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高职院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实践探索——以安康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2014-03-13PracticalExplorationonImprovingtheTalentsTrainingQualityofLocalHigherVocationalCollegesTakingAnkangVocationalandTechnicalCollegeasanExample

价值工程 2014年5期
关键词:职院院校职业

Practical Exploration on Improving the Talents Training Quality of Local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Taking Ankang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as an Example

陈军科 CHEN Jun-ke;蔡代平 CAI Dai-ping

(陕西省安康职业技术学院,安康725000)

(Shaanxi Ankang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Ankang 725000,China)

0 引言

随着区域社会对地方高职院校认可度和对人才培养质量关注度的不断提高,高职院校机遇和挑战并存的现状日趋凸显,责任更加重大。安康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安职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实践证明,地方高职院校只有不断探索和实践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措施途径,才能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

1 地方高职院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机遇与挑战

党的十八大报告特别强调,要“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进一步明确了职业教育今后发展的目标定位和战略选择。地方高职院校迎来国内良好发展机遇的同时,各地产业结构的升级和经济结构的调整,也为地方高职院校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一是区域社会、企业在人才需求上转向以技能型人才为主,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市场。拿安职院来说,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陕西省陕南突破发展战略和安康“十二五发展规划”的实施,安康区域发展优势日渐凸显,一批主导和新兴产业,需要大量高素质技能型劳动者,而劳动者技能的培养需要企业和职业院校共同参与,这必将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二是随着企业层次的提升和规模数量的扩充,企业参与“即用型”技能人才培养的愿望越来越强烈,参与办学的热情也会随之提高,对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应更加关注;三是人民群众对高职教育关注度日益增长,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提供外在的驱动力;四是从十二五规划到十八大报告,国家高度重视高职教育,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制度保障。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和“中国职业教育梦”的伟大实践,更为职业院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了实践载体;五是社会各界关心支持职业教育的呼声四起,为高职院校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职业教育作为与经济社会联系最密切的教育类型,仍是教育体系中的薄弱环节,特别是地方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仍面临着一系列挑战。一是师资队伍不适应产业发展要求;二是管理能力不适应内涵建设要求;三是办学理念不适应现代职教体系建设要求;四是职业教育梦的实现,为地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五是地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受区域经济社会影响和制约明显。

2 地方高职院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实践探索

提高地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是永无止境的,要在发展中不断的研究、探索。安职院面对严峻挑战和良好机遇,不断激发内部活力,通过实施质量提升工程,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实践。

2.1 加强学习,强化班子能力,树立务实的办学思路习近平总书记曾说: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事业发展没有止境,学习就没有止境。安职院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实践中,深深体会到认识好、解决好问题的唯一途径就是要加强学习。通过学习,提高院系班子的领导能力,增强战略规划和科学决策的能力,更新理念,拓宽视野,把发展重心放到内涵建设上,把工作重点放到强化办学特色、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上来,确保了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真正把人才培养质量当为院系发展的生命线。同时,为实现学院发展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双提升,立足区域,面向社会,发扬老中专学校的办学优势,抓好实践教学,强化素质教育,突出“四个相结合”。

2.2 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指针,找准办学方向办学定位要紧密契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主动融入到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之中,要体现人才培养方向与地方经济的发展方向的相适应;人才培的目标要突出地方特色,依据地方经济的发展阶段和行业的发展程度、不同行业岗位职业群的具体要求来定位,通过关注区域经济发展的主打方向与重点产业,把握本区域所需专业性技术人才的产业定位和行业方向,进一步明确自身人才培养的目标与方向;要按照“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的原则,根据地方生产技术的变化、产业结构的演进、经济增长的速度等因素而不断调整自身体系,从而实现地方高职教育发展与地方经济建设的契合。安职院的办学实践为我们提供了两大成功范例。一是学院附属医院与安康市中心医院实现了跨行业、跨领域的医教资源整合,组建新的附属医院,实行两块牌子的新体制。这一首创性的举措显著改善了医护类教育的实习实训条件和师资队伍结构,丰富了课程资源和教学模式,一举使我院医护药类专业的办学实力跃升至全省高职的前列;二是学院从职教资源深度整合与共同发展大计出发,反复吁请,推动安康市政府果断决策,确定我院与安康技术学院联合建设新校区,实行一个校区、两块牌子、统一规划、统一设计、校区共建、资源共享的“共建共享共融”模式,有力推进了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的跨行业融合,被省教育厅领导誉为“全省职业教育的突破性进展”。

