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联系群众是我党的生命

2014-03-17艾新全

红岩春秋 2014年3期
关键词:邓小平重庆理念

艾新全

2014年1月20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第一批总结暨第二批部署会议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开展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要坚持主题不变、镜头不换,贯彻“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以严的标准、严的措施、严的纪律坚决反对“四风”,推动思想认识进一步提高、作风进一步转变、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密切、为民务实清廉形象进一步树立、基层基础进一步夯实。

以史为鉴,可以资政。

回想60余年前,新中国成立初期,以邓小平为第一书记的中共中央西南局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以其“政府是人民的,也是为人民的”执政理念,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清正廉洁的为政形象,为解放初期西南地区政权巩固、经济发展、民族团结、边疆稳定和党的建设建立了不朽的历史功勋,为我们留下了一大笔宝贵的精神财富。认真学习和总结西南局的历史经验,对于我们搞好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西南局进驻重庆之日,正值中国共产党由革命党向执政党的转变之时。从革命党到执政党的转变,一个重要的标志就是执政理念的确立。1950年7月,邓小平在西南军政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鲜明地提出:“政府是人民的,也是为人民的。”一种崭新的“不当统治者”、“政府为人民”的马克思主义执政理念展现在西南人民面前。

西南局时期,邓小平特别重视干部作风建设。他多次在有关的报告、信函中批示:“下面深感文件太多的痛苦,我们应当注意。”“报告太多太长,并非好事!”“各种会议都出专刊,往往过于形式主义。”他还说:开会要简单朴素,“不一定要作大报告”。

邓小平严肃批评一些干部,看似工作十分努力,但由于脱离群众,没有完成任务,犯了“辛辛苦苦的官僚主义”、“艰苦奋斗的命令主义”的错误。纠正这种错误倾向的唯一办法是:“司令官要到前线,即领导干部要下去,区党委到地委,地委到县,或到某些地区亲自去搞典型示范。”

进城以后,面对执政的考验,部分同志中出现了“车要越坐越小、房子要越住越大”,闹级别、闹待遇,甚至公开向组织伸手要官,搞婚外恋、闹离婚、闹家庭“改组”等错误倾向。对此,邓小平严肃指出:“要克服享乐思想,应由高级干部以身作则,不设私人公馆,房子挤着住,集体办伙食,严防铺张浪费。”邓小平、刘伯承两家人挤住一幢小楼里,他们用的车也是从国民党缴获来的美式“中吉普”,他们的伙食标准按师一级供给,下连队、下基层调研一律不搞接待,与干部、战士共同进餐。西南局领导身边的工作人员外出,一律步行或骑骡马。对亲属也不搞特殊照顾,邓小平的舅舅淡以兴来重庆求职,被邓小平劝回广安务农;两个妹妹和一个弟弟来重庆要求参加工作,邓小平要他们凭自己的本事考大学。领导人的以身作则,给西南带来了一股新风,树立了共产党清廉为政的光辉形象。

在本刊本期推出的一组特稿中,读者应可领会到,当年中央西南局的领导们是如何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奉行“政府是人民的,也是为人民的”执政理念的。

猜你喜欢

邓小平重庆理念
基于OBE理念的课堂教学改革
遵循课程理念,探寻专业成长之路
数说:重庆70年“账本”展示
视觉重庆
视觉重庆
视觉重庆
用心处事
邓小平与中苏论战
红色读物
邓小平“怕”回老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