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低阻油层判别技术在吉林油区的应用

2014-03-25

石油知识 2014年5期
关键词:电性水层图版

秦 杰

(中国石油吉林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吉林松原 138000)

吉林油区(松辽盆地南部中央坳陷区)低阻油层分布较广,在中央坳陷区的不同油田、油层中均可见不同程度的低阻油气层,而大老爷府油田高台子油层为整装大型低阻油气田。

吉林油区砂泥岩剖面上的低阻油气层,共同特征是深探测电阻率值与邻近水层电阻率相差不大(有时甚至低于水层),与上下泥岩的电阻率差别小,电阻增大率(油层电阻率与相似物性条件下的水层电阻率之比)≤3,是概念上的相对低阻油层,该类油气层常规电阻率测井曲线上不易识别。

1 低阻油层的成因

吉林油区低阻油气层多位于三角洲(或扇三角洲)前缘的河口坝、远砂坝、席状砂等沉积微相中,储层特点是其形成低阻油层的主要原因:①岩性颗粒细、泥质含量高,微孔隙发育,岩石束缚水含量高达30%~50%,使得油气层电阻率与周围的水层十分接近,降低了测井信息对油气水层的分辨率;②砂泥薄互层的存在;③粘土矿物的影响;④由于泥浆滤液侵入裂缝,使电测曲线油气层的电阻率明显下降;⑤个别油田储层局部范围内地层水矿化度异常高。

2 低阻油水层识别方法研究

2.1 孔隙度-电阻率改进电性图版识别法

阿尔奇公式只有在电性主要反映地层孔隙流体的情况下有较好的应用效果。多数低阻储层是由许多砂岩和泥岩纹层组成的,在一个地区,对岩性基本相同、孔隙结构相似、地层水矿化度变化不大的地层,除地层水饱和度因素外,泥质含量是影响地层电阻率的主要因素。对泥质砂岩的电阻率进行“泥质校正”之后,成为“纯砂岩”地层的电阻率,用“纯砂岩”地层的电阻率代替深探测电阻率测井值作电性图版来识别孔隙流体性质,该方法称为“改进的电性图识别法” 。

2.1.1 主要原理

2.1.2 实例分析

四方坨子地区青三段地层的高台子油层低阻储层岩性基本一致,均为粉砂岩,且孔隙结构、流体分布大体相近,地层水矿化度变化不大。因此,除地层水饱和度外,泥质含量是影响地层电阻率的主要因素。在建立改进的电性图版时,泥质含量由自然伽马测井计算:

Rsh取泥岩平均电阻率测井值,由(2)式计算经泥质校正后的地层电阻率Rt,在图1的基础上建立改进的电性图版(图2)。经泥质校正后,油层和油水同层电阻率增大明显,而水层的电阻率只有小幅度增大。因此,在改进的电性图版上,油层和油水同层区与水层区分得更开,有利油水层的识别。利用该方法对青三段解释为水层的可疑层进行校正300余个层后,对达到电性标准的42个层中的11个层试油,有8个层获得工业油流,提高了该区的油水层识别精度。

图1 四方坨子地区低阻储层电性图版(未校正的)

图2 四方坨子地区低阻储层改进的电性图版

2.2 束缚水饱和度-含水饱和度交会图分析法

2.2.1 识别原理

由油、气、水两相或三相流体在地层孔隙中的渗流理论,地层含水饱和度Sw和地层束缚水饱和度Swi可用来判别地层产油或产水。该方法效果好坏的关键是求准束缚水饱和度。束缚水饱和度求法有两种:一是常规法,二是核磁测井法。

①当Sw=Swi,地层只产油,即为油层。实际应用中,Sw与Swi相近;对厚度大、含油饱和度高的油气层,往往会出现Sw

②当Sw>Swi明显时,地层只产水,即为水层。

2.2.2 实例分析

大老爷府油田高台子油层为整装大型低阻油田,采用束缚水饱和度-含水饱和度交会图分析法确定油水层效果较好(图3)。

图3 大老爷府油田老6-1井高台子油层测井曲线

2.2.3 参数求取

①束缚水饱和度的求取

由于粒度中值变小和粘土矿物充填的结果,导致储层渗透率和孔隙度变小,束缚水饱和度增大,所以砂岩的Swi经常可以表示为粒度中值(Md)和有效孔隙度(φ)两者的函数。根据老13-9井密闭取心井资料统计每个粒度中值的Swi=F(φ)的关系。

