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施氏鲟成鱼养殖技术

2014-03-27周景梅

黑龙江水产 2014年4期
关键词:成鱼放养密度网箱

周景梅 李 杰

(哈尔滨市金山堡鱼种场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9)

施氏鲟成鱼养殖技术

周景梅 李 杰

(哈尔滨市金山堡鱼种场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9)

鲟鱼是一种珍稀濒危的软骨硬磷鱼类,具有两亿多年的进化史,是淡水鱼类中个体最大、寿命最长、生命力最旺盛的水中“活化石”,自古以来就被视为水中珍品。其卵加工成的鱼籽酱富含人体必需的各种氨基酸和高度不饱和脂肪酸(EPA、DHA)、无机盐、维生素A、B和D,以及钙、铜、镁、铁和硒等微量元素,是世界上最为昂贵、精美的食品和美容养颜品,素有“黑色黄金”的美称。

施氏鲟是黑龙江的特产和重要的经济鱼类,属纯淡水种,仅分布于黑龙江水系,是我省特有的鱼类资源。施氏鲟以其自然的食品质量和价值,特别是它们的卵,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际市场上均是最珍贵的水产品。现今国内施氏鲟的平均价格40元/kg左右,施氏鲟鱼卵在国际市场的价格为600~800美元/kg。

一、施氏鲟的生物学特性

(一)、形态特征

施氏鲟又称黑龙江鲟、俗称七粒浮子。施氏鲟体延长,呈圆锥形,头尾部尖细,外被骨板。口下位,口裂小,呈花瓣状,口前有4根触须。施氏鲟幼体在吻腹面,须基的前方有数目5~9粒不等的粒状突起,平均7粒左右,当地渔民据此称施氏鲟为“七粒浮子”。体长无鳞,背鳍位于体后部,接近尾鳍。尾为歪尾型,尾鳍上叶大于下叶,上叶尖长向后斜伸。背部体色棕灰或褐色,在养殖透明度很大的水体中为黑色,腹部银白。偶鳍与臀鳍均呈浅灰色。

(二)、生活习性

施氏鲟属于温水性鱼和冷水性鱼之间的类型,生存水温1-30℃,最适生长温度为21℃左右。自然环境中喜栖息于砂砾底质的水域,喜水质清新,pH值7.0~8.5、溶氧量5mg/L以上的水体,适温范围广,耐低温。

施氏鲟为杂食性鱼类但偏向动物食性,在天然水域中以水生昆虫幼虫、底栖动物及小型鱼类为食,也有食两栖类的情况。幼鱼的食物则以底栖生物及水生昆虫幼虫为主,如水蚤、摇蚊幼虫、水蚯蚓等。成鱼除摄取上述生物外,还摄食小型鱼类,如麦穗鱼、小鲫鱼、泥鳅等。性成熟的个体在产卵期摄食强度很低。在人工饲养条件下,经驯化的幼鲟和成鱼均摄食人工配合饲料。

二、养殖模式

(一)、水泥池养殖

1、养殖池条件

水泥池面积10~150m2,静水池或流水池均可。饲养期间注水深度为80~150cm,要求水源充足,注排方便,静水池要求能经常换水,并配备增氧设施。养殖池使用前要用2%~4%的食盐水或30mg/L的高锰酸钾溶液消毒。

2、鱼种放养

目前我国用于成鱼养殖的施氏鲟鱼种规格多在30cm左右,体重约100g,放养密度为:流水池30~50尾/m2;静水池5~10尾/m2。鱼种放养前要用2%~4%的食盐水溶液浸洗5~10min。放养的鱼种要求体质健壮,规格整齐,体表无伤。

3、饲养与投喂

施氏鲟的成鱼养殖宜采用人工配合饲料,其主要原料以鱼粉、蚕蛹、肉骨粉、酶化血粉等动物性饲料为主,粗蛋白含量为37%~43%,粗脂肪为8%~10%。饲养期间采用“四定”投饵,饲料要新鲜、营养均衡、粒径适口,日投饵率为2.5%~4.5%,每日投喂4次。根据水温变化情况、鱼体重量及鱼的吃食情况及时调整日投饵率。

4、饲养管理

(1)水质管理 每天排污一次,及时排掉残饵及粪便;静水池每天换水1~2次,每次换掉池水50%~100%,并及时开动增氧设施,确保池水溶氧在6mg/L以上。

(2)水温调控 施氏鲟适宜生长的水温为14~25℃,最适生长水温为18~22℃,因而水温调控极为重要,饲养期间,尽量使水温控制在18~22℃之间。

(3)注意鱼病防治 每10~15d用聚维酮碘全池泼洒消毒,使水体呈0.5~1mg/L浓度,预防细菌性鱼病的暴发。饲养期间,每日注意观察鱼的吃食及活动情况,发现异常及时采取措施。

