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柳传志与燕昭王的人才谋略

2014-03-17段俊平

杭州金融研修学院学报 2014年1期
关键词:燕昭王杨元庆柳传志

段俊平

柳传志与燕昭王的人才谋略

段俊平

开栏的话:“言说”栏目文章以经济金融随笔为主,欢迎惠稿。

引子:黄金台招贤

《战国策·燕策一》记载:公元前三一二年,燕国国君燕昭王即位之后,因寻觅不到治国安邦的英才,整天闷闷不乐,后来有个谋士郭隗见状就给燕昭王讲述了一个国王买马的故事。说古时候有个国王,派侍臣带千金去买千里马。不料千里马已经死了,但侍臣仍然花了五百金买了这个千里马的马头回来了。国王见状,气得暴跳如雷,侍臣却说:“国王,您想一想,如果您连死了的千里马尚且要买,更不用说活的了!如果人们听说后,自然会把好马送上门来的。”果不出其言,不到一年,就有人陆续送来三匹千里马。郭隗讲完故事说:“你要招揽人才,首先要从招纳我郭隗开始,像我郭隗这种才疏学浅的人都能被国君采用,那些比我本事更强的人,必然会闻风千里迢迢赶来。”后来燕昭王采纳了郭隗的建议,拜郭隗为师,为他建造了宫殿,没多久就形成了“士争凑燕”的局面。投奔而来的有魏国的军事家乐毅,有齐国的阴阳家邹衍,还有赵国的游说家剧辛等等。落后的燕国一下子便人才济济了。从此以后一个内乱外祸、满目疮痍的弱国,逐渐成为一个富裕兴旺的强国。

燕昭王“黄金台招贤”的故事告诉我们,领导者要想吸引人才,首先必须重视和挖掘现有的身边的人才,对现有人才一定要重视和给他们一个创造发挥聪明才智的平台、环境和相应的待遇,只有这样,才能吸引人才,被你所用。另外还要善待每位员工,要建立以人为本,唯才是举,人人成才的人才观,因为每个人的优缺点不同,只要善于用员工的长处,建立一套人才考核和培养机制,发挥每个员工的长处,便可人人都成为企业有用之才。

柳传志是早期中国企业家硕果仅存的少数几个成功者之一。究其原因,是与柳传志善于培养人才和重视人才密不可分,现在联想的总裁杨元庆和神州数码的总裁郭为都是柳传志一手培养起来的,杨元庆与郭为都是从学校毕业就进了联想,跟随柳传志创业的元老,经过十几年的培养和栽培,两人都成为了联想的副总裁,杨元庆统帅“联想电脑”,郭为率领“联想科技”。

联想电脑是联想的主要业务。两人是优缺点极不相同的人,杨元庆是个较内向的人,于是柳传志就让他管联想电脑,因为联想电脑业务单调和枯燥,需要的是坚持和韧性,结果杨元庆做到了,在漫长的岁月中杨元庆天天只做一件事,就是把台式电脑从里到外,从一个元件到另一个元件的改进和包装,并扩大市场,因为柳传志的知人善用,联想电脑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而郭为性格是一个比较活跃和善于应对不同的人和事的性格,所以柳传志就把郭为放到了极具挑战性的数码事业部,因为是代理别人的产品,一天就要面对许多人和许多不同的事,这个工作恰好与郭为的性格很吻合,郭为都是在关键的时候出现在关键的地方,成了一个很好的先锋官和敲锣兵,因为所做工作不是开头,就是结尾。由于用人的精准,郭为的联想科技也做得风生水起。柳传志又熟知如果自己退休后,由于杨元庆和郭为的性格差异,会导致联想出现不团结的因素,毅然把联想拆分,杨元庆和郭为各领导一个公司。因为人的问题而将一家公司分拆,这在中国商业史上罕有成例,但这正显示出柳传志重视人才,善于应用人才的高明之处。

燕昭王和柳传志相差千年,但重视人才的理念是一致的,未来企业的发展是不可能只依靠一种固定组织的型态和一个固定的用人标准而运作,必须视企业经营管理的需要而有不同的团队和不同的人才,每一个领导者必须学会如何组织团队,如何掌握及管理团队中的每个员工的专长,并依此安排适当的位置,依照员工的优缺点,做机动性调整,使团队中的每个成员发挥最大的效能。

(作者单位:爱维龙媒咨询集团)

猜你喜欢

燕昭王杨元庆柳传志
东周列国志(14)
周光召的大气度
同甘共苦
中国“IT教父”功成身退75岁柳传志告别联想
燕昭王的用人智慧
一个故事挽回名誉
柳传志也曾脾气大
杨元庆兼百度董事
柳传志非一般的守时“大咖”
从一个业务员成长起来的跨国公司总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