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古代文人诗画解读中国古典园林美学观的形成

2014-03-22洪丽王崑方伟萍

关键词:造园文人山水

洪丽 王崑 方伟萍

(东北农业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30)

从古代文人诗画解读中国古典园林美学观的形成

洪丽 王崑 方伟萍

(东北农业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30)

以园林审美主体需要与审美客体发展的关系为立足点,探讨文人山水园的审美追求及历史背景。在回顾崇尚自然、写意及雅意清新的园林美学观发展脉络基础上,通过剖析陶渊明、王维、白居易等文人诗画中的造园思想,说明文人士大夫的审美观和价值观如何通过诗画融入中国古典园林造园思想之中。从园林审美的角度解释园林中诗情画意的来源,强调古代文人及其山水诗画在中国古典园林发展过程中的历史作用。

文人山水园;山水诗画;园林审美;园林美学观

一、引言

中国园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晶,具有广泛的包容性。在传统文化千丝万缕的联系中,各种艺术形式几乎皆可在古典园林中得以运用和体现,如文学、哲学、美学、绘画、戏曲、书法、雕刻等。其中,与园林艺术关系最为密切的是中国诗文和文人画。因此,中国古典园林享有“凝固的诗、立体的画”之盛誉。

园林依存于自然,但归根结底是人创造的。人的思想,特别是造园师对自然的态度、对自然的理解,自然反映在园林的形式与内容上。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自然山水园林到诗人和画家自成一派的隋唐文人山水园的出现,经过漫长、不间断的发展,中国古典园林乃至现代园林景观的布局、构景仍与文学、绘画紧密结合。可以说,文人山水园是中国古典园林的集大成者。其中文人不仅是园林艺术的审美者,也是造园活动的参与者。处在同一历史时期的文人具有相似的生活情感体验,作为审美主体,对园林美的见解趋于一致,形成群体性审美风尚。作为造园活动的参与者,自觉将审美观和价值观融入园林规划设计中。具有诗情画意的文人山水园横空出世,又促进了文人的审美体验,园林美学观随之萌芽、发展、走向成熟。山水诗、山水画、山水园林作为我国古代山水文化的子系统,三者同源、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并通过文人造园师紧密联系在一起。园林为了满足文人这一审美主体的需要,自然带有诗情画意和文人情趣。可以说,传统园林美学观的发展是与审美主体的需要息息相关、相伴相生的。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发展,现代园林的审美主体呈现多样化趋势。如何得知审美主体的真实需要,成为国内心理学者和风景园林研究者的关注热点。金学智的《中国园林美学》是我国第一部对中国古典园林美进行系统化研究的专著,填补了园林艺术美学研究领域的一项空白[1]。周武忠研究认为,中国古典园林造园风格和造园思想深受传统哲学影响,分别受到六朝玄学、中唐禅宗及宋明理学传统哲学思想的影响[2-3]。韦诗呐从山水文学角度分析山水文学对园林审美情趣与古典园林发展的影响,强调文学作品对人的审美观和审美情操的影响[4]。此外,大多研究集中于对园林设计美学的具体影响,如园林中植物的配置种植形式、建筑山石的布局等。除园林美学和心理动因外,也有从历史背景、生活需求为立足点了解其审美观和价值观,研究园林审美整体性中的差异性[5-6]。本研究从园林审美的角度解释园林中诗情画意的来源,剖析文人山水园的审美追求和发展历程,阐述山水诗、山水画通过文人这一中介对园林审美的影响,使园林美学观的发展脉络更为直观地展现。不仅有助于明晰文人在中国古典园林发展过程中的历史作用,也有助于揭示审美主体需要与审美客体发展的关系,对现代园林景观的创造和审美情趣的培养具有指导意义。

二、文人山水园的审美追求及发展历程

(一)文人山水园的审美追求

文人山水园是士流园林,侧重于赏心悦目,寄托理想,陶冶性情。它不仅是指文人经营或为文人所有的园林,也泛指那些受到文人趣味浸润而文人化的园林[7]。众多诗人、画家、工匠参与创作的文人山水园讲究诗情画意。文人园的审美追求不以摹仿大自然的形似为最终目的,而是在不违背大自然真实性的前提下,运用“形式美”的规律和法则,以夸张和概括的艺术手法对自然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一花一石加以美的再创造,从而激发观者的丰富联想,以充实园林的意境和气势。

