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三公经费”和会议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014-03-28王晴川

财政监督 2014年25期
关键词:三公经费会议费公务

●王晴川

浅析“三公经费”和会议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王晴川

近年来,“三公经费”和会议费支出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和焦点。自中央出台八项规定以来,各部门积极行动,采取多种措施降低“三公经费”和会议费支出,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在审计实践中,发现多数单位在“三公经费”和会议费的核算、使用上还有一些不足之处。下面,笔者就“三公经费”和会议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应对,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三公经费”和会议费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支出内容不清晰,规范度不高

1、会议费:会议费是指因为召开会议所发生的一切合理费用,包括会议住宿费、餐费、会议场所租金、交通费、文件资料费等。在实际工作中,一些单位的支付凭证是饭店、宾馆等开具的一张总发票,货物品名是“会务费”等笼统内容,缺少会议通知、参会人员签到名单、审批文件、费用明细清单等具体资料。单从票据上无从得知会议的真实性,在会议期间有无安排宴请、高消费娱乐等活动,无法考证支出的有效性、合规性。

2、“三公经费”:“三公经费”是指各级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在因公出国(境)、公务用车购置运行和公务接待等三方面产生的消费。

公务接待费:有些单位在实际操作中,报销餐费仅有一张金额较大的发票作为支出凭证,无接待对象、事由、就餐标准、参加人员等附件内容。有些预算单位与定点饭店实行餐饮费按月或季度集中结算,报销发票的金额并非一次发生,而是多次累计合并开具的,因此很难判定是否存在超范围、超标准开支费用情况。此外,有些原始凭证基本要素填制不全,数量和单价栏均为空,无具体商品名称和明细清单,支出业务的真实性难以确定。有些预算单位为缩减实际支出,粉饰财务报表,往往将超出限额指标的招待费隐匿至会议费、培训费、差旅费以及其他项目支出中列支,以逃避相关部门的监督检查。

因公出国(境)费:在审计工作中发现,有些预算单位报销的原始凭证上,支付金额只有一个总数,并未标明其中境外住宿、伙食、城市间交通、国际旅费、公杂、培训、其他等分项费用情况,发票后也未附出国(境)人次、团组、时间、事由、行程、出访地区、审批文件等详细信息,单从凭证上无法获知是否存在变相公费旅游行为。有些单位为了掩盖和规避出国经费,还常以学习交流、考察培训名义从差旅费、培训费等科目中模糊列支。

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目前,预算单位的购置和车辆编制问题已逐步规范,但是公务车辆运行维护费一直居高不下。具体表现在:一是维修费方面,一些预算单位报销的原始凭证上只有“维修费、修理费”等模糊内容,未附修理费用结算明细清单,无法判别支出范围是否存在虚列维修费用或夹带其他费用等不合规情况。二是燃油费方面,仅有IC卡充值信息,未附车辆行驶里程、油耗数量、使用频次等数据,部分城市公务用车燃油消耗没有定额标准,难以有效控制公车私用等行为。三是核算运行费用时,由于定额限制,通常只包括在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科目中列支的汽油、停车、维修等费用,而驾驶员工资、安全奖励以及过路过桥费等往往在其他经济分类科目中列支,实际统计的是小口径,并非包含公车所发生的所有费用。

(二)信息公开不到位,公信力不强

1、公开内容较为笼统。一些单位只是对外说明“三公经费”和会议费下降比例情况,未公开具体数据;一些部门公布了各项总数,但没有细化说明,公众大多看得一脸茫然,一头雾水,单凭几个数字难以判断政府公务消费是否合理合规。

2、公开途径较隐蔽。现行的“三公经费”和会议费由各部门在各自网站披露,很多部门网站没有在首页设置财政预决算专栏,而是将此类信息隐匿在某栏目下面的子栏中,公众要到每个单位的网站一个个栏目寻找,查询信息和进行部门间横向对比很不方便。

二、“三公经费”和会议费产生问题的根本原因

笔者在审计工作中发现,“三公经费”和会议费所反映的问题在各预算单位之间具有内容的相似性和历史的延续性,究其原因主要是深层次的矛盾没有得到有效解决。

(一)预算管理亟需加强

1、“三公经费”及会议费支出的核算口径较为粗略。我国现行的部门预算科目分类,没有直接、完整列出“三公经费”和会议费支出,目前的统计数据是各部门把分散在各项支出中的数额叠加而成的一个总数。

