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杜诗证选》《广〈杜诗证选〉》增补

2014-03-27路元敦

杜甫研究学刊 2014年1期
关键词:乐府文选语句

路元敦

近代学者李详先生在《杜诗证选》一文中将杜诗化用《文选》之句、事、理者一一罗列出来,跟《文选》语句加以对比,看它们的继承变化关系。受其影响,金启华先生写有《广〈杜诗证选〉》一文。这是研究杜诗与《文选》关系的一个独特角度,值得重视。但是笔者在研读上述两篇文献的过程中,发现李、金二位先生所搜罗的诗句不完全,尚有遗漏。同时,还发现二位先生在搜罗诗句时,有明显的牵强附会之处。如杜甫《秋雨叹三首》(其二)中的“阑风伏雨秋纷纷”一句与《文选》卷二六谢灵运《永初三年七月十六日之郡初发都》中的“述职期阑暑”一句(见《杜诗证选》);杜甫《饮中八仙歌》中的“高谈雄辩惊四筵”一句与《文选》卷四二曹丕《与朝歌令吴质书》中的“高谈娱心”一句(见《杜诗证选》);杜甫《赤谷》中的“烟火何由追”与《文选》卷二七王粲《从军诗五首》其五“四望无烟火”一句(见《广〈杜诗证选〉》)。类似的例子在两篇文献中大量存在,兹不具引。我们认为,“阑风伏雨秋纷纷”中的“阑”字未必是从“述职期阑暑”一句中化出;“高谈雄辩惊四筵”中的“高谈”一词未必借用于“高谈娱心”一句;“烟火何由追”中的“烟火”一词未必来自“四望无烟火”一句。因为在诗歌创作中,有些字、词前人可以使用,后人亦可以使用,很难说后人一定受到了前人的影响。韩成武先生在《杜诗艺谭》中曾对宋人所提出的杜诗“无一字无来处”说进行了尖锐的批评,指出“事典挖净了,就挖空心思地给杜诗的词语找‘出处’,管它与诗意相干不相干,只要字面相类就是‘娘家’”,“注典的庸俗化,令人啼笑皆非”!他进而指出:“判断诗中是否用典,是不能以字面上的相类为依据的,关键要看这个词语是否与诗人的抒情有密切的关系,如有,就是用典;没有,就不是在用典。”(此处虽笼统指用典,但用典之“典”实包括语典、事典两类,韩先生在书中即是针对此二类而言的)这正道出了其中之道理。

本文试图在李、金二位先生细致勾稽的基础上,增补所遗漏的杜甫化用《文选》语句而写成的诗句。因金启华先生在《广〈杜诗证选〉》中所列杜甫诗句还有不限于受《文选》语句范围影响的,故本文也将范围扩大到不限于受《文选》语句范围影响的部分,但以受《文选》语句范围影响的部分为主。为避免牵强附会,增补时采取如下标准:选用杜甫诗句与《文选》语句有三个以上相同的字之情况(个别诗句虽仅有两字与《文选》同,但明显受到《文选》之影响,也将其列出,如下列第122句;个别诗句虽有三字与《文选》或其它典籍同,但语意上没有联系,也不列出,如杜诗句“浊酒寻陶令”与陶潜诗句“浊酒且自陶”)。笔者通过认真爬梳杜甫全集、《文选》及其它典籍,已得符合上述标准的诗句133句,抄录如下:

1.泾渭不可求(《同诸公登慈恩寺塔》,卷二)

泾渭不可杂(鲍照《见卖玉器者》,钱仲联《鲍参军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卷六)

2.可望不可攀(《前出塞九首》其七,卷二)

可望不可至(沈约《临高台》,陈庆元《沈约集校笺》,浙江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卷九)可望不可寻(孙擢《答何郎》,冯惟讷《古诗纪》,四库全书本,卷一○三)

3.百里风尘昏(同上题其八)

风尘千里昏(庾肩吾《乱后行经吴邮亭》,《古诗纪》卷九○)

4.空闻燕雀喧(《奉留赠集贤院崔于二学士》,卷二)

空馀燕雀喧(何胥《哭陈昭》,《古诗纪》卷一一六)

5.朝野欢娱后(《寄贺兰铦》,卷一四)

朝野多欢娱(张协《咏史》,卷二一)

6.月林散清影(《游龙门奉先寺》,卷一)

月落林馀影(萧统《钟山解讲》,《古诗纪》卷七六)

