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斑鸠菊属药用植物化学成分研究

2014-03-27孙美利张舒媛徐暾海刘铜华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4年3期
关键词:奎宁斑鸠酰基

孙美利,李 蕾,张舒媛,薛 峰,张 晶,徐暾海 ,刘铜华

(1.吉林农业大学中药材学院,长春130118;2.北京中医药大学管理学院,北京100029;3.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100029;4.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养生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29;5.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养生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29)

斑鸠菊属是菊科管状花亚科斑鸠菊族的一个大属,其种类较多,但目前为止研究者对其研究较少,只有一小部分斑鸠菊作为药用植物被研究。斑鸠菊属植物的化学成分较多且复杂多样,包括甾体类、萜类、黄酮类、苯丙素类、脂肪酸类等。现对斑鸠菊属药用植物的化学成分进行总结。

1 甾体类

1.1 甾体苷类 刘清华[1]研究发现毒根斑鸠菊有4个甾体一糖苷和8个甾体二糖苷。其甾体一糖苷分别为:斑鸠菊苷G,斑鸠菊苷Gl,斑鸠菊苷G2,斑鸠菊苷G3;其甾体二糖苷分别为:斑鸠菊苷Hl,斑鸠菊苷H2,斑鸠菊苷 H3,斑鸠菊苷 H4,索茂荣[2]从毒根斑鸠菊中分离得到斑鸠菊苷S1,斑鸠菊苷S2,斑鸠菊苷S3,斑鸠菊苷S4。此外,还有2个豆甾烷型的葡糖苷:3β,21,24-三羟基-21,23;22,28;26,28-三环氧基-5α-豆甾烷-8(9),14(15)-二烯-3-O-β-D-吡喃型半乳糖基-(l→2)-β-D-吡喃型葡萄糖苷和 3β,21,24-三羟基-21,23;22,28;26,28-三环氧基-5α-豆甾烷-8(9),14(15)-二烯-3-O-β-D-吡喃型半乳糖基-(1→2)-β-D-(6-乙基)吡喃型葡萄糖苷。研究者[3-6]通过对毒根斑鸠菊茎皮95%乙醇提取物的研究,从中分离得到14个豆甾烷型甾体苷类,以及胡萝卜苷。

1.2 甾醇类 袁坷等[7]从少花斑鸠菊中分离得到22E,24R-麦角甾-5,22-二烯-3β-醇。刘静等[3,8]从毒根斑鸠菊茎皮中分离得到3个甾醇类化合物:豆甾醇,α-菠甾醇,β-谷甾醇。朱华旭等[9]从夜香牛中分离得到豆甾醇3-O-β-D-葡萄糖苷和4-sulfo-benzocyc lobutene。

1.3 甾烷及其他类 刘清华[1]通过对毒根斑鸠菊的研究,发现一个新的天然产物:24-亚甲基羊毛甾烷-9(11)-烯-3β-醇乙酰化物。驱虫斑鸠菊果实含有斑鸠菊苦素,斑鸠菊酯醇,斑鸠菊大苦素,斑鸠菊醇[5-6]。袁珂等[7]采用硅胶柱色谱法进行分离纯化得到白桦脂酸和熊果酸。

2 萜类

2.1 二萜和三萜类 刘静等[3,8]对毒根斑鸠菊茎皮95%乙醇提取物进行了系统的化学成分研究,从中分离得到1个三萜:24-亚甲基-羊毛甾烷-9(l1)-烯-3β-乙酯。袁珂等[4]采用硅胶柱色谱法进行分离纯化,得到2个三萜类化合物:30-羟基-羽扇豆醇-3-乙酸酯和羽扇豆醇乙酸酯。袁珂等[7]采用反复柱色谱法进行分离纯化,得到3个化合物,分别为:羽扇豆醇丙酸酯、羽扇豆醇和齐墩果酸。黄悦等[10]在对柳叶斑鸠菊全草萜类成分的研究过程中,分离得到1个二萜酸。梁侨丽等[11]对干燥咸虾花全草进行了化学成分研究,从中分得4个三萜类化合物降香萜醇乙酸乙酯、无羁萜酮、表无羁萜酮和20(30)蒲公英烯-3β,21α-二醇部分三萜类化合物结构。

2.2 萜酯类 有报道[12]从柳叶斑鸠菊全株植物中分得了10个萜酯类化合物patagonic acid,jamesoniellide C,软木三萜酮,lupeol palmigtate,lup-18,20(29)-二烯-3β-醋酸盐,lup-20(29)-烯-3β-O-D-葡糖苷,β-香树精 palmitate,α-香树精醋酸盐,β-香树精,α-香树精。还有报道[13]从南川斑鸠菊中分离得到多个倍半萜内酯。詹哲浩等[14]对南川斑鸠菊用多种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得到 8-[4-hydroxy methacrybyloxy]-10-hydroxyhirsutinolide-13-O-acetate。

