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新模式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2014-03-20陈广通翟旭光吴娟娟朱蕙霞

卫生职业教育 2014年23期
关键词:生物化学南通创新能力

陈广通,翟旭光,吴娟娟,朱蕙霞

(1.南通大学药学院,江苏 南通 226001;2.南通大学医学院,江苏 南通 226001)

探讨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新模式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陈广通1,翟旭光2,吴娟娟2,朱蕙霞2

(1.南通大学药学院,江苏 南通 226001;2.南通大学医学院,江苏 南通 226001)

针对传统生物化学教学存在的问题,从生物化学实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方面探讨立足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新模式。

生物化学;实验教学;创新能力

生物化学是高等医学院校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也是当代医学和生命科学的前沿学科。作为一门实践性和实用性都很强的学科,生物化学实验技术已成为进行生命科学研究最基本的工具和手段之一。现代医学教育目标是培养基础理论扎实,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强弱是衡量一个人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准。高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的主阵地,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动手能力及科研能力的有效途径。因此,改革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使学生通过实验学习基本的生物化学实验方法,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作风、独立工作的能力及科学的思维能力,对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具有重要意义[1~3]。

实验教学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方面所起到的作用是其他任何教学形式都无法替代的。通过实验,学生可以验证生物化学的基本理论,掌握基本操作技术,形成独立操作能力,为实际应用和从事科研工作打下基础。但长期以来,我国传统的医学基础教育受应试教育影响,实验教学依附于理论教学,实验教学主要目的是验证理论及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这种“以实验指导教材为中心,以验证课堂教学为中心,以教师拟定方案为中心”的医学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模式,注重传授知识,忽视了对学生科研兴趣及综合能力的培养,抑制了学生实验的主动性、创造性,阻碍了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同时教学内容相对陈旧,大多侧重于促进学生对基本理论知识的理解,忽视了对学生能力与素质的培养。学生对实验课不重视,由于实验整体安排缺乏系统性,实验教学落后于理论教学,不利于学生系统掌握各种实验技能,更谈不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近年来,生物化学实验技术呈现迅猛发展态势,新理论、新技术层出不穷,生物化学实验在生物科学领域中的地位显得尤为重要,这就对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适应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更好地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我们针对原有生物化学实验教学的不足进行了如下改革。

1 调整实验教学内容

近年生物化学新的实验技术层出不穷,我们在强调基本操作的基础上,结合学科知识的更新与进展,进一步完善实验内容体系。目前我们采用自编的实验教材,因为学时数限制,共开设8次实验。在这8次实验中贯穿了分光光度法、电泳法、层析法、离心法等技术,大多数是验证性实验,个别实验用到的主要实验技术有所重复。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等现代相关学科的快速发展与广泛应用,我们适度增加了与科研密切相关的分子生物学实验内容,例如PCR扩增目的基因、质粒提取与鉴定等。

实验课上有计划地向学生介绍该实验相关的生物化学专业领域国内外研究动态和进展,同时介绍相关的新的实验仪器和技术,让学生了解生物化学科学的进展,并系统地向学生介绍医学生物化学实验技术产生的过程及其背后的创新性思想,激发学生的创新性思维。

2 改革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在传统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讲解相关的实验目的和意义、实验原理、实验方法、实验步骤以及注意事项和预期结果,学生只是机械地完成实验,其科学思维没有得到锻炼,创新能力没有得到提高。为此,在传统实验教学方法基础上,我们交叉使用多种教学形式,如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其独立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归纳式教学法,通过仔细观察分析零乱的实验现象,得出抽象的规律和原则,锻炼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开放性思维能力。问题式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使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4]。在实验引言及总结时引入案例,不但可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也为以后的临床应用打下良好基础[5,6]。同时结合多媒体教学法,将实验内容由抽象变为形象,由静态变为动态,以加深学生对实验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拓展学生知识面,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此外,要求学生实验课前充分预习,实验开始后阅读实验讲义15分钟,之后,让学生就实验原理、实验方法和实验步骤等方面提出问题。学生讨论过程中,教师进行相应的指导,启发学生在充分理解实验原理的基础上,独立完成实验操作。同时,对动手能力强的学生,允许他们在完成教师布置的实验后自己设计和尝试相关实验。

3 改革教学过程,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学生通过预习、课堂阅读和讨论,从理论上已经明确了实验原理、实验方法、实验步骤以及目的和意义。实验课上,教师不讲解实验操作的细节,只提出注意事项,做好各种实验仪器和设备操作示范后,由学生按照实验方法和实验步骤自己安排实施。

2~3人一组,学生操作时教师巡视,及时指出并纠正学生不规范或错误的操作,使学生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要求学生如实将自己的实验结果和数据记录下来。每次实验结束后,教师带领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针对实验结果进行讨论,每组派1名代表发言,对不成功的结果启发学生分析失败原因,使学生做一次实验有一定提高,以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

4 教学与科研有机结合

逐步适当开放实验室,对一些比较昂贵、操作相对复杂的仪器在教师指导下有条件开放。分批次有选择地组织部分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到实验室参加教师的科研项目或研究生的科研课题。同时,可利用研究室条件开展一些设计性实验,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科研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其感受到浓厚的科研气氛,了解到当前科学研究的前沿动态与发展。开放实验室,有效弥补了实验教学缺乏创新性的不足,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以及独立实验能力。

此外,可成立学习协作小组,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己确定研究项目,查阅文献,拟定基本的实验方案,制定具体的操作步骤。实验结束后,教师指导学生整理和分析数据、撰写论文。

通过以上改革,学生对生物化学实验的兴趣普遍提高,很多学生能发现并初步解决一些实验问题,通过设计一些简单实验,学生动手能力得到发展,养成了良好的实验习惯,为今后从事科研工作打下较好的实验基础。通过改革实验教学模式,创建新型实验教学体系,促进师生互动,营造良好的实验教学环境,提高了实验队伍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1]王红敏.加强生化实验教学,提高学员的综合素质[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3,5(6):636-637.

[2]李小明,陈丽达.改革实验教学 培养创新型人才[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4,17(9):1109-1110.

[3]王天云,王俐,咎玉玺,等.医学本科分子生物学教学改革探索[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7,9(5):501-502.

[4]宋利,史海水,高媛,等.医学院校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中PBL教学法的应用与评价[J].医学教育探索,2009,8(3):260-263.

[5]林哲绚,陈玮莹.以需要为基础的生化实验教学在医学教育中的应用[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5,18(9):1112-l113.

[6]董卫华,王天云,谷兆侠.案例教学法在医学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9,11(2):209-210.

G420

A

1671-1246(2014)23-0093-02

注:本文系南通大学教学研究课题(2011B77),南通大学教改课题(JP13030),南通大学教改课题(JP13031)

猜你喜欢

生物化学南通创新能力
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系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蓝印花布:南通独具特色的非遗传承
非遗南通
生物化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效果分析
南通职业
推进软件产业创新能力提升
南通中船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