2.3 以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为动力,破解人才培养质量提高的瓶颈 安职院开展订单培养试点,全面推行顶岗实习、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学模式,初步形成具有鲜明安康职院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证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必须不断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一要做好“三个对接”,即育人理念与企业用人理念的对接、实践教学环境与企业生产环境的对接、评价标准与企业质量标准的对接;二要做到三个紧贴,即紧贴市场需求设置专业,紧贴岗位设置课程,紧贴用人单位需求培养人才;三要坚持四个面向,即坚持面向社会开放广泛利用社会资源同时为社会提供服务,面向教学过程开放着力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能力,面向世界开放学习国际国内先进技术知识,面向未来开放抓好企业、行业发展的提前量。

2.4 以打造优秀教学团队为抓手,筑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基础 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师资队伍,尤其是“双师型”教师队伍,既是高职院校提高办学质量的客观要求,也是办出特色的有力保证。安职院不断优化教师学历结构,制定和实施1975年后出生的中青年教师学历限期提高制度,鼓励和支持青年教师在职攻读博硕学位。不断优化教师职称结构,提高副教授以上职称教师比例。不断优化教师能力结构,选派230名青年教师到企事业单位一线锻炼,还常年从医院、工厂等校企合作单位聘请了81名有教学能力的一线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扎实做好研究生以上学历人员、学科带头人和高技能人才招聘和引进工作,引进优秀拔尖人才3名。加快教师培训培养,开展院级教学名师评选活动。严格外聘教师选拔标准,规范聘用程序,充分发挥外聘教师在实践教学、实训指导、科学研究方面的重要作用。学习和落实《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大力加强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弘扬精讲多练、言传身教的优良教风。

2.5 加强专业和课程内涵建设,突破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 专业设置是地方高职院校主动、灵活地适应区域社会需求的关键环节,是高职院校办学特色的体现,也是增强核心竞争力的基础。安职院按照“提升医学类专业、调整教育类专业、培育工科类专业”的思路,深入调查研究区域经济发展态势和人才市场需求,增设适应安康经济发展紧缺人才的建筑类专业,暂停了生源不足专业的招生,调整了学院的专业分布和系部设置,突出了优势专业和重点专业的内涵建设;按照“扶优、扶强”和职业性、开放性、实践性的专业建设原则,积极申报和立项建设省级、院级重点专业。对于招生和就业形势好的护理、医学检验技术、临床医学、医学影像技术等四个省级重点专业和学前教育、汽车检测与维修等院级重点专业,加大了扶持力度;进一步理顺和强化实践教学管理,构建理实一体化管理体系。课程内涵建设提高实现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基本途径,是人才培养质量形成的关键环节,是内涵建设和教学质量建设的核心。安职院按照“以点带面、梯次推进、整体提升”的课程建设思路,以精品课程建设提升重点专业建设内涵,在精品课建设方面都取得了新进展。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围绕岗位技能需求,新开发了《病理检验技术》选修课;护理专业紧跟就业市场新要求,开发了院本教材《社区护理》;临床医学系充分发挥专业教研室在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的作用,与附属医院紧密合作,收集整理并更新了常见病、多方病的教学病历资料、医学影像检查资料及电子文档库资料,丰富了实践教学资源,发挥了校企合作办学的优势;学院验收通过了《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内科学》等六门院级精品课程。

2.6 建立高质量高效益的实训基地,强化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实践载体 按照教育规律和市场运作规则,积极吸纳社会资源,努力探索投资主体多元化途径,多渠道、多形式筹措资金,加强实训基地建设是高职院校改善办学条件的重点。安职院积极探索实训基地建设的校企组合新模式,学院提供场地和管理,企业提供设备和技术支持,以企业为主组织实训教学,营造真实的工作场景,使学生得到训练,企业得到具有良好教育环境的培训场所。积极争取中省市财政支持的实验实训建设项目,做好已有中省财政支持建设项目的规划、论证、实施工作,申报立项省级高职教育实训基地1个,建成5个在实践教学方面不断创新、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院级优秀示范实验实训室,新建院外实验实训基地10个,将院外实验实训基地建设成为科研成果转化、学生顶岗实习、就业安置基地,成为地方高职院校直接为当地经济服务的有效形式。

