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中国梦的历史渊源、近代发端和现实走向

2014-03-26韩凤霞黄艺羡

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5期
关键词:盛世中华民族梦想

韩凤霞 ,黄艺羡

(闽南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 漳州 363000)

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1]此梦想引起了众专家的热议。梦,究竟为何物呢?中国梦一词何时有的呢?中华民族为了追求梦想又是如何奋斗的?中国梦将何去何从?

一、 上古时期探寻中国梦的历史渊源

(一)上古神梦

在中国,人们追求和谐美好的社会梦想的历程,可以从传说中的上古社会说起。尧舜时代是中国上古神梦的理想政治时代,它很自然地使我们想起“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诗句,很多人都认为这是时政的理想模式。众所周知,禅让制是尧帝首创,而且还举贤,任用贤良。其实以尧舜时代为经典的上古神梦,是后人对初民社会原始共产主义现象理想化的阐释,是对现实不满,甚至是无奈的呐喊。当时生产力低下,物质生产方式落后,加上自然灾害频繁,人们抗击大自然的能力极其有限,只有把希望寄托于有超能力的大神,反应了人们向往美好生活的强烈愿望。

(二)大同理想

大同理想,是孔子最早提出来的,体现了古人对未来的憧憬,孔子在他的《礼记》中的《李运》篇中对这个理想社会进行了具体化的描绘。“天下为公”、“世界大同”是中国千百年来无数志士仁人追求的社会梦想,在私有制占统治地位的时代里闪烁着迷人的光芒。其实在原始社会那种低层次上的大同世界,今天看来并没有什么可羡慕的,但是我们对待历史事件的评价应该放在当时的特定的历史条件、环境中去,在当时确实是人们的美好愿望。

(三)“小康社会”

历史考证“小康”一词出现在西周。《诗经》上的《大雅·民劳》中有“民亦劳止,汔可小康”的句子。在古代儒家心目中“小康”梦想主要是对政通人和的社会政治局面的渴求,但对经济社会的发展,特别是百姓生活水平的提升缺乏必要的述说。当时的小康和当今中国倡导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有本质区别的,根源在于两者所处的生产力水平和社会形态都不一样,但当时所谓的“小康社会”毕竟从政治层面反映了人们的愿望。也是人们追求的梦想。

二、 封建社会历经“中国梦”的由盛转衰

(一)文景之治

在文景时期,修养民力,轻徭薄赋,恭俭治国,故有此盛世之来也。熊十力曾极称:“文帝玄默恭俭。三代而下,以学者陟帝位,文帝称首焉……景帝贤明,无改父道。国家元气深厚。文景二帝含育之效也。”[2]文帝节俭,并且以德化民。面对豪强,景帝已然评定了“七国战乱”,稳定了政治。下诏劝课农桑;开放川林资源。汉景帝时,恢复与周边民族通关互市。文景两代实行休养民力政策,和少数民族互往,维持安定的边境状态。文、景二帝经过四十一年的不懈努力,迎来了春秋战国至秦代以来的前所未有的良好社会形态,被称为“太平盛世”。

(二)贞观之治

它是历史上“中国梦”梦想成真的典范。由唐太宗首创,贞观时期创造了封建时代高度的政治文明,文明程度领先世界。万邦来朝的奇观,充分展示出中国的国际威望达到历史上的顶峰,汉民族成为当时的优秀民族。唐文化名扬海外,唐帝国吸引着世界的目光。作为引领世界文明的首都长安,成为国际性的大都会。往来不息的各国外交使节,在目睹了唐帝国的高度繁荣和文明后,有些人甚至不愿再回到自己的国度,千方百计地要留下来。还有外国移民、留学生来学习唐文化,。唐太宗十分重视以人为本,他认识到:“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3]贞观朝推行重农政策,水利事业兴盛,也注重发展商业经济,集中了一半以上的世界商业名城。例如长安、洛阳、凉州等。世界闻名的黄金走廊“丝绸之路”也在此发挥了它的巨大功能。

(三)开元盛世

开元盛世将古代中国人的盛世梦想推到了顶峰,令后世赞叹不已。李隆基在位时,政清人和、文化大兴、百姓富庶、万国来朝,臣民生活安乐。杜甫曾写诗《忆昔》赞道:“忆昔开元全盛日……公私仓廪俱丰实。”[4]形象地概括了盛世的丰稔。可以说,玄宗皇帝将“帝国梦”发挥到了极致,是一位成就梦想的统治者。其实一个盛世的到来,并不是一朝一代所能成就的,它是由前面几代甚至十几个朝代政治经济发展的结果。没有永远的长盛不衰,也没有永远的长治久安。所以在玄宗统治的中后期遭遇了唐朝历史上最严重的大动乱——安史之乱。大唐帝国由盛而衰。天宝之物华散去,盛世戛然而止,令后世扼腕叹息不已。

