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文化传播角度审视孔子学院的武术课教学

2014-03-29马玉龙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15期
关键词:武德儒家思想武术

马玉龙

(东北石油大学, 黑龙江 大庆 163318; 肯尼亚肯雅塔大学孔子学院)

从文化传播角度审视孔子学院的武术课教学

马玉龙

(东北石油大学, 黑龙江 大庆 163318; 肯尼亚肯雅塔大学孔子学院)

孔子学院肩负着向海外传播我国优秀文化的神圣使命.文章从信息发出者、传播的信息、传播途径、传播受体和效果评估五个方面,从文化传播角度分析孔子学院的武术课教学,武术通过孔子学院向海外的传播彰显了我国文化的精髓,但是同时也存在师资队伍不稳定、教师语言沟通能力不足、传播渠道和学生学习目的多样化、以及缺乏有效的效果评估机制等不足之处.

文化传播;审视;孔子学院;武术;教学

自 2004年 11月 21日,全球第一家孔子学院在韩国首都首尔挂牌运营以来,孔子学院、孔子课堂如雨后春笋般遍布世界各地,截止 2013年 12月 7日第八届全球孔子学院大会召开时,已在五大洲的 120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 440所孔了学院和 646个孔了课堂,注册学员 85万人[1].《孔子学院章程》第一章总则明确指出:孔子学院致力于适应世界各国(地区)人民对汉语学习的需要,增进世界各国(地区)人民对中国语言文化的了解,加强中国与世界各国教育文化交流合作,发展中国与外国的友好关系,促进世界多元文化发展,构建和谐世界.由此可以得出孔子学院并不仅仅是汉语教学机构这么简单,他还肩负着文化的传播这一神圣使命,以使世界人民进一步了解中国的语言、文化.武术是优秀的中国文化之一,汲取了我国传统儒、道、佛学说的精髓,蕴含了东方古典的礼仪道德和修养.各地孔子学院纷纷开展、开设了丰富多彩的武术文化活动和文化课堂.

1 文化传播是孔子学院的使命

1.1 孔子学院肩负文化传播的使命

孔子学院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大学,其章程明确规定:“为非营利性教育机构,开展汉语教学和中外教育、文化、经济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孔子学院不仅仅是汉语的培训机构,他肩负着传播中国文化的神圣使命.就语言培训而言也很难脱离文化而独立存在,学生在语言的学习过程中无形当中也耳闻目睹了许多该国家的文化、习俗,这说明语言的传播很难与文化传播相分离.

1.2 传播彰显中国文化精髓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孔了学院要向世界传播的是中国文化区别于其他国家的文化内容,但是什么样的文化既能展现中国的文化精髓,体现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和软实力,同时又能体现中国文化和其他文化的显著差异之处.“孔了学院需要向世界传播的是中国传统文化,更确切的说,是中国儒家思想中具有世界价值和现代意义的内容.[2]”

孔了学院的文化传播应当重点要突出儒家思想中的仁、德、和,将其发展为可为异域文化所接受的具有世界性的思想体系.儒家思想中的仁、义、礼、智、信、仁义道德、仁者爱人、道德教化思想是中华民族得以凝聚,民族精神得以传承的不竭动力,也是中华文明延续至今并不断产生生命力的源泉之一.这些不仅是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也是世界文化的一部分,也当只得向世界人民推广.

2 武术蕴涵中国文化的精髓

2.1“武”字体现“和为贵”

武,从字体结构上分析,上戈,下止,正所谓止戈为武.楚庄王最早提出这一著名的论点.《左传·宣公十二年》,书中记载:潘党曰:“臣闻克敌,必示子孙,以无忘武功”.楚庄王回答:“非尔所知也,夫文,止戈为武”[3].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潘党(楚国大夫)认为楚庄王战胜了敌国,应该让敌人的后代都知道,不要忘了楚国的威风.而楚庄王告诉潘党:“武”字是由“止”和“戈”两字合成的,真正的消灭暴乱,是永远停止动用武器,这才是真正的武功.由此可知“武”并不是提倡战争和武力,而是为了消除战争,平息暴乱.由此可鉴真正的“武功”是为了和平而息战,这也是儒家“和为贵”思想的体现.2.2武德体现了儒家仁、义、礼、智、信等思想

儒家思想从古至今一直就是中国文化的主流,对于中国的政治、经济乃至人民的行为准则、道德标准的形成有巨大的影响,儒家思想的仁、义、礼、智、信对武术武德影响也极其深远.

