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金融对开发性金融影响机理研究

2014-03-16王建军周晓唯刘昱

关键词:开发性渠道金融

王建军,周晓唯,刘昱

(1.陕西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陕西西安 710062;2.西安邮电大学计划财务处,陕西西安 710062)

互联网金融对开发性金融影响机理研究

王建军1,周晓唯1,刘昱2

(1.陕西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陕西西安 710062;2.西安邮电大学计划财务处,陕西西安 710062)

互联网金融是基于互联网技术,在传统金融基础上通过改变资本流通渠道进而改变定价是来优化配置资本这一稀缺资源,达到对现有资本配置渠道和体系的改变,客观实现社会资本帕累托改进,使互联网内生于金融体系,对金融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对开发性金融结合互联网金融发展建议如下:积极利用互联网,创新资金筹措渠道,降低筹资成本;进一步加强和互联网合作,促进开发性金融支持民生业务发展。

互联网金融、开发性金融、影响机理。

在新古典经济理论的经典论述中,市场是不存在交易成本的,货币资金的流通不通过金融中介,是资金供给方和需求方直接对接的[1]。但在现实经济运行中,由于信息不对称等原因,交易中介无处不在、无所不包。对于金融而言,Mishkin[2]认为两个原因造成了金融交易中介的存在:一是金融中介的规模经济和专业技术能有效降低交易成本;二是金融中介对信息的处理能力能最大限度的预防资金供给方和需求方直接的信息不对称、并进而防范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谢平等[3](P11)认为,目前有商业银行和资本市场两种金融中介在资金供给和需求方对融资额、期限和风险收益进行着匹配,这两种金融中介对资金匹配起着重要作用,但同时也存在着巨大的交易成本。

自上世纪末以来,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发展风起云涌,深刻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金融领域也受互联网发展的深刻影响,出现了不同于传统资金配置模式的互联网金融,互联网金融具有独特的资金配置、风险收益等特点。

一、互联网金融定义、发展现状及相关文献

(一)互联网金融定义

近几年,尤其是2012年以来,伴随着我国金融业深刻变革,互联网金融成为业内乃至全社会熟知的概念。现阶段互联网金融具体形式包括第三方支付、网络信贷、众筹融资和整合销售金融产品等。互联网金融发展迅速,以第三方支付为例,2012年市场规模超过10万亿元。2014年初,余额宝规模达2 500亿元,用户数达5 000万。互联网金融正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经济活动。学界对于互联网金融的内涵和外延并没有给出统一定义。有的研究从互联网方面给出定义;有的研究从金融和互联网结合,互联网对传统金融提供技术支持方面给予解释,各种定义不尽相同。谢清河[4](P29)认为互联网金融是指金融服务商以互联网为平台提供的银行、证券、保险等多种金融服务,对以电脑网络为技术支撑的金融活动的总称。谢子门[5](118)认为互联网金融并不是简单的“互联网技术的金融”,而是“基于互联网思想的金融”,技术作为必要支撑。互联网的概念是超越计算机技术本身的,代表着交互、关联、网络。其中的主语或者核心是参与者,是人,而不是技术。互联网金融是一种新的参与形式,而不是传统金融技术的升级。综上,结合实际,笔者认为:互联网金融是基于互联网技术,在传统金融基础上,通过改变资本流通渠道进而改变定价来优化配置资本这一稀缺资源,达到了对现有资本配置渠道和体系的改变,客观实现了社会资本帕累托改进,使互联网内生于金融体系。

(二)互联网金融现有研究成果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互联网金融成为学界研究的热点。主要研究成果和观点有以下几方面。