(四)康乾盛世

是封建社会最后一次盛世,同时也是封建社会的回光返照。它起于康熙止于嘉庆元年,持续时间长达115年。康熙皇帝雄才大略,当政期间,苦心经营着自己的“帝国梦”。他鼓励耕垦;改进种植方法;修治黄河与兴修水利;整顿社会贪风。康永乾三朝的经济快速发展,人口迅速增长,奠定了近现代乃至当代中国的基础,如城市的格局、耕地的格局等;坚持大一统方针,经过三代的持续努力,完成了国家的“大一统”,对近现代和当代中国的版图格局、维护国家领土完整功不可没。但是,一个没有以农民为根基的“帝国梦”,是难以为长久的。康熙皇帝标榜仁政,晚年倦勤,导致吏治含糊,官贪吏污,吏治败坏,国库日渐穷空,奢靡之风难改,人民生活难以永续安居乐业。国家的昌盛富裕如果难以和人民的幸福富足紧密联系起来,帝王的霸权伟业如果难以和人民的念想追求息息相关,那也只是一时虚华的“帝国梦”,不是永存的“中国梦”。总之,康乾盛世,虽然是各族融融的盛世,但又是一个不完美的盛世,甚至可以说是一个带有悲剧色彩的时代。自1840年后,由于中国科技已落后于西方列强,由于清政府腐败无能,中华民族遭受了被列强侵略的沉痛灾难,康乾盛世成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回光。盛世背后已露出颓势。

三、 近代社会见证百年追梦血与火

(一)山河破碎梦不灭

为了追逐强国梦想,一代代中国人奋起抗争,脚步从未停歇。大同梦、启蒙梦、共和梦等,中国人屡经挫折,但百折不挠,愈挫愈奋。在那个风雨如磐的年代,为了自强,各路仁人志士纷纷开始探索新的梦想。林则徐、魏源等一批有识之士讲求“经世致用”的思想传统,主张强国御辱,开眼看世界,使“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呐喊成为绝唱。随后,农民阶级的“太平天国梦”,地主阶级的“洋务梦”,早期资产阶级的“维新梦”,向西方学习的主义、学说一个接着一个,但这一个个寻梦的努力,却次次因安于现有体制,难以摆脱传统思想而竹篮打水一场空,国家依旧四分五裂,战乱依旧频繁,人民依旧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直至中国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成立兴中会,喊出振兴中华的口号,革命救国才算真正拉开了序幕,救亡图存、振兴中华、民族复兴逐步成为时代的课题。可以说,孙中山先生一生的奋斗目标就是“祛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这是他的“中国梦”。为了中国梦的复兴,孙中山先后发起了立宪救国的变法运动,追求民主共和的辛亥革命,领导人民推翻帝制,创立民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民族民主革命,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至此结束,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为了革命的发展,在新三民主义中,孙中山先生强调国家政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在民生主义中强调平均地权、节约资本。在对待农民问题上,突出耕者有其田,明确反对封建剥削。孙中山先生把民生主义和扶助农工政策紧密地结合起来,推动了国民大革命。虽然其在革命期间,不敢发动人民群众,革命的果实最终被袁世凯窃取,但这一次伟大的革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再燃希望,中华民族也逐步走上了实现中国梦的人间正道。

(二)中国梦,迎来中国共产党

“要解决中国发展进步问题,必须找到能够指导中国人民进行反帝反封建革命的先进理论,必须找到能够领导中国社会变革的先进社会力量。”5]复兴中国梦必然经历曲折的过程,始终在黑暗中摸索的中国人民,终于找到了不可或缺的先进理论和先进领导力量。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以俄为师成为了先进人士的共同呼声。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揭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1921年,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成立起来的中国共产党,在血与火的严峻考验中不断壮大起来。1949年,新中国成立,使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中国梦初现光彩。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实现了近代以来无数仁人志士救亡图存的梦想,宣告帝国主义在中国的家门口架起几门大炮就能让中国屈服的历史一去不复返了。它是中国近代史上一场噩梦的结束,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梦的开始。

