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中学思想政治课中的美育

2014-03-17林丽芳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14年2期
关键词:政治课美育美的

林丽芳

三千年前古中国的西周周公旦便“制礼作乐”,以此来治理国家。在西方,古希腊的哲学家柏拉图在“理想国”中也指出:儿童是可变性最大的时期,需要从小养成爱美的习惯和辨别美与丑的能力。在此之后,亚里士多德发展了柏拉图的美育思想,全面地说明了美、艺术、教育的社会功能。在现代教育中,美育得到了更大的重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美育不仅能陶冶情操,提高素养,而且有助于开发智力,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要尽快改变学校美育工作薄弱的状况,将美育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这一决定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学校美育的实施。

但是,美育在我国现代教育中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几经周折几经起伏。“文革”阶段,美遭到摧残,美育被宣布为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美”成为一个禁区,人们谈美色变,美育无法得到开展。十年动乱结束后,美育又重新引起人们的注意。但由于“单纯升学率”思想的作祟与干扰,美育的开展仍受到种种阻力。另外,人们的思想中存在着美育只是美术、音乐课的任务的片面认识,也使得美育难以全面展开。

美育是一种美的教育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以爱美、审美、欣赏美、鉴别美的观点和方法教育人,抒发人的美感,陶冶人的思想、感情,从而培养人对美的感受力、认识力、创造力和对美的表达能力。审美意识的形成又是一个不断认识和实践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校的教育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因为学校所开设的课程和班团队等活动,都与美有关。那种认为美育只是美术、音乐课的任务的看法是片面的,不利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一代。

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师面对的是活生生的青少年,他们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逐步形成的关键时期。思想政治课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德育,更需要运用美育这个媒介。“以美育人”“以情感人”,把美育纳入思想教育工作中,是当代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师不可回避的选择。

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师实施美育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从目前来看,思想政治课教师不仅思想上要高度重视,而且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

一、要具有较好的美学理论和美的欣赏水平

由于处于青少年时期的学生可塑性大,具有很强的模仿性,而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榜样,因此要求学生有正确的美的观点,教师首先要对一些具体事情具有明确的美丑辨别力。教师还要有一定的美学理论水平,才能及时地结合教材加以发挥传授。我们要想把现实世界中的许多道理、纪律、规范根植于沉重的灵魂人格中,就必须用美育进行思想教育,这是给学生的灵魂注入阳光,注入清泉。

二、要善于挖掘,善于联系

中学生的学校生活中,处处蕴含着美育的内容。“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思想政治课教师要主动参与班级管理,配合班主任营造以环境美为中心的班级文化。窗明几净的教室,绿树婆娑、鸟语花香、书声琅琅的校园,鲜艳夺目的五星红旗,设计合理的教学楼……都是审美教育的素材。让学生通过对周围环境美的发现,激发学生爱班、爱校的感情。特别是教室作为学生主要的学习场所,我们理应充分重视,并予以积极的建设,以优美的环境营造育人的良好氛围。黑板报、标语要醒目新颖,特别是班级黑板报更要花一些心思去建设。教师只有用心指导学生出好每一期含有美育内容的黑板报,学生才能得到美的教育与陶冶。这正如蔡元培先生所说的:“含有美育之元素,一经教师之提醒,则学者自感有无穷之兴趣。”

三、重视社会美育的功能

蔡元培先生指出:“学生不是常在学校的,又有许多已离开学校的人,不能不给他们一种美育的机会,所以又要有社会的美育。”思想政治课教师可以通过开展参观访问、文娱活动、野外郊游等活动,将中学思想政治课本里抽象的美育内容,用实物或形象的事物呈现出来,帮助学生理解领会。在游览美丽的山川中,学生了解了勤劳勇敢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使学生既激发了热爱祖国和人民的情感,又理解了什么是自然美、社会美等美学理论,从而收到了待在教室里无法得到的效果。

四、要善于发挥自己所任教学科的美育功能

思想政治课教师必须使自己的教学具有美感,给学生提供更多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机会,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思想政治课在美育教育中有特殊的地位与作用。政治课教材中蕴藏着丰富的美育内容。它揭示着社会美,是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主要途径,其教学过程更应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人们在经验中所接触到的美是多种多样的,有社会生活中的美、自然界的美和艺术的美。人类社会生活是多方面的、复杂的、丰富的,其中最为基本的是生产劳动、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历史表明,生产劳动是美的最早领域,劳动是美的源泉。因为人类的劳动使人“通过这种活动作用于他身外的自然并改造自然时,也就同时改造他自身的自然”。(《马克思全集》23卷202页)人类的审美意识从生产劳动中产生并且受其决定与制约。劳动的不断发展,也使人类的审美意识出现时代特征,烙上各个生产力发展阶段的印记。政治教材中强调劳动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我们在讲授这部分内容时,联系劳动和美的关系顺理成章,既能进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的教育,又能进行美育的教育,可以收到一箭双雕、事半功倍之效。同时,在“社会美”中,作为社会主体的人,生活于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之中,因而也有极其丰富的内涵。社会美的内容在中学政治课教材中有相当大的分量,它不仅有为国为民的英雄事迹,也有日常生活中诸如尊敬师长等的可敬形象;既有波澜壮阔、慷慨激昂的壮举,也有富于诗情画意、纯朴典雅的日常生活。我们经常用英雄人物的崇高之美教育学生,就能不断启迪其心灵,让他们在潜移默化的熏陶中逐步树立崇高的理想,培育美好的情操;我们经常用日常生活中典雅淳朴之美教育学生,就能使学生注意穿着打扮、举止言谈,使他们懂得人不仅要有美的仪容仪表,更应有美的心灵,逐步理解外在美与内在美统一和谐的意义。这些都是美育的重要内容。

总之,美育在使学生得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师要有为社会培育全面发展的接班人的强烈使命感,要把美育当作是自己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重要任务来对待,甚至是当作事业来重视。在课堂的管理中,渗透美育思想,运用美育的观念进行思想政治课堂的管理与建设,会使我们的日常教育更具艺术性,更富感染力,更有成效。

参考文献

[1]高奇.蔡元培的教育观[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2).

[2]郝国栋.谈班级实施美育的途径和方法[J].新课程(中学),2011(2).

[3]高驰.中学美术的审美教育[J].中学教学参考,2012(21).

(责任编辑 袁 妮)

猜你喜欢

政治课美育美的
浅谈美育对特殊儿童的影响
广西高专学前教育专业美育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打破平衡
社会主义新时代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课的美育优化探析
高中政治课培育学生政治认同素养的教学策略
答案
美的校 美的人
谈谈“诱思导学”教学模式在农村中学政治课的运用
这美的朋友 这美的如画
美育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