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单井效益模型在油田管理中的作用

2014-03-25高明野

石油知识 2014年5期
关键词:盈亏单井油井

高明野 王 震

(中国石油大学 北京 102249)

1 前言

中国石油辽河油田分公司浅海石油开发公司是辽河油田分公司唯一的、专业从事浅海、陆滩油气开采的二级单位。目前共有油、气、水井236口,分布在面向辽东湾的沿海滩涂及浅海海域,开发区域3475平方公里,现已投入开发海南三、笔架岭、太阳岛、葵东等4个油气田,累计探明石油地质储量1.63亿吨。

近年来,陆滩储量接替矛盾、勘探开发环境越来越复杂,区块治理难度越来越大。而中石油集团公司全面实施“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发展方针,因此油田开发必须转变发展方式,把效益增长作为第一追求。本文将选择浅海石油开发公司为样本,探究单井产量与效益、措施投入与效益之间的关系,寻求油田效益最大化的管理方法与途径。

2 单井产量与效益模型

2.1 建立单井产量与效益模型的前提

目前,浅海公司投产油井206口,开井116口,日产液1626吨,日产油472吨,综合含水率71.0%,采油速度0.68%,累产油284.5万吨,采出程度11.28%;生产天然气井7口,开3口,日产气1670立方米,累计产气4.2亿立方米,采出程度47.7%;投转注水井32口,开井29口,日注水1670立方米,累注水337万立方米。

浅海公司有油水井少、产量规模小、发展潜力大等特点,为单井产量与效益模型的建立提供了可能。

2.2 建立单井产量与效益模型的过程

依据全年单井产量、成本发生的情况,依托单井效益评价系统,打破区块之间的界限,在同一平台上、以同一标准,按单井单位变动成本由小到大顺序进行排序,为推算单井效益产量提供数据支持。

2.2.1 单井效益盈亏平衡井口产液量、产气量的计算

A、单井效益盈亏平衡油气综合商品量Q1=单井变动成本/(当期产品加全价格-分摊税费)。

B、单井效益盈亏平衡天然气商品量Q6=单井效益盈亏平衡油气综合商品量Q1/(1+产品构成油气比)。

C、单井效益盈亏平衡原油商品量Q2=单井效益盈亏平衡油气综合商品量Q1-单井效益盈亏平衡天然气商品量Q6。

D、单井核实原油产量Q3=单井效益盈亏平衡原油商品量Q2/商品率。

E、单井井口产量Q4=单井核实原油产量Q3/输差。

F、单井井口产液量Q5=单井井口产量Q4/(1-含水率)

经过以上推导及计算,反推出单井的效益盈亏平衡井口产液量、产气量。

2.2.2 判定该井的效益状况

用反推计算得出的Q5、Q6,同当前单井井口产液量Q7、产气量Q8进行比较,进而判定该井的效益状况:

当Q7+Q8>Q5+Q6时,表明该井产出大于投入,属于有效益井,两项差值越大,效益越大,次类井可以定义为高效井;

当Q7+Q8≈Q5+Q6时,表明该井的产出与投入趋于平衡,定义为低效井;

当Q7+Q8

表1 单井产量与效益模型应用情况统计表

2.2.3 在作业区、井站建立单井产量、成本、效益模板

除了在模板中列举出单井常规生产数据外,增加单井效益盈亏平衡数据,与生产数据形成鲜明对比,使全体干部职工都能掌握单井的生产效益情况,为下一步挖潜增效打好群众基础。

2.3 建立单井产量与效益模型的效果

单井产量与效益模型把单井按照产出效益分为高效井、低效井、无效井:对高效井重点管理、大胆投入,奠定稳产基础;对低效井强化管理、优化各项生产参数、提高机泵效率,以提高单井产量、使之转变成高效井;分析、查找无效井的原因,对有潜力的无效井,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单井产量,使之变成高效井或低效井,否则在不影响产量规模的前提下关停。

以单井产量与效益模型为依托,在生产运行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优化设计下井管柱,使井身结构更加科学化。利用抽油井的检泵和措施作业机会,对每口作业井的管、杆、泵进行优化设计,确保每口井的生产参数达到最佳匹配程度。同时对井斜角超过35度的大斜度井进行防偏磨优化设计,切实提高抽油井的防偏磨能力,延长检泵周期。

