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好作文从“头”开始

2014-03-17韦巧岸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14年2期
关键词:文采文章作文

韦巧岸

高尔基曾说:“最难的是开始,就是第一句话,如同音乐一样,全曲的音调都是它给予的,平常得好好去寻找它。”作文也是如此。元代乔梦符把文章的开头比喻为凤头,说明文章开头要像凤头一样美丽动人。确实,作文开头平平淡淡,又怎么能吸引读者呢?一篇优美的作文重在开头部分,开头写得好,读者就会不由自主地有看下去的冲动。特别是考场作文,利用好作文开头可以使自己的作文在浩瀚文海中脱颖而出,从而获得高分。

一篇好的文章要求开头要短小精悍、简练新颖,特别是优秀的高考作文,它们的开头大都具有快速入题、开篇切题、文字简约、新颖别致、文采斐然的特点。优秀的作文开头能体现一个学生的作文功底是否扎实,能体现一个学生的文学素养是否深厚,也能让阅读的人眼睛一亮,激发阅读的兴趣。如果在应试中,自然更能切合阅卷老师给予高分的心理。因而,这“凤头”一定要亮丽迷人!

可是在实际写作中很多学生做不到这几点。很多学生的作文开头有的像懒婆娘的裹脚布——又臭又长;有的故弄玄虚,转弯抹角,中心话题“千呼万唤不出来”;也有的语言粗俗,令人望而生厌,普遍存在着浅薄、啰嗦、无文采的现象。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有效优化“易化”学生作文开头,是我们语文教师在进行作文指导工作中的首要任务。因而,在进行作文指导教学中,我很注重学生作文开头的写作指导训练,帮助他们跨过通往美文的第一道坎。

一、专题训练,方法指导

在教学中,我主要从四个方面训练学生的作文开头写作。

(一)开门见山,直抒胸臆

唐代诗人白居易在《新乐府序》中说:“首句标其目,卒章显其志。”开门见山,即直截了当地围绕话题亮出自己的观点,使读者一目了然。开门见山的好处是干净利落,不兜圈子,明白醒目,简洁有力。例如《圆满与残缺》中的开头:“天空没有不逝的彩虹,人生也没有永远灿烂的风景。圆满很美,残缺遗憾有时也是美。”它简洁不啰嗦,直接切入话题,让人一目了然。

(二)名言引申,彰显文采

直接引用与话题相关的名言,进行联想、发挥,通过引申揭示其现实意义,从而提出论点,快速切题。其好处是自然深刻,有文采,简便易操作。例如《关于诚信》的开头:“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把地球撬起来!我说:‘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把灵魂支撑起来!诚信就是一个人灵魂的支点。”

写作时,可以先寻找与话题相关的或者说能够体现话题的名言警句、歌词俗语,然后引出自己的论点即可。运用这种方法,需要学生在平日必须有意识地积累一些常见话题的精彩名言警句,避免书到用时方恨少。

(三)借物起兴,增加气势

借生活中的其他事物开头,通过一组排比句来强化其文采,最终落在话题材料上。例如,我班庞同学《感恩之歌》的开头:“我们感恩每一滴水珠,感恩它的滋养;我们感恩每一朵鲜花,感恩它的芬芳;我们感恩每一缕阳光,感恩它的温暖。我们感恩父母,是他们给予了我们生命;我们感恩老师,是他们增长了我们知识;我们感恩朋友,是他们陪伴着我们成长。”

(四)故事导入,新颖有趣

用故事开头,特别是生动有趣的故事,容易激发读者的兴趣,让阅卷老师兴趣大增。运用这种手法开头,需注意以下几点:首先是用作开头的故事要精心选择,故事要有利于作者观点的引出。其次是故事本身仅仅是一个话题的引线,所以叙述不宜过细,篇幅不宜过长,只要能达到引出正文的目的就行,不可为求生动而面面俱到。

