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世界男子自由体操难度动作的发展趋势研究

2014-03-20林,杨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3期
关键词:竞技体操转体决赛

谭 林,杨 冰

(楚雄师范学院体育与健康学院,云南 楚雄 675000)

1 前言

为了充分体现竞技体操评分规则能够在比赛中区分出最优秀的体操运动员的宗旨,2006年国际体联对评分规则进行了大改革,颁布了一套与以往截然不同的评分规则。成套动作由难度分和完成分组成,它打破了传统的10分制,设置了难度分不封顶,完成分从10分开始往下扣,加大扣分力度。难度分由9个最好的有效动作价值以及下法的难度价值、根据每个项目的特殊规则,计算连接价值和在选定的10个动作之内计算所完成的动作组别的数量及价值组成。[1,2,3]第29届和第30届奥运会竞技体操比赛是在打破传统10分制的规则背景下举行的最为重要的两次比赛,在这两届比赛中,邹凯都获得了男子自由体操的冠军。规则的不断变化,导致竞技体操世界格局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争夺金牌的国家不再是一两个国家,而是慢慢出现了群雄逐鹿的局面。动作难度是成套动作难度分的基础,各国教练和运动员把大多数精力都放在动作难度上,谁拥有较高的难度,谁就有可能获得比赛的最后胜利。本文通过对这两届奥运会男子自由体操决赛前8名运动员难度动作的比较研究,分析男子自由体操难度动作的发展趋势。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第29届奥运会与第30届奥运会竞技体操男子自由体操决赛前8名运动员成套动作的难度动作。

2.2 研究方法

通过文献资料法、录像分析法、比较研究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第29届和30届奥运会竞技体操男子自由体操决赛前8名运动员成套动作的难度动作进行统计和对比分析。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D”分是一套动作的难度价值,是运动员取得优异成绩和好名次的前提条件,自从国际体联实施难度不封顶规则以来,世界各国的运动员都在不断地冲击和创造更高的难度,试图依靠“D”分赢在起跑线上。一套自由体操动作是由10个难度动作包括技巧和非技巧动作组成。单个技巧动作是整套动作以及发展串联动作的基础,非技巧动作的分值尽管不高,但使用此类动作主要是为了满足动作组别的要求得到0.5分的组别分。在成套动作中,运动员还能利用该类动作起到调整动作节奏以及合理分配体能的作用。单个技巧动作与空翻串联动作是整套动作的主体,是最能体现选手个人特点和创造能力的精华部分。[4]

3.1 两届奥运会男子自由体操决赛动作难度级别的统计

3.1.1 非技巧动作

第29届奥运会男子自由体操决赛前8名运动员完成的非技巧动作为10人次,其中9人次是C组动作,俄式挺身转体1080°以上有4人次,占非技巧动作使用总人次的40%;日本手倒立为5人次,占总人次的50%。只有1人次完成D组动作,动作是托马斯打滚360°起倒立落下接托马斯全旋,占总人次的10%。8名运动员中有2人在成套动作中使用了2个非技巧动作,他们分别是俄罗斯运动员戈洛楚科夫和德国运动员汉布钦。

第30届奥运会男子自由体操决赛前8名运动员完成的非技巧动作有9人次,其中8人次为C组动作,俄式挺身转体1080°以上为3人次,占到非技巧动作使用总人次的33.3%,日本手倒立有5人次,占到总人次的55.5%;1人次为D组动作,占到总人次的11.1%。参赛的运动员中只有罗马尼亚运动员科兹奇使用了2个非技巧动作。

3.1.2 技巧动作

第29届奥运会男子自由体操决赛前8名运动员完成的成套动作中技巧动作有70人次,对70人次的技巧动作进行划分,可分为B组6人次、C组29人次、D组23人次、E组9人次和F组3人次5个难度组,分别占技巧类动作使用总人次的8.6%、41.4%、32.9%、14.3%和2.9%。动作的难度级别主要集中为C、D和E组。

第30届奥运会男子自由体操决赛前8名运动员完成的成套动作中技巧动作为71人次,对71人次的技巧动作进行划分,可分为B组7人次、C组15人次、D组31人次、E组12人次和F组6人次5个难度组,分别占技巧类动作使用总人次的9.9%、21.1%、43.7%、16.9%和8.5%。动作的难度级别也主要集中为C、D和E组。