Md=0.01mm时,φ=31.3064-0.227346Swi

Md=0.02mm时,φ=1/(0.000772622 Swi+0.0174011)

Md=0.03mm时,φ=1/(0.000440064Swi+0.025145)

利用反映岩性的自然伽玛(GR)曲线求取泥质含量,泥质含量大小与粒度中值具有良好相关性。

Vsh=4.17977+66.8967GR r=0.79

Md=3.92909+0.07196Vsh r=0.94

利用4口取心井319块样口分析资料,建立了本区孔隙度方程,φ=-57.2+0.282△t,r=0.91。通过上述关系式即可求出Swi。

②含水饱和度(Sw)求取

根据阿尔奇公式,取m=n=2,a=b=1,

利用上述求取的Swi、Sw绘制图版(图4),对于落在图45°线附近的点,由于基本满足是Sw=Swi,因而Swm=0,说明生产过程中不会出水。随着Sw增加,由油层—低产油层—干层,最后趋于泥点,落于45°线左下方的点始终满足Sw>Swi,因而Swm>0,产水特征明显。

应用该方法解决了大老爷府油田高台子油层的低阻油层评价问题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符合率达到70%。同时该方法成功地发现泉四段I砂组的低阻油层。

图4 大老爷府油田青一段油层可动水分析法图版

2.3 “无侵线法”油水层识别技术

2.3.1 基本原理

通过分析在淡水泥浆侵入条件下电阻率径向上变化来判断油水层,油层减阻侵入、水层增阻侵入。

具体做法为:使用0.5m电位电阻率(X轴)和深感应电阻率(Y轴)交会,选取没有泥浆侵入的致密层和泥岩层作为无侵点,将相关的无侵点连成一条直线即无侵线,油层的数据点落在无侵线的上方,水层的数据点会落在无侵线的下方。

2.3.2 实例分析

四方坨子地区方53断块边部生产井方东28-10井的青三段13号小层,深感应电阻率10~15Ω·m,与11号小层相比油水层特征不明显,原解释为水层(图5),采用“无侵线法”油水层识别技术(图6),图中15-16、13-14、20号层为致密无侵层,它们的连线为无侵线,132、133、134小号层落在无侵线上方的油层减阻侵入区,投产133、134小号层后,平均日产油18.4t/d。

利用该方法对四方坨子东地区200余口井的青三段储层进行油水识别后,重新发现识别出45口井(102层的有效储油层,经投产19口井,证实出油已有15井次,有效地解决了英坨地区青三段低阻油层的识别问题,为吉林油田提交探明储量增加近400×104t。

3 结论

针对吉林油区储层低阻的不同成因,采用孔隙度-电阻率改进电性图版识别法,用“纯砂岩”地层的电阻率值作电性图版,识别岩性颗粒细、泥质含量高的储层流体性质取得较好效果;利用束缚水饱和度-含水饱和度交会图分析法,求取地层含水饱和度Sw和地层束缚水饱和度Swi来判别地层产油或产水,发现了大老爷府大型整装低阻油田;分析在淡水泥浆侵入条件下电阻率径向上变化的“无侵线法”油水层识别技术的应用,发现了一批高产层或油田,提高了吉林油区低阻油层识别精度。今后,先进测井技术与常规测井技术的有效结合,是提高低阻油层判别水平的有效途径。

猜你喜欢

电性水层图版
长江口邻近水域仔稚鱼分层群聚特征分析
民间引爆网络事件的舆情特点——以“北电性侵事件”为例
用于燃烧正电性金属的合金的方法
水稻水层管理田间试验总结
色谱相关系数和随钻电性参数实时评价地层流体方法
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多解问题
图版 Ⅰ Plate Ⅰ
图版II Plate II
火山岩气藏气水层测井识别图版的建立及应用——以吉林长岭1号气田为主
图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