2、“三公经费”及会议费支出的预算标准明显过低。财政部门对基本支出中“三公经费”和项目支出中会议费的开支实行综合定额控制,有些单位会议费、公务接待费一年预算数4万元,公车运行费一年预算数3万元/辆车,只能支付小型会议费用、部分招待费和燃油费,无法满足单位实际工作需要。

3、“三公经费”及会议费支出的预算编制尚未细化。对项目经费支出范围和用途要求不明确,使得执行过程中随意性过大。各预算单位往往将突破基本定额、与项目相关的“三公经费”及会议费转移到项目支出——其他这类兜底科目中核算。因为科目本身设置的模糊性,给他们进行这种处理留下弹性空间。

(二)决算管理有待规范

1、“三公经费”及会议费支出决算口径不真实。单位填报的金额多是部门预算中经济科目是“三公经费”及会议费的部分,不包括实际隐含在其他科目中的相关支出。

2、“三公经费”及会议费支出决算口径不完整。目前一些部门统计的“三公经费”和会议费支出只是来自于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安排的部分,属于最窄口径的“三公经费”和会议费。而在各部门的收入来源中,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仅是其中一部分,在事业收入、其他收入等非财政拨款中,往往隐含着更大的“三公经费”和会议费支出空间。

(三)思想观念必须转变

受一些不良风气影响,部分官员特权意识根深蒂固,享乐主义、奢靡思想严重,公务消费中有讲阔气、比排场的攀比心态,认为公款吃喝、配备使用高档专车和公费出国旅游是其身份和地位的象征,从而造成铺张浪费行为难以根除,“三公经费”和会议费支出较大。

三、改进“三公经费”及会议费支出管理的对策建议

(一)强化制度建设

财政部门应完善“三公经费”和会议费管理、使用等方面的配套制度,制定详细、切合实际、科学可行的预算定额和标准,明确“三公经费”和会议费中每项支出的具体口径,严格界定开支范围,规范条件和程序,加强经费预算绩效评价,确保支出满足业务活动所必需,达到既定目标,产生应有效益。同时,细化项目支出预算编制,杜绝专项经费成为超支“三公经费”和会议费的隐藏地。

(二)严格贯彻执行

各预算单位应贯彻落实《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等管理办法,严格控制“三公经费”及会议费开支,充分运用视频会议、GPS定位公务车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降低行政运行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加强本单位财务管理和内部控制,坚持事前审批、事后审核程序,严格执行财经法规、政府采购和公务卡结算制度,规范报销手续和账簿核算,真实完整反映“三公经费”和会议费使用情况。

(三)加强监督检查

充分发挥人大、纪委、财政、审计等部门的职能作用,加大对“三公经费”及会议费使用情况的联合监督检查力度,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的问题,并将这些情况纳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和领导干部作风状况评价体系,作为党政领导干部业绩评定、奖励惩处、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对违反“三公经费”和会议费支出规定的违法违纪行为,严肃查处,依法问责,及时刹住不正之风。

(四)推进公开透明

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政府部门应制定统一的公开格式,对公开内容进行规范和细化,提供人均数据、占部门总支出的比重等可比较的数据,对“三公经费”和会议费使用情况进行详细说明和解释,诚恳回应公众和媒体的质疑,杜绝敷衍应付、蒙混过关的行为。同时,整合信息披露渠道,在政府网站上设置专栏,对各部门“三公经费”和会议费支出进行集中公开,减少公众查询预算信息的难度,通过接受社会广泛监督,进一步压缩腐败的空间,促进“三公经费”和会议费使用规范化,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提升政府公信力。

(五)筑牢思想防线

各部门要深入开展法制教育和廉政教育,帮助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牢固树立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从思想源头上树立正确的为民观和公仆意识,自觉抵制各种诱惑,认真维护公务消费纪律,增强节约财政资金的自觉性,做洁身自好、廉洁自律的表率。

应积极推进公共财政和政府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完善经费使用的惩戒、防范和保障机制,多措并举,标本兼治,最终实现预算单位不敢、不能、也不易乱用“三公经费”和会议费,建设清正廉洁高效的政府,切实保障国家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江苏省常州市审计局)

猜你喜欢

三公经费会议费公务
规范会议费全过程管控措施及创新研究
八项规定精神
———公务接待
三公经费控制中问题及对策研究
妨害公务罪谨防滥用
试论高校三公经费公开与财务精细化管理
妨害公务案件的侦查要领和证据收集要求
辽宁出新规严控会议规模
公务接待出新规,彰显制度力量
管好会议费需要更多配套制度
财政部等三部门出台规定加强会议费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