建国后,毛泽东同志提出了一系列战略目标和战略步骤,近代中国落后挨打的命运让毛泽东意识到,只有迅速地把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实现国家的现代化,中国才能继续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中国梦。1955年10月,毛泽东同志提出,“如果不能帮助农民提高生产力,增加收入,共同富裕起来,那些穷的就觉得跟着共产党没意思,”[6]突出了中国梦中人民的主体地位。1957年3月,毛泽东同志又提到:“我们一定会建设一个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现代科技的社会主义国家。”[7]让近代社会中国梦的实现初具蓝图,并朝着这个方向不断努力。

四、 当代社会展望中国梦的灿烂前景

十一届三中全会作为当代社会的新起点,是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在这次全会上形成了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果断地提出了改革开放的任务,带领人民描绘新蓝图,实现新梦想。 展开中华民族的追梦历史,不难发现中国梦的逐步复兴,梦想照进现实的喜悦过程,实际上是一个求的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奋斗过程。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可以说是“起于毛,成于邓”。正如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所指出的:“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8]十一届三中全会作为当代社会的新起点,是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也是中国梦飞速发展、展现出光明前景的新时期。

以邓小平同志为领导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坚持改革开放,构成了中华民族追梦历史的关键点,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阶段。邓小平科学规划了民族复兴的蓝图——三步走发展战略,第一步是在20世纪80年代实现温饱,第二步是在20世纪90年代末人民的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是再用50年的时间,到下个世纪中叶实现现代化。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内涵,强调必须把发展生产力摆在首要位置,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社会进步;在政治上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三者的有机统一;在文化上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以培育四有公民为目标,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还有胡锦涛同志的科学发展观,它与毛、邓、三一脉相承,“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原则”。[9]

改革开放30多年的成就,使中国梦的实现有了坚实的现实基础,越走越近。

随着中国精度、中国深度、中国跨度……中国人深情地拥抱着梦想的高度、深度和广度,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离我们也越来越近。中国速度,以中建三局为代表,在承建深圳国际贸易中心大厦时,创下了三天一层楼的速度,是一个时代快速发展的符号象征,代表了三十多年来中国经济发展的速度。中国精度,体现在航天事业上,目前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体系和规模。具备了先进的火箭、卫星、载人飞船的设计能力、加工制造能力,完备的测试和试验能力,可靠的发射能力和有效的测控管理能力,“天神”对接、北斗导航、中微子刻度尺,这些重大科技成果向全世界宣告了新的中国精度。这些从神舟五号至神舟九号和北斗导航的升天都可以具体体现出来。中国深度,反应在蛟龙号入海,将中国深度最终标在海平面以下7062米,探测深度不断延伸,深蓝梦想不断突破。中国跨度反应在西气东输、南水北调、青藏铁路、三峡工程、京广高铁等,以京广高铁为例,它把2298公里的地面交通缩短到了8个小时。今天,高速铁路正牵引着中国的高速跨越。中国厚度,体现在文化的历史厚度上,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正是因为五千年的文化积淀,才使得我们的中国梦具有了中国厚度。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实现了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成功转折,历届领导集体不断提出共同富裕、小康社会、和谐社会的人民幸福蓝图和实现途径,不断累积雄厚的实力与财富,奠定了大步前进和伟大复兴的物质基础。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我们比历史上的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目标,比历史上的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更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10]

总而言之,追溯中国梦的历史渊源,不仅仅是要对中华民族五千年的优秀文明进行传承,对近现代中华民族发展历程进行深刻总结,更是要在传承、总结的基础上,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改革开放30年来的伟大实践进行高度凝练,把握中国梦的现实走向,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美好愿望助力前行。

参考文献:

[1]赵周贤,刘光明.梦在前方,路在脚下——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奋力实现“中国梦”[N].经济日报,2013-01-04(01).

[2]熊十力.论六经·中国历史讲话[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201.

[3]汪玉奇.中国梦:昨天·今天·明天[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39.

[4]冯国权,任立亚.美丽中国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21.

[5]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1

[6]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495.

[7]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268.

[8]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0.

[9]孙粤文.科学发展观:哲学意蕴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J] .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11—13.

[10]习近平.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继续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奋勇前进[N].人民日报,2012-11-30(01).

猜你喜欢

盛世中华民族梦想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盛世盛开盛唐花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From Xia People to Han People and to Chinese Nation— A Study of the Trajectory of the Cohesion and Integration of Chinese Ethnic Groups
梦想
梦想
盛世国庆
“治世”与“盛世”辨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