二、多角度评,重在提升

要让学生对写作感兴趣,使这“开头难”的作文开头“易化”,我在作文教学中做了很多种尝试,效果还不错。

(一)实例示范,因材施教

这是一种最直观的指导方法。教师可以选出一部分学生的作文开头,把他们的原来稿与修改后的文稿用幻灯片的形式展现出来,然后在课堂中进行现场修改,并在修改过程中详细地说明修改的理由和方法。这种示范的结果可以使学生在观看教师示范后明白修改作文开头应该具体从哪些方面着手,并且懂得如何修改才可以使作文开头达到更为巧妙的表达效果。

优秀生的作文虽然有一定的基础,但是也需要指导,教师可以在文采方面给予指导,使其作文锦上添花。在进行作文教学中,每当发现一两个较好的作文开头时,我都会加以评讲、鼓励,目的是激发学生作文兴趣,增强其作文信心。批改中差生作文时应因材施教。差生害怕作文的原因,主要是在知识能力方面不足。这种不足不是一日形成的,久而久之,学生就会产生“怕作文、作文难”的心理。而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开头是关键。作为教师,我们要给予他们具体的帮助。首先从具体字句的训练上给予帮助,使他们在进行作文时有话可说,有了良好的开端,接下来的工作就容易展开了。所以,对待差生的作文,我的做法主要是面批面改。面批面改力求做到:一是严,逐词逐句修改,从不马虎;二是爱,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真诚,不歧视,有耐心,善于发现他们进步的点滴,并给予鼓励。

(二)小试牛刀,自改自评

此外,在作文教学中,引导学生自改作文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一定要改变“教师改,学生看”的传统观念,教给学生修改作文的方法,使学生在修改作文的训练过程中,逐渐养成自改作文的习惯,形成能力,不断提高自身的作文素质。

“文章不厌百回改。”任何能力的形成,绝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奏效的。我要求学生一文要多次修改,反复进行加工。学生随着知识面的拓宽,认识的提高,对自己的习作也会产生不满意,会不断自己修改润色。例如,我班黎同学在作文《生活如歌》中是这样开头的:“有人说,生活是一首诗歌,清丽婉转又深沉含蓄,令人反复低吟;有人也说,生活还像一杯茶,品尝后苦过甘来,淡淡余香,让人回味无穷;而我说,生活如歌,激昂澎湃,跌宕起伏,让人如痴如醉。”这个开头运用了排比手法,看起来似乎不错,可是句式不够工整,语言亦不够简洁。所以,我让黎同学自己再推敲修改,她琢磨之后修改成:“生活如诗,清丽婉转,深沉含蓄,令人细品低吟;生活如茶,苦过甘来,口留余香,使人回味无穷;生活如歌,激昂澎湃,跌宕起伏,让人如痴如醉。”这样的修改就更符合文章开头要短小精悍、简练新颖的要求,自然使文章更添文采了。

(三)有效提升,互改互评

俗话说,旁观者清。修改作文也一样。平时,我们可以让学生结对互改,进一步训练自改作文的能力。我给学生提出要修改三遍的要求:第一遍将文中的错别字、病句全部修改好。第二遍对照题目或材料,看开头话题是否符合作文要求。第三遍看文采润色以及详略处理是否恰当,尽量让作文开头运用一些修辞,增添文采,引人入胜,同时删除多余的字词句。有了这些具体的规范和要求,学生评改起来就有了依据。其实,好作文常常是学生自己反复修改而成的。教师应该努力教会学生互改、自改作文,使学生在实践中真正培养写作的能力与习惯。

(责任编辑 陈剑平)

猜你喜欢

文采文章作文
翻译家的文采观
翻译家的文采观
有一种文采叫“抠字眼”
古人的幽默你不懂
本期文章英文摘要
小排经“点化”大文章
A Truly Outstanding Article一篇真正出类拔萃的文章
腹中两次取出金属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