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孩子,我拿什么吸引你

2014-03-22张云华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2014年4期
关键词:教育家生字游戏

张云华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心理学家分析,当人心情愉快轻松的时候,他的整个身心就处于一种最佳状态,各种潜能将得到很好的发挥。因此,我们要努力改变教学的机械、沉闷和程序化,让孩子的心灵自由飞翔,让师生的活力尽情释放,让快乐的阳光洒满课堂。小学语文快乐课堂,老师拿什么去吸引学生?

一、幽默

苏联著名教育家斯维特洛夫指出:“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教学幽默就是指教师运用各种奇巧的,出人意料的语言、动作、表情、物件等,以此唤起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学生的智慧,让学生在轻松和谐愉悦的气氛中掌握知识经验的心理过程。在教学中巧妙地运用幽默,可使教师的讲课变得风趣、诙谐、睿智。在课堂上,一学生突然学起鸡叫来,其他学生哄堂大笑。老师看了看表说:“这只表误事了,没想到现在已是凌晨。”面对打瞌睡的学生,老师佯装万分抱歉地说:“真对不起,如果不是重要事情,我绝不会叫醒你。”在教学中,当学生把“一道残阳铺水中”读得声高气壮,不合乎诗歌意境时,支玉恒老师幽默地说:“这道残阳太强烈了!”一学生读书结结巴巴,老师说:“孩子,你这样读,那是因为你的嘴巴无法跟上你聪明的脑袋。”教师恰到好处的幽默还能化滞涩为顺畅,化沉闷为活跃,化紧张为轻松,为课堂带来一缕春风,引进一股清泉,从而使整个课堂教学峰回路转,别开生面。

二、游戏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最好的学习动力是对所学材料有内在兴趣,而最能激发学生兴趣的莫过于游戏。游戏是儿童的天性。由于年龄特点和个性发展的需要,游戏是小学生学习、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课堂游戏是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气氛中,在欢乐愉快的活动中,在激烈的竞赛中,巩固已获得的知识,并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学习新的知识,促进知识的迁移。如教师在复习学过的生字时,用卡片先出示一个生字,然后让一组学生轮着读生字字音、组词,这就是“开火车”游戏。又如一教师做 “找朋友” 游戏:一生拿一张卡片“打”,说:“找呀找,找呀找,谁是我的好朋友?”拿卡片“拔”和“拍”的同学就都可以上前说:“我是你的好朋友。”大家说:“对对对,‘拔是‘打的好朋友。”最后大家一起读读两位好朋友手中的字,说说这两个字的偏旁。通过课堂游戏,寓教于乐,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故事

故事是儿童喜闻乐见的文学形式,因为故事,才能与学生零距离接触,才能与学生心有灵犀,才能更好地心灵沟通,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会读书的孩子用两只眼睛读书,一只眼睛看到书里的文字,一只眼睛看到文字背后的故事。教师要用故事吸引孩子。孩子都有爱听故事的天性,有时面对叽叽喳喳顽皮的孩子,老师只要轻声细语地说个精彩的故事,再调皮的孩子也会被精彩的故事情节吸引住,马上就安静下来。在讲故事的同时,设计一些问题与孩子们交流,让孩子在入神的倾听中轻松愉快地融入教师营造的教学意境中和问题的情境中。例如有教师教学韵母ɑ、o、e,先出示有公鸡、白鹅、医生为小女孩看病的挂图,自主编故事:“大公鸡喔喔叫,它在催人们早起呢。最高兴的要数大白鹅了,它一大早就跑到河里游泳。芳芳小朋友也起来了,她张开嘴巴想唱歌,可是声音哑了,她赶紧跟着妈妈去医院看病,医生阿姨正为她检查,叫她啊啊地叫。”用故事教学,让学生在故事中“学习并快乐着”。

英国教育家斯宾塞于1854年就提出了“快乐教育”的思想。他认为学习如果能给学生带来精神上的满足和快乐,即使无人督促,也能自学不辍。快乐地学习是最好的学习。我国特级教师、教育家魏书生明确地提出:“每堂课都要让学生有笑声。”因为快乐所以吸引,小学语文快乐课堂让学生乐在其中,欲罢不能。

猜你喜欢

教育家生字游戏
教育家与儿童
读儿歌识生字
生字辨识大闯关
复习生字字形的方法
津派教育家成长
为什么现在要说“新教育家”
教育家
疯狂的游戏
爆笑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