1.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影响方面。陈明昭[6](P119)、邱峰[7](P45)等认为互联网金融的兴起有其自身原因,也有时代的原因,由于大众金融需求呈多元化和复杂化的趋势,传统金融的边界和市场无法充分满足用户的需求。他认为互联网金融出现对银行会产生积极的倒逼作用,会促使中国银行业成为健康成熟的现代银行体系。周慧[8](P4)认为互联网金融具有信用数据丰富、透明,交易便捷和用户参与深入等特点。互联网金融从信息技术和处理效率等方面弥补了商业银行的不足,同时从服务观念和产品创新等方面给传统银行业带来了较大的挑战。张晓芬[9](P137)等总结了互联网金融的几种典型模式,如网络支付、网络借贷、金融搜索和网络金融超市等;分析了传统金融和互联网金融各自的优势,从互联网金融角度重新定位了商业银行的运营方向,建议商业银行充分利用数据带来的价值、拓宽网上银行服务的范围、立足客户需求来设计金融产品。袁博等[10](P66)认为互联网金融是金融体制改革和互联网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互联网金融对原有商业银行带来“去中介化”、“泛金融化”和“全智能化”的新的挑战,商业银行需大力发展服务功能创新、服务渠道创新和平台模式创新以应对互联网金融的冲击和挑战。

2.对互联网金融监管方面。张晓朴[11](P6)在总结国际互联网金融监管做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互联网金融监管的12个监管原则。李建军[12](P52)、陈林[13](P52)、张芬[14](P53)、李文韬[15](P55)等梳理了美国、英国、日本等国外互联网金融监管做法,具有以下特点:一是政府监管当局对互联网金融发展初期给予相对宽松的环境;二是监管当局将互联网金融定性为金融业务,对申请开办此项业务的机构实行准入许可证管理并制定设立互联网金融机构的准入条件和标准,明确了对互联网金融的监管要求和监管规则;三是建立了规范完备的社会征信体系,发挥中介机构的积极作用,推进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建设,防控互联网金融机构的经营风险;四是高度重视互联网金融的技术风险管理,实时出台专项技术风险管控的文件和法规,加强多部门多层次的合作,消除互联网开放性、虚拟性对金融业务的负面影响;五是监管当局以维护投资者和消费者权益为立足点,规范互联网金融机构的运行和发展,对提供的金融产品和服务要求透明“公平”规范,并充分发挥行业自律组织的积极作用。建议我国应坚持原则性监管,协调好规范发展和支持创新的关系,并给出五方面的监管建议。

3.互联网金融对经济发展影响方面。从互联网对经济发展影响方面,赵晓云[16](P84)通过实证研究,对全国各个省市自治区2011年的相关面板数据进行分析,得出互联网对金融发展水平影响显著。张竞[17](P84)认为互联网金融对中小企业融资难具有缓解作用。复旦-平安银行供应链金融工作室[18](P84)研究了互联网金融时代下的B2C供应链金融模式,认为B2C供应链金融模式能促进供应链、物流和金融三个环节的高效融合,有效降低风险,提升资金使用效率,最终形成面向消费者、供应链的完整的金融板块,增加用户黏性,提升自身竞争优势。

从现有文献来看,研究主要集中在互联网金融对商业性金融的影响、互联网金融的监管和互联网金融对经济的作用等方面。实际上,互联网金融对金融资金成本、进而对金融业的负债端都有较大的冲击。结合开发性金融(本文以国家开发银行为例)发展实际,探讨互联网金融对开发性金融的影响,并对影响的机理做一梳理。

二、开发性金融定义、发展现状

(一)开发性金融定义

在中国,政策性金融的提法由来已久,自1994年国家开发银行(以下简称开行)等三家政策性金融机构成立以来,我国开启了政策性金融服务国家发展的进程。三家政策性金融机构尤其是开行对突破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瓶颈,服务国家战略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自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开发性金融后,开发性金融在国家层面正式得到了确认,在实践中日益受到了党和国家的重视。央行行长周小川认为,在我国开发新金融脱胎于政策性金融。自1998年,陈元担任开行行长后,开行积极探索从政策性银行向开发性金融机构的转变。

