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镇化进程中的商业银行

2014-03-17中国工商银行黄石分行课题组

杭州金融研修学院学报 2014年1期
关键词:城镇化商业银行贷款

中国工商银行 黄石分行课题组

城镇化进程中的商业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黄石分行课题组

一、城镇化进程中商业银行的发展机遇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进一步推进,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的基础设施建设、区域经济发展以及城镇化进程中居民的消费需求和中小企业发展等都急需大量的资金支持,而地方政府并不能满足如此巨大的资金需求。因此,充分发挥城镇化进程中商业银行的资金融通功能与优势,不仅可以大力推动城镇化进程的发展,而且也有利于商业银行的集约化经营,降低了管理成本,提高了经营效益。

(一)城镇化进程中基础设施建设给商业银行营销大项目、大客户提供广阔市场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是城市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只有抓好这个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必备条件,城镇化建设才能积蓄能量,稳步前进。有关部门测算,过去10年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和农村人口向城市人口的转移,每个农村人口在城镇落户下来需要的基础设施,道路、桥梁、住房的投资,大约在30万-35万元。如果到2030年前要实现2.2亿劳动人口的城镇化,那么意味着将产生巨大的投资需求。

随着城镇化率的不断提高和城镇化建设的快速发展,必将进一步带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前进步伐,将会带动产业结构的优化,使其进入快速成长阶段。当农村产业结构得到调整与优化后,其经营方式和盈利效果将会得到显著效果,将会颇受商业银行的青睐,这是商业银行的信贷资金投向渠道不可或缺的机会。

(二)产业升级和集聚领域的扩大给商业银行发展产业链金融带来良好契机

传统产业的改造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企业集聚发展是实现新型城镇化的必要保障。随着城镇化建设的发展,与城镇化建设配套的产业园区、工业园区、物流园区等建设项目将会提上日程,这种产业园区的聚集不仅可以提高城镇要素资源的聚集能力,而且可以带动产业的升级。城镇化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将带动产业结构升级0.49个产业的升级百分点。而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是0.49-0.56个百分点,因而城镇化通过产业升级最终对经济增长贡献为0.24-0.28个百分点。城镇化将成为中国经济长期增长的重要引擎。随之带来的是城镇吸纳就业能力的增强,支柱产业和项目的发展,这些都将成为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的发展机遇。

随着第三产业的快速增长,以及第一、第二产业的结构调整,“三农”、民生、现代服务业、新能源、新技术等产业将迅速发展,为商业银行业务发展提供新的增长点。同时,“绿色经济”、“低碳经济”的兴起,既对商业银行建立高效率、低能耗的服务渠道提出要求,也将推动商业银行不断进行融资模式的融资产品创新。商业银行将进一步通过客户结构、业务结构、资产结构、负债结构和收入结构等全面再造来改善原来单一的盈利模式,通过提高对客户金融资产的全面服务能力来增强境内外的竞争能力。

(三)城镇化进程中居民的生产和消费需求给商业银行消费金融业务发展带来快速增长

城镇居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是城镇化发展的重要标志。随着生活方式的变化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城镇居民自给消费比例必然会大大减少,商品消费比例将会随之提高,对于购置房产、生活用品与汽车、旅游与教育等消费将产生巨大的需求,这就为商业银行的消费信贷业务带来发展机遇。

城市化率的提高使城镇居民可支配纯收入大幅上涨,由此产生的消费观念、消费方式以及消费结构的变化将成为商业银行在支持城镇化建设中拓展新市场的方向。

(四)城镇化进程中中小企业发展给商业银行为中小企业金融服务拓展新渠道

在城镇化建设的发展进程中,中小企业有着大企业所无法取代的作用,并已成为了城镇化建设的重要经济条件。随着城镇化建设的不断发展,农村人口将逐步向城镇转移,城市经济信息、资金和技术也将逐步向农村地区渗透,一般加工产业向农村乡镇企业辐射,乡镇企业也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这些城乡相互渗透的发展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导向,也都为商业银行提供了优质的信贷市场与业务发展机遇。

首先,未来较长时期内,不仅是中国经济结构转型的时代,也是私人财富急剧变动的时代。随着居民收入水平提高,中等收入群体稳步增长,银行零售客户开始逐步扮演“投资人”的角色,投资范围不断扩大,资产管理要求更加灵活。商业银行零售业务战略地位将进一步显现,个贷、财富管理以及私人银行业务都将加快发展。其次,从量上来看,未来中国将在竞争基础上产生一批创新型中小企业,进而形成技术和知识密集型高端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国际竞争优势,其金融业务需求将保持旺盛的态势。从价格来看,即使是金融发达的国家,小企业贷款平均利率仍高出大企业贷款利率1.5-2个百分点。中长期来看,小企业业务发展将促使商业银行改变传统对公业务作业流程和管理模式,加快对公业务转型。

