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消息报道

2014-03-27

城市地质 2014年4期
关键词:长江三角洲站网遗迹

我国建设地下水监测工程监测控制范围可至350万平方公里

由水利部、国土资源部联合申报的《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日前获国家发改委批复,这标志着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建设正式进入实施阶段。据了解,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将在三年内建设完成。

据悉,工程建成后,可扩大国家地下水监测站点的控制范围和站网密度,监测控制范围扩大到350万平方公里、站网密度提高到每千平方公里5.8孔(站),并进一步提高地下水监测的自动化和信息化水平,实现对全国地下水动态的有效监控,为地下水资源合理开发、地面沉降防控等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

苏浙沪加力联防联控长三角地面沉降

近日,长江三角洲2014年地面沉降防治省际联席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长江三角洲地面沉降防治规划(2014~2020)》,表明江苏、浙江、上海联防联控长江三角洲地面沉降工作已得到实质性推进。

长三角地区地处中国沿海和沿江经济带的交汇点,高强度的城市化及国土资源开发与脆弱地质环境的矛盾较为突出。此前,江苏省、浙江省、上海市国土资源厅(局)签署了区域合作协议,提出共同制定地面沉降防治规划与措施,建立长三角地面沉降一体化信息平台。

根据《规划》,长三角地区将建立健全地面沉降防治法规和标准体系,通过地面沉降信息系统建设,加快构建高效、快速、通畅的信息网络系统,建立地面沉降信息共享平台、数据共享机制和信息平台;完善地面沉降监测网络,加强地面沉降预测预警研究,实施地面沉降分区管控,实现区域地下水资源协同管理,进一步提升地面沉降监测与防治能力。

“华北地区重要地质遗迹调查(北京)”项目通过评审

(段金平 菅锦红),由北京市地质研究所承担的“华北地区重要地质遗迹调查(北京)”项目近日通过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的专家评审。项目在全面收集、分析资料的基础上,对北京市50 处重要地质遗迹点(区)进行了野外调查,开展了地质遗迹区划与评价,制定了地质遗迹保护名录,提出了地质遗迹保护与合理利用建议,为政府部门科学管理地质遗迹提供了基础数据和资料。

该项目周期自2012 年至2014 年,为全国重要地质遗迹调查。

猜你喜欢

长江三角洲站网遗迹
闪电定位网定位效率评估
韩信在淮安的遗迹
方外观遗迹旧照
沉船遗迹(外一首)
涪江桥流域雨量站网分布与面雨量误差关系研究
长江三角洲各城市主要经济指标(2016年1-9月)
“一带一路”战略下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对外贸易转型及发展思路
“新苏南模式”对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借鉴与启示
长江三角洲体育旅游资源概况与开发研究
天下第一道秦直道:石门关遗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