陈元[19](P84)认为开发性金融是政策性金融的发展,与商业金融有完全不同的目标和范围。政策性金融是财政性的或准财政性的,是财政政策的延伸,是低端的开发新金融。开发性金融以国家信用为基础、以市场业绩为支柱,实现政府的目标;坚持建设制度、建设市场的方法;国家给予增信,资金来源于市场发行债券。胡怀邦[20](P84)认为,开发性金融是以国家信用为基础,以市场化的手段服务国家战略,经营策略为“服务战略,管控风险,适当盈利”。运作机理如图1。

(二)开发性金融在中国发展的现状

图1 开发性金融运行原理图

以开行为例,截止2013年底,开行资产规模突破8万亿元,贷款余额突破7万亿元,债券存量接近6万亿元。不良贷款率为0.48%,继续保持在1%以下,拥有国有金融机构中最优良资产质量。开发性金融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不仅引导资金保障了三峡工程在内的国家“两基一支”重点项目建设,同时在新型城镇化建设、发展普惠金融、服务民生、支持中小企业和贫困大学生及国家外交战略方面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与此同时,开行通过市场建设和制度建设填补我国投融资市场空白,使国家信用和开行信用转化出企业信用,培养出大小不一的市场主体,对活跃我国市场经济,构建多层次投融资体系有重要意义[22](P70)。

三、互联网金融对开发性金融作用机理

(一)互联网金融发展对中国传统金融运行渠道和定价影响的一般概述

金融是现代经济运行的核心,在国家控制金融的背景下,金融运行渠道和运行成本是按既定轨道和定价进行的,渠道和定价是外生性的。突出表现为银行在整个国家金融中占绝对主导地位,货币资金的定价:存款利率和贷款利率是法定的,金融产品在监管部门规定的现有框架和品种内执行,很难有创新意义上的突破。但近年来,迅速发展的互联网对我国经济社会运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金融也不能独善其身,互联网的发展对我国现有金融内生性运行渠道选择和运行成本的定价产生深远影响。

1.无互联网影响下我国外生性金融运行渠道和定价的一般运行模式

图2 我国传统金融运行渠道图

图3 我国传统金融定价流程图

图4 互联网影响下的金融渠道模式

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主要任务是建设。在建设阶段,资金是稀缺的。为筹集低成本的建设资金,我国政府采取了控制性金融方式,具体为对资金供给方采取抑制态度,给予较低利率,对资金需求方采取补贴态度,给予较低的贷款利率,金融机构实际上是货币资金融通的“记账本”和“二传手”。金融运行渠道和定价是外生的。金融运行渠道具体见图2,金融定价见图3。

图5 互联网影响下的金融成本定价图

2.互联网影响下我国金融渠道和定价的运行模式

近年来,互联网发展对金融产生深刻影响。互联网金融成为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对我国金融运行渠道和资金定价产生了多元化的影响。从某种意义上讲,互联网倒逼我国金融进行市场化改革,互联网内生于我国金融机制。在互联网的影响下,我国金融运行渠道和定价正在进行着市场化变革。互联网影响下的金融渠道模式和成本定价见图4和图5。

(二)互联网金融对社会资金成本影响的实证检验

上节论述了互联网对我国金融运行渠道和定价影响前后的流程和机理。以上论述基于一个假设,即互联网对金融运行和定价是有显著影响的。本节将对该假设做一实证检验。

1.指标的选取和模型的构建

指标的选取。本文拟通过对比个人银行存款额(简称Gryhcke)、互联网金融存款额(简称Hlwjrcke)变化来分析互联网金融对社会资金的影响;通过检验银行间市场同业拆借利率(简称Rtycj)和基金收益率(简称Rjjsyl,本文选择市场中份额最大的天弘基金收益率来代替市场基金收益率)相关性来验证互联网金融收益对正常社会资金成本的影响。

模型的构建。Gryhcke和Hlwjrcke相关项检验模型构建如下:

Rtycj和Rjjsyl相关项检验模型构建如下:

其中Gryhcke为个人银行存款额,Hlwjrcke为互联网金融存款额;Rtycj为银行间市场同业拆借利率,Rjjsyl为基金收益率;α1和α2为常数项,β1和β2为相关系数,ε1和ε2为残差项。