7.邀人晚兴留(《题张氏隐居二首》其二,卷一)

圣情留晚兴(杜审言《宿羽亭侍宴应制》,彭定求《全唐诗》,中华书局1960年版,卷六二)

8.菱熟经时雨(《与任城许主簿游南池》,卷一)

遘淫雨之经时(蔡邕《述行赋》,张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四库全书本,卷一八)

9.可以赋新诗(《巳上人茅斋》,卷一)

登高赋新诗(陶潜《移居》其二,袁行霈《陶渊明集笺注》,中华书局2003年版,卷二)

10.悲风日暮多(《过宋员外之问旧庄》,卷一)

白杨多悲风(《古诗十九首·去者日以疏》,卷二九)

11.暗水流花径(《夜宴左氏庄》,卷一)

暗水急还流(李百药《送别》,《全唐诗》卷四三)

12.徐关深水府(《临邑舍弟书至苦雨黄河泛溢隄防之患簿领所忧因寄此诗用宽其意》,卷一)

尔其水府之内,极深之庭(木华《海赋》,卷一二)

13.屏开金孔雀(《李监宅二首》其一,卷一)

金缕画屏开(徐彦伯《芳树》,《全唐诗》卷一七)

14.褥隐绣芙蓉(同上)

以亲芙蓉褥(王僧孺《为人述梦》,穆克宏点校《玉台新咏笺注》,中华书局1985年版,卷六)

15.华馆春风起(同上题其二)

春风起兮萧条(曹植《感婚赋》,赵幼文《曹植集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卷一)

16.云山已发兴,玉珮仍当歌(《陪李北海宴历下亭》,卷一)

临歌不知调,发兴谁与欢(鲍照《园中秋散》,《鲍参军集注》卷六)

17.得兼《梁甫吟》(《同李太守登历下古城员外新亭》,卷一)

乐府古题中有“梁甫吟”诗题(郭茂倩《乐府诗集》,中华书局1979年版,卷四一)

18.留客夏簟青琅玕(《郑驸马宅宴洞中》,卷一)路按:仇注,“青”一作“清”

夏簟清兮昼不暮(江淹《别赋》,卷一六)

19.时闻杂佩声珊珊(同上)

拂墀声之珊珊(宋玉《神女赋》,卷一九)

20.还丹日月迟(《冬日有怀李白》,卷一)

日月不肯迟(陶潜《杂诗》其七,《陶渊明集笺注》卷四)

21.何时一樽酒(《春日忆李白》,卷一)

我有一樽酒(苏武《诗四首》其一,卷二九)

22.诗卷长留天地间(《送孔巢父谢病归游江东兼呈李白》,卷一)

人生天地间(《古诗十九首·青青陵上柏》,卷二九)

23.罢琴惆怅月照席(同上)

罢琴明月夜(沈佺期《哭苏眉州崔司业二公》,陶敏等《沈佺期宋之问集校注》,中华书局2001年版,卷二)

24.英雄有时亦如此(《今夕行》,卷一)

英雄有屯邅(左思《咏史八首》其七,卷二一)

25.炎天避郁蒸(《赠特进汝阳王二十二韵》,卷一)

1.大学生个体心理发展不成熟。大学生这个青年群体,生理发展基本同于成人,但心理发展不能同步发展。日本心理学家依田新在其主编的《青年心理学》一书中也指出:“青年处于儿童和成人之间的中间世界,所以内心动摇大,情绪的紧张程度一般较高,对很小的刺激也容易引起强烈的情绪反应:一时陷入被打败的悲痛里,一时又由于有希望而昂首挺胸,一时又由于失意而俯首顿足。情绪的不稳定,是青年期心理的一个重要特征。”[1]因此大学生心理发展的不成熟,造成了大学生往往凭感性或直观的感官体验来判断感情问题,容易出现困惑、矛盾、冲突,从而引发情绪和行为障碍,产生恋爱心理困扰。

炎天方埃郁(颜延之《夏夜呈从兄散骑车长沙》,《古诗纪》卷五六)

26.丹梯庶可凌(同上)

即此陵丹梯(谢朓《敬亭山诗》,卷二七)

27.甫昔少年日(《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卷一)

生平少年日(沈约《别范安成诗》,卷二○)

28.高谈雄辩惊四筵(《饮中八仙歌》,卷二)

高谭变白马,雄辩塞飞狐(庾信《预麟趾殿校书和刘仪同》,许逸民校点《庾子山集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卷三)

