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社区文化建设中居民参与度问题的调查与思考

2014-03-26赵家慧蒋一萍王楠

关键词:居民社区活动

赵家慧 蒋一萍 王楠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我国越来越重视社区文化的建设。通过对宝鸡市社区居民的采访调查,发现社区文化建设中依旧存在着社区居民主体意识不强、参与度不高、社区文化功能弱化、社区文化建设中缺乏专业人才队伍、社区文化建设难以满足社区需求等问题。在对社区文化建设中居民参与度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深刻剖析的基础上,从加强社区基础设施和文化队伍建设、完善社区文化建设管理体制、提高居民文化活动的参与意识等角度,提出了改善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文化建设度的对策。

[关键字]社区文化建设 居民参与度 思考

一、社区文化建设中居民参与度研究现状和趋势

社区文化建设中居民参与度是指社区居民依据宪法和法律规定,在社区文化建设中自觉、主动的参与到相关事务的决策、管理及组织等行动中来是社会进步的产物①。社区文化建设对于繁荣城市文化、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打造居民精神家园、构建和谐社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社区文化建设进程中存在许多问题,具体如下:

(一)城市社区文化基础设施落后,无法满足居民社区文化建设的需求

现城市大多数社区文化建设中普遍存在社区文化硬件设施陈旧落后不完善等问题,虽近些年来政府相关部门给予大力的关注,并不断加大了社区文化建设和发展方面的投入,在社区内建立了社区图书馆、社区活动室、运动器材等文化基础设施。但依旧存在数量有限、维修不及时、更新缓慢等问题。在调查过程中,宝鸡市新民路社区主任王建英指出,该社区内部体育设施因数量太少无法满足所有居民的需要。而社区图书馆的建成为每日放学的孩子提供了阅读的场所,但由于政府投资力度不足,导致图书馆购入图书较少,图书更新速度慢。可见这些文化建设基础设施的投入使用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社区居民的部分要求,但随着社区居民的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社区现有的文化基础设施已无法满足社区居民的需要。

(二)社区居民对社区文化建设缺乏了解、参与意识薄弱

如今社区文化建设主要依赖政府出钱,出人,出政策。如此背景下,社区居民成为社区建设的客体甚至是旁观者。其主体地位没有得以显现出来。于是被动参与、组织性参与远远超过主动参与、自治参与的频度。即使有居民主动积极参与,也大多集中在退休、下岗和儿童等有求于社区组织的弱势群体或少数人群中。这种以被动者、受惠者角色进行的社区参与,反而降低了社区公众参与的有效性,无法形成社区公众领域和空间。

(三)社区文化建设缺乏专业人才

社区工作者职业素质修养不足。现在的社区工作者多未参与专门培训,文化层次较低、年龄组偏大、价值观不明、服务意识薄弱皆与社区建设的时代要求脱节,其有效组织居民推动社区发展的能力有限,因此调动居民参与积极性的号召力和感召力显得苍白无力,使社区委员会失去向心力。

二、社区文化建设中居民参与度低的成因

有研究表明某地区社区进行社区文化建设活动参与数据抽样调查。调查数据显示:在一年进行的社区文化建设活动中,仅观众比例为64%,参与活动居民人数比例为10%,组织比例为4%,局外人为26%。这个数据表明,大部分居民很少参与社区文化活动。造成社区文化参与度低的原因如下:

(一)社区文化建设中居民参与度低根本原因

1.社区居民文化程度较低,对社区文化理解程度不深。新开路,新民路社区现目前社区居民多为做生意的个体工作者和退休在家的老职工,普遍在初、高中文化以下,对于文化方面的建设认识理解程度上不免有些浅薄。

2.社区居民的接受能力不强。他们对待新事物,新文化自然存在一些接受上的难度。参与社区文化建设活动的主力军多为老年人,他们对新的文化形式和文化内容很难理解和接受,这就使有些文化活动和文化宣传很难开展。

3.社区居民的工作时间限制。根据对宝鸡市新民路和新开路居民的的调查得知,居民大多是做生意的个体经营户,平时很少有时间参与社区举办的文化活动。

4.社区居民对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社区文化建设的内涵理解不够清晰和准确。一方面社区文化资源的供给与社区居民需求不协调造成了居民对社区文化建设不重视。部分居民认为社区文化活动形式与自己的精神文化需求并不贴切。另一方面由于多数居民的收入来源并不在社区,与社区文化建设的利益关系度不高。这两个方面共同造成了居民对待社区文化建设呈现漠不关心的状态。

5.行政管理色彩浓郁的社区文化管理体制的束缚。社区建设中的行政化导向使得社区自治缺乏完整的制度环境,导致居民缺乏参与的主动性和参与意识。当前,绝大多数社区文化建设遵循的仍然是计划经济体制下自上而下的管理模式,政府包括各类社区的管理体制和管理手段仍显陈旧,占主导地位的仍然是“管理”甚至是“管制”的行政思想。传统的管理模式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居民参与到社区文化建设的工作中,居民普遍也习惯了这种古老的管理模式,因而,居民形成了思想上和行为上的惰性。

