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川康边(邛大)苏区红色遗迹史料集成及保护策略研究*

2014-03-25郑继怀罗燕冰黄先政

关键词:邛崃邛崃市苏维埃政府

郑继怀 罗燕冰 黄先政

(1.成都大学师范学院 ,四川 成都 610106;2.成都大学政治学院,四川 成都 610106)

一 邛大苏区的历史地位

邛大苏区的创建,始于1933年夏。1933年6月26日,在中共四川省委领导下,上川南①抗捐军(后改编为川康边②中国工农红军游击大队)在邛崃王店举行武装起义,创建了川西地区第一支人民武装,开辟了以王店、夹关为根据地,覆盖邛崃、蒲江、名山、雅安等上川南各县的武装游击区。在开展武装斗争一年之后,于1934年7月,在邛崃石头建立了上川南地区第一个红色政权——邛大特区苏维埃政府,形成以邛崃、蒲江、名山等县相邻地区为中心,幅员纵横七十余里的邛大苏维埃核心区域。

1935年11月初,中国工农红军4军、30军、31军93师、9军25师等部在徐向前、王树声、李先念、许世友等带领下转战川康边,相继进入邛大特区辖域。红军一面组织战斗,一面宣传与发动群众,帮助建立了31个区、乡、村苏维埃政权,邛大苏区进一步发展成为川康边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上川南抗捐军起义,是土地革命时期党在西南地区领导的一次著名武装斗争,在党和人民军队的历史上书写了光辉的篇章。邛大苏区,既是四川省委领导邛大地区开展武装斗争,创建的以点带面向上川南各县辐射的苏维埃核心区域,也是川康边苏区的重要战略支撑。是红四方面军西征南下转战川康边地区,由战略进攻转入战略防御的战略前沿,在川康边苏区的形成和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在波澜壮阔的土地革命战争中,这里记载了邛大苏区党和游击队领导人余宏文、孟光远等革命先烈悲壮的斗争历史。红军在这里的战斗生活,留下了徐向前、王树声、李先念、许世友、刘华清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光辉足迹。他们的历史贡献将永载史册。

二 土地革命时期邛大苏区红色遗迹史料

党领导的邛大苏区武装斗争与红军在邛崃的战斗、工作与生活,至今虽已80余载,但革命先辈的战斗遗迹却永远闪耀着灿烂夺目的革命光辉。

据不完全统计,邛大苏区土地革命时期红色遗迹约有30余处。

(一)上川南抗捐军起义重要遗迹

1.上川南抗捐军起义总司令部旧址

旧址位于邛崃市夹关镇王店社区。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党在川西地区创建的第一支人民武装诞生于此。[1]1933年初,中共邛大特支遵照四川省委关于开展游击战争[2]、建立新苏区,策应红四方面军建立川陕革命根据地的指示[3],秘密组建了农民抗捐武装——上川南抗捐军,队伍迅速发展到500余人。

1933年6月26日,上川南抗捐军在邛崃王店举行武装起义,中共党员孟光远任抗捐军总司令。这是土地革命时期,四川省委领导的一次重要武装起义。

1933年7月,省委派余宏文(化名陈伯峦,下同)任抗捐军政治委员,中共上川南特支书记。1933年8月6日,上川南特支发布《为邛崃抗捐运动告工农兵书》[4],号召民众团结起来开展土地革命,抗捐军队伍迅速发展到600多人,于1933年农历五月初十凌晨占领邛崃重镇夹关。9月下旬,在国民党军和团防队重兵围攻下,抗捐军于1933年农历八月中旬,在攻占名山车岭镇后撤退到洪雅、名山、蒲江交界的总岗山建立根据地。此时,抗捐军已发展到1000多人。11月,四川军阀刘湘等重兵合围总岗山,游击队艰苦转战于绵亘200余里的邛崃、蒲江、雅安等县山区,与敌周旋。

1934年初,在武装斗争形势暂时不利的情况下[5],陈伯峦率抗捐军余部撤离总岗山根据地回到起义地夹关、王店一带,利用人地两熟的有利条件,继续开展游击战争,并在邛崃、蒲江、名山交界的石头、甘溪一带开辟新的根据地。

