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解毒消瘿散联合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外敷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30 例

2014-03-20朴春丽

中医研究 2014年9期
关键词:亚急性甲状腺炎颈部

韩 笑,朴春丽,陈 曦

(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内分泌科,吉林 长春130021)

亚急性甲状腺炎又称肉芽肿甲状腺炎或巨细胞性甲状腺炎,是好发于中青年女性的内分泌疾病。近年来,中医药治疗该病体现出一定优势,临床疗效确切,且减少了激素及非甾体抗炎药带来的不良反应。2012 年3 月—2013 年10 月,笔者采用解毒消瘿散联合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外敷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30 例,总结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选择本科室门诊及住院的亚急性甲状腺炎60 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 例,男10 例,女20 例;年龄22 ~65 岁,平均(41.26 ±3.51)岁;病程l ~19 个月,平均(6.13 ±1.22)个月。对照组30 例,男6 例,女24 例;年龄19 ~62 岁,平均(40.08 ±3.32)岁;病程2 ~18 个月,平均(5.91 ±1.28)个月。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 >0. 05),具有可比性。

2 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按照《中国甲状腺疾病诊治指南——甲状腺炎》[1]中亚急性甲状腺炎的诊断标准,中医诊断按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相关标准。

3 试验病例标准

3.1 纳入病例标准

①符合西医和中医诊断标准;②年龄18 ~70 岁;③经检查确诊为亚急性甲状腺炎,已运用皮质激素治疗无效并完全停药2 周,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3.2 排除病例标准

①不符合上述诊断标准和纳入病例标准者;②妊娠或哺乳期妇女;③合并心血管、脑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等原发性疾病者;④精神病患者;⑤过敏体质及对本药已知成分过敏者;⑥持续高热在39 ℃以上者;⑦正在运用皮质激素治疗者。

4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由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1104026A),每次3 g,每日1 次,外涂颈部。

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解毒消瘿散外敷。药物组成:金银花25 g,连翘20 g,半边莲25 g,黄连15 g,夏枯草15 g,半夏10 g,山慈菇15 g,浙贝母10 g,柴胡10 g,延胡索10 g,乳香10 g,没药10 g。将以上药物共研成末,倒入治疗碗中,掺入黄酒,用压舌板搅拌,直至变成均匀的糊状;摊平玻璃纸,将调好的药物平摊于玻璃纸上,制成长10 cm、宽10 cm、厚1 cm 的敷贴,置于受试者颈部,然后用绷带包扎固定。每次外敷约15 min,每日1 次。

两组均以4 周为1 个疗程,治疗1 个疗程。

5 疗效判定标准

按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显效:中医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证候积分减少≥70%;甲状腺疼痛消失,甲状腺肿减轻>Ⅰ度,相关的理化检查基本正常。有效:中医临床症状好转,证候积分减少≥30% ~<70%;甲状腺疼痛明显减轻,甲状腺肿减轻Ⅰ度,相关的联合指标有所改善。无效:中医临床症状均无明显改善,甚或加重,证候积分减少不足30%;相关的理化检查均无改善。

6 结 果

6.1 两组疗效对比

见表1。两组对比,经Ridit 分析,u =1.96,P <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疗效对比

6.2 安全性观察

两组均有良好的耐受性,无不良反应,血常规、心电图检查均无异常。

7 讨 论

亚急性甲状腺炎是以甲状腺炎症反应为主要特征的内分泌疾病,目前发病原因尚不完全明确,一般认为与病毒感染有关,并可能与自身免疫因素相关。该病临床表现为甲状腺肿大、疼痛,初期可因甲状腺滤泡破坏而出现甲状腺激素水平增高及甲亢症状,后期部分患者可出现甲状腺功能减退。现代医学治疗该病常规采用非甾体抗炎药物及皮质激素,但复发率高,并有较明显的不良反应。

亚急性甲状腺炎属中医学“瘿病”“瘿痈”“瘿瘤”范畴。中医学认为:该病病机乃外感邪气,情志失调,正气不足,导致气、痰、血等病邪伏于体内,相互搏结,化生为毒,日久化火,火郁热壅,蕴结颈部而成瘿痈。气滞痰阻,则颈前胀痛,伴情志抑郁、胁肋胀痛等;痰凝血瘀,则颈部肿胀刺痛,伴咽部异物感、口中黏腻、脘腹胀闷、口唇紫绀等;毒邪化火,则颈部灼痛,疼痛剧烈,伴高热、口渴、目赤、咽喉肿痛等火郁之象。解毒消瘿散方中金银花、连翘、半边莲、黄连清解热毒,夏枯草、半夏、山慈菇、浙贝母豁痰散结,柴胡、延胡索、乳香、没药理气化瘀。诸药合用,共奏清解热毒、豁痰散结、祛瘀消肿之效。本研究表明:采用解毒消瘿散合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外敷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临床疗效确切,并可避免口服激素等药物带来的不良反应;且中药外敷法操作简单,适合在临床上推广运用。

[1]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中国甲状腺疾病诊治指南》编写组.中国甲状腺疾病诊治指南——甲状腺炎[J].中医内科杂志,2008,47(9):784 -785.

[2]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232.

猜你喜欢

亚急性甲状腺炎颈部
居家运动——颈部练习(初级篇)
居家运动——颈部练习(中级篇)
改良颈部重要外敷方法
奶牛亚急性瘤胃酸中毒的发生及饲养对策
维生素D受体基因Bg1I、Cdx-2位点多态性与桥本氏甲状腺炎的相关性
六个问答助你了解桥本甲状腺炎
桥本甲状腺炎与病毒感染之间关系的研究进展
基于数据挖掘分析陈如泉教授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的用药规律
从病证结合角度探析亚急性甲状腺炎的治疗
颈部淋巴结超声学分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