29.青丝络头为君老(《高都护骢马行》,卷二)

30.日月近雕梁(《冬日洛城北谒玄元皇帝庙》,卷二)

白日映雕梁(檀约《阳春歌》,《古诗纪》卷七一)

31.旌旆尽飞扬(同上)

嚣天旌旆扬(张柬之《出塞》,《全唐诗》卷九九)

32.露井冻银床(同上)

后园凿井银作床(古乐府《淮南王篇》,《乐府诗集》卷五四)

银床落井桐(庾肩吾《九日侍宴乐游苑应令》,《古诗纪》卷九○)

33.烟绵碧草萋萋长(《乐游园歌》,卷二)

春草生兮萋萋(刘安《楚辞·招隐士》,卷三三)

34.缘云清切歌声上(同上)

缘云上征(王延寿《鲁灵光殿赋》,卷一一)

35.河汉声西流(《同诸公登慈恩寺塔》,卷二)

天汉回西流(曹丕《杂诗二首》其一,卷二九)

36.黄鹄去不息(同上)

惊麏去不息(沈约《宿东园》,卷二二)

37.破的由来事(《敬赠郑谏议十韵》,卷二)

由来事不同(谢灵运《田南树园激流植援》,卷三○)

38.哭声直上干云霄(《兵车行》,卷二)

干青云而直上(孔稚珪《北山移文》,卷四三)

39.武皇开边意未已(同上)

辞殚意未已(谢灵运《会吟行》,卷二八)

40.古来白骨无人收(同上)

白骨无人收(梁鼓角横吹曲《企喻歌辞》,《乐府诗集》卷二五)

41.天阴雨湿声啾啾(同上)

鸣声何啾啾(汉乐府《鸡鸣》,《乐府诗集》卷二八)

42.男儿死无时(《前出塞九首》其二,卷二)

男儿宁当格斗死(陈琳《饮马长城窟行》,《玉台新咏笺注》卷一)

43.捷下万仞冈(同上)

振衣千仞冈(左思《咏史八首》其三,卷二一)

44.磨刀呜咽水(同上题其三)

夜闻陇水兮声呜咽(蔡琰《胡笳十八拍》,《乐府诗集》卷五九)

45.不复同苦辛(同上题其四)

能不怀苦辛(曹植《赠白马王彪》,卷二四)

46.迢迢万里余(同上题其五)

相去万余里(《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卷二九)

47.倏忽数百群(同上)

倏忽数百,千里俄顷(郭璞《江赋》,卷一二)

48.浮云暮南征(同上题其七)

浮云多暮色(乐府《古八变歌》,《古诗纪》卷一七)

49.此道今人弃如土(《贫交行》,卷二)

此道今已微(范云《赠张徐州稷》,卷二六)

50.长歌激越捎林莽(《曲江三章章五句》其二,卷二)

蹶石伐木,梢杀林莽(宋玉《风赋》,卷一三)

51.弟侄何伤泪如雨(同上)

孤儿泪下如雨(汉乐府《孤儿行》,《乐府诗集》卷三八)

52.已悲素质随时染(《白丝行》,卷二)

白羽素丝,随其所染(庾信《拟连珠四十四首》其三十三,《庾子山集注》卷九)

53.春天衣著为君舞(同上)

催弦急管为君舞(鲍照《代白纻曲》,《鲍参军集注》卷四)

54.蛱蝶飞来黄鹂语(同上)

黄鹂隐叶飞,蛱蝶萦空戏(何逊《石头答庾郎丹》,李伯齐《何逊集校注》,中华书局2010年版,卷二)

55.随风照日宜轻举(同上)

照日复随风(庾肩吾《春日》,《古诗纪》卷九○)

56.未惜马蹄遥(《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十首》其一,卷二)

何惜马蹄归不数(苏伯玉妻《盘中诗》,《古诗纪》卷一四)

57.残山碣石开(同上题其五)

新开碣石之宫(庾信《谢滕王集序启》,《庾子山集注》卷八)

58.醉把青荷叶(同上题其八)

青荷昼偃叶夜舒(汉代《招商歌》,《古诗纪》卷一三)

59.出门流水住,回首白云多(同上题其十)

画水流全住,图云色半轻(庾信《奉和同泰寺浮屠》,《庾子山集注》卷三)

60.紫驼之峰出翠釜(《丽人行》,卷二)

裛翠釜而出金精(王绩《游北山赋》,韩理洲校点《王无功文集》五卷本会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卷一)

