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

2014-03-20何亮姬

卫生职业教育 2014年23期
关键词: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

何亮姬

(平凉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甘肃 平凉 744000)

试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

何亮姬

(平凉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甘肃 平凉 744000)

人文素质培养是高等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人文素质教育内涵出发,在分析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必要性、大学英语教学与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融合可行性的基础上,探讨在英语教学中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基本策略,旨在对提高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合格的现代医学人才有所启示。

人文素质;英语教学;医学生

1 加强高等院校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人文素质教育,旨在通过知识传授和环境熏陶,使人类优秀的人文知识成果及其所蕴含的价值观念、审美情感和思维方式等,内化为受教育者的人格、气质、修养,成为相对稳定的内在的品格,使其在受教育者的一生中产生功用[1]。人文素质教育的目的可以概括为“如何做人”,即:如何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以及人的自身理性、情感、意志等方面问题。

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是指在医学教育过程中,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和自身实践等途径,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内化为人格、气质和修养,成为医学生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2]。医学生的人文素质应该以医德为核心,具有广泛的人文知识,具备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及与人沟通、待人接物方面的良好素质[3]。

首先,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在“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现代社会,对医学人才的要求已不仅是具有一技之长的专业人才,而是具备良好综合素质的复合型医学人才。一名合格的医生,既要具备高尚的医德、精湛的医术和良好的服务艺术,又要善于从生理、心理和社会等方面综合观察和分析病人的情况。这对医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自然科学素质和人文科学素质要求。即医学生必须具备医学、心理学、伦理学和社会学等多方面知识,学会从实体和精神两个方面为病人解除病痛。只有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才能有助于学生理解医学和社会的密切联系,解决各种社会卫生问题。

其次,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是医学教育发展的要求。医学研究的对象是既有生物属性、生理功能,又有社会属性、心理活动的人。它以救死扶伤为使命,较其他学科,显示了更加浓厚的人文渊源和人文本性,是最富人性温暖和人文关怀的科学。职业的人文性要求医学生必须具备更高的人文素质。只有向医学生注入更多的人文精神,才能使他们真正理解病人、关心病人,关注病人的思想和感情,掌握病人的心理变化规律;才能在真正意义上培养他们关爱生命、关怀平民的医学人文态度。

最后,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是医学生完善人格素质的需要。大学生正处于青年时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还没有完全定型,很容易受社会思潮和多元化价值观的影响,产生一些偏激的思想和短视功利的行为。人文素质教育有助于帮助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良好的医德修养,提高包括言谈举止、健康心理、行为规范在内的自身修养;促进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专业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的全面协调发展;帮助医学生从医学、社会道德等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实事求是、科学认识社会和时代特征的进取品格,以及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敬业精神。从而使当代医学生不仅学有专长,更有敬业精神;不仅学会做事,更学会做人。在人文教育意识的导向下,完善人的个性,发挥人的潜能,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2 大学英语教学与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融合的可行性

在大学各类课程中,英语教学在提升大学生人文素质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是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良好平台。特别对医学生而言,随着医学的飞速发展,国际间合作交流的增加,一方面对医学生的英语学习、医学院校的英语教育提出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医学的人文性决定了医学生必须是充满爱心、懂得关爱、善于沟通的人,是具有人文精神的人。这一切都要求必须在英语教学中切实提高医学生人文素质。

首先,英语的学科性质和课程内容决定了医学生学习英语的过程就是提高人文素质的过程。英语是一门语言,也是一种文化。语言蕴含文化属性、文化功能和文化价值,是文化的载体。任何一种语言总是与使用这种语言的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社会背景等因素息息相关。人文性是语言与文化的天然纽带。语言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即人文教育。医学是“仁学”,人文性是它的本质属性之一。从这一点来说,二者具有共性。所以说,学习英语,就是学习英语文化,就是在文化中提高人文素质的过程。

其次,英语课堂为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与严格的医学专业训练相比,英语教学所提供的思想空间的自由度要大得多[4]。英语课堂上经常采用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如小组讨论法、团体活动法和对比学习法,都非常有利于医学生自由地发表见解,张扬个性,培养思辨能力、批判能力和创造能力。每一位医学生的认知、感想和观点都会得到尊重与理解,这正是医学生人文素质的最佳成长点。

最后,英语教师基本都具备了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资格。教师高尚的师德、良好的人文修养和人格魅力对于培养医学生人文素质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可见,英语教学应该并且能够承担起培养医学生人文素质的重任。

3 在英语教学中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基本策略

3.1 转变英语教学理念,凸显人文教养作用

在传统英语教学中,很多英语教师经常将英语教学单纯看作是语言能力的学习过程,将考级及其通过率作为英语教学的目的,很少将英语作为一种文化载体来传授,忽视了学生英语文化素质培养,从而导致英语教学与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相分离。这不仅背离了教学目的,也影响到教学效果。因此,要凸显英语教学的人文教养作用,就必须转变教学理念。

