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在初中历史课堂中有效实施合作学习法

2014-03-17朱立云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14年2期
关键词:探究评价课堂教学

朱立云

所谓的合作学习,即在教师的指导之下,把学生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进行合作探究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实施以来,受到了广大教师和学生的欢迎。基于此种情况,本文主要针对如何提高初中历史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展开论述。本文认为在初中历史课堂中实施合作学习法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一、合作学习的问题设计要合理

问题设计是小组合作学习的出发点,也是小组合作学习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因此必须要设计合理。小组合作学习的问题不能过难也不能过易:过难的问题学生解决不了;过易的问题没有合作探究的价值,同时也会浪费课堂教学时间,造成合作探究学习流于形式。对于合作探究问题的设置,最佳方式就是设置几个可以层层推进的问题,逐步引领学生进行深入的探究,便于理解文章的主旨。例如,在执教《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这一课的时候我设置了下面几个问题:在中华大地上,谁是最早的居民?他们长什么样?吃什么?穿什么?住在什么地方?他们是怎样生活的?通过这样的分层设计问题,让各个小组进行合作探究,最后全班学生共同讨论,得出结论。上述几个合作探究问题的设置对学生来说,只要认真阅读教材就可以找到答案,却需要小组进行适当归纳和提炼。实践证明,这种小组合作学习的问题设计是有效的。

二、合作学习探究时间的安排要合理

小组合作学习在时间的安排上要合理。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要把握好时间分配。在合作学习的时间安排上要做到充分和限定,如何把握好这个度就需要教师多动脑筋了。时间充分是保证学生取得有效合作学习的有利条件,但是如果时间过于充裕又会浪费课堂教学时间。所以需要对合作学习时间进行限定,给合作探究的学生造成一定的紧迫感,激发学生的合作学习兴趣。

记得有次在听课的时候就遇到这样的情况,当时任课教师执教的是《星罗棋布的氏族聚落》一课。教师先安排学生进行自主阅读,学生阅读完之后教师说道:“通过刚才的自主阅读,我们了解了什么是氏族聚落。由于这些氏族聚落的居民的辛勤劳动,他们的生活和生产状况都有了很大的进步,那么当时最具代表性的几个氏族聚落的居民的生活和生产状况是怎样的呢?他们住在什么地方?他们会种植什么作物?他们使用什么样的工具?请同学们分成小组自学探究这些问题。”问题抛出之后,学生们紧锣密鼓地进行合作探究,但是还没超过五分钟,这位教师就说时间到了,请各个小组派代表起来回答问题。一连串的问题让学生在短短的五分钟内探究出结果,可以说是非常不合理的。可见,初中历史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时候,必须要给予足够的合作学习时间。只有时间充足了,学生才可能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探究,在反馈的时候才能体现出真正的水平。

三、以恰当的评价巩固合作学习成果

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往往会存在小组成员因探究思维受阻而无法深入探究的情况,这就造成小组之间的探究结果产生差异。如遇到此种情况,就需要我们的初中历史教师对学生的合作学习结果进行适时、科学的评价:给学生以鼓励,并且强调和肯定正确的合作学习结果,同时指出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所存在的不足。总体来说,教师对学生的恰当评价,对提高小组合作学习质量是非常有帮助的。

初中历史教师对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活动进行评价的时候,应该要尽量做到以下几点:(1)采取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但是要更加注重过程性评价。(2)小组集体性评价与小组内个人的评价相结合。通过这样的评价方式不仅可以激发小组的整体荣誉感,更可以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3)在评价内容方面,要注重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开展秩序、汇报合作探究成果的方法等方面。

四、结语

合作学习法是如今很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但是要想真正在初中历史课堂中有效实施这种方法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它需要教师积极地钻研和探索,寻找到在初中历史课堂中实施合作学习法所要注意的各个关键点。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有效地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实施合作学习法。希望本文的写作可以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让更多一线教师参与到该问题的研究当中。

参考文献

[1] 纪荣印. 历史教学中如何进行合作学习[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09(5) .

[2] 杨竹芬. 中学历史合作学习的课堂教学探索[J]. 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1).

[3] 赵永辉. 浅论历史合作学习中的师生关系[J]. 宿州学院学报,2005(5).

[4] 周棉园. 浅谈新课改下中学历史教学的出路[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2012(12).

(责任编辑 庞丹丹)

猜你喜欢

探究评价课堂教学
设问引导探究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一类特殊不等式的解法探究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
跨越式跳高课堂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