1934年8月,邛大特区区委根据四川省委指示,对抗捐军进行整编,更名为“川康边中国工农红军游击大队”。由抗捐军政治委员、上川南特支扩建后的中共邛大特区区委书记陈伯峦兼任总司令,省委委员曾海云(化名张守恒)为省委特派员,邛大蒲江县委书记侯剑秋(化名朱建文)分管军事。下辖七个中队和一个别动队,共八百余人,这是川西地区第一支成建制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游击队的农民革命武装。

红军游击队的活动,使四川军阀极为恐慌,先后调动10余县民团和驻军对游击队进行轮番“清剿”。1935年春,在敌人的重兵进攻下,由于叛徒出卖,邛大特区区委、特区政府和红军游击队领导人余宏文、曾海云、侯剑秋等先后被捕牺牲,其余部中一部分随红四方面军北上,一部分继续隐蔽地开展斗争。

2.抗捐军夹关战斗遗址

遗址位于邛崃市夹关镇铁碑寺村。1933年6月,抗捐军在击溃邛崃县长兼六县清乡司令陈少夔带领的清乡军后,抗捐军总司令孟光远率领第一路攻打夹关途中,在铁碑寺与川军一个营发生激战,在击溃敌军后,于1933年农历五月初十凌晨占领夹关。

3.邛大特区区委及特区苏维埃政府旧址

旧址位于邛崃市平落镇范店村12组。这里是中共邛大特区区委的诞生地,也是邛大特区苏维埃政府所在地。抗捐军起义次月成立的中共上川南特支,是上川南地区上属四川省委,下辖上川南有关县的地方党组织。1933年10月29日,省委为加强邛大地区党的的工作,以适应武装斗争形势的发展,以上川南特支为基础进行扩建,在邛崃石头蒋山成立中共邛大特区区委,由中共上川南特支书记、抗捐军政治委员陈伯峦任区委书记,同时,省委派曾海云、侯剑秋、闵一涵、何曼修等进一步充实、完善区委组织机构,使邛大地区党的领导力量进一步加强。特区区委在领导邛大蒲县委及名山、雅安、丹掕、洪雅、芦山等上川南各县地方党组织的发展与壮大,开展武装斗争方面发挥了核心作用。

1934年秋,邛大特区区委执行省委“邛大党和红军游击队的任务,是……领导群众战斗的动员起来,建立苏维埃政权,为川康新苏区、川康新红军的创造和扩大而斗争”[6]的指示精神,积极引导特区群众开展土地革命,巩固和发展苏区。1934年7月,邛大特区区委根据四川省委指示,在邛崃石头蒋山召开群众大会,宣布成立邛大特区苏维埃政府。辖区包括邛崃的11个乡镇及蒲江、名山等县的部分地区。

(二)红四方面军在邛崃的重要活动遗迹

1.红四方面军战斗遗迹

1935年11月,西征南下的红四方面军从芦山、雅安方向进入邛崃境内,与堵截的国民党军队展开大小战斗十余次[7],留下众多战斗遗迹。

(1)瓦厂岗战斗遗址

遗址位于邛崃市南宝乡秋园村。1935年11月5日,红九军军直七十六团、第二十七师从芦山大川飞仙阁进入邛崃境内,当晚10时,与敌安家坡守军一个营发生遭遇战。敌惊慌撤退至冷濅沟口的瓦厂岗,企图凭险据守,红军在当地群众的协助下奇袭并击溃敌人。

(2)香炉山战斗遗址

遗址位于邛崃市火井镇兴福村。香炉山是是邛崃境内三和(今火井)、天台、夹关三乡交界的一个制高点。红三十军八十九师一部巧夺这个制高点后,沿山顶构筑四道掩体成梯次防御。1935年11月10日,红军在争夺香炉山制高点的战斗中先后击退敌人两次集团冲锋,完成阻击任务后撤离。

(3)横山岗战斗遗址

遗址位于邛崃、芦山、大邑交界处的一个高山隘口。1935年11月10日,红九军军直七十六团、第二十七师一部从芦山大川出发,兵分三路进击横山岗,一举击溃敌碉堡群封锁,占领横山岗隘口。