一是效法自然。游山玩水,在自然中获取美感,是中国传统文人的日常生活。自然审美也是中国美学的核心,追求与大自然和谐相处。正如《园冶》中所描述,“因势堆山,就低挖湖”“宜亭斯亭,宜榭斯谢”,即依据整体自然环境,在局部空间创造更完美的景观。“虽由人作,宛自天开”,每个景物均由人工创造,观赏时人工经营之意似又隐去,景观浑然天成,与自然合为一体。二是追求写意。自唐至宋,写意的美学观发展日臻成熟,文人造园都主观地融入个人思想情操,通常用诗歌和绘画作品表达园主的志向和品格,因此园林也成了表达情操的艺术品。三是尚野趣。如《三国演义》中的高人谋士,入世前大多居于人迹罕至、野趣横生的仙家之地。这种无为、天然的“野逸”美,是对深幽、清奇、不羁、无约束的心理需求的满足。在自然的神奇和变幻莫测中,拓展欣赏者的心理空间,使其心理空间也变得深邃委曲,达到一种神秘的心理状态。四是重“奥如”。中唐以后的文人雅士不再单纯追求雄阔壮大、气势恢宏之美,而是逐渐由外扩的豪气转向内敛的雅趣,这对唐代以后的园林创造产生很大影响,调整了人们对于自然环境和人造环境的审美趣味——重视风趣幽深纤巧而不局促,经纬纵横而不混乱,绿树青苔,隐约卓绝之美的“奥如”情境。

(二)文人山水园的发展历程

文人园林起源于魏晋,萌芽于隋唐,成熟于宋明。魏晋时期文人士大夫经营的园林,在老庄哲理、佛道精义、六朝风流、诗文趣味等时代思潮的影响中发展起来,成为当时造园活动的主流。当时的士流园林规模小而精,造园手法从单纯写实到写实和写意相结合,园林与山水画、山水诗文互相启导、互相促进,开启了后世文人园林的先河。

中唐以后,文人直接参与造园规划。他们凭借对大自然风景的深刻理解和对自然美的高度鉴赏能力从事园林规划设计,同时把对人生哲理的体验、宦海浮沉的感怀融注于造园艺术中。于是文人官僚的士流园林本身具有的那种清新雅致的格调得以进一步提高和升华,更添一层文化色彩,出现“文人园林”。代表性园林有庐山草堂、浣花溪草堂、辋川别业等,代表性造园文人有白居易、王维、杜甫等。文人官僚在开发园林、参与造园的实践活动中逐渐形成比较全面的园林观——以泉石竹树养心,借诗酒琴书怡性。这对于宋代文人园林的兴起及其风格特点的形成具有一定的启蒙意义。

从宋代到清代雍正年间是中国古典园林成熟的前期。成熟前期意味着风景式园林体系的内容和形式已完全定型,造园艺术和技术基本达到最高水平。在这770余年的漫长历史过程中,由于改朝换代、政治经济形势的更迭变化,园林的发展包括文人园林的发展也有相应的起伏波折,并出现两个发展高峰期:宋代是第一个高峰,明中叶到清初是第二个高峰。萌芽于唐代的文人园林,到宋代已成为私家造园活动中的一股新兴潮流,同时影响皇家园林和寺观园林。宋代文人园林的风格特点大致可以概括为简远、疏朗、雅致、天然四个方面,著名的有艮岳、苏州的沧浪亭等。到元代,民族矛盾尖锐,明初战乱甫定,经济有待复苏,造园活动基本上处于迟滞的低潮状态,明永乐以后才逐渐进入成熟前期园林发展的第二高峰阶段。

三、不同历史时期文人诗画对园林美学观形成的影响

(一)崇尚自然的园林美学观

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不安,门阀等级森严。名士们往往寄情山水、崇尚隐逸,悠游于名山大川中,逐渐形成一种独特的审美体验。山水情结在他们心里生根发芽,崇尚自然的审美观念逐渐体现在其诗画作品中。魏晋南北朝是我国山水诗形成的自觉时期,相继出现陶渊明、谢灵运、谢眺、鲍照等山水田园诗名家。在此之前,山水草木一直是诗歌的点缀,山水只作为背景出现。“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兮,雨雪霏霏。”《诗经·采薇》中这句风景描写,虽是为衬托主人公的凄凉心境,还不属于山水诗的范畴,但启发了后人对山水景物的感悟描写。这一时期出现的真正意义上的山水诗作如:“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诗人望山水而起兴,正是自然山水给诗人带来了审美愉悦。自此,对自然山水的审美一发不可收。又如:“岱宗秀维岳,崔崒刺云天。岝崿既嶮巇,触石辄千眠。登封痤崇坛,降禅藏肃然。石闾何晻蔼,明堂秘灵篇。”(谢灵运《泰山吟》)更是专为游览山川而作。

