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旁多泄洪兼导流洞工作闸室位置选择

2014-03-22范景春董延超石亮亮

东北水利水电 2014年1期
关键词:泄洪洞导流洞闸室

范景春,董延超,石亮亮,顾 滨

(中水东北勘测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吉林 长春 130021)

旁多泄洪兼导流洞工作闸室位置选择

范景春,董延超,石亮亮,顾 滨

(中水东北勘测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吉林 长春 130021)

旁多泄洪兼导流洞承担了工程施工导流、生态放流、泄洪及水库放空任务,是一洞多用的典型案例。文中就工作闸室位置选择及隧洞压力状态等问题进行了论述,并提出几点体会,对类似工程设计具有借鉴意义。

泄洪兼导流洞;工作闸室;位置选择;隧洞压力状态;旁多水利枢纽工程

1 工程概况

旁多水利枢纽工程地处西藏自治区拉萨河中游,工程任务以灌溉、发电为主,兼顾防洪和供水,为Ⅰ等大(1)型工程,大坝设计洪水标准为千年一遇,校核洪水标准为万年一遇。枢纽主要由碾压式沥青混凝土心墙砂砾石坝、泄洪洞及泄洪兼导流洞、发电引水系统、发电厂房和灌溉输水洞组成。水库正常蓄水位 4 095 m,总库容 12.3 亿 m3,电站装机容量 160 MW,灌溉面积 4.3 万 hm2。

旁多泄水建筑物由泄洪洞和泄洪兼导流洞组成。其中泄洪兼导流洞由导流洞改建而成,施工期承担导流任务、水库蓄水初期承担生态放流任务、完建期承担泄洪及水库放空任务。泄洪洞为表孔无压隧洞,校核泄洪流量 1 644 m3/s,城门洞型断面尺寸 10.0 m×11.5m,全长 778.9 m,采用挑流消能;泄洪兼导流洞为深孔有压隧洞,校核泄洪流量 1 237 m3/s,圆形断面直径 11 m,全长 756.8 m,采用挑流消能。

2 工作闸门位置方案拟定

利用导流洞改建为永久泄洪洞,多采用“龙抬头”陡槽式无压泄洪洞,由于旁多水库有放空要求,导流洞改建为永久泄洪洞时,利用其进口高程较低的特点,进水口采用深孔式进口,以满足水库放空要求,简化工程布置。

工作闸门如布置在进口,则与检修闸门同设于进口闸室,检修闸门可先期安装,工作闸门需下闸蓄水后,通过对进口闸室改造后形成。由于下闸蓄水至次年汛期的施工工期有限,且进口闸室施工空间狭小,结构改造和闸门安装调试均较困难。工作闸门和检修闸门同设在一个闸室,同时出现问题的可能性也较高。综合考虑,拟定了 2个比选方案:有压与无压洞相结合,工作闸室布置在洞内方案;完全压力洞,工作闸室布置在出口方案。

3 工作闸门位置比选

3.1 运用条件

工程采用分期导流,一期束窄河床利用右岸主河槽过流,二期采用导流洞过流,下闸蓄水后导流洞改建为永久泄洪洞,施工期洪水标准为 20 年一遇。经调洪演算综合比较,确定导流洞进口底板高程 4 031.5 m,圆形断面洞径 11 m,大汛泄洪流量 1 346 m3/s。

考虑工程地处边远地区,地震烈度高、坝体为当地材料坝,表孔泄洪洞超泄能力强,运用可靠,常遇频率洪水通过表孔泄洪洞敞泄满足出库流量要求,工程运行管理相对简单,因此,经泄洪规模、孔口尺寸综合比较确定泄洪兼导流洞闸孔尺寸 7m×7m,收缩比为 51.6%,校核泄洪流量 1 237 m3/s,泄洪洞与泄洪兼导流洞泄量分配比为 5.7∶4.3。

3.2 布置条件

工作闸室布置在洞内,其前为有压段,后为无压段。有压段流速小,水流条件好,可设平面或立面弯道,布置灵活;无压段对岩体厚度和岩石条件无特殊要求,出口段可避免内水外渗对边坡的影响,有利于边坡处理。但为满足运行维护及检修要求,需增设交通洞或闸门竖井。

