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我们树立了共同的理想信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引导人们形成向上、向善的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提高综合国力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

中国梦深刻回答了“树立什么样的理想、怎样实现理想”、“实现什么样的目标、怎么实现目标”这一关乎党和国家命运的根本理论与实践问题,明确了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推进改革发展的新要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赋予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鲜明突出的历史使命.滋生“中国梦”的精神文化资源是博大精深的马克思主义和悠久绵长的中国历史文化.从表面来看,“中国梦”是在现代化浪潮的冲击下逐步形成的,但从根本上看“中国梦”的具体内容、价值取向、实现方式都与其特定的历史文化有关,如中国持久的民族自豪感、自强不息的生命精神、应时而变的进取思维等.马克思主义成功地指导中华民族实现了独立自由,使得中国人民过上幸福安康的生活;马克思主义本身的科学性、实践性和包容性等特征使得其具有极大的生命力,尤其是其实现了与中国实践的结合,更使得其成为中国人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基本精神支柱.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仅体现在物质上也体现在精神上,没有中国精神的发扬光大,没有文化强国的建设发展,就不会有中国梦的完整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既是中国梦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支撑.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的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的发展繁荣为条件,这就将文化建设与中国梦紧密联系起来,要求文化建设承载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这样一些新的历史使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有了更为明确具体的历史支点和前进方向.中国梦本身就包含一种精神价值,这一精神价值的核心内容就是民族利益、国家利益至上原则.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是中国青年运动的时代主题,同时,中国梦更应该成为全社会的价值观,并用这种价值观去衡量全面深化改革的政策和行动.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我们树立了共同的理想信念

“必须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不断培养和造就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2]理想是人们追求的目标,信念是人们向着这个目标前进的意志和定力.在全社会巩固和坚守共同的理想信念,用它来凝聚起实现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力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所在.中国人民的奋斗目标、中国梦的重要内涵,就是在寻求国家的价值内核、实现社会的共同理想、构建国民的精神家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之钙,是当代中国的兴国之魂.在遭遇困难和挫折时,需要我们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实践中,高高举起理想信念的旗帜,培育人们的精神力量,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这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在前进过程中,必须努力实现的根本任务.“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的十八大从国家、社会和公民三个层面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目标、价值取向和价值准则.这三个“倡导”,勾绘出一个国家的价值内核、一个社会的共同理想、亿万国民的精神家园.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引导人们形成向上、向善的力量

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培育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要求,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不断增加感染力的重要途径.在全社会形成善良的道德意愿、道德情感,培育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责任,提高道德实践能力尤其是自觉践行能力,形成向上的力量、向善的力量.文化建设要发挥出这样的作用,就必须善于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从古至今积累的优秀道德风尚,激励人民群众崇德向善,鼓励全社会积善成德.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要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道德规范,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加以继承.发扬革命和建设时期创造积累的优良传统和精神作风,包括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雷锋精神等.以改革开放以来各个领域涌现的英模人物为榜样,用他们的先进思想和模范行为来影响和带动全社会,不断为思想道德建设注入新的正能量.针对不同时期人们的思想反映、价值观念取向和精神追求呈现出的时代特点,深入开展“爱国、爱党、爱民”的各项主题活动,适时把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及会议精神进行有效地传达,引导人民群众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道德情操.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尊重基层群众的首创精神,把弘扬社会主义新风尚寓于群众性文化活动当中,形成“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的社会主义新风尚.进行“典型引导”,有意识地发掘、培养和造就一批各个岗位、各个层次的先进典型,用艺术的手段宣传模范人物的先进事迹,弘扬先进文化,树立典型,鼓舞士气,抓住热点和闪光点进行宣传,在队伍建设中逐步形成“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为创建和谐社会营造良好思想舆论环境.从实际出发,突出个人爱好,倾听群众呼声,把文化娱乐活动建立在关心人、理解人、尊重人、信任人的基础上,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对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文化宣传方式要大力发扬、创新,真正使文化建设达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引导人们形成向上、向善的力量.

〔1〕〔4〕毛泽东选集(第 2 卷)[M].人民出版社,1991.708—709,663-664.

〔2〕论党的建设[M].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125.

〔3〕邓小平文选 (第二卷)[M].人民出版社,1983.208.

〔5〕胡锦涛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08年1月22日)[N].人民日报,2010-7-24.

〔6〕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上)[M].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200.

〔7〕胡锦涛在十七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22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2010年7月23日)[N].人民日报,2010-7-24.

猜你喜欢

理想信念中华民族道德
理想信念是“政治灵魂”
诠释理想信念的写作追求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From Xia People to Han People and to Chinese Nation— A Study of the Trajectory of the Cohesion and Integration of Chinese Ethnic Groups
坚定理想信念 锤炼优良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