61.后来鞍马何逡巡(同上)

游马后来(曹植《当来日大难》,《曹植集校注》卷三)

62.当轩下马入锦茵(同上)

下马入车中(乐府《古诗为焦仲卿妻作》,《玉台新咏笺注》卷一)

63.杨花雪落覆白蘋(同上)

杨花飘荡落南家(北魏乐府《杨白花》,《乐府诗集》卷七三)

64.沽酒不复疑(《醉时歌》,卷三)

逝将不复疑(陶潜《饮酒二十首》其一,《陶渊明集笺注》卷三)

65.先生早赋归去来(同上)

《文选》卷四五有陶渊明《归去来》一首

66.天地黤惨忽异色(《渼陂行》,卷三)

天惨惨而无色(王粲《登楼赋》,卷一一)

67.波涛万顷堆琉璃(同上)

水净琉璃波(萧纲《西斋行马》,《古诗纪》卷七八)

68.天水相与永(《渼陂西南台》,卷三)

天与水际(王粲《游海赋》,俞绍初校点《王粲集》,中华书局1980年版,卷二)

69.持答翠琅玕(《与鄠县源大少府宴渼陂》,卷三)

腰佩翠琅玕(曹植《美女篇》,卷二七)

70.已见白头翁(《投赠哥舒开府翰二十韵》,卷三)

已成老翁,但未白头耳(曹丕《与吴质书》,卷四二)

71.休看白发生(《赠陈二补阙》,卷三)

星星白发,生于鬓垂(左思《白发赋》,陈元龙《历代赋汇》影印本,凤凰出版社2004年版,外集卷一九)

72.故人情义晚谁似(《病后过王倚饮赠歌》,卷三)

犹我故人情(任昉《出郡传舍哭范仆射》,卷二三)

73.是节东篱菊《九日寄岑参》,卷三)

采菊东篱下(陶渊明《杂诗二首》其一,卷三○)

74.凉风萧萧吹汝急(《秋雨叹三首》其一,卷三)

风萧萧兮易水寒(荆轲《歌》一首,卷二八)

75.浊泾清渭何当分(同上题其二)

北有清渭浊泾(潘岳《西征赋》,卷一○)

76.归马散霜蹄(《奉赠太常张卿垍二十韵》,卷三)

俯身散马蹄(曹植《白马篇》,卷二七)

77.丰草青青寒不死(《沙苑行》,卷三)

青青河边草(《古乐府三首·饮马长城窟行》,卷二七)

青青河畔草(《古诗十九首·青青河畔草》,卷二九)

78.松风肃泠泠(《桥陵诗三十韵因呈县内诸官》,卷三)

下泠泠而来风(东方朔《七谏》,洪兴祖《楚辞补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卷一三)

79.啖侯笔不停(同上)

笔不停缀(祢衡《鹦鹉赋》,卷一三)

80.琳瑯愈青荧(同上)

琳珉青荧(班固《西都赋》,卷一)

81.浩荡乘沧溟(同上)

沧溟未运,波臣自荡(谢朓《拜中军记室辞隋王笺》,卷四○)

82.君不见鞲上鹰(《去矣行》,卷三)

昔如鞲上鹰(鲍照《乐府八首·东武吟》,卷二八)

83.野人旷荡无靦颜(同上)

虽蒙旷荡,臣独何颜(陆机《谢平原内史表》,卷三七)

84.穷年忧黎元(《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卷四)

穷年迫忧慄(谢灵运《拟魏太子邺中集诗八首·徐干》,卷三○)

85.赐浴皆长缨(同上)

长缨皆俊人(江淹《杂体诗三十首·陆平原机》,卷三一)

86.不见湘妃鼓瑟时(《奉先刘少府新画山水障歌》,卷四)

使湘灵鼓瑟兮(屈原《远游》,《楚辞补注》卷五)

87.翠旗澹偃蹇(《奉同郭给事汤东灵湫作》,卷四)

旌旗偃蹇(枚乘《七发》,卷三四)

88.中天悬明月(《后出塞五首》其二,卷四)

悬明月以自照兮(司马相如《长门赋》,卷一六)

89.六合已一家(同上题其三)

以六合为家(贾谊《过秦论》,卷五一)

90.击鼓吹笙竽(同上题其四)

南邻击钟磬,北里吹笙竽(左思《咏史》其四,卷二一)

91.恐孤明主恩(同上题其五)