(4)天车坡战斗遗址[8]

遗址位于邛崃市高何镇沙坝社区。天车坡是邛西沙坝(今高何)与三角堰(今天台)交界处的一个高山隘口。1935年11月12日,王树声、李先念指挥红三十军八十八师、红九军二十五师一部,向天车坡守敌发起猛攻,一举歼灭敌戴松如团天车坡守敌一个营,又乘胜击溃戴团三角堰守敌一个预备营。是夜,向夹门关守敌发起猛攻,一举占领夹关。

(5)余岩战斗遗址

遗址位于邛崃市平落镇同乐村。余岩是油榨、下坝(今平落)、平落三乡交界的一处高山隘口,是刘湘“四川剿总”前线指挥所——平落的前哨阵地。1935年11月18日,红九军第二十七师一部向余岩守敌一个团发起突然攻击,使敌人付出伤亡一百多人的代价。

2.红四方面军帮助建立的区、乡苏维埃政府旧址

红四方面军进驻邛崃期间,一面组织战斗,一面宣传与发动群众,先后帮助特区群众建立石塔和太和两个区苏维埃政府、靖口等9个乡苏维埃政府、横溪等22个村苏维埃政府。

(1)石塔区苏维埃政府旧址

旧址位于高兴村石塔寺。1985年7月22日,被成都市人民政府公布为成都市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9月13日,被邛崃市委、市政府命名为“邛崃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区苏维埃政府旧址遗存大量红军文物。

(2)太和区苏维埃政府旧址

旧址位于邛崃市天台山镇杨田村10组。1982年被邛崃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红军北上后,在这里留下许多标语以及钱币、木碗、马灯、扁担等实物。

(3)靖口乡苏维埃政府旧址

旧址位于邛崃市高何镇靖口村4组。1935年11月,红军在邛崃靖口驻扎期间,建立了靖口乡、村苏维埃政权。靖口村高国基住宅石壁上,尚存錾刻的红军标语。

(4)沙坝乡苏维埃政府旧址

旧址位于邛崃市高何镇沙坝社区。1935年11月,红军在邛崃沙坝驻扎期间,建立了沙坝乡、村苏维埃政权。

(5)何家乡苏维埃政府旧址

旧址位于邛崃市高何镇何场村2组。1935年11月,红军在邛崃何家驻扎期间,建立了何家乡、村苏维埃政权。

(6)火井乡苏维埃政府旧址

旧址位于邛崃市火井镇高场社区。1935年11月,红军在邛崃火井驻扎期间,建立了火井乡、村苏维埃政权。

(7)油榨乡苏维埃政府旧址

旧址位于邛崃市油榨乡桃花社区。1935年11月,红军在邛崃油榨驻扎期间,建立了油榨乡、村苏维埃政权。油榨乡三里村彭家住宅墙壁上,尚存刷写的“实行土地革命”的红军标语。

(8)太和乡苏维埃政府旧址

旧址位于邛崃市天台山镇杨田村1组。1935年冬,红军在邛崃太和驻扎期间,建立了太和乡、村苏维埃政权。

(9)三角堰乡苏维埃政府旧址

旧址位于邛崃市天台山景区游客中心停车场。1935年冬,红军在邛崃三角堰驻扎期间,建立了三角堰(今天台山镇)乡、村苏维埃政权。天台山镇马坪村石牌坊及照壁上,尚存刷写“拥护苏联”的红军标语,已列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10)南宝乡苏维埃政府旧址

旧址位于邛崃市南宝乡大胡村。1935年冬,红军在邛崃南宝驻扎期间,建立了南宝乡、村苏维埃政权。南宝乡甘子山尚存以土红悬书“解放中国、解放人民”以及刷写在秋园村朱家墙壁上“救中国的穷人解放”的红军标语。

3.红四方面军野战医院旧址。

红四方面军在邛崃战斗期间,为了便于对伤员进行及时救治,先后设立了两处野战医院。

(1)高兴村红军医院旧址

旧址位于邛崃市高何镇高兴村8组。1935年11月,红三十军八十八师进驻高兴,在这里设立野战医院(名为八一政治部医院)。至今,石壁上尚存“驱逐日寇及其帝国主义出中国,保卫中国的领土完整”,下款题“漳树政治部”(长20米)的红军标语。