2.数据的选择

存款数据的选择。个人银行存款数来自于央行公布的2013年1月至2014年2月的14个月的金额;由于余额宝等互联网金融相关数据尚未公布,鉴于余额宝等“互联网宝宝”为货币型基金,所以本文选择货币型基金统计数据来代替余额宝等互联网金融存款数额,选择日期为2013年1月至2014年2月的月度数。具体数据见表1:

表1 金融机构个人存款额和互联网金融存款额数据表单位:亿元

发展趋势见图6:

图6 金融机构个人存款和货币型基金金额变化图

收益率数据的选择。本文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4月间周年化后的银行间市场同业拆借利率和基金收益率来分别代表传统金融收益和互联网金融收益。选取样本数据436个,鉴于数据量较大,数据不在本文中列示,如需可向笔者索取。数据从人民银行网站和基金协会网站整理而得。

3.检验结果和分析

本文选取Eviews7.2对模型(1)和(2)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如下:

①对存款数据的检验和分析。

由表1知,从2013年1月至2014年2月,金融机构个人存款额和货币型基金余额呈增加态势(如图6所示)。金融机构个人存款额从2013年1月的423 061.36万元增加至2014年2月的490 044.59万元,绝对增加额为66 983.23万元,增加率为15.83%;货币型基金从2013年1月的4 759.44万元增加至2014年2月的14 233.79万元,绝对增加额为9 474.35万元,增加率为199.06%。从以上分析得出,从增长率上看,货币型基金的增长速度远远超过金融机构个人存款,这一增长重要的原因为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机构个人存款业务的稀释作用。

检验结果:经检验后的模型为Gryhcke= 428145.7+4.7Hlwjrcke;

相关指标和相关性趋势图分别见表2和图7:

表2 检验相关指标一览表

从表2知,个人银行存款额和互联网金融存款额具有相关性,相关系数为4.7,在小于5%的水平是显著的,但方差为0.53,水平较低,无残差项。

图7 相关趋势图

检验结果:经检验后的模型为Rtycj=3.52+ 0.157Rjjsyl;

相关指标见表3:

表3 检验相关指标一览表

从表3知,银行间市场同业拆借利率和基金收益率不具有相关性,相关系数仅为0.157,P为0.1023,方差为0.1022,水平较低。收益率检验不相关的原因可能是本文选取的天弘货币型基金不能有效代表市场中所有货币型基金的收益率。

由于以上模型检验P为0.1023,不具有显著性,同时方差为0.1022,水平较低。考虑到2013年6月开始互联网如余额宝等吸收存款大幅上升,同时导致社会整体融资成本上升,据此本文假定2014年是银行同业拆解利率的一个重要结构突变点。为此模型引入一个虚拟变量DUMMY,进行拟合,修正原有模型,2014年为临界点,将时间小于2014年定义为0,将2014年以后定义为1。

模式回归方程变为:

模式具体指标和相关性趋势图分别见表4和图8:

表4 检验相关指标一览表

图8 相关趋势图

模型经修正后,从表4和图8知,银行间市场同业拆借利率和基金收益率具有相关变化趋势。银行间市场同业拆借利率和基金收益率具有相关性。从系数的显著性来看,P的值都小于5%的显著性水平,说明模型回归的系数非常显著;从模型整体的显著性来看,F值为38.56896,相应的概率值为0.00,可以拒绝模型整体解释变量系数为零的原假设,说明模型的整体拟合状况良好。

(三)互联网金融发展对开发性金融的影响

开发性金融作为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互联网金融的影响和冲击。本文拟从以下两方面进行分析。

1.对融资渠道和融资成本的影响

目前享受国家信用的开发性金融资金来源渠道不是来自于直接吸收公众存款,其融资渠道为:发行开发性金融债券,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购买金融债券。开发性金融债券融资成本略高于国债。开发性金融把发债募集资金投向国家战略项目和民生领域,贷款利率一般为基准利率或略高基准利率。具体渠道和业务流程见图9。

