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灰色关联分析法评价沈阳绿豆新品种联合鉴定试验

2014-03-15赵阳庄艳王英杰葛维德辽宁省农业科学院辽宁沈阳110161

园艺与种苗 2014年5期
关键词:主茎粒数绿豆

赵阳,庄艳,王英杰,葛维德(辽宁省农业科学院,辽宁沈阳110161)

用灰色关联分析法评价沈阳绿豆新品种联合鉴定试验

赵阳,庄艳,王英杰,葛维德*
(辽宁省农业科学院,辽宁沈阳110161)

绿豆是辽宁省主要的小宗粮豆作物之一,主要集中在辽宁西、北部地区。绿豆适应性广,抗逆性强,耐旱、耐瘠、耐荫蔽,生育期短,播种适期长,并有固氮养地能力,是禾谷类作物、棉花、薯类间作套种的适宜作物和良好前茬,在农作制度改革和种植业结构调整中起着重要的作用[1-2]。根据食用豆产业技术需求,在主产区相关综合试验站进行绿豆新品种联合鉴定试验,以期筛选出适宜在不同生态区种植、具有抗病虫、抗旱耐瘠、或适宜间套种的等特性的优良品种,为新品种示范推广和配套栽培技术研究集成提供科学依据。一份材料的优劣是多性状综合表现出来的,各性状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而现在通用的数学模型难以把这些性状综合起来评价材料的真实价值,而灰色系统理论为解决这一问题开辟了广阔的前景[3]。

该文运用灰色系统理论中的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2011—2012年绿豆新品种联合鉴定试验的19个供试品种,进行主要产量性状的灰色关联分析,旨在从量的角度进行综合分析、评价,揭示绿豆各性状间的主次和依存关系,探讨影响绿豆产量的主要因素[4],为沈阳地区绿豆育种提供理论依据,并筛选适宜该地区种植的绿豆品种。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试验数据来源于食用豆产业技术体系沈阳综合试验站2011—2012年绿豆新品种联合鉴定试验。参试材料包括19个品种(表1)。

表1 参试品种

表2 参试品种各性状的平均值

1.2 方法

试验于2011—2012年在辽宁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试验地进行。试验地肥力中等,土质为粘壤土,前茬大豆。播种时施种肥磷酸二铵150 kg/hm2,田间管理同一般生产田。以2年试验的平均数据进行相关的处理和分析。

田间试验采用随机区组排列,重复3次,4行区,小区面积10 m2,每小区留苗120株。成熟时按小区收获,以实产计算产量。每小区选取10株为样本进行室内考种,调查株高、主茎分枝数、主茎节数、单株荚数、荚长、荚粒数、百粒重等7个主要性状并计算生育日数。

1.3 分析方法

1.3.1 确定参考数列和比较数列。按灰色系统理论要求,将13个芸豆的产量及8个相关性状视为一个灰色系统[6-7]。每一个参试品种(系)看作系统的一个因素,设产量为参考数列X0,相关性状为比较数列Xi(株高X1、主茎分枝X2、主茎节数X3、单株荚数X4、荚长X5、荚粒数X6、百粒重X7、生育期X8)。各供试品种主要性状平均值列于表2。

1.3.2 数据标准处理。由于各性状因素(原始数据)(表2)量纲不一致,难以直接比较,因此需将原始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消除量纲转换为可比较的数据序列(表3)。

1.3.3 关联系数及关联度计算。利用公式(1)求出各品种灰色关联系数Li(k),再综合各点的关联系数由公式(2)计算各性状对产量的关联度ri。式中,L(iK)为Xi对X0在K点的关联系数,ρ为分辨系数,取值范围在(0~1)之间,一般取0.5。X(ik)|和分别为第一层次最小差和第一层次最大差,即在绝对值中按不同的k值分别挑选其中最小者和最大者分别为第二层次最小差和第二层次最大差,即中挑选最小者和最大者。由ri依大小排成的数列为关联序列,根据排序位次确定各性状对产量的影响程度。初始化处理,使之无量纲化,得出标准化处理后结果(表3)。