3 黄酮类

索茂荣[2]采用多种吸附材料和柱层析的方法,从毒根斑鸠菊的茎中分离得到槲皮素、芦丁、4'-甲氧基-7-羟基-异黄酮、(+)-4-羟基-3-甲氧基-8,9-二氧亚甲基紫檀烷。詹哲浩等[14]对南川斑鸠菊用多种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得到山萘酚-3-芸香糖苷、槲皮素。Tian G等[15]利用高速逆流色谱法进行制备分离得到 2',3',4,4'-4 羟基查耳酮、5,6,7,4'-4 羟基黄酮和紫铆素。孙力等[16]分离得到紫铆查耳酮、紫镣查尔酮,3,4,2,4,5-五羟基-6-甲氧基-2-查尔酮等多种黄酮类成分。蔡良谟等[17]从驱虫斑鸠菊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部位中分离得到了4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甘草素、异甘草素、紫铆亭和紫铆花素。此外,王韵华等[18]从折苞斑鸠菊甲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部分中分离得到2个黄酮类成分,分别为:5,7,4'-三羟基-6,3-二甲氧基黄酮和 5,7,4'-三羟基-6,3-二甲氧基黄酮。也有学者[19]用柱色谱法从夜香牛全草中分离得到多种黄酮类成分:洋芹素,金圣草素,木犀草素,金圣草素-7-O-β-D-葡萄糖苷,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洋芹素-4'-O-β-D-葡萄糖苷,金丝桃苷。

4 苯丙素类

刘静等[3,8]从毒根斑鸠菊茎皮中分离得到4个咖啡酰基奎宁酸酯类化合物:3,4-二咖啡酰基奎尼酸甲酯,3,5-二咖啡酰基奎尼酸甲酯,3,4-二咖啡酰基奎尼酸乙酯,3,4,5-三咖啡酰基奎尼酸甲酯。朱华旭等[9]从夜香牛中分离得到木脂素类化合物(+)-lirioresinol树脂醇B。詹哲浩等[14]从南川斑鸠菊中得到咖啡酸乙酯。袁坷等[20]在对少花斑鸠菊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得到7个苯丙素类化合物:3,2'-二-(3,4-二羟基苯基)-5,3'-二羟基-6,7-骈二氢吡喃-3,4-二氢苯骈吡喃酮、1,3-二咖啡酰基奎宁酸、1,5-二咖啡酰基奎宁酸、1-(3,4-二甲氧基苯基)-2,3-二羟甲基-6,7-二甲氧基-1,2,3,4-四氢萘、绿原酸、咖啡酸和阿魏酸。王永霞等[21]对驱虫斑鸠菊的成熟种子进行分离纯化,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分别为咖啡酸,3-O-咖啡酰基奎宁酸,4-O-咖啡酰基奎宁酸,5-O-咖啡酰基奎宁酸,表-3,4-O-双咖啡酰基奎宁酸,3,4-O-双咖啡酰基奎宁酸。

5 脂肪酸类

索茂荣[2]研究发现毒根斑鸠菊中含有脂肪酸类化合物硬脂酸。驱虫斑鸠菊果实中含有斑鸠菊酸[5-6]。

6 挥发油类

研究[5-6]发现,斑鸠菊中还含有挥发油,包括丁香烯、β-蒎烯、乙基丁基醚、芹子烯、龙脑烯等,种子中含有斑鸠菊黄烷苷-对羟苯甲酯、斑鸠菊黄烷苷,还含有大量的钾、钠、镁、钙、磷及稀有元素锂、锶等。刘晓东等[22]利用血清药化的方法对驱虫斑鸠菊进行研究,发现斑鸠菊中有多种挥发性成分,如4(14)、11-桉叶二烯、石竹烯、百里酚、1(10)、11-雅槛兰烯、β-紫罗兰酮、γ-依兰油烯、1-三十七醇、3,7-二甲基-1,3,7-辛三烯、2,6,10,14-四甲基十五烷等。此外,王军等[23]从折苞斑鸠菊中提取得到多种挥发油:α-蛇床烯,2,6,6,9-四甲基-三环[5,4,0,0(2,8)]-十一碳-9 烯,2,5,5-三甲基-1,3,4,5,6,7-六氢-2H-2,4a-桥亚乙基萘,莎草烯,α-绿叶烯,α-香柠檬烯,(Z)-α-金合欢烯,草烯,石竹烯,α-喜玛茄烯,α-荜澄茄烯,α-番松烯,异香橙烯,3,5,5-三甲基-9-亚甲基-2,4a,5,6,7,8,9,9a-八氢-1H-苯并[a]环庚烯,1-异丙基-4,7-二甲基-1,2,4a,5,8,8a-六氢萘,姜黄烯,香叶醇异丁酸酯,2-异丙烯基-1-甲基-4-(1-甲基亚乙基)-1-乙烯环己烷,橙花醇丙酸酯,麝香草酚甲氧基亚甲基醚,里那醇异戊酸酯,环氧石竹烯,1,5,5,8-四甲基-12-氧杂二环-[9.1.0]十二-3,7-二烯,1,2,3a,6-四甲基-4,5,5a,6,7,8-六氢环戊并[C]烯-3(3ah)-酮,tau-杜松醇,麝香草酚等。