(2)王家村红军医院旧址

旧址位于邛崃市高何镇王家村1组。1935年11月,红三十军一部进驻高兴,在这里设立野战医院。

三 邛大苏区红色遗迹保护思考

土地革命时期,党领导邛大特区人民举行武装起义,开展长期武装斗争,在川西地区建立了苏维埃政权,对国民党在四川的统治以沉重打击,有力配合了红军的作战,在四川地区党的历史上书写了光辉的一页。红四方面军在邛崃战斗期间,牵制了国民党中央军和四川军阀部队,有力地配合了中央红军实施战略转移,实现北上抗日目标。为邛大苏区的创建而牺牲的革命先烈以及徐向前、李先念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战斗足迹,蕴含着不朽的革命精神,完整地记录了土地革命时期邛大苏区革命斗争的基本史实和面貌。

邛大苏区红色遗迹,既是革命斗争历史的见证,也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青少年一代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载体。彰显邛大苏区红色遗迹的历史地位,加强老区红色遗址、遗迹、文物的保护和研究,推动红色遗迹保护迈上新台阶,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红色遗迹保护和研究涉及面广、工作任务繁重,需要各方面共同努力。

(一)邛大苏区红色遗迹保护取得的成绩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主要成绩

(1)高度重视红四方面军在邛崃的战斗历史。如:修建了红军纪念馆、红军亭等革命历史纪念场馆,集中展示党领导邛崃人民从大革命以来直至新中国成立期间的光辉斗争历程,全面反映邛崃人民和红四方面军可歌可泣的革命斗争史实,成为缅怀革命先烈,对青少年一代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基地

(2)对红四方面军帮助建立的区、乡苏维埃政府、红军医院旧址等采取了积极保护措施

(3)对红四方面军遗留的石刻标语等文物进行了适当保护。

2.存在的主要问题

整体而言,邛大苏区红色遗迹保护现状不容乐观,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红色遗迹保护缺乏整体性思考。上川南抗捐军起义及邛大特区苏维埃政府的成立是邛大苏区创建和发展的重要时期;红四方面军转战邛崃期间,帮助特区群众建立区、乡、村苏维埃政权,是邛大苏区幅员扩大,发展成为川康边苏区重要组成部分的阶段。这是土地革命时期邛大苏区先后联系、不能割裂的红色历史,也是邛大苏区的创建和发展的全部历史,在邛崃革命老区的形成中缺一不可。在正确认识这两段历史的基础上才能形成完整保护思路,系统规划,全面整合反映邛大苏区历史的红色遗迹,推动红色遗迹保护迈上新台阶。就邛大苏区红色遗迹保护整体状况而言,这是主要的薄弱环节。

(2)一些重要遗迹的历史地位尚未真正得到彰显。如:抗捐军总司令部、邛大特区区委及苏维埃政府旧址,是见证邛大苏区的创建和发展中重大历史事件、重要人物活动的重要遗迹,其历史地位不容忽视。但就其现状而言,一些遗迹仍处于无保护状态。只有对这一类见证历史的红色遗迹加以合理保护,才能彰显其历史地位。

(3)保护措施需要进一步落实,保护力度也有待提升。邛大苏区红色遗迹保护,在红四方面军建立的苏维埃政权遗址、红军遗留文物等方面采取了一些保护措施。但保护措施不到位,保护力度偏弱的问题仍较为突出。

3.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邛大苏区红色遗迹保护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三个方面:首先,从制度层面来看,红色遗迹保护缺乏健全的管理制度,尤其对于一些尚未申报文物保护单位的红色遗迹,管理缺失的情况更为突出;其次,政府相关部门对红色遗迹的认识不到位,因而在红色遗迹保护上难有作为;第三,保护经费不足,使红色遗迹保护需要开展的现状调查、专人管理等工作受到制约,也是存在问题的重要原因。