3.2 两届奥运会男子自由体操决赛难度动作的比较研究

3.2.1 非技巧动作难度级别的比较

第29、30届奥运会男子自由体操决赛中非技巧动作完成的人次分别为10人次和9人次。C组的俄罗斯挺身转体1080°以上和日本手倒立在两届比赛中使用了17人次,占到非技巧动作使用总人次的89.5%。而D组的托马斯打滚360°起倒立落下接托马斯全旋在第29届奥运会上以及马纳2秒慢起成手倒立2秒在第30届奥运会上都只使用了1人次。在非技巧动作的选择上,各国运动员都热衷于选择C组的俄罗斯挺身转体1080°以上和日本手倒立。虽然非技巧动作不具备连接加分的优势且难度级别较低,但规则规定运动员的成套动作中必须要有满足组别要求的非技巧动作,否则不能获得0.5分的组别分,并且非技巧动作还能起到调节成套动作节奏和运动员体能的作用,所以运动员不得不在成套动作的编排中为了满足规则的要求而安排非技巧动作。

3.2.2 技巧动作难度级别的比较

技巧动作在整套动作中占有绝对的主体地位,是提高“D”分的重要因素。B组动作在两届决赛中分别占技巧动作的8.6%和9.9%,C组分别占41.4%和21.1%,D组为32.9%和43.7%,E组为12.9%和16.9%,F组为4.3%和8.5%。B组动作在整套动作中主要是为了获得连接加分来使用的,在技巧动作中占的比例较小。由于规则的改变,使得只有包含D组动作的技巧串才具有连接加分,C组的技巧动作在以后的比赛中将更多的和D组及以上动作使用在技巧串中,以单个动作来完成的情况将销声匿迹。D组及以上技巧动作在两届决赛中分别占全部技巧动作的50.1%和69.1%。D、E和F组动作的使用比例都有所提高。

3.2.3 10个有效动作的难度价值分析

“难”与“美”是现代竞技体操永恒的发展主题,是竞技体操比赛的两大技术要素。运动员想要在比赛中取得满意的成绩,首先要提高10个有效动作的难度价值。从表1可以看出,第29届奥运会男子自由体操决赛中运动员的10个有效动作的平均难度价值为3.56分,第30届奥运会男子自由体操决赛中运动员的10个有效动作的难度价值平均分是3.84。第30届奥运会男子自由体操决赛前8名运动员成套动作中10个有效动作的难度价值平均分要高于第29届奥运会,并且具有显著性差异 (P<0.05),表明第30届奥运会男子自由体操决赛前8名运动员的成套动作中10个有效动作的难度价值平均分较第29届奥运会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在动作难度水平上,世界男子自由体操还在不断的向前发展。

表1 两届奥运会男子自由体操决赛10个有效动作的难度价值情况

3.3 小结

C组的俄罗斯挺身转体1080°以上和日本手倒立是运动员对非技巧动作的首选。目前运动员的成套动作中以C、D和E组动作为主,它们在两届奥运会中分别占动作使用总人次的41.4%、32.9%、12.9%和21.1%、43.7%、16.9%,高难度级别的E组、F组动作的使用比例增大。第30届奥运会男子自由体操决赛运动员的成套动作中10个有效动作的难度价值平均分要高于第29届奥运会,并且具有显著性差异 (P<0.05),表明目前男子自由体操10个有效动作的难度水平较第29届奥运会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4 男子自由体操难度动作的发展趋势

运动员会继续选择C组的俄罗斯挺身转体1080°以上或日本手倒立或D组动作作为非技巧动作。对于技巧动作,C、D和E组动作是运动员成套动作的主体,从项目的发展趋势来说,高难度级别的E组和F组动作的使用比例将增大。在动作难度水平上,世界男子自由体操还将不断地向前发展。

[1]国际体操联合会.2006—2008年男子竞技体操评分规则 [S].国际体联男子技术委员会出版,2006.

[2]国际体操联合会.2009—2012年男子竞技体操评分规则 [S].国际体联男子技术委员会出版,2009.

[3]国际体操联合会.2013—2016年男子竞技体操评分规则 [S].国际体联男子技术委员会出版,2013.

[4]史海现,李柳,孟宪林.伦敦奥运周期男子自由体操成套动作发展趋势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0,25(2):162—166.

猜你喜欢

竞技体操转体决赛
东京奥运会女子竞技体操发展态势研究
挺进决赛
青少年竞技体操的培养现状与发展策略
竞技体操在我国学校开展的策略研究
四川省竞技体操后备人才培养制约因素及对策
转体桥大直径球面平铰底部混凝土密实度控制
山东2.24万t转体桥转体
世界最重转体桥跨越京沪铁路
大跨小曲线半径转体桥转体系统设计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