图9 我国开发性金融一般资金渠道和业务流程图

当前,互联网金融对包括开发性金融在内的金融体系构成了日益显著的影响。在加入互联网后,开发性金融资金渠道和融资成本演化见图10。

图10 开发性金融资金渠道和融资成本演化图

由上图可知,在互联网金融影响下,我国开发性金融的融资渠道和融资成本出现了演化。由于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机构产生了资金流通渠道和资金成本的影响,具体为互联网金融分流了传统金融的资金来源和抬高了资金成本,导致其在资产端倒逼开发性金融债券提高负债成本,否则开发性金融会面临无法筹资的局面。但在开发性金融机构的资产端,由于其承担为强国富民提供资金的使命,不可能像商业金融一样提升资产价格,最终导致收益面收窄,甚至倒挂的局面,开发性金融面临困境。

2.对业务的影响

目前,开发性金融虽然没有传统意义上的零售业务,但开发性金融承担着富民的使命,以国家开发银行为例,目前已广泛开展了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中小企业贷款、解决贫困大学生上学难的生源地助学贷款及支持下岗职工在内的创业促就业贷款等。互联网金融对开行以上民生业务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如,2012年开行国开金融和江苏金农公司开发互联网投融资平台——开鑫贷;同年,开行和陕西省金融控股公司开发的互联网产品——金开贷,以上产品以“开发性金融引领民间借贷规范化、阳光化”为宗旨,坚持开行孵化、政府引导、市场运作、IT支撑、准公益性原则,采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模式,为中小微企业及“三农”客户提供金融服务。自2007年开行开展生源地助学贷款以来,解决了成百上千万贫困学子的大学梦,对促进社会和谐起了重要作用。为提供便捷方便的金融服务,开行积极利用互联网金融,如与余额宝合作,发放贷款和回收贷款,这不仅有效弥补了开行人员少、经营网点少的问题,同时也为广大学生提供了便捷的金融服务。

四、开发性金融结合互联网金融发展建议

互联网金融发展是未来金融发展的一个方向。互联网将内生于金融体系,对金融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在此背景下,对开发性金融结合互联网金融发展建议如下:

(一)积极利用互联网,创新资金筹措渠道,降低筹资成本

在目前开行融资渠道主要依托传统金融机构购买的情况下,负债端筹资面临渠道限制。在互联网日益发达,互联网金融发展逐渐壮大和完善的情况下,开行等开发性金融应积极利用好互联网这一便捷渠道,缩短融资渠道,降低筹资成本。方案有二:一是利用现有互联网金融平台,通过现有渠道直接面向公众发售开发性金融债券等金融产品,降低融资成本。这一方案有直接利用现有渠道的优点,但也存在交易成本和业务受制于人的问题。目前,开行已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2013年以来,开行已通过天弘基金发行两期金融债,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二是开行可直接打造自己的互联网平台,将开发性金融和互联网金融结合起来,自己控制发行开发性金融产品。这一方案的优势是开行可自己控制发行,不必受制于人,缺点是需从头创建互联网平台,同时缺少互联网金融专业人才。

(二)进一步加强和互联网合作,促进开发性金融支持民生业务发展

互联网的便捷和广泛性,有利于弥补开行等开发性金融机构网点少、人员短缺的问题。建议开行在业务、尤其是民生业务开展中,进一步加强和互联网合作,能进一步促进开发性金融支持民生业务发展。进一步完善开行现有的互联网金融平台合作,总结开鑫贷、金开贷等金融产品成功经验,条件成熟可积极推广。大力发展P2P等金融产品。实现开发性金融在利用互联网方面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引领作用。对于生源地助学贷款,开行可进一步利用余额宝等互联网金融产品,通过和余额宝等深度合作,延伸业务前端,将贷款学生日常上网动态和贷款管理联系起来,实时掌控贷款学生的动态,有利于贷款管理和本息回收。

在民生业务利用互联网金融的同时,开行的中长期项目资金支付、项目建设管理和贷款管理也可尝试通过互联网来实现,这也许是今后开发性金融和互联网结合的一个方向。

[1]Mas-Colell,Andreu,Michael Whinston&Jerry Green.[M].Microeconomic Theory,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5.