7 结语

综上所述,众多学者研究的斑鸠菊属化学成分中尤以萜类和甾体成分较多,黄酮类与苯丙素类成分相对较少,研究中还涉及到其他类化学成分的相关报道[2,3,8,22-24]。今后学者应针对此类成分进行细致的研究,以开发广阔的应用空间。

[1]刘清华.毒根斑鸠菊根的化学成分研究[D].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5.

[2]索茂荣.毒根斑鸠菊和石生齿缘草化学成分研究[D].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6.

[3]刘静.毒根斑鸠菊茎皮化学成分研究内生真菌化学成分研究[D].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9.

[4]袁珂,贾安,蔡贤雷,等.少花斑鸠菊中的一个新三萜[J].中草药,2008,39(2):168-170.

[5]阿布都热依木·卡地尔.中华本草:维吾尔药分卷[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207.

[6]伊沙克江·马合穆德.中国医学百科全书:维吾尔医学分卷[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306.

[7]袁珂,贾安,张爱莲.少花斑鸠菊化学成分的研究(Ⅰ)[J].中国药学杂志,2006,41(19):1458-1460.

[8]刘静,丁广治,庾石山.毒根斑鸠菊茎皮的化学成分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10,35(11):1421-1424.

[9]朱华旭,唐于平,潘林梅,等.夜香牛全草的生物活性成分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08,33(16):1986-1988.

[10]黄悦,刘吉开.柳叶斑鸠菊的萜类成分[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04,10(1):51-52.

[11]梁侨丽,闵知大.咸虾花化学成分的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03,28(3):235-237.

[12]Chen Xin,Zhang Zhajun,ZHANG Xiongwen,et al.Sesquiterpene lactones with potent cytotoxic activities from Vernonia chinensis[J].Planta Medica,2005,71(10):949-954.

[13]Liao Shang-gao,Wang Zhen,Li Jing,et al.Cytotoxic sesquiterpene lactones from Vernonia bockiana[J].Chinese Journal of Natural Medicines,2012,10(3):230-233.

[14]詹哲浩,廖尚高,张丽娟,等.南川斑鸠菊的化学成分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11,22(8):1914-1915.

[15]Tian G,Zhang U,Zhang Tianyou,et al.Separation of flavonoids from the seeds of Vernonia anthelmintica Willd by high-speed counter-current chromatography[J].Journal of Chromatography,2004,1049(1/2):219-222.

[16]孙力,尚靖,李红健,等.驱虫斑鸠菊抗肿瘤活性部位的初步研究[J].中国现代中药,2006,8(11):10-12,16.

[17]蔡良谟,霍仕霞,林娟,等.维药驱虫斑鸠菊化学成分研究[J].中成药,2012,34(11):2159-2161.

[18]王韵华,王军,马文哲.折苞斑鸠菊中的黄酮类成分[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49(2):148-150.

[19]朱华旭,唐于平,闵知大,等.夜香牛全草的生物活性化学成分研究(Ⅱ)[J].中国中药杂志,2009,34(21):2765-2767.

[20]袁珂,贾安,朱建鑫.少花斑鸠菊中苯丙素类化合物的结构鉴定[J].分析化学,2008,36(1):47-51.

[21]王永霞,王恩,尚靖,等.驱虫斑鸠菊中咖啡酰基奎宁酸类化学成分[J].中国中药杂志,2012,37(11):1590-1592.

[22]刘晓东,闫明,张兰兰,等.驱虫斑鸠菊血清药物化学的初步研究[J].医药导报,2009,28(6):713-715.

[23]王军,陈科,李广玮,等.折苞斑鸠菊挥发性成分的研究[J].中草药,2006,37(5):674-676.

[24]梁侨丽,闵知大.咸虾花有效部位的化学成分研究[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4(3):192-193.

猜你喜欢

奎宁斑鸠酰基
一对斑鸠飞过来
又是斑鸠闹阳春
咖啡酰奎宁酸类化合物研究进展
基于LC-MS/MS的咖啡酰奎宁酸异构体鉴别方法研究
N-月桂酰基谷氨酸盐性能的pH依赖性
2-氯-4-甲酰基戊腈的合成研究
N-脂肪酰基氨基酸盐的合成、性能及应用
α-甲氧甲酰基-γ-丁内酯和α-乙氧甲酰基-γ-丁内酯的合成及表
二咖啡酰奎宁酸与人血浆阿司匹林酯酶的分子对接
斑鸠飞落的庭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