二是根据油井的产量、含水率、水敏性和地层漏失量等特点,制定出不同的清防蜡方案,提高油井清防蜡措施的互补性、针对性和适应性。依据单井的热洗周期台账,结合油井的产量和电流变化情况,因井而异制定热洗方案,确保全年无蜡卡现象。

三是加强油井量化管理。“一表一图”即“月度生产管理报表”、“抽油机井宏观控制图”。“生产管理报表”是在“一井一策”的基础上新建立的管理数据报表,汇总了生产井的地质静态、动态数据、生产参数、工作制度、综合分析等内容,使员工能及时了解各井情况,对油井实行动态调控。利用“抽油机井宏观控制图”,适时对抽油机井生产参数进行优化,以提高抽油机平衡率、泵效、机采系统效率;降低吨液耗电量和躺井率,实现稳产增效目的。

3 建立单井措施投入与效益模型

3.1 建立单井措施投入与效益模型的前提

随着油田开发时间的延长,解决地下开发矛盾迫在眉睫,加强综合治理工作势在必行。浅海公司每年实施各类油水井措施工作量100井次左右,资金投入2500多万元。为保证资金高效投入,必须建立一套严格的效益模型。

3.2 建立单井措施投入与效益模型依据和过程

3.2.1 单井投入前期预评价

掌握油井增产措施投入产出关系:当措施产出、投入比大于1时,为措施经济有效;小于等于1时为措施无效。以此为依据,推算出单井措施增产盈亏平衡点,以盈亏点为标准,决策单井的投入。

3.2.2 建立单井措施投入与效益模型

根据单井投入金额,原油销售价格、预计增产量、操作成本等数据推算出措施投入盈亏平衡点。

其中:Q1为措施投入盈亏平衡点;C1为措施投入费用;C2为当期原油销售价格;C3为税金;C4为吨油操作成本。

用Q1同预计增产量Q2比较:当Q2>Q1时,措施有效;当Q2≤Q1时,措施无效。

表2 单井投入效益模型应用情况统计表

3.3 建立单井措施投入与效益模型的效果

单井措施投入与效益模型的建立,从措施方案的设计初期就突出效益第一的观念,指导技术人员精细措施论证、优化油水井的措施方案,做到高效措施增加投入、低效措施控制投入、无效措施不投入。

2013年,应用单井措施投入与效益模型,实施各类措施95井次,实现年增油2.2×104t,投入产出比为1:2.1。

4 科学优化生产组织运营

按照“经济效益为第一、投资成本是红线”的工作要求,以投入产出效益最大化为原则,在运用好管理模型的同时,坚持科学决策,优化生产组织运营模式。

在生产组织上,由过去的产量第一向效益第一转变。强化经济评价工作,拓宽评价领域,把经济评价工作从单井效益评价、措施效果评价延伸到生产管理的全过程,包括重大施工项目评价、生产辅助单位效益评价等等,重点做好前期评价、中期评价(前期评价用来决策项目的可行性,中期评价用来检查、监督项目的运作情况),以有效地控制投资及成本的发生。

在生产运行上,由数量速度型向质量效果型转变。在目前投资成本严重紧张的形势下,更要注重质量、效果,特别是在防洪防汛、冬防保温及重大自然灾害和重大突发事件上,更要改变以往不计代价、不计效益的做法。首先完善各种应急预案,做好预案的演练工作,提高处理应急事件的能力。同时把资金投入、经济效益考虑进去,有效降低处理各种事件的成本。

建立并运用好两个模型,实现管理理念的两个转变,是结合浅海公司自身特点,面对危机迎接挑战的有效手段,在以后的工作中,还需逐步整改、完善、提高,积极探索生产组织新模型,深挖潜力,真正做到控投资、降成本、稳产量、增效益,不断探索油田高效开发新途径。

猜你喜欢

盈亏单井油井
基于遗传算法的BP神经网络预测石油单井产量
巧用Excel盈亏图分析差异一目了然
新型油井水泥消泡剂的研制
一种油井水泥用抗分散絮凝剂
底水稠油油藏单井条件下隔夹层参数研究
两种方法解盈亏问题
论当前地热单井勘查报告编制格式要求及技术要点
盈亏平衡点分析还有实用价值吗?
——基于中文核心期刊的文献研究
凝析气藏单井油气界面预测方法研究
CO2混相驱油井产能预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