工作闸室布置在出口,则为完全压力洞。有压洞对岩层厚度、岩石条件要求较高,需深埋于岩石条件较好的岩体中,使岩石能承受较多的内水压力,避免高压水渗出后抬动山坡。

从布置条件看,两方案各有利弊,当出口山坡岩体条件较好时,工作闸室布置在出口较为有利。

3.3 水力学条件

高水头无压隧洞流速大、压力小、流态复杂,需要考虑掺气、气蚀等问题,洞内净空余幅要求大(规范余幅要求为15%~25%,水面不宜超过直墙范围),对体型布置及衬砌结构的不平整度要求较高。有压隧洞因阻力大、流速小、下泄同样流量所需过水断面比无压洞大,但无净空余幅要求,衬砌后的断面反而比无压洞小,并且压力洞内水压力比较稳定,气蚀的可能性小,水流流态较好。有压与无压洞断面面积与流速比较见表 1。

表1 有压与无压断面面积与流速比较表

由表 1 可以看出,在泄量相同时,无压洞断面比有压洞断面大 39%,流速增大 24%,而气蚀可能性反而增大,从水流条件看,工作闸室布置在出口有利。

3.4 结构设计

工作闸室布置在洞内,其后为无压段,无压洞衬砌主要控制荷载为自重、外水压力、灌浆压力及山岩压力等,衬砌受力状态及围岩作用不是很明确;但工作闸室可利用岩体来承担一部分闸门推力,闸室稳定、支铰大梁结构设计相对简单。

工作闸室布置在出口,为完全压力洞,有压圆洞主要控制荷载为内水压力,衬砌受力状态及围岩作用比较明确,结构设计相对简单可靠;但闸门推力均由工作闸室来承担,闸室稳定及结构处理相对复杂。

从结构设计看,2方案各有利弊,就闸室稳定及结构处理而言,工作闸室布置在洞内有利。

3.5 施工工期

此工程初期蓄水期间,需通过调节导流洞进口闸门开度下泄生态流量,待首台机组发电后,导流洞进口闸门才能完全关闭,之后按永久泄洪洞使用要求对导流洞进行改造,并在次年大汛前满足泄洪要求。因此,导流洞改造工期仅为首台机组发电至次年大汛前这一时段,工期有限。

导流洞改造主要内容有渐变段、工作闸室、泄槽及挑流鼻坎的改造,以及工作弧门的安装调试等。闸室布置在洞内,改造工程量大,且大部分改造工作在洞内进行,混凝土施工及弧门安装调试均不便,工期紧张;闸室布置在出口,改造工程量小,仅渐变段改造在洞内进行,其他均在洞外进行,工期满足要求。从施工工期看,工作闸室布置在出口有利。

3.6 工程投资

工作闸室布置在洞内比布置在出口工程直接费用增加 796 万元,约增加 7%的投资。从投资上看,工作闸室布置在出口较优。

3.7 比选结论

工作闸室布置在出口对山坡岩层厚度、岩石条件要求较高,闸室稳定及结构设计相对复杂,但从水力学条件、施工工期及工程投资上看,该方案具有一定的优势,该工程结合出口边坡滑坡体的处理,经综合论证,选择工作闸室布置在出口方案。

4 结语

1)旁多泄洪兼导流洞施工期承担导流任务、水库蓄水初期承担生态放流任务、完建期承担泄洪及水库放空任务,是一洞多用的典型工程案例;

2)采用深式进水口满足水库放空要求,简化了工程布置,节省了工程投资,但进口闸门承受较大的水压力,对闸室的结构布置及闸门、启闭机的技术条件要求较高;

3)压力洞需深埋于条件较好的岩体中,避免内水外渗影响山坡,而无压洞对岩体无特殊要求,有利于边坡处理,出口山坡岩层厚度及地质条件是闸室位置选择的关键因素之一;

4)导流洞改建为永久泄洪洞,工作闸室位置决定了隧洞的压力状态,改造工期是工作闸室位置选择的关键因素之一。

TV65

A

1002-0624(2014)01-0009-02

2013-11-26

猜你喜欢

泄洪洞导流洞闸室
重力式衬砌闸室墙的刚体极限平衡法分析
有压泄洪洞出口闸室滑移原因分析及修复设计
乌斯通沟水库导流洞偏压洞段埋藏式锚筋桩的应用
水下机器人在长河坝电站导流洞闸门堵漏中的应用
基于振型分解反应谱法的深孔泄洪洞进水塔动力分析
高陂水利枢纽船闸闸室应力特性分析
某水电站导流洞出口体型优化设计
浅谈涔天河泄洪洞洞内抗冲磨混凝土的质量管理
简析涔天河泄洪洞在Ⅴ类围岩情况下的进洞施工方法
大尺度、低水头船闸闸室消能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