二、商业银行在城镇化建设的作为

(一)加快信贷管理制度改革

1.针对城镇化建设项目,适度下放基层商业银行的审批权限,实施差别授权。对于城镇化发展建设的推进,商业银行应根据建设项目的类别与融资金额的大小实施“有保有压”、“有扶有控”的区别对待政策,将有限的信贷资源首先投放到急需与具有发展前景的领域中,如:对于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与新型农业产业化,以及强化现代农业物质技术装备等方面。而如何将信贷资金快速下放到涉农贷款上,则亟须调整信贷审批制度。

现如今,商业银行大都将信贷审批权限上收到一级分行,地方二级分行毫无审批权。无论在对当地实际情况的了解上,还是具体融资项目的调研上,二级分行相对而言更具有“天时地利”的优势,因此,适度下放基层商业银行审批权限不仅对于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且为当地城镇化建设项目的推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根据城镇化建设中客户的实际情况,实施差别授信。针对城镇化建设项目中的特殊客户,采用有别于一般商业银行对于大企业的以财务报表为依据的审核方式来授信审批。城镇企业的发展模式与城市一般企业发展模式相比较而言更具有当地的经济发展特色,在发展的全面性和规模上具有更广阔的成长空间。因此,商业银行可以根据年纳税额,客户群体的稳定性与实收资本及企业主的信誉等情况来确定信用等级和授信额度,以拓展城镇商业信贷市场。

3.建立城镇化建设融资项目的追踪考核管理制度。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由政府根据区域性产业和城镇化发展的需要来确定哪些项目需要进行融资,由商业银行合理界定政府与项目建设和承贷主体在整个贷款周期中的风险分配、责任归属。为了控制风险与及时把握项目融资进展状况,商业银行应全流程跟踪项目直至贷款终结。

(1)融资前,商业银行应严格对融资项目进行评审与评估,确定融资的数额与贷款方式,同时明确贷款流程中的调查和审查以及审批环节的职责,并根据政府确定的融资项目生命周期来界定政府与承贷主体之间的风险分配,以合理控制贷后风险。

(2)项目执行过程中,商业银行应与项目建设单位保持定期信息沟通,及时了解并掌握项目建设进度和资金运行情况,以防止项目资金超支或工程进度异常;严格控制融资资金的划拨状况,确保专款专用;督促政府与项目建设部门处理好涉农关系,如城镇化建设中的基础设施建设会涉及农民宅基地或农田问题,农户是否配合直接影响到工程的进度。

(3)项目竣工后,商业银行应及时启动贷后管理机制,及时对项目进行全方位的贷后总结与评价,并编写成报告,作为贷后管理中责任与绩效评价的重要依据。将项目管理的责任与贷后管理中的绩效评价相结合不仅可以起到激励作用,而且可以杜绝项目执行中的操作风险。

(二)积极创新产品,提升服务水平

1.研发城镇化业务系列产品。在有效防范风险的前提下,积极创新完善城镇建设金融服务功能,研发并设计符合城镇化建设的金融服务新产品,尤其是适合农村城镇化建设所需业务的新品种。把握住当地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和突破口,因地制宜,努力推出满足当地居民多元化的消费需求与企业融资多渠道需求。

根据政策性金融的导向,商业银行可大力支持安居工程建设和产业园区建设。针对融资项目的不同,可研发新农村建设贷款、旧城改造贷款与撤村建居贷款等相关金融产品。

2.提供一揽子金融服务。商业银行可根据城镇化建设中融资项目的特色,以政府为纽带,连接参与城镇化建设中的个人与企业,为他们制定有针对性的贷款。

根据农村居民大规模向城镇迁徙的趋势,商业银行可推出住房贷款与大宗耐用消费品贷款以及子女助学贷款等消费型贷款,以确保信贷资金充足、有效地进驻城镇化建设市场,推动城镇化建设。针对龙头企业与新兴环保行业,商业银行可推出农(副)产品订单、仓单和农用生产设备、机械、林权等使用权的抵押贷款方式,支持并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与产业化园区建设。

为城镇居民与企业提供一揽子金融服务不仅是商业银行在城镇化建设中的发展战略,更是进一步深入城镇化市场的长远战略。

同时,要注重社会成员机会公平,大力发展普惠金融。商业银行要为城镇化中出现的困难群众创造就业、子女教育以及住房等涉及社会公平提供金融支持,一方面要继续开展失业小额担保、助学贷款、保障房贷款以及农民工创业贷款等,另一方面也要履行社会责任,提供一些政策性的金融服务,重点改造困难群众的居住环境,医疗服务设施等,开展农民工创业贷款、棚户区改造贷款等社会公益性质的金融支持。

课题组成员:杨向敏 廖毅 祁彪张茂林 范莹

猜你喜欢

城镇化商业银行贷款
商业银行资金管理的探索与思考
Wang Yuan: the Brilliant Boy
My Huckleberry Friends:Even if the Whole World Stand against me,I Will always Stand by You
关于加强控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探讨
家乡的城镇化
贷款为何背上黑锅?
还贷款
我国商业银行海外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
坚持“三为主” 推进城镇化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