首先,要转变教的观念。作为教师,要有在教授一门语言知识的同时也应传授一种文化的意识,不能只顾教授语言知识而忽视了文化传播。只有考虑到文化因素,才能全面理解语言行为。把教学指导思想从“语言为本”向“以语言运用为本”转变,以培养学生语言应用能力为宗旨。其次,要转变学的观念。对英语学习者来说,学习英语既是为了掌握一种新的交际工具,也是为了学习和了解其文化;同时,了解课文中相关的文化背景,反过来对提高英语学习兴趣和语言学习能力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3.2 围绕语言技能训练,挖掘人文知识

人文素质教育与一般的知识和技能传授不同,其最大的特点是养成教育,讲求的是持续性和习惯性教育,很大程度上需要医学生自己感悟和领会。因此,医学教育中的人文教育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在医学课程表里增加几门人文课程。目前,国内高校使用的大学英语教材内容丰富,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医疗、教育、社会、家庭和宗教等多方面,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知识。我们只要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围绕语言技能训练,挖掘教材中蕴含的人文素质,将所要培养的态度、情感、世界观、价值观等融入语言课程学习中,引导学生对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然和人与社会的关系进行深入思考,培养对病人、弱势群体的关怀之心,培养社会责任感,将自己的专业学习与国家乃至全人类的命运和前途紧密联系在一起[5],必将对学生产生启迪和教益作用。

3.3 创新英语教学环境与手段,展现文化情景和人文内涵

真实地道的语言材料,大量的语言输入,语言学习的连续性以及真实的语言环境是语言学习的四大要素。对于目前高等医学院校大学英语教学来说,前3个条件基本具备,最欠缺的是真实的语言学习环境,如何在母语环境下采用多种方式为学生创造接近真实的外语环境显得尤为重要。因此,要充分利用网络、多媒体、语言实验室等现代化教学设备,达到再现或模拟英语国家语言环境的效果,展现丰富多彩的异域社会和文化情景,提供原汁原味的视、听、说、读的精品佳作,让医学生在逼真的语言环境中领悟语言的真谛和人文内涵。除传统的知识传授外,可尝试多种教学手段,采用以任务为主题、以小组为形式、通过合作完成共同目标的合作式学习,培养医学生的主体意识、协作精神和与他人沟通能力,激发医学生的创造性,提高其解决问题能力。

3.4 提高英语教师人文素养,增强人文感染和艺术熏陶

培养学生的素质,教师是关键。教师在整个教育过程中直接面对学生,通过传道、授业、解惑感染学生、熏陶学生。因此,建设和培养一支思想素质好、业务水平高、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队伍至关重要。一名优秀的大学英语教师,除了必须具有渊博的人文知识、较高修养和造诣,具备进行人文教育的素质和能力外,还应该具有教授英语这门学科的专门素质,即在掌握本国历史文化基础上,学习、了解和传播外国的优秀文化。英语教师是异域文化的直接接受者和诠释者,其工作具有十分鲜明的人文性。医学院校英语教师应提高人文教育意识,既要传授语言知识,又要把文明道德、行为规范、做人准则教给学生,使学生通过学语言而学会做人、做事。

3.5 开展第二课堂,拓展人文教育空间

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相结合,是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有效途径。人文素质教育不同于知识和能力的培养。知识既可以通过教师的传授获得,也可以通过读书、看报以及电视、网络等媒体来获得。而人文素质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身的努力和环境的熏陶。从大学英语教学的角度看,要以英语为媒介,结合医学专业知识,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如定期举办校园外语文化节,开展“英语角”活动,组织英语演讲、英文佳作诵读竞赛、英语戏剧表演、观赏英语原版影片等活动,使学生在提高英语语言水平的同时,从多方面受到人文精神的熏陶。此外,参加涉外社会实践活动或学术交流,可以拓展人文教育空间,深化课堂教学,把理性教育和感性教育有机结合起来。爱因斯坦曾说,最主要的学习方法是鼓励学生实际行动。因此,学校和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的语言知识为外籍专家、教师提供翻译帮助,在一些涉外活动中充当志愿者等。学生在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中,接触自然,了解社会,既能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又有利于其树立热爱医学事业、全心全意为病患服务的观念。

4 结语

人文素质教育和学科教育的融合是21世纪高等教育的必然选择[6]。将人文素质教育融入大学英语教学是非常必要和可行的。医学院校要充分利用大学英语的人文本质和课程优势,加大人文教育的渗透,帮助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医学生的人文素养,把他们培养成精通医学专业知识、熟练应用英语、具有综合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为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1]石亚军.人文素质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2]金仕琼,彭雷,李忠,等.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途径探索[J].西北医学教育,2008,16(3):437-438.

[3]潘晓军.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与社会适应力的提升[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8,21(5):108-109.

[4]蒲红梅.外语文化教学与人文精神的培养[J].山东外语教学,2001(1):77-78.

[5]刘继华,王文斌.高校外语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弱化与强化[J].中国外语,2008,5(5):4-9.

[6]徐亚辉.大学英语人文教育创新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2):162-163.

G421

A

1671-1246(2014)23-0025-02

猜你喜欢

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
大学素质教育的实施策略
人文绍兴
人文社科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
谁来教“医学人文”课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
素质教育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实施
对医学生德育实践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