(二)、网箱养殖

目前,网箱饲养施氏鲟在我国的时间虽然较短,但发展十分迅速,其原因是施氏鲟除自身经济价值高、饲养效果好以外,最主要的是施氏鲟对网箱和配合饲料都表现出良好的适应性,具备了集约经营、规模生产的基本条件。

1、设置网箱的水域选择

无论是湖泊、水库还是深水池塘,网箱应设在相对开阔、避风、向阳,水深在2m以上,溶解氧高于6mg/L,pH值为7~8的水域。

2、网箱、网目规格

网箱的购置,主要根据放养鱼种的规格来决定。一般放养全长30~35cm、体重100~150g的施氏鲟鱼种,可选用网目为2a=3cm的聚乙烯网箱为内箱,网目为2a=4cm的网箱为外箱,双层使用,规格一般为4m×4m×1.5m或5m×5m×2m,外箱的网目应大于内箱网目。

3、鱼种放养

网箱养殖施氏鲟适宜入箱时的水温应在15--18℃左右,放养密度为每平方米放养规格为100~150g的鱼种20~30尾,鱼种进箱前要用2%~4%的食盐水浸洗5~10min。

施氏鲟网箱养殖所用人工配合饲料的营养成分和流水池成鱼养殖的饲料相同,饲料为沉性,所用粘合剂粘性要强,以减少饲料在水中的散失。每箱设置沉性饲料台一个,面积为2~4m2。投喂时,根据鱼的生长、吃食及水温情况,随时调整日投饵率及饲料粒径,在水温16~25℃内,一般每日投喂4次,日投饵率为2.5%~4.5%,每次投喂以30min吃完为宜。

4、日常管理

(1)饲养期间要经常检查箱体有无破损,防止网破鱼逃。

(2)定期洗刷网衣,清除污物,每15d刷洗网箱一次,保证箱体清洁和箱内外水体交换畅通无阻。

(3)经常清洗饵料台,防止有残饵腐败变质。

5、网箱养殖病害预防

网箱下水前要用生石灰水浸泡杀菌,并提前7~10d天下水,让藻类附在网箱上,以免擦伤进箱鱼种的吻和皮肤。鱼种进箱时要用2%~4%的食盐水浸洗消毒,刷箱时操作要轻,尽量减少鱼体的机械损伤。平时发现病、伤鱼要及时捞出处理,防止鱼病传染。定期用氟哌酸水溶液泼洒箱体,在鱼病流行的7~9月定期用土霉素做成药饵投喂;药浴可用2m×1m×0.8m布箱囤鱼,将药液徐徐泼入布箱中,可维持一段时间的有效药物浓度,杀死病原体。

(三)、池塘搭配养殖

1、鱼池条件

面积5亩以上,水深2m左右的鱼池均可,但溶氧必须达到5mg/L。

2、放养密度

施氏鲟苗种的一般放养密度见表1

表1 池塘搭配养殖放养密度参考表

3、饵料

施氏鲟主要食物来源为活的生物饵料,以及套养过程中投喂其他鱼类时所剩余的人工配合饲料。

4、日常管理

养殖期间应通过溶氧量和水色的观测,掌握水中浮游生物的繁殖情况。当浮游植物密度过大,水色过深时,应加大水的交换量,以免发生水华。生产上通过在池塘中放养少量的白鲢或花鲢来控制浮游植物的过量繁殖。

(1)巡塘。巡塘是最基本的日常管理工作,主要观察鱼的活动和水质变化情况。

(2)水质管理。池养施氏鲟的关键在于对水质的管理,定期注入新水、泼洒生石灰调节水质。

5、越冬

冬季来临,水温降至8℃时,一是将鲟鱼移入室内水池越冬。二是直接在室外池塘越冬,越冬方法与其他鱼类相同,越冬期间要保持溶氧在5mg/l以上。

6、鱼病的预防

(1) 鱼种消毒

在鱼种下塘时,应进行一次消毒,以杀掉鱼体上的病原,避免或减少病原传播、繁殖的机会。如在消毒前取样检查,确定鱼体上病原的种类后,再采取有效药物进行消毒处理,效果会更好。

(2) 饵料

避免投喂过期变质饲料,每月至少添加一次土霉素或大蒜素投喂,可起到抑菌杀毒的作用,也可以促进鱼类生长。

(3) 池塘消毒灭虫

与家鱼鱼病防治相同,但尤其是孔雀石绿禁止使用。

猜你喜欢

成鱼放养密度网箱
鲫成鱼绦虫病治疗一例
杂交翘嘴鲂苗种培育及成鱼养殖关键技术
放养密度对泥鳅育苗效果的影响
海南石斑鱼明年或减产40%!鱼苗存活率低,成鱼卖不起价,石斑鱼怎么了?
放养小龙虾虾苗注意事项
10kV配网箱变局放检测案例分析
全国首例网箱豢养江豚繁育成功
陕西合阳沿黄滩区成鱼健康养殖技术的探讨
池塘小网箱养殖黄鳝
黄颡鱼工厂化育苗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