与此同时,山水画也在挖掘自然美的基础上萌芽、发展。西晋卫协的《上林苑图》是我国第一幅山水画作品,也是山水画以园林为题材的开端。东晋顾恺之继之创作《庐山图》和《望五老峰图》。山水已摆脱作为人物画的背景状态,山水画创作的目的也不是“成人伦,助教化”,而是自由抒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中国最早的山水画理论出现在南朝时期。宗炳在《画山水序》中提出“畅神”的观点。王微在《叙画》中写道:“望秋云,神飞扬。临春风,思浩荡。”自然界山石草木的美让士人惊叹,促其不断描摹和咏诵,这也是其在乱世中的一片乐土,一点寄托。

山水诗和山水画虽然能让士人在想象中感受到审美愉悦,但这点寄托是远远不够的。于是,名士们开始将在大自然中体验到的乐趣、在诗歌、绘画中表达出的审美观渗透到居所。由此,山水园林正式登上历史舞台。其中,南朝的文人、名流以居处园林尽享自然,其庄园别墅皆显天然清纯之美。最有代表性的当属谢灵运家族的谢氏庄园。他在《山居赋》中如此描写庄园环境:“其居也,左湖右江,往渚还汀,面山背阜,东阻西倾,抱含吸吐,款跨纡萦,绵联邪亘,侧直齐平。”园林的规划布局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体现出谢灵运的园林审美力求自然生态、景色优美,与他的山水诗作一脉相承。寄情山水、雅好自然成为当时社会的风尚。山水诗、山水画的审美情调受其影响,崇尚自然的园林美学观在文人士大夫的带动下形成。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思想和隐逸避世、悠闲从容的情调,使中国人的艺术心境完全融于自然。

崇尚自然的园林美学观代表人物是陶渊明。陶渊明深受老庄思想浸染,追求自然之道,喜爱田园生活。“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是他人生追求的真实写照。他用诗人敏感、细腻的心,体会自然界的山石草木、四时变幻、阴晴雨雪,其个人审美观也在观察、感受、体味自然中不断形成发展。陶渊明的田园诗显现出其恬淡自然的情怀、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如《饮酒》开篇写道:“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隐喻东篱可以不是眼前的东篱,南山也可以不是眼前的南山,只要这一切在自然中和谐共处,“我”的心也真正属于自然。“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陶渊明以真实自然的态度描绘生活,抒写情怀。一个“真”字,是其最高的审美追求。“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这首《归园田居》道出陶渊明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及其崇尚自然的审美观和质朴归真的价值观。“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风吹花落,满地鲜红,荡舟于绿水中央,好一幅天然山水之景。“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陶渊明集》卷五《杂文》)鸡鸣狗叫,鱼跃鸟出,男耕女织,呈现出安详平和的农家生活。这是陶渊明的诗,陶渊明的文。他描写的虽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园林,但其崇尚自然的审美观通过其诗其文影响同时代甚至后世的园林创作。后世取其诗文之意来命名的江南园林不胜枚举,如苏州的五柳园、上海的日涉园、扬州的寄啸山庄等。更有广西桂林雁山别墅的石刻门联“春秋无佳日,林园无俗情”。历代文人把陶渊明的美学精神“物化”,融入可居、可游、可观的山水园林。

(二)隋唐写意的园林美学观

隋唐是封建王朝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时代,诗歌、绘画和园林艺术都迈入一个全新时期。园林开始从重物质转变为重审美。唐初,文人墨客的社会影响日甚,积极参与营造园林,将诗画的情趣与园林景物结合,因画成景、以诗入园。因此,隋唐时期金碧、青绿、水墨山水画艺术得到长足发展。如,展子虔的《游春图》是青绿山水的代表作;李思训父子是北宗金碧山水的高手;王维将诗、画结合起来,创作出有诗情画意的水墨山水画,被尊为南宗山水画派鼻祖;张璪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则是后世山水画创作和造园的基本原则。山水田园诗的成熟与兴盛时期是唐朝。诗仙李白常年游历名山大川,写下《敬亭山》等山水名篇,游凤凰台写下“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白居易在钱塘湖吟出“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以孟浩然、王维为代表的山水诗派又将空、虚、野、静的审美情趣融入到山水诗中,对后世造园的美学思想产生深远影响,诗歌与园林通过文人之间的联系变得更加紧密。不同于六朝园林从自然中获取美,唐代的审美经验已经跃入一个新的阶段。从高度发达的抒情诗和内容丰富的山水画中寻求再现自然美的途径,并将园林作为一种实体诗画来创作。

