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沙洋县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模式初探

2014-03-22李志强湖北省沙洋县畜牧兽医局448200

当代畜禽养殖业 2014年4期
关键词:沙洋县鸡粪蛋鸡

李志强 湖北省沙洋县畜牧兽医局 448200

汪长城 湖北省沙洋县高阳镇畜牧兽医服务中心 448200

沙洋县位于湖北省中部,汉江中游,江汉平原北端。现辖13个镇,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和2个新区。国土面积2044平方公里,总人口65万,为湖北历史上著名的“八大重镇”之一,素有“汉江明珠”、“小汉口”等之美誉。

近几年来,我沙洋县紧紧围绕畜牧增效、农民增收的总体目标,积极开展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努力调整畜牧业结构,着力培植龙头企业,切实加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狠抓畜产品质量安全,确保了畜牧业快速健康发展和公共卫生安全。2013年,全县生猪出栏92.08万头,牛出栏6.52万头,羊出栏3.26万只,家禽出笼1542.38万只,禽蛋产量43176吨,同比分别增长3.9%、7.1%、10.9%、6.3%和5.3%。沙洋县连续6年进入全国生猪调出大县行列,肉牛出栏居全省第5位,生猪出栏居全省第10位。全县现有部、省级标准化示范场15家、各类畜禽规模养殖户3368家,其中万头以上猪场12个、万只以上鸡场22个、千头以上牛场8个。2012年5月,沙洋县被确定为全省畜牧强县和全省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示范县。

随着畜牧业的快速发展,畜禽养殖污染问题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沙洋县按照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两型”社会要求,因地制宜,积极探索粪污治理新模式,推进了畜禽粪便的无害化排放,促进了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目前,沙洋县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模式主要有以下六种。

“仙羽”模式,即“三提供三回收”模式。荆门市仙羽禽业公司成立于2001年5月,是一家集种鸡繁育、种蛋孵化、鲜蛋出口、有机肥生产于一体的综合性企业。现存笼海兰系列父母代种鸡10万套,并建有胡家岗蛋鸡养殖园区,入驻养殖户 38户,常年存笼商品代蛋鸡36万只,带动沙洋县及周边地区1万多户发展蛋鸡养殖。2013年,仅十里铺镇蛋鸡存笼就达230万只。在经营过程中,该公司与养殖户建立了紧密的互利共赢关系,按照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和生态循环发展的理念,成功探索出“提供鸡苗、技术服务、饲料配方,回收鸡蛋、鸡粪和淘汰蛋鸡”的产业化经营和生态循环养殖模式,也即“仙羽”模式,既解决了养殖户鲜蛋销售、鸡粪处理的后顾之忧,又为企业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该公司生物有机肥厂筹建于2010年6月,总投资500余万元,其工艺是先将鸡粪堆积发酵,然后配以秸秆、谷壳等填充料,添加有益矿物元素,运用特种微生物进行二次发酵,再经脱臭、干燥和无害化处理后生产出生物有机肥。2011年2月投产,年处理鸡粪10万吨,盈利百余万元,不仅可彻底解决该公司和胡家岗蛋鸡养殖园区的鸡粪污染问题,还可处理其它养殖场的鸡粪。生物有机肥可广泛应用于有机稻、有机蔬菜和花卉苗木种植、渔业养殖等,能显著提高农林鱼产品质量,前景十分广阔。生物有机肥厂的建成,有效破解了鸡粪污染的难题,促进了全县蛋鸡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高阳”模式,即秸秆养牛—牛粪种菇—菇料还田的农业循环经济模式。沙洋县科牧养殖有限公司位于高阳镇垢冢村,2005年开始利用农作物秸秆发展养牛业。到目前为止,已发展成为拥有22栋标准化牛舍和1个秸秆颗粒饲料厂、年出栏肉牛5000余头的大型肉牛养殖场,为全省规模最大的肉牛养殖基地。为解决养殖过程中的牛粪污染问题,我局组织农户外出参观学习双孢菇种植技术,动员科牧公司将牛粪无偿送给周边农户发展双孢菇生产,试种成功后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到目前为止,该村已发展双孢菇大棚40多个,年处理牛粪5000余吨,年产双孢茹300吨,为农民增收240余万元,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牛粪不再是臭气熏天、人见人嫌的废弃物,而是双孢菇种植户的“香饽饽”。

厌氧生物处理模式。利用国家沼气项目,号召农户改厕、改圈、改厨,新建沼气池,对畜禽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目前全县沼气池已达9705口。在科牧公司、翠彩公司、裕洋公司等规模养殖场建设400m3的大型沼气池,不仅解决了养殖场照明、取暖等问题,而且为周边农户供气。积极推进清洁家园、清洁田园、清洁水源“三清”工程建设,95%以上的规模养殖场建有三级沉淀池,经厌氧生物处理达标后,用于农田、果园和水产养殖。

粪污处理系统模式。湖北沙洋正邦现代农业有限公司是我沙洋通过招商引资引进的大型养殖、加工企业。建场之初,该公司就投资800余万元,修建了大型污水处理系统,污水经沉淀、净化等工艺处理后达到农业排灌用水标准,解决了该公司生猪养殖场的粪便污染问题。

生物发酵床模式。畜禽粪尿经垫料中微生物降解、消化、利用,无粪尿污水外排,实现了粪污的“零排放”。截至2013年底,全县已建成生物发酵床面积28万m2,饲养生猪15万头。

家庭式规模化养殖模式。养殖规模过大、过密,污染治理难度大,费用高。结合沙洋县实际,重点在全县推广了养猪 “150”、 蛋鸡 “153”、 养牛“165”、养羊“1235”等多种适合农民的“家庭式规模养殖模式”,利用农民的责任田对畜禽粪便进行消纳。截至2013年底,全县已建成“150”模式1541栋 、“153” 模 式 1214 栋,“165” 模 式 1135 栋 ,“1235”模式 139 栋。

除以上六种污染治理模式外,在规模养殖场普遍推行干清粪、干湿分离、雨污分离等措施,减少了污水排放。同时,着力推广农牧结合、林牧结合、渔牧结合的生态养殖技术,促进畜禽粪便的转化利用,实现了全县畜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沙洋县鸡粪蛋鸡
蛋鸡多产蛋要过三道关
春季蛋鸡养殖三防
鸡粪喂猪注意事项
请大声一些
沙洋县水稻“一种两收”品比试验
集约化鸡场鸡粪的资源化利用
因鸡粪争吵老汉突发脑溢血当事人被判部分担责
蛋鸡和肉鸡
蛋鸡和肉鸡
“一高三新”促进现代畜牧业发展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