青紫明主恩(江淹《杂体诗三十首·左思》,卷三一)

92.长驱河洛昏(同上)

长驱山河,朝至暮捷(陈琳《为曹洪与魏文帝书》,卷四一)

93.看我形容已枯槁(《苏端薛复筵简薛华醉歌》,卷四)

形容枯槁(屈原《渔父》,卷三三)

94.出门无所待(《晦日寻崔戢李封》,卷四)

出门无通路(左思《咏史》其八,卷二一)

95.长歌激屋梁(《白水崔少府十九翁高斋三十韵》,卷四)

长歌正激烈(苏武《古诗》其二,卷二九)

96.艰险路更跼(《三川观水涨二十韵》,卷四)

首路跼险难(颜延之《北使洛》,卷二七)

97.因悲中林士(同上)

能无中林士(王康琚《反招隐诗》,卷二二)

98.天寒饮马太白窟(《悲青坂》,卷四)

饮马长城窟行(《乐府三首》其一标题名,卷二七)

99.谁能叫帝阍(《塞芦子》,卷四)

选巫咸兮叫帝阍(扬雄《甘泉赋》,卷七)

100.明眸皓齿今何在(《哀江头》,卷四)

皓齿内鲜,明眸善睐(曹植《洛神赋》,卷一九)

101.古来无人境(《送韦十六评事充同谷防御判官》,卷五)

卒践无人之境(孙绰《游天台山赋》,卷一一)

102.几人全性命(《述怀》,卷五)

苟全性命于乱世(诸葛亮《出师表》,卷三七)

103.夜阑更秉烛(《羌村三首》其一,卷五)

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古诗十九首·生年不满百》,卷二九)

104.四座涕纵横(同上题其三)

涕流离而纵横(司马相如《长门赋》,卷一六)

105.诏许归蓬荜(《北征》,卷五)

归身蓬荜庐(傅咸《赠何劭王济》,卷二五)

106.屡得饮马窟(同上)

饮马长城窟行(《乐府三首》其一标题名,卷二七)

107.残害为异物(同上)

化为异物兮,又何足患(贾谊《鵩鸟赋》,卷一三)

元瑜长逝,化为异物(曹丕《与朝歌令吴质书》,卷四二)

此君长逝,化为异物(刘峻《重答刘秣陵诏书》,卷四三)

108.障子松林静杳冥(《题李尊师松树障子歌》,卷六)

深林杳以冥冥兮(屈原《九章·涉江》,卷三三)

109.日暮聊为《梁父吟》(《登楼》,卷一三)路按:仇注,“父”同“甫”

乐府古题中有“梁甫吟”诗题(见《乐府诗集》卷四一)

110.出兵整肃不可当(《忆昔二首》其一,卷一三)

天威不可当(陈琳《檄吴将校部曲文》,卷四四)

111.猛士守未央(同上)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刘邦《大风歌》,卷二八)

112.送子山之阿(《别唐十五诫因寄礼部贾侍郎》,卷一四)

若有人兮山之阿(屈原《九歌·山鬼》,卷三三)

113.总作白头翁(《寄贺兰铦》,卷一四)

已成老翁,但未白头耳(曹丕《与吴质书》,卷四二)

114.愁来《梁父吟》(《初冬》,卷一四)

乐府古题中有“梁甫吟”诗题(见《乐府诗集》卷四一)

115.迢递来三蜀(《春日江村五首》其二,卷一四)

三蜀之豪,时来时往(左思《蜀都赋》,卷四)

116.自非风动天(《三韵三篇》其二,卷一四)

箕风动天(鲍照《舞鹤赋》,卷一四)

117.服食寄冥搜(《西阁》其二,卷一七)

非夫远寄冥搜(孙绰《游天台山赋》,卷一一)

118.庶作《梁甫吟》(《上后园山脚》,卷一九)

乐府古题中有“梁甫吟”诗题(见《乐府诗集》卷四一)

119.碧草违春意(《秋日寄题郑监湖上亭三首》其一,卷二○)

春草碧色(江淹《别赋》,卷一六)

120.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梦李白二首》其二,卷六)

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反(《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卷二九)

121.客从西北来,遗我翠织成(《太子张舍人遗织成褥段》,卷一三)

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古乐府三首·饮马长城窟行》,卷二七)

客从远方来,遗我一书札(《古诗十九首·孟冬寒气至》,卷二九)

客从远方来,遗我一端绮(《古诗十九首·客从远方来》,卷二九)