2.7 创新管理机制,探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保障途径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管理,“管理出质量”。安职院立足实际,不断探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保障体系的实践说明,创新管理机制,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保证。一要建立满足学生就业创业需求的弹性学习机制,使学生更加灵活自主地选择专业方向、选修课程、选择教师、选择安排学业进程充分发展学生特长与培养个性;二要建立适应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的教学运行机制,校企双方共同设计制订培养方案、参与教学过程和教学管理,并在实际运作中,根据工学结合的具体形式,制订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对人员、经费、时间进行合理安排,保证按照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有序地组织教学;三要建立突出职业素质和能力的考核评价机制。重点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建立旨在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和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新型的学生质量评价标准。重点关注教师的职业素质和教学能力,包括教师的师德师风、工作态度、敬业精神、教学水平、改革意识、创新能力以及在现代职教思想指导下运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能力。

2.8 加强科学研究工作,拓宽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路径 科学研究工作是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是提高职业教育人才质量的重要支撑和根本要求。地方职业院校要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就必须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人才需求现状进行科学研究。安职院高度重视科研工作,加大支持力度,不断完善科研绩效考核和奖惩机制,建立院内学术报告常态运行机制,定期邀请专家学者来院开展专题学术报告,拓宽师生学术视野,增强学院学术涵养。目前,学院承担并完成省级以上课题8个,市级重点课题20余项,取得研究成果12项,核心期刊发表文章100余篇,良好科研氛围的形成为学院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拓宽了路径和渠道。

2.9 构建多层次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体系,完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机制体制 安职院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过程中,逐步构建了“四评二查一考核”的质量监控体系,即“组织评价、同行评议、学生评教、社会评效,日常检查、随机检查,全程考核”,每个环节各有侧重,相互联系,监控结果作为教师晋级、评优的重要依据,不合格一票否决。发挥教学督导的评价功能、激励功能和促进功能,形成了一套完整科学的督导机制,做到“评价有依据,实施有记录,效果有证据,意见有质量”。重视教学信息联络制度建设,聘请有经验的离退休教师对整体教学工作进行调研,收集教学中各种信息,定期向系部或教务部门反馈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化意见和建议;通过班级信息员,搜集并反馈教学信息。建立了用人单位人才培养质量信息反馈系统,将教学质量监控与用人单位和社会相关标准相结合,聘请社会专家指导专业开发与人才培养方案及教学计划的制订、修订,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与办学的社会效益。加强职业技能鉴定考试的组织工作,确保学生职业资格证书获取率达到85%以上。

2.10 以校园文化建设为载体,营造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人文环境 扎实的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是学生顺利步人职业生涯的基础,而深厚的文化底蕴、过硬的心理素质和职业素养,是学生在职业发展过程中突破上升瓶颈的动力。安职院在深挖内涵,推进专业和课程建设等的同时,将校园文化建设纳入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总体建设中,使其成为课堂育人的有益补充,文化育人精彩纷呈。学院将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统一于文化育人之中,通过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技能竞赛、校园文化和社会服务活动,使学生在这些活动中运用知识和技能,提高沟通和协调能力,展示才艺、锻炼和提升自己的素质与能力。学院建立“企业文化长廊”,将企业文化引进校园,在校内实验实训场所增加企业文化、职业素养相关标语,强化与企业文化有密切关联的教育内容,特别注意培养与企业员工相同的行为规范,有意识地将企业文化融合渗透在学生课外活动中,实现了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互动与对接。促进了毕业生职业核心竞争力和职业素养的提高,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定了基础。

[1]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麦可思研究院.2012中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N].中国教育报,2012-10-17.

[2]严军秀.浅谈高职院校如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J].时代教育,2013(01).

[3]蔡代平.提高欠发达地区高职院校教育质量的方法和途径[J].价值工程,2012,4(上旬刊).

猜你喜欢

职院院校职业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诺奖得主霍夫曼团队落户深职院
藏职院学生网络素养现状调研及培养策略研究
全国劳模、“金牌工人”窦铁成受聘陕铁职院专业带头人
职院学生癔症性晕厥临床处理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