“所谓武德,即武术道德,是从事武术活动的人在社会活动中所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所应有的道德品质”[4].在道德本位的“礼仪之邦”中,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习武者不免要制定自己的道德和纪律规范.经过历史的积淀与凝练,在武德中却深深烙上了儒家思想的印痕.主要体现在,武德中也体现了儒家思想的仁、义、礼、智、信.

仁:“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以为仁”仁的基本涵义就是用广博的爱心去爱一切人.受儒家“仁”的思想的影响,中国传统武德强调仁爱原则.要求习武者必须具有相当的涵养,遇事要能忍则忍,在一般的情况下不得轻易与人交手,即使被迫应招,不到万不得己也不能骤施杀手.

义:讲义重义是显示武术武德社会价值的重要方式,它是武艺与个人品格的综合体现.这种行为的本身也包含有克服万难,意味着对社会不平现象及对邪恶势力的惩罚,对伸张正义的强烈社会责任感.中国武术之所以在民间具有如此强大的吸引力,除了它健身自卫的特殊功能以外,与讲义重义的传统武德有很大关系.

礼:礼来自人的恭敬辞让之心,是仁义道德的节度及由此产生的待人接物的礼节仪容.武术界对“礼”有其自身的严格标准和规定,也有一系列具体的、形式化的礼仪,习武者按此进行道德践履.“礼”在武德中具有实践意义,它不仅告诉习武者“应该做什么”,还告诉其“应该怎么做”,是“仁”与“义”向行为落实的一个重要环节.

智:它源于人们对事物的是非判断之心,其功用在于体人生,知人伦,明是非,辩善恶,只有如此才能“穷不失义,达不离道”,做一个“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侠义之人.智的功能就是认识“仁”、“义”,并保证它的实践.

信:守信,说话算数,做到“言必信,行必果”.这是习武者一个个起码的道德要求.《咏春白鹤拳·拳谱》中有训:“不信者不教,无礼者不教”.在精武会会章上刻有“精武之言行:坐言起行,证从事实,精武式之守信,一言诺,重于订诺.”历代习武者秉承武德“信”的精神,习武、做人、做事.因此历代拳谱训戒都渗透着做人要守信的原则,同时也展示着他们的人生追求.

3 文化传播角度分析孔子学院武术课教学

美国著名的传播学家施拉姆的文化传播理论概括为:“A通过C将B传递给D,以达到效果E”“这里A是信息发出者,B是信息,C是通向信息接受者D的途径或媒介,E是传播所引起的反应”[5].就孔子学院的武术传播而言A应当是武术教师,B是武术,C应该就是孔子学院,D孔子学院的学生和来学习武术的社会人员,D就是该孔子学院所采取的途径或媒介,E是武术传播引起的效果.

3.1 信息发出者

传播活动中传播者不仅决定着传播的存在和发展,而且还决定着传播的质量和效果,具有重量作用[6].传播者也就是信息发送者,这里是指武术老师.在武术师资问题上,孔子学院主要采取外派教师和在当地培训师资相结合,但是仍存在巨大的缺口.目前我国孔子学院的武术教师大多是国内大学的学生或老师,师资结构面临着队伍不稳定、非职业化、外语以及文化素养有待提升等多方而的问题,尤其是很多外派教师不能用当地的语言工作.语言差异跨文化传播中的一个较大障碍.国内的武术教师在完善自己武术技术方面外,还要要提高自己的外语水平,提高自己武德修养和知识,同时要了解国外的一些历史、风俗、思维习惯和生活方式等,培养自身跨文化传播的意识,而不能仅仅把自己当作是一个培训汉语的老师、或武术教师.

因此孔子学院其他教师和国内武术教师不同,除具备相关武术技术外,孔子学院武术教师还应具,高尚的武德修养及讲解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较好的外语沟通能力.