(二)邛大苏区红色遗迹保护对革命老区发展的影响及相关策略

1.红色遗迹保护对邛崃革命老区发展的重要影响

首先,保护红色遗迹既是今天的责任,也是未来发展的方向。其次,以红色遗迹为载体的红色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的资源,是千秋万代的精神瑰宝,是对青少年一代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生动教材;红色文化所传播的精神力量,有利于塑造民众自尊、自强的社会心理,增强社会凝聚力,激发人们的能动性和创造性,提高经济建设的质量和速度。再次,红色资源是促进发展的重要软实力,是老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和依托。将红色文化、生态文化结合起来,进一步立体化、活性化地展现红色文化,推进红色旅游事业,既有利于传播先进文化,又有利于把红色文化资源转变为经济能量,从而推动革命老区经济快速发展。

2.邛大苏区红色遗迹保护相关策略

结合邛崃革命老区红色遗迹保护现状和经济发展实际,坚持科学发展观,正确处理红色遗迹保护与开发的关系;正确定位,创新红色遗迹保护模式,是红色遗迹保护取得成效的关键。具体工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开展红色遗迹保护的宣传教育,彰显其历史地位。通过对红色遗迹所承载的红色历史的宣传,使其历史地位和现实价值得以彰显,从而提高革命老区广大群众的保护意识,在全社会形成和谐的保护氛围。

(2)从法律层面上增强责任意识、保护意识。首先,明确红色遗迹保护是不可推卸的责任。其次,开展搜集、整理、恢复红色遗迹原貌等工作,根据红色遗迹的不同历史地位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如:对如抗捐军总司令部及邛大特区苏维埃政府旧址等这一类见证红色历史的重要遗址、遗迹,应采取保护遗迹原貌、修建纪念场馆等形式重点加以保护。

(3)形成整体保护思路,科学规划。首先,在历史的大背景下,对红色遗迹进行合理整合,科学规划保护层次。其次,根据红色遗迹的不同历史地位,积极申报文物保护单位,力争将重要的红色遗迹纳入国家文物保护序列,从而进一步提升保护力度。

(4)健全资金投入机制,形成合力。在省、市、县(含县级市)三级政府的财政预算中,设立红色遗迹保护专项资金,用于对红色遗迹的现状调查、维护修缮及专人管理等。同时积极引进民间资金参与,形成红色遗迹保护资金合力。

(5)完善激励机制,落实管理措施。在建立健全管理制度的同时,进一步完善激励机制和问责制度,落实权责统一的管理措施,充分调动相关人员的积极性。

(6)红色遗迹保护与开发利用、生态文明建设相结合。邛大苏区既保留了大量的红色遗迹资源,又集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秀丽山川等众多优质资源为一身,极具合理整合之优势。且红色遗迹多集中于县域公路沿线,使红色遗迹保护和开发利用相结合,形成川西红色旅游环线成为可能,再结合其他旅游资源开发,如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等,对促进老区经济、文化、社会协调发展,将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注释:

①上川南,泛指乐山以北,威远、仁寿以西,邛崃、雅安以南的广大地区。

②指夹金山以南,二郎山以东,川西平原以西,大相岭以北地区。

[1] 中共成都市委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四川省成都市组织史资料(1922-1993)[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8:28.

[2] 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8卷(1932-1933)[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5:363-374.

[3] [4][5][6]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资料丛书编审委员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各地武装起义(川滇黔地区)[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96:309-310,311,335-336,316-318.

[7] [8]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资料丛书编审委员会.红军长征(参考资料)[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92:760,769.

猜你喜欢

邛崃邛崃市苏维埃政府
A new species of the genus Kurixalus (Anura:Rhacophoridae) from Sichuan Province, southwestern China
耒阳工农兵苏维埃政府劳动券
从抑制到相对宽松:苏维埃政府对富农政策的转变
文旅融合背景下邛崃市文创产业发展路径研究
海门和邛崃土地流转履约保证保险的对比研究
邛崃市农村小学阳光体育活动开展现状研究
访三合区苏维埃政府旧址
邛崃市茶马古道保护研究初探
基于邛崃市云正合作社和洁环合作社的案例分析
农村婚育观念以及家庭结构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