王维是隋唐写意的园林美学观典型代表之一。山水画、山水诗和山水园林对王维而言,是生活和志趣的一部分。从王维的“辋川别业”风景题名即可看出,园林如同诗画一般成为表达高洁志趣的途径。“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喻为独坐竹林,弹琴高唱无人知,但明月却知我的心性般来与我作伴。是诗,是画,是景,更是情。陶渊明的意,谢灵运的境,兼而有之。王维将自身的情感注入诗中、画中、园林中,描绘出一种全新的美学境界。“青青翠竹,皆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情与景合,意与境浑,名曰写意。辋川别业是王维写意美学观的集中体现。建成后,其邀好友裴迪一同游玩。二人赋诗唱和,共写就40首诗描述园中20个景点,结集为《辋川集》。其中,文杏馆是园内的主要景点,主体建筑物是以文杏为梁、香茅草作屋顶的厅堂。王维诗曰:“文杏裁为梁,香茅结为宇。不知栋里云,去作人间雨。”诗人因山馆的形象而引起遐思,以文杏、香茅象征自己的高洁[7]。王维有一幅《辋川图》长卷,对辋川的全部景点进行逼真、细致的描绘。相传,宋代诗人秦观病中展阅此图,恍惚中觉得自己仿佛与王维相携同游,因此得以病愈。与其说是王维的高超画技使得秦观仿佛置身画境,不如说是王维将自身的精神追求和思想感情融入画中,画外之意让人感同身受。辋川今虽不存,但其美学思想却一直影响后世。梅高洁傲岸、兰幽雅空灵、竹虚心有节、菊冷艳清贞,园林的花木不仅拥有自然姿态之美,更是园主人格的象征。甚至轩、馆、斋、堂等建筑小品都赋予各自的性格烙印,这与写意园林美学观的发展盛行密不可分,是中国古典园林区别于西方园林的主要特征之一。

隋唐写意园林美学观另一代表是白居易。白居易的园林美学观经过长期对自然美的领悟和造园实践的体会而形成,不仅将儒、道的哲理融入造园,还注入佛家禅理于造园意境创作当中。诗云:“落景墙西尘土红,伴僧闲坐竹泉东。绿萝潭上不见日,白石滩边长有风。”(《夏日与闲禅师林下避暑》)一面参禅,一面领略园林风物之美,足以说明参悟禅理与园居生活的契合。“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草》)他的诗于平白朴素中流露哲理。“有水一池,有竹千竿。有书有酒,有歌有琴。”他的园于简单朴实中彰显志趣。白居易的园林美学观与其平易近人、质朴恬适的诗歌创作风格相统一。其庐山草堂取陶渊明“悠然见南山”之意,可以说是对陶渊明美学思想的一种延续与传承。白居易在实践基础上产生的朴素主义园林美学思想,在中国园林美学史上书写出浓墨重彩的一笔。特别是后世苏州园林尚雅不重粉饰,一面白粉墙,一丛君子竹,一柱太湖石,体现园主高雅情操的手法与白居易的园林美学观密不可分。

(三)宋代雅意清新的园林美学观

受理学格物致知和禅宗内省思想的影响,宋代文学艺术已由表面上的外向拓展转化为纵深的内在开掘,诗歌、绘画、园林表现出雅意清新的审美格调。宋代诗人多从平淡无奇的自然小景和日常生活中捕捉诗意,写景新颖、奇巧、灵活、深透、亲切,如苏轼《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宋代山水诗中充斥着人生哲理、人文意向、现实的社会生活意向,诗人的情操与志向体现得更加成熟。北宋郭若虚在《图画见闻志》中写道:“或问近代至艺,与古人何如?答曰:近代方古多不及,而过亦有之……若论山水、林石、花竹、禽鱼,则古不及近。”认为李成、范宽等的山水画超过李思训、王维。可以说,宋代是写意画发展的黄金时期,写意达到成熟。米芾父子山水以“意笔”“墨趣”为特色,宋末郑思肖的兰竹满含悲愤之情,元代倪云林画山水则是“逸笔草草,不求形似”,只为抒发心中感慨。

宋代文人写意园发展到成熟阶段,文人更加主观地将个人情感志向融入园林。园林取名开始富有寓意,如司马光的“独乐园”、宋徽宗修建的“艮岳”等。园林设计运用清池、佳木,不求形似,寥寥数笔便写出主人气质,与山水写意画的“意在笔先”如出一辙。这个时期,园林往往是以文会友、诗酒唱和之地。典型作品是苏州的沧浪亭,其建于北宋,是文人苏舜钦的私园。“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沧浪亭”表达出苏舜钦的清高雅趣。园中景物落落大方,以自然为美。竹为园中的特色景物,象征君子的虚怀若谷。亭中名联为取自欧阳修及苏舜钦诗作的“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视金钱俗物为粪土,雅好自然的文人审美跃然而出。