122.挂席集众功(《三韵三篇》其二,卷一四)

挂席拾海月(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卷二二)

123.客从南溟来,遗我泉客珠(《客从》,卷二三)

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古乐府三首·饮马长城窟行》,卷二七)

客从远方来,遗我一书札(《古诗十九首·孟冬寒气至》,卷二九)

客从远方来,遗我一端绮(《古诗十九首·客从远方来》,卷二九)

124.更识将军树(《过宋员外之问旧庄》,卷一)

将军一去,大树飘零(庾信《哀江南赋》,《庾子山集注》卷二)

125.南山豆苗早荒秽(《投简咸华两县诸子》,卷二)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陶潜《归园田居五首》其三,《陶渊明集笺注》卷二)

126.徒怀贡公喜(《承沈八丈东美除膳部员外郎阻雨未遂驰贺奉寄此诗》,卷三)

王阳登则贡公喜(刘峻《广绝交论》,卷五五)

127.灵虬传夕箭(《奉赠太常张卿垍二十韵》,卷三)

灵虬承注,阴虫吐噏。铜史司刻,金徒抱箭。(陆倕《新刻漏铭》,卷五六)

128.王乔随鹤翎(《桥陵诗三十韵因呈县内诸官》,卷三)

王乔控鹤以冲天(孙绰《游天台山赋》,卷一一)

129.饮子频通汗,怀君想报珠(《寄韦有夏郎中》,卷一五)

美人赠我貂襜褕,何以报之明月珠(张衡《四愁诗四首》其二,卷二九)

130.孔翠望赤霄(《故著作郎贬台州司户荥阳郑公虔》,卷一六)

孔雀翡翠,或凌赤霄之际,……羽毛入贡。(张华《鹪鹩赋序》,卷一三)

131.白杨今日几人悲(《存殁口号二首》其一,卷一六)

驱车上东门,遥望郭北墓。白杨何萧萧,松柏夹广路。李善注引《白虎通》曰:“庶人无坟,树以杨柳。”(《古诗十九首·驱车上东门》,卷二九)

132.少年努力纵谈笑(《苏端薛复筵简薛华醉歌》,卷四)

少壮不努力,老大乃伤悲(《古乐府三首·长歌行》,卷二七)

133.晒药能无妇,应门亦有儿(《秦州杂诗》其二十,卷七)

内无应门五尺之僮(李密《陈情事表》,卷三七)

综上所列,可以看出杜甫诗句受《文选》语句的影响,皆有迹可循,并且十分具体。如果对上述杜甫诗句进行分类考察,我们会发现,第1至5句可称为“改变一个字”一类,第6至119句可称为“用多个相同的字”一类,第120至123句可称为“借句式”一类,第124至131句可称为“正面化用意”一类,第132、133两句可称为“反面化用句意”一类。这让我们看到杜甫在结撰诗句时,善于化用《文选》语句,使用了多种方式,翻出了许多花样,正是他所谓“转益多师是汝师”、“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是也。

宋人郭思曾较早地指出:“老杜于诗学,世以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然观其诗大率宗法《文选》,摭其华髓,旁罗曲探,咀嚼为我语。”的确,杜甫对《文选》语句的化用有着极强的“咀嚼为我语”之能力,在上述五类情况中,他均能凭借其巧妙的艺术构思、高超的创作技法,做到学古能化,化而生新,而这也正是他成为中国古典诗歌史上一位集大成诗人的重要原因。

注释:

①韩成武:《杜诗艺谭》,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76页。

②同上,第78页。

③本文所录杜甫、《文选》之语句以《杜诗详注》(仇兆鳌注,中华书局1979年版)、《文选》(李善注,中华书局1977年版)为依据。每条第一句为杜甫诗句,只注明篇名、所在《杜诗详注》卷数;后面的语句为《文选》或其它典籍之语句。来自《文选》之语句,只注明作者、篇名、所在《文选》卷数。来自其它典籍之语句,注明作者、篇名、所在典籍卷数;在该典籍首次出现时,注明典籍版本情况,其后,版本情况从略。

④胡仔纂集,廖德明校点:《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九引郭思《瑶溪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第56页。

猜你喜欢

乐府文选语句
画与理
画与理
乐府、乐府诗、新乐府之间有什么密切关系?
以词为乐府:贺铸“寓声乐府”及其他
画与理
画与理
乐府—清平调之二
基本算法语句
我喜欢
作文语句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