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赴美老人杀儿媳,本为团圆怎酿悲剧?

2014-03-26张丽

婚姻与家庭·社会纪实 2014年3期
关键词:儿媳房子儿子

张丽

老人赴美投靠儿子惹命案

半年前,68岁的天津老翁朱李(音译)和老伴将房子卖掉,一起远赴美国投靠他们唯一的儿子。儿子在美国经营卡车租赁生意,儿媳李晓琳是一名华裔,自由职业者。从2007年起,小两口住在位于亚凯迪亚市亚凯迪亚大街900号街的公寓内。随后,两个孩子相继出生,大儿子还没到上小学的年龄,小儿子也只有两岁。自此,朱李祖孙三代住在了同一屋檐下。

朱李和老伴远赴重洋与家人团聚,本是怀揣享受天伦之乐的美好愿景,不曾想,双方的相处并不愉快。据邻居反映,朱李刚来不久,家里就发生了在半夜12点大声吵闹的情况。由于影响到邻居休息,有好心人便去朱家劝解。当时,朱李吵闹了约30分钟,吵闹的内容与儿媳李晓琳有关。虽然邻居们不清楚吵架的具体原因,但可以肯定的是,朱李和儿媳之间有了纠纷。李晓琳平时给人很温顺的印象,但实际上脾气很大。大约半年前,她就曾因为小孩子之间的琐事与街上的邻居吵架,当时的表现让人吃惊。

随后不断发生的家庭纠纷使朱李感到非常苦闷,他经常一个人在附近的公园散心,偶尔会和邻居们聊聊天。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邻居表示,朱李很健谈,他主动聊自己的家乡,聊儿子和儿媳,还提过他有兄弟姊妹生活在附近的社区。他自己不是很喜欢美国的生活,还几度提到想回国,但苦于天津的房子被迫卖掉一直不能成行。抱怨或许会让朱李的内心舒服些,却不能让他的生活状态有实质的改善。为了避免家庭纠纷继续升温,朱李曾经离开儿子的家,搬到一个亲戚家住了一段时间,直到命案发生前不久才搬回来。

2014年1月7日上午8时,朱李与儿媳李晓琳再次发生争吵。争吵中,他举刀刺向儿媳,儿媳身上受多处刀伤倒在血泊中。当时,朱李的老伴和两岁的孙子都在现场。惊慌失措的老伴立即向邻居求救,让其报警。这位邻居表示,报警时朱李并不在现场,不过当他放下电话时,朱李却从门外冲了进来,并对奄奄一息的儿媳说道:“你,活该!”随后,朱李再次走出了家门。

在附近街区晨练的一位华人邻居说,案发后,他在亚凯迪亚大街转角处遇到了正在打电话的朱李。朱李看到他,放下电话对他说:“告别了,我捅人了,我要死了。”这位邻居还没有反应过来出了什么事,就见许多警察端着枪冲了上来,把两人一起按倒在地戴上手铐。不知是害怕还是紧张,当时朱李的心脏病就发了,但他不懂英文,于是这位邻居用英文告诉警察,警方立刻叫来了救护车对朱李实施了抢救。

最终,朱李因涉嫌谋杀被捕入狱,并将于1月9日在帕沙迪纳市法院接受法官的审判。然而,1月 9日9点左右,警方却在狱中发现了朱李的尸体。朱李是上吊自杀,死亡时间为1月8日晚9点51分。

惨案就这样发生了,两个孩子永远失去了母亲,一个儿子也失去了重逢不久的父亲,这个跨越千山万水团聚的家庭彻底毁了!是什么让这位年过六旬的老人做出了这样决绝的选择?又是什么把他一步步推上了不归之路?

对儿子儿媳的期待破灭

朱李曾对亲戚说,天津的房子是被迫卖掉的,为此,他还差点和家人闹翻。房子是朱李夫妇安身的家,不管出于什么原因,朱李卖掉国内的住房,赴美投奔儿子,绝对是孤注一掷,而这背后所隐藏的巨大期待和压力可想而知。

“为了你们,我把养老的房子都卖了,那我期待你们有更好的发展,期待你们能够尊重、孝顺我,都是理所应当的。”所以,朱李以为卖了房来美国,就可以踏踏实实地享受儿子和儿媳的孝敬和尊重,享受儿孙满堂的天伦之乐了。可事实上,在美国生活的儿子和他预期的不一样,儿媳也没有像他希望的那样尊重自己,相反,还和自己有过多次争吵。

