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地理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探讨

2014-03-17王芳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14年2期
关键词:教学学生

王芳

新课程理念要求我们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要确立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开展学生主动性的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学习。因而,鉴于采用传统教学法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无法生成学生有效学习这一高中地理教学现状,我们要转变观念,尝试并开展能够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让学生在合作中感受地理的人文性,提高地理学习的兴趣,获得地理学习的能力。

一、把握内涵认识,简析小组合作要注意的问题

小组合作学习就是指学生在小组中为了完成共同的目标与任务,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依其任务类型或学生学业水平、能力倾向、个性特征、性别等方面的差异,将学生组成若干个异质学习小组,创设一种只有小组成功了,小组成员才能达到个人目标的情境,即小组成员不仅要努力争取个人目标的实现,更要帮助小组同伴实现目标。通过小组全程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习效率。我们使用的鲁教版高中地理教材,每个专题学习之后都会有让学生开展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内容。如必修三第一单元的《学会分析区域差异》这一教学内容,可让学生阅读教材,思考并了解分析区域差异的一般步骤,初步掌握分析区域差异的基本方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具体区域进行区域差异的分析。

当然,我们要认识到传统教学模式“一言堂”的弊端,努力开展以生为本的教学创新和尝试,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有一些问题需要认识、注意与恰当处理。

1.合作学习时机选择的问题

在进行高中地理教学时,教师因为只想片面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而盲目地进行合作学习,因为选择的时机不合适,并不能起到非常好的效果。高中地理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并不考虑学生是否有足够的思考时间,特别是针对一些比较难的讨论问题,没有足够的讨论时间,学生不能将讨论的问题弄得更透彻,解释得更清楚,教学效果不明显,并且容易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从而失去学习的兴趣。如学习《洋流及其地理意义》时,一些对学生而言比较生疏的地理知识、名词需要教师引导他们在阅读中理解,有些内容需要教师和他们一些探讨和解决。而在学习洋流分布与气压带、风带的关系,盛行风的分析,副热带大洋环流、副极地大洋环流的形成及特点方面时,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解决。这时候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才能提高学生的地理知识理解和分析能力,从而启发他们自主思考北印度洋海区冬、夏季风环流系统的特点等问题。

2.合作学习合理分组的问题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一般采用的分组方法是由周边四个学生组成一组,这样的分组方式很简单,一些不同层次的学生不能合理搭配,产生相互协作、相互进步的效果。由于高中地理课程的教学内容比较复杂,不能很好地设置合作学习的问题,难易分配不当的话,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时的规则就不确定,学生学习起来就不能得心应手,从而影响学习的效果,并且部分学生不能正确应对分组讨论的问题,反而适得其反。如在《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学会小区域调查”的小组合作中,我们可以把班级中不同地域的分属城乡的学生组成小组,如果都是城市的学生组成一组的话,在比较调查这一方面效果可能不够好。

二、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成效,探讨有效开展与应用途径

小组合作能够激发学生地理学习的兴趣,提高他们参与地理课堂学习的热情,培养课后联系生活运用和迁移地理知识的习惯,从而提高他们地理学习的能力和水平。我们已经认识到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就应该在教学中扬长避短,合理组建并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1.注重点燃学生活力,促进小组合作活力发挥

小组合作学习作为高中地理教学的一个重要教学模式,如果不能正确地选择合适的学习时机和良好的教学内容,对学生学习的影响比较大。由此,根据高中地理教学的内容,在设置讨论问题方面,要有一定的针对性和可预见性,能够帮助学生掌握知识点和消化学习内容。如《工业生产与地理环境》这一内容教学的重难点是培养学生能够根据具体情况,判别某地区采用何种工业布局、哪种产业分布最为合理的能力。教学中,可以先让学生了解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及其变化发展的特点,初步掌握工业地域的形成和其特点。之后,再就某个地区的工业分布,以材料和问题的形式让学生进行小组活动。如就工业园区招标企业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可以联系生活,如南通启东抵制日本王子制纸的事件,让学生说说投标的优点、存在的缺点及解决办法,还可以让学生结合课本、图册进行小组合作和讨论。这样,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就会懂得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感悟产业活动与地理环境协调发展的重大意义。

2.提高合作效率,促进小组合作有序开展

学习小组的组建是地理课堂合作学习活动顺利开展的前提。组建学习小组,教师要对学生的分组进行认真研究设计,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思维特点出发,而且在构成上要求小组成员在性别、个性特征、才能倾向、地理水平等方面存在合理差异,使各个小组总体的地理水平基本一致,以便学习时发挥各自的特长和优势并能保证各小组开展公平竞争。如学习《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组建合作小组时,就要将县城与农村的学生合理分在一组,因为这些学生对同样的问题会有不同的认识,他们在一个小组中进行合作有形成认知的互补,从而获得共同进步。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发挥好主导作用。教师要控制课堂秩序,就需要建立一套完整有序的合作规则,并通过训练使学生养成习惯。明确责任分工,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各成员应有明确的合作学习目标和具体的责任分工。小组内应设小组长、记录员、汇报员各一名。分工明确,责任到人,才能使小组成员全员参与,并明白各自应该承担的角色,完成各自所分配的任务,使合作学习有序又有效地进行。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一是独立思考的习惯,以避免盲从的现象;二是积极参与、踊跃发言的习惯;三是认真倾听的习惯;四是遵守课堂纪律和合作规则的习惯。

另外,小组合作需要教师与学生保持平等的关系,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环境随时调整学习氛围和课堂环境,让学生在合作中敢于推陈出新,勇于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我们还要转变合作学习的模式,通过采用多样化的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亲身体验到小组合作学习的乐趣。在小组合作教学的开展中,还要给学生提供充分的语言交际操作和语用知识探究、讨论以及成果交流的时间,让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和相互补充、更正、辩论的时间,使不同层次学生的地理语言能力都得到发挥。

总之,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学必须采取新型的教学模式,才能改变当前高中地理教学的现状。通过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拓宽学生地理学习的视野,提高他们合作探究的能力,促进他们多向思维与创新思维的发展,提高他们地理学习的热情,融会贯通地掌握学习内容。只要在调动学生学习热情的前提下,大胆放手,勇于创新,那么对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和综合素养的提升就会大有裨益。

参考文献

[1]秘海书.地理实践课的小组合作式学习初探[J].教育教学论坛,2013(34).

[2]马正国.初中地理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误区及策略探讨[J].科技视界,2013(12).

(责任编辑 陈剑平)endprint

猜你喜欢

教学学生
赶不走的学生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学生写话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教育教学
聪明的学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