明中叶以后,延续元代自由放逸、别出心裁的写意画风。文人画风靡画坛成独霸之势,并达到绘画、诗文和书法三者的高度融合,文人、画家也直接参与造园。明代的山水园秉承两宋,文心画意藏于园中。江南四大名园之一拙政园,建筑布局疏落相宜、构思巧妙,风格清新秀雅、朴素自然。画家文征明曾写《王氏拙政园记》,并亲绘31景,有《拙政园图咏》存世,明时园景风貌可见一斑。园以水为主,水景缅邈,狭长的曲岸深处出岛,浅水藏矶,高者为山,低者拓池,花木繁茂,疏置茅亭台榭,清旷如郊野。正是“流水断桥春草色,槿篱茆屋午鸡声。绝怜人境无车马,信有山林在市城。”园中既有画家文征明的文人审美,也有主人的“拙政”情怀。

清初,康熙帝南巡江南,深慕江南园林风物之美,归后即聘江南文士叶洮和造园家张然参与畅春园的规划设计,使得文人趣味渗入宫廷造园艺术,在园林的皇家气氛中平添几分雅意清新的韵味,如承德避暑山庄、清漪园等。避暑山庄的建筑布局疏朗,体量较小,外观朴素淡雅,体现康熙“无刻桷丹楹之费,有林泉抱素之怀”的造园原则。清漪园则充分体现乾隆的造园理念:“移天缩地在君怀。”[7]清乾隆以后,中国封建社会盛极而衰,古典园林步入成熟后期阶段。文人园林日益呈现出形式脱离内容的倾向,由早先的生动风格蜕变为僵化模式,以往的生命活力也日益衰竭,大部分徒具形式而丧失精神实质。文人涉足园林也不像上一时期那样结合实际,诗文中论点及园林艺术虽然仍有一些精辟见解,但大多是一鳞半爪,偏于描述性的心领神会,难免浮泛空洞,失却了上一时期文人造园进取、积极等富于开创的精神。

四、结语

中国古典园林融建筑、雕塑、文学、绘画、书法于一体,形成了别具一格的艺术特色。中国文人山水园林起源于魏晋,萌芽于唐代,兴起于宋代,发展于明清,不仅具有满足主体现实生活需求的功能,更重要的是满足主体的精神需求。一般的文人即便不参与造园,也普遍关心园林、享用园林、品评园林,与园林生活结下不解之缘。他们谈论园林如谈论书、画、诗文一样,说明园林艺术创作和鉴赏需要具有相当的文学修养及审美水平,惟有当时学富五车、诗画兼备的文士和颇具文人心怀的清帝乾隆或身为画家、书法家的宋徽宗赵佶等才具有这种能力。由是观之,真正意义上的中国古典园林与古代文人密切相关,研究中国古典园林必须了解园林审美主体文人的情感和审美需求。

本研究从中国古典园林历史发展的角度,从宏观上把握园林美学观发展脉络,以典型人物、典型诗画作品反映出的园林美学思想和积极作用为切入点,剖析中国古典园林发展过程中园林美学观的形成,但美学理论基础不足,缺乏园艺、建筑、文学、诗歌、书法等多种艺术类型融合剖析,后续还需深入研究。根据当今的时代特点,现代园林审美需求的研究还可引入环境心理行为学的相关知识,进行群体性和个体性的审美分析。

[1]金学智.中国园林美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2]周忠武.寻找伊甸园[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

[3]顺昌.中国园林美学(增订新版)[J].文艺研究,2000(5).

[4]韦诗呐.传统文人山水审美情趣与古典园林[J].大众文艺,2010(10).

[5]韩冰.中国古典园林与山水画关系的多维度审视[J].芒种, 2014(1).

[6]聂仁健.中国文人园林的发展[J].民营科技,2009(8).

[7]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史[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TU986.1

A

1672-3805(2014)06-0045-05

2014-06-05

洪丽(1971-),女,东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风景园林规划设计、风景园林历史与理论。

猜你喜欢

造园文人山水
爱在一湖山水间
古代文人与琴棋书画
山水之间
文人与酒
一处山水一首诗
壹 造园·纳瑞集祥
文人吃蛙
《山水》
江南园林造园手法在新中式园林中的应用初探
浅谈古诗文与中国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