先说朱李的儿子,在美国生活了至少7年,受美国文化的影响,早已不是朱李期待中的儿子。很多中国的父亲要求儿子听话,稍有不顺就大打出手,而美国文化却让儿子懂得了更多的自主。在中国,几世同堂是福气,在美国却更注重私人空间。儿子的变化是朱李未曾预见到的,很多“理所应当”的期待落空在所难免。

再说朱李的儿媳李晓琳,从小生活在美国,她的生活习惯、价值观都是西方的,而朱李则是典型的东方文化的生活方式和理念。两种文化碰在一起,发生冲突是很正常的。就像我的一些美国朋友反映的,很多中国移民家庭接待国内亲友来家住上一段时间后,总会发生比较激烈的冲突,这是文化的冲突。显然,朱李对此没有任何心理准备。除此之外,儿媳李晓琳的脾气也很大,也就是说,李晓琳的性格本身就有比较强悍暴躁的一面,在表达上有一定的问题。而朱李却以老人家的身份期待儿媳给他尊重,甚至听他的话,但凡李晓琳有些许不能满足,就会让朱李感到不被尊重,很挫败。

“可怜天下父母心”,这是中国人常说的一句话,之所以常说,是因为大家普遍认同。中国许多父亲母亲为了孩子极富牺牲精神,他们可以吃苦受累、省吃俭用地操劳,仿佛就是在为孩子活着。他们为孩子付出没有界限,同样的,他们对孩子的期待也常常没有界限。朱李为了儿子,把自己的房子卖掉是典型的越界行为,这样高成本的越界引发越界高期待,高期待破灭,付出的代价一定是巨大的。

人际关系缺失加重心理危机

朱李满怀期待地想和儿子、儿媳和谐相处,安度晚年。可是,这样的期待却在不断的家庭纠纷中一点点破灭,朱李的失落感油然而生。最亲近的关系没有让朱李得到情感寄托,于是,他开始寻找新的出路。

据邻居反映,朱李刚到美国时非常健谈,他说自己心情不好,不喜欢住在这里。从主动和他人交流的行为中不难看出,朱李是个乐于表达的老人,很想和人建立联系。可以想象,如果在国内,朱李一定有自己的老同事、老朋友、老邻居,一起聊天,下象棋,把注意力放在自己喜欢的关系和事物上,就不会去和儿媳较劲了。即使不满意儿媳的行为,和老朋友叨唠叨唠,心理压力得到缓解,情绪也会释放许多,很难发展到杀人的地步。

可是,在美国一切都变得不一样了。尽管朱李居住的社区里有很多华人,对他来讲依然是陌生的人际群体。初来乍到,朱李很难融入当地的社交圈子。虽说为了避免和儿媳矛盾升级,朱李去亲戚家住了些日子,但单纯借住,没有人与人之间理解、倾诉、澄清、劝解、安慰等互动交流,并不能打开他心中的郁结。朱李也曾多次向邻居抱怨自己生活的不如意,可是他没有能够深入交流的朋友,没有广泛的玩友,很难得到他所希望得到的宽慰。无论是与儿媳不和,还是难以融入周遭人群,都让朱李遭遇了人际关系资源的缺失之痛,就像是运转的机器缺乏润滑剂,使得朱李的危机雪上加霜。

曾有美国生活心理学家做过调查:“影响一个人幸福感的最重要因素是什么?”排名第一的是人际关系,当一个人的人际关系越广泛越深入,幸福感就越强。如果一个人的人际关系很狭窄、很表面,他的幸福感一定是很低的。朱李的幸福感因在人际关系中的希望破灭而进一步降低,低的幸福感也会导致人的自我放弃,就像他在杀儿媳之前,其实已经对自己绝望了。

“连根拔起”的

恐慌感拉动了愤怒

与儿子和儿媳关系不好,与外界的人际关系又难以建立,朱李内心的孤独和煎熬可想而知。于是,他想到了回国。邻居曾反映,案发前朱李的精神状态很不好,并多次表达自己想回国的愿望。无奈房子已经被卖掉,他回不去了。