(二)社区文化建设中居民参与度低直接原因

1.政府关于社区文化建设工作方面的政策不完善。根据此次调查情况显示,限制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活动的外在原因有:政府划地面积不足,无法提供场地展开社区的文化活动。没有足够的资金来满足文化建设的硬件设施。从侧面也表现出了政府政策上的缺陷,如果划地面积适当,资金规划计划合理,这些问题就会得到解决。

2.社区文化建设资金筹集渠道单一。目前我国社区文化资金来源主要依靠政府供给以及社区管理部门的创收和居民缴纳的各种费用。资金的来源少而单一,没有利用充分利用社会资源。

3.社区的文化宣传力度不够。社区与居民有最直接的接触,文化宣传起来的效果应该是相当明显的。然而,社区居民对社区文化知之甚少,这也就不得不联想到是社区的文化宣传力度不够。

4.社区文化专业队伍建设薄弱。社区的文化人才队伍,包括:社区文化工作者、社区文化专业人士、社区群众文化骨干分子及街道和居委会的相关人员。他们在社区文化建设中发挥着规划、组织、协调、管理的作用。建立专业的文化干部队伍,是发展社区文化的重要人才保证。但当前,社区中缺乏专业的文化干部队伍。

在以上各方面的原因导致了居民对社区地域和人群集合的认同、喜爱和依恋等心理感觉日益淡薄。居民彼此之间的疏离感增强,人们对社区文化活动的参与积极性不高,对社区文化缺乏了解,主人翁意识薄弱。社区街道对社区内文化活动大包大揽,居民很少参与决策和管理社区公共事务。社区文化建设缺乏互动和活力,脱离居民的文化需求,居民产生“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理。由于目前城市社区文化建设依靠政府主导,社区居民参与方式以动员为主,多是在政府行政推动和劝说下进行,从而使居民参与社区文化活动处于被动状态,造成参与度很低的局面。

三.提高社区文化建设中居民参与度的措施

社区居民即是社区文化的建设者,又是社区文化的享受者没有社区居民的积极参与社区文化建设就成了无源之水。如何提高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文化建设成为了社区文化建设工作的关键。社区居民参与度的提高需要政府,社区,居民三方面共同努力。

(一)从政府方面来看

1.重视社区文化建设经费投入问题。文化的繁荣社区需要一批硬件设施,包括阅览读书的场所、体育健身的场所、文化娱乐的场所、展示交流的场所等。它们是满足文化需求、繁荣社区文化的必要设施。没有这些设施,就无法满足社区成员的文化需求,就无法展示家庭文化、行业特色文化,就无法在社区成员中交流、接受和传播文化,社区文化也就失去了它赖以存在的物质载体。硬件设施的完善就需要有足够资金来源。同时,社区文化的软件设施也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比如:请专业人士进行专业培训,社区工作者的专业知识培训等。

2.重视社区文化建设用地问题。各种活动场所的建设需要足够的用地,居民的日常文化生活也需要用地。这就要求在进行城市用地规划时,要全面考虑到居民的文化活动用地,给社区的文化活动和居民的文化活动留下足够的空间用地。

3.大力呼吁政府工作人员重视支持社区文化建设。政府工作人员是文化素质道德素养较高的群体,他们理解构建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工作,他们更容易接受新的改变。因此,他们作为社区的成员,可以起到带头作用,鼓励其他居民积极参与社区的文化活动。

4.利用政府宣传平台大力支持社区文化建设的宣传。政府的宣传在群众中更具有公信力,也可以引起居民的参加社区文化活动的重视。同时,还可以弥补社区宣传力度不足的缺憾。

5.选派专业的文化建设队伍帮助社区文化建设。社区文化还需要相应的软件。文化设施的使用和管理,社区文化活动的策划和组织,社区文化方向的确定和引导,社区文化品位的培育与提高,社区文化志愿者的培训与服务,都是社区文化必须的软件。这些软件就应该由专业的工作人员组成,才能更有效的开展文化建设工作。

6.在社区与社会各界中扮演桥梁的角色。政府应该激励社区与社会中的学校,企业,个体单位联合一起宣传文化建设,举办一些有意义内容丰富健康的文化活动。一方面可以让校园文化,企业文化等等进入社区文化,从而对居民有一定的影响,另一方面,可以拓宽社区文化建设融资渠道。

(二)从社区工作方面来看

1.加强社区文化服务,创造良好的社区环境,切实解决社区成员最关注的问题。不断创新文化活动。坚持以人为本、与时俱进,从社区实际和居民需求出发,丰富活动内容,创新活动载体,增强社区居民的认同度和共同参与的积极性。