[2]Mishkin frederic.The Economics of Money,Banking,and Financial Markets[M].Harper Collins College Publishers,1995.

[3]谢平,邹传伟.互联网金融模式研究[J].金融研究,2012(12).

[4]谢子门.当今步入互联网金融时代的进一步思考[J].金融视线,2013(5).

[5]谢清河.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问题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13(49).

[6]陈明昭.互联网金融的主要模式及对商业银行发展的影响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3(31).

[7]邱峰.互联网金融冲击与商业银行应对[J].金融会计,2013(11).

[8]周慧.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商业银行发展策略[J].青海金融,2013(12).

[9]张晓芬.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对商业银行的影响[J].兰州学刊,2013(12).

[10]袁博,李永刚,张逸龙.互联网金融发展对中国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对策分析[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3(12).

[11]张晓朴.互联网金融监管的原则:探索新金融监管范式[J].金融监管研究,2014(2).

[12]李建军,赵琪.“次贷”危机后影子银行监管改革的国际比较[J].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

[13]陈林.互联网金融发展与监管研究[J].南方金融,2013(11).

[14]张芬,乌江.国外互联网金融的监管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J].金融与经济,2013(11).

[15]李文韬.加强互联网金融监管初探[J].时代金融,2014(2).

[16]赵晓云.互联网对我国各省区金融发展影响的实证分析[J].时代金融,2012(8).

[17]张竞.互联网金融对传统融资模式的影响和对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缓解作用[J].现代经济信息,2013(16).

[18]李更.互联网金融时代下的B2C供应链金融模式探析[J].时代金融,2014(1).

[19]陈元.创建国际一流市场业绩的开发性金融[J].求是,2003(10).

[20]胡怀邦.开发性金融的国家使命[J].中国金融,2014(4).

[21]国家开发银行,中国人民大学联合课题组.开发性金融论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22]骆嘉.金砖国家金融合作机制的发展历程和现实境遇[J].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

On the Effecting Mechanism of Internet Financing on Development Financing

WANG Jian-jun1,ZHOU Xiao-wei1,LIU Yu2
(1.International Business school of 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 2.Finance Department of Xi'An University of posts&telecommunications,Xi'an 710062,China)

Internet financing is financing based on internet technology.With acceptance of traditional financing,it changes its capital flow channels and pricing mechanism for optimal allocation of capital which is scarce resource,and hence transforms the existing channels and systems of capital allocation.It realizes Pareto Optimality of social capitals and embeds internet in financing system.The embedding will profoundly effect the development of financing industry.It is therefor proposed for development financing industry to incorporate internet financing in following ways:one is to actively utilize the internet for innovative channels of fund raising and raising cost reduction;the other is to enhance cooperation with internet industry for promoting the business of people's livelihood-support financing.

internet financing;development financing;effecting mechanism

F124

A

10.3969/j.issn.1674-8107.2014.04.016

1674-8107(2014)04-0096-08

(责任编辑:曾琼芳)

2014-05-10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中国证券市场机构投资者异象作用机理及其实证研究”(项目编号:08JC630064);陕西省教育厅科研项目“新兴资源城市低碳化转型的战略框架与路径研究”(项目编号:11JK0117)。

1.王建军(1979-),男,陕西神木人,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发展经济学、法经济学研究。

2.周晓唯(1963-),男,陕西西安人,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发展经济学、法经济学研究。

3.刘昱(1978-),女,陕西西安人,主要从事财务管理研究。

猜你喜欢

开发性渠道金融
聚焦“五个一” 打通为侨服务渠道
科技型中小企业开发性金融融资战略的相关研究
何方平:我与金融相伴25年
君唯康的金融梦
开发性核电厂厂址保护工作探索与初步实践
P2P金融解读
开发性金融支持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渠道
渠道与内容应当辩证取舍
金融扶贫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