房子对中国人来说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卖了房子就意味着拔掉了自己积累沉淀一辈子的根。这种“连根拔起”的感觉让朱李深感没着没落,漂泊不定,失去了对生活的控制,没有了属于自己的家,没有了让自己感觉安全踏实舒服的空间,强烈的失落感和恐慌感不断袭扰着他。恐慌感连接着人对自己生存的担忧和恐惧,就像要被一个黑洞吸入而无法自拔,沮丧、无奈、悔恨和恐慌交汇在一起,朱李不知该如何应付。于是,他发火争吵,试图通过愤怒挖掘出自己的力量,以期压住恐慌感,这是他以为可以帮助自己好受一点的唯一方式。

人对待愤怒的处理通常会做出两种选择:一种是把愤怒感内化,指向自己,这样的结果是让自己变得抑郁;另一种是把愤怒感外化,指向他人,这样的结果是,用强硬暴力的方式攻击甚至伤害他人。朱李选择了后一种,愤怒地刺死了儿媳,甚至在杀人后又折回来,恨恨地对奄奄一息的儿媳吼道:“你,活该!”可想而知,这位老人的愤怒有多么强烈。

“羞辱感”下的决绝选择

无论是期待落空,还是无路可退,朱李杀死儿媳都触犯了法律,等待他的必将是法律的制裁。然而,1月8日晚上9点多,朱李却在狱中上吊自杀身亡。朱李为什么要用这样的方式匆忙离开这个世界?从心理学意义上讲,上吊是感觉受到羞辱的自杀方式。其实,这是符合朱李性格特点的选择。

杀人后,朱李拿着手机在大街上打电话,无非是想让自己显得从容些,避开杀人现场,镇静一下自己。当他遇见晨练的邻居时,放下电话对他说:“告别了,我捅人了,我要死了。”其实,这也是努力镇静自己的表现,他想让别人看到自己从容坦然,因为他觉得保持自己的面子很重要。当警察将朱李按倒在地,戴上手铐时,他心脏病突发,这说明他的内心紧张极了,却依然要努力镇静。朱李害怕失去尊严,害怕没面子,害怕被羞辱,而从他被按倒在地开始,已经感觉到了羞辱,而且他预感更大的羞辱即将降临,这是他无法忍受的。

住在儿子家时,儿媳的任何不尊重都会给他带来羞辱感,他用愤怒驱逐羞辱感。如今,在异国他乡因杀人入狱,他深知狱中的自己没有能力抵御羞辱感,无奈、无助、羞愧、绝望加重了他要面对审讯羞辱感的恐惧。“告别了,我捅人了,我要死了”,他已经向邻居告别过了。就这样,他在审讯前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来美国投奔儿子,朱李有很多期待,似乎也为这些期待做了很多努力,但最终都失败了,直到无路可退,只能杀掉儿媳,杀掉自己。然而,真的只有这一条路可选择吗?

在我们身边有一些这样的朋友,夫妻俩供孩子出国读书,他们去探望,因为孩子要求他们住在另租的房子里而愤怒回国。也有的夫妻假期去国外看望女儿,女儿因婚姻情感问题冲妈妈发飙,妈妈静静地听女儿诉说,对女儿的指责做诚恳回应。这就是心态。当人拥有较高的心理弹性时,即使面对不如意,依然可以保持好的心态。心理弹性好,遇到问题,会有多种解决办法,置身陌生环境,有能力去适应。如果心理弹性较差,或没有弹性,心理变得僵硬,遇到问题很容易走极端,单一思维。即使有多个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依然只抓住一个死磕,陌生环境就更难适应了。

朱李的心理弹性偏低,儿子需要钱,可以有多种解决方式,而不是必须要卖掉自己的住房;不喜欢美国的生活,可以回国租房住,不是必须有自己的房子才可以回国;和儿媳不和,可以和老伴搬出去另租房,不是必须和儿子家挤在一个屋檐下……朱李僵硬的心理,在多种选择的可能下,做出让自己越来越难受的唯一选择,最后毁灭自己毁灭他人,也葬送了一个家庭的幸福。

朱李用他的方式给我们提了个醒:千万别认为人老了,许多事情没有办法了。这是自己给自己设的圈套,进了这个圈套,不知不觉中让自己的心理失去弹性,变得僵硬。所以,要有意识地训练自己:对任何问题,都列出3种以上的解决办法;对他人的任何行为,都给出3种以上的理解;对任何冲突,都拿出3种以上的应对方案。

猜你喜欢

儿媳房子儿子
打儿子
“儿子儿媳秀恩爱”等十二则
孤独的房子
婆婆应该明白
回娘家
谁的儿子笨
你养的好儿子
当“房子”爱上卖萌耍宝以后
一百分等
陈水扁儿子儿媳双双认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