2.2 灰色关联系数及关联度的计算

利用表3数据求出参考因素X0与比较因素Xi的绝对差值(表4)。

从表6结果可以看出,绿豆不同性状与产量的关联度大小为:单株荚数>株高>生育日数>主茎节数>荚长>主茎分枝>百粒重>荚粒数。绿豆主要性状对产量的影响以单株荚数最大,其后依次为株高、生育日数、主茎节数、荚长、主茎分枝、百粒重、荚粒数。首先是单株荚数、株高和生育日数与其产量的关联度在0.9以上,与产量关系最为密切;其次是主茎节数

2 结果与分析

2.1 数据标准化

由于考察指标的量纲不一致,需对原始数据做

表3 原始数据标准化结果

表4 Xo与Xi的绝对差值

表5 产量与不同性状的关联系数

表6 关联度及排序

和荚长与产量的关联度在0.7左右;再次是主茎分枝、百粒重和荚粒数与产量的关联度为0.5~0.6。

3 结论与讨论

结果分析表明,在进行单株选择时,应尽量选择单株荚数多、株高矮、早熟的材料。

王明海等[5]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新选绿豆品种(系)的7个性状与产量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各性状与产量间关联度大小顺序为单荚粒数>荚长>株高>生育期>分枝数>单株荚数>百粒重,与该试验研究有一定出入,可能是由于所用材料不同和气候原因所致;申慧芳等[6]用相关分析系统分析了与绿豆产量相关的12个农艺性状,结果表明单株荚数与产量关系最为密切,与该试验研究的结果一致。笔者认为,在今后的育种工作中,对抗性的选择也是必不可少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其他性状对产量的影响,要注意协调好各性状之间的相互关系,最终选育出综合性状良好的绿豆新品种(系)。

[1]林汝法,柴岩,廖琴,等.中国小杂粮[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242-258.

[2]孙桂华,任玉山,杨镇,等.辽宁杂粮[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226-243.

[3]崔秀辉.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在绿豆育种中的应用[J].杂粮作物,2005,25(4):238-239.

[4]刘辉.超高产小麦主要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1(4):87-90.

[5]王明海,郭中校,李玉发.绿豆新品系主要农艺性状及其与产量间的相关分析[J].杂粮作物,2007,27(3):193-194.

[6]申慧芳,李国柱.绿豆产量构成因素的相关与通径分析[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2005,25(2):164-167.

(责任编辑 戚佳妮)

Joint Identification Test on Shenyang New Mung Bean Variety with Grey Correlation Analysis

[目的]为沈阳地区绿豆育种提供理论依据,并筛选适宜该地区种植的绿豆品种。[方法]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2011—2012年19个供试绿豆新品种进行联合鉴定试验,并对8个主要性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绿豆不同性状与产量的关联度大小为:单株荚数>株高>生育日数>主茎节数>荚长>主茎分枝>百粒重>荚粒数。[结论]在进行单株选择时,应尽量选择单株荚数多、株高矮、早熟的材料。

绿豆;产量性状;灰色关联分析

ZHAO Yanget al.(Liaoni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Shenyang,Liaoning 110161)

[Objective]The aim was to provide theoretical basis for breeding mung bean field and screening the suitable variety in shenyang area.[Methods]The 8 main traits from 19 varieties of mung beans were evaluated by united identification test from 2011 to 2012 with grey relational analysis.[Results]The related degree of different traits and yield of Mung bean was the pods number per plant>plant height>growing days>the node number of main stem>pod length>main stem branches>100-seeds weight>seeds per pod.[Conclusion]In the individual choice,pods per plant,plant height,more precocious materials should be chosen.

Mung bean;Yield trait;Grey relational analysis

S643.9

A

2095-0896(2014)05-045-04

国家食用豆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CARS-09-Z8)。

赵阳(1980-),女,辽宁沈阳人,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食用豆育种与栽培研究工作。*通讯作者:葛维德(1973-),男,辽宁沈阳人,研究员,主要从事食用豆育种与栽培研究工作。

2014-01-07

猜你喜欢

主茎粒数绿豆
不同来源小麦品种主要产量性状的比较分析
金荞麦收集系株型相关性状遗传变异分析
抽吸参数对电加热卷烟气溶胶粒数和粒径的影响
甘蓝型油菜双主茎YD 4899的选育及表型性状比较分析
小麦穗顶部和基部小穗结实粒数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小绿豆变身记
杂交晚粳稻通优粳1号产量及构成因子分析
清热解毒绿豆香
绿豆
马铃薯品种‘荷兰15号’主茎密度与植株性状及块茎产量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