3.2 传播的信息

也就是传播内容.在传播内容方面应当挑选适合孔子学院文化传播的,能够体现中国文化的主流的内容.武术的传播包括技术和武德的传播,武术通过孔子学院的海外传播亦应如此.将武术技艺和武德相剥离,只传艺不传德,或者直传德不传艺都是不正确的.因此孔子学院武术传播应当对内容有所遴选,不能盲目的没有计划、没有目的,甚至把一些糟粕传播出去.

3.3 传播途径

孔子学院的武术传播途径也就是孔子学院武术教学或者活动的方式方法.目前就孔子学院武术传播途径而言大体有三种方式,第一种教师和学生面对面的教学传播,这种方式比较直观和有效,但是所教授的人群数量比较有限.第二种方式就是教师或者学生通过武术表演展示中国武术,这种方式影响的人群数量比较大,但是通过简短的表演不能使观众深入体会和了解中华武术的精髓,也接触不到武德的精美蕴涵的精美内涵.第三种就是通过书刊、报纸、电视等媒体介绍中华武术,这种方式具备前两者的优点,可以影响很多人群,也可以对武术进行详细讲解,但是受体不能和教师互动,有问题不能及时有效的沟通是其短板.具体情况各个孔子学院院长及武术教师应当深思熟虑,依据实际情况斟酌实施.

3.4 传播受体

孔子学院的武术传播的受体是来学习武术的学生.通过对肯尼亚孔子学院学生进行调查,这些人学习武术的目的不同,一些学生喜欢武术的实用性,想通过武术学习来强身健体和自卫.一些学生想了解中国文化的内涵,甚至有些想了解中国哲学思想的一些知识,所以特意来学习太极等武术技术和知识.有些学生就因为精彩的武术表演的一些精美动作吸引了他们,所以来了解或者亲身体会一下中华武术.因此就孔子学院武术受体而言,他们有着不同的目标和追求.

3.5 效果

武术的传播目的有两层一是技术层面,二是武术道德方面.在检验效果是不应当将二者互相隔离,也不能将其任意偏废.但是目前多数孔子学院仅仅是通过武术课或者活动将其推广介绍给当地学生尚未建立起有效的效果评价机制.

4 结论

4.1 孔子学院武术的海外传播复合汉办 /孔子学院总部的文化交流和文化的国际化的宗旨.武术蕴含了我国传统文化的诸多精髓,尤其武术中的武德深刻体现了儒家思想中仁、义、礼、智、信等诸多方面的思想和精神,符合向世界传播优秀文化的文化传播标准.

4.2 通过美国著名的传播学家施拉姆的文化传播理论分析孔子学院武术传播过程中的5个环节,发现孔子学院武术传播虽然得到了很多孔子学院的肯定并且很多孔子学院也正在实施,但传播过程中存在,师资队伍不稳定、语言沟通能力不足、传播渠道学生学习目的多样化、以及缺乏有效的效果评估机制.

〔1〕刘延东在全球孔子学院大会开幕式上指出:携手促进孔子学院事业发展谱写中外人文交流的新篇章[N].人民日报,2013-12-8(004).

〔2〕吴瑛.对孔子学院中国文化传播战略的反思[J].学术论坛,2009(7).

〔3〕止戈为武.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link?url= jAW rgVTn9tD88HFW 8m9SvTUTfHSpNcw Ivs6M 8SGq OnFZRDePkw X 3oAQ rN 7B_FL4.

〔4〕马玉龙.儒家思想对我国传统物的影响的研究[D].广西 师范大学.

〔5〕萨姆瓦,等.跨文化传通[M].北京:三联书店,1988.

〔6〕朱清河,王军.跨文化传播时代中国软实力提升的困境与途径——以孔子学院海外创办实践 得 失为例[J].东 南 传媒,2011(6).

G852

A

1673-260X(2014)08-0127-02

猜你喜欢

武德儒家思想武术
中华武术
近十年武术产业的回顾与瞻望
武德文化在教学活动中的体现研究
武术课堂核心素养之武德教学探讨
论散打教学中武德教育的有效渗透
儒家思想与书法
武术
从“三吏”“三别”看儒家思想在杜诗中的渗透
儒家思想与学佛感悟
略论儒家思想文化的传承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