2.针对社区成员的文化需求,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交流活动。通过问卷调查、座谈、访谈等形式对社区成员的闲暇时间、兴趣爱好作广泛了解分析。在内容上应注意满足社区成员的需求,在形式上做到大、中、小型兼顾,在方法上可将社区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等融为一体,在对象上应注重在职职工的参与,通过“以小带大”和以家庭为主体的活动,让这部分成员共享社区文化成果。在社区文化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上进行创新,坚持把多种生活元素纳入到社区文化中,丰富和延伸社区文化的内涵,如坚持开展“五好家庭”“优秀居民”“优秀楼长”“文明楼院”的评比活动。除了传统的文化形式还可以将最新的政治和流行元素加入社区活动中。如:结合十八大,中国梦,正能量等热点词汇开展图片展等活动。

3.充分挖掘社区文化资源,形成社区文化特色。社区的文化内涵关系着居民对社区的文化的认同感和让认知度。如何形成完整、良好的社区文化是提高居民参与热情的关键。社区内一般都有着丰富的民俗文化、历史文化及文化人才等资源,对这些资源的挖掘、配置、利用可形成本社区的文化特色,提高社区文化含量,并激励社区成员的参与热情。这里,应十分重视对文化资源的调查摸底工作。

4.完善城市社区文化管理机制,实现文化资源共享。在整个社区文化建设中,政府起着牵头引导协调的作用,具体的策划、组织、参与则是社区成员(包括企事业单位)共同承担的。应注重完善这几个机制:(1)组织领导机制,建立社区文化建设领导机构,体现共同组织参与的原则;(2)工作运行机制,在具体组织上,可由牵头单位组织或在政府引导下由社区居民热心人自发组织以进行探索;(3)文化传播机制,充分发挥有线电视、阅报栏、科普画廊、社区小报、文化中心等媒介的作用;(4)是资源共享机制,社区内企事业单位都应承担发展社区的责任,将自己的文化设施,包括图书馆、活动场地等向社区开放。

5.积极与社会各界联合展开工作,多方筹集活动经费,探索社区文化建设的新出路。社区应该与社区管辖范围内的学校,企业,个体单位,组织联合开展社区文化建设工作。积极带动社会各界对社区文化建设的参与热情,社区可以充分利用个人优势,企业或事业单位的资源,加宽社区文化建设的资金来源途径。组织一些社会文化活动,不仅加强了与学校,企业等等的交流,同时也通过他们的影响力宣传了文化建设工作。

6.校园文化与社区文化建设紧密结合。青少年是时代发展的新生力量,要合理有效的利用这股力量,严格落实青少年寒暑假社区志愿服务的环节,与学校加强联系,通过学校的相关支持,鼓励学生们利用寒暑假时间参加社区活动。这样的工作不仅可以使社区文化活动增添活力,也可以丰富学生们的学习生活。

(三)从居民方面来看

1.居民应该提高自己的主体意识。主要表现在:主动关注社区文化建设的相关政策,主动参与社区举办的活动。支持社区文化建设方面的工作,可以充分利用社区提供的硬件设施,如:图书馆,健身器材等等,以此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

2.文化程度较高的居民应该起到带头作用,带动其他居民成员加入社区文化活动,主动参与社区文化工作的组织和决策,为社区工作提出宝贵意见。

3.居民之间应该加强彼此的联系和交流。居民可以交流彼此的文化生活需求和对社区文化建设的看法,可以集体向社区工作者反映。

4.居民可以自主成立一个社区工作监督组织,加强与社区工作人员的交流,监督社区文化工作,在居民的监督下社区工作效率也会有所提高。

5.居住在社区的学生应该自觉响应学校和社区的号召,积极参加社区的志愿服务,在社区志愿服务中找寻乐趣,同时,加深对社区和社会福利,社会服务的了解,丰富自己的社会经验。

[注释]

①李广宝.《城市社区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第28卷第5期

[参考文献]

[1]陈子达.《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现状及对策分析》[J].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年4月第2期

[2]薛小平.《关于社区文化建设的思考》[J].社会观察

[3]赵光勇,陈邓海.《政府主导下的社区建设困境与处路》[J].中国劳动关系学商报.2013年2月

[4]陈瑜.《我国社区建设中的居民参与问题探析》.法制与社会.2013.6(下)

[5]尺锦峰.《城市社区建设中居民参与现状机器途径探讨》.广州大学学报.2013年5月

(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陕西西安)

猜你喜欢

居民社区活动
“活动随手拍”
石器时代的居民
石器时代的居民
第五届手操报系列活动优秀作品展示
影像社区
影像社区
53.7%的居民认为目前房价“高,难以接受”
影像社区
2015影像社区
“四会合一”活动安排一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