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骤雨新荷,清美无限
——元好问《骤雨打新荷》赏析

2014-03-12张婉霜河南大学文学院河南开封475001

名作欣赏 2014年5期
关键词:骤雨散曲元好问

⊙张婉霜[河南大学文学院, 河南 开封 475001]

骤雨新荷,清美无限
——元好问《骤雨打新荷》赏析

⊙张婉霜[河南大学文学院, 河南 开封 475001]

《骤雨打新荷》作为金代诗人元好问具有代表性的散曲作品,以阳春白雪般的含蓄温蕴、简淡优美突出表现了其“清美”的审美追求。词曲表面看似消极;在轻松活泼之外,实则蕴藏着更为矛盾而痛苦的感情。

元好问 《骤雨打新荷》 清美

绿叶阴浓,遍池亭水阁,偏趁凉多。海榴初绽,朵朵簇红罗。乳燕雏莺弄语,有高柳鸣蝉相和。骤雨过,珍珠乱撒,打遍新荷。 人生百年有几,念良辰美景,休放虚过。穷通前定,何用苦张罗。命友邀饮玩赏,饮芳樽浅酌低歌。且酩酊,任他两轮日月,来往如梭。

金代诗人元好问的散曲作品不多,隋树森《全元散曲》中只收录其小令九首、套曲残文一则。不过这首《小圣乐·骤雨打新荷》却一时传播,颇负盛名。据明代彭大翼所撰《山堂肆考》卷一百七十三记载:“顺天府南有万柳堂,元廉希宪别墅也。堂临池,池中多莲,绕池植柳,风景可爱。每招卢挚、赵孟等游宴时,有歌以‘小圣词’侑觞者。”①元人陶宗仪《辍耕录》卷九《万柳堂》篇记载得颇为详细:“京师城外万柳堂,亦一宴游处也。野云廉公一日于中置酒,招疏斋卢公、松雪赵公同饮。时歌儿刘氏名解语花者,左手折荷花,右手执杯,歌《小圣乐》云:‘绿叶阴浓,遍池亭水阁,偏趁凉多。海榴初绽,朵朵簇红罗。乳燕雏莺弄语,对高柳鸣蝉相和。骤雨过,珍珠乱撒,打遍新荷。 人生百年有几,念良辰美景,休放虚过。穷通前定,何用苦张罗。命友邀宾玩赏,饮芳樽浅斟低歌。且酩酊,任他两轮日月,来往如梭。’继而行酒,赵公喜,即席赋诗曰:‘万柳堂前数亩池,平铺云锦盖涟漪。主人自有沧州趣,游女仍歌白雪词。手把荷花来劝酒,步随芳草去寻诗。谁知咫尺京城外,便有无穷万里思。’此诗集中无,《小圣乐》乃小石调曲,元遗山先生好问所制,而名姬多歌之,俗以为‘骤雨打新荷’者是也。”②可见,元好问的这首小令,在元初便已得到文人士子的推崇而广泛传唱,家喻户晓了。在元初曲坛上,首开文人自度曲之风的,当推元好问。

下阕借景抒怀。古往今来,诗词曲赋中不乏咏叹人生短暂、及时行乐思想的作品。元好问此曲,再次让我们看到了这一古老的思想主题。“人生百年有几”,“穷通前定”,貌似消极的宿命论,实际上却是对衰时乱世的一种否定和对命运无可奈何的感叹和牢骚。“何用苦张罗”,更是以自嘲的口吻说明了诗人为收复失地为百姓民生奔走呼号,时刻张罗。所以,此曲低沉之中,更有旷达,反映了作者凄苦、矛盾而复杂的心理。

全曲上半部分写景,景中含情;下半部分写情,情由景生。前后衔接自然,浑然一体,无丝毫斧凿痕迹。末一句,“任他两轮日月,来往如梭”,形容太阳和月亮此升彼降,恰如其分,颇值得赞许!

那么作者的心里到底如何个复杂矛盾法,又为何会有如此无奈而痛苦的心情呢?

公元1214年,蒙古军围困太原,年仅二十七岁的元好问从山西流亡到河南,从此便开始了波澜跌宕的生活。他身为金王朝的官员,勤政爱民,一心祈望金朝昌盛,据《河南通志》记载:“金元好问,字裕之,太原秀容人。兴定间知内乡县,劳抚流亡,边境宁谧,后又知南阳县,善政尤著。”③然而此时的金王朝却是从中央到地方均腐败,个人努力和理想根本无法实现。伴随着对时事的厌倦,诗人经历了“少日漫思为世用,中年直欲伴僧闲”④的心路历程,及时行乐的情调也在作品中流露出来,如在《亭》一诗中,他说:“人生要适情,无荣复何辱。”⑤然而,国破家亡的伤痛又使他无法得到真正的超脱,故而发之为慷慨悲歌。因此,此曲表面上的轻松明快之下,蕴藏着的却是作者内心里的愤懑和不满以及无可奈何的痛苦。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结合时代和环境的因素,这首小令中婉转含蓄的隐逸情调,不仅投合了当时人的思想情趣和精神状态,也对后来元散曲写作中的隐逸主题产生了深远影响,这一点也值得我们深思研究。

对于元好问诗词作品的评价,元人郝经云:“诗自《三百篇》以来,极于李、杜。其后纤靡淫艳,怪诞癖涩,浸以弛弱,遂失其正。二百余年而至苏、黄,振起衰踣,益为瑰奇,复于李、杜氏。金源有国,士务决科干禄,置诗文不为,其或为之,则群聚讪笑,大以为异。委坠废绝,百有余年,而先生出焉。当德陵之末,独以诗鸣,上薄风、雅,中规李、杜,粹然一出于正,直配苏、黄氏。天才清赡,邃婉高古,沈郁太和,力出意外,巧缛而不见斧凿,新丽而绝去浮靡,造微而神采粲发,杂弄金璧,糅饰丹素,奇芬异秀,洞荡心魄,看花把酒,歌谣跌宕,挟幽、并之气,高视一世。以五言雅为正,出奇于长句、杂言,至五千五百余篇。为古乐府不用古题,特出新意,以写怨思者,又百篇余。用今题为乐府,揄扬新声者,又数十百篇。皆近古所未有也。汴梁亡,故老皆尽,先生遂为一代宗匠,以文章伯独步几三十年。”⑥四库馆臣在《遗山集》目录中也称赞他的诗歌:“兴寄深远,风格遒上,无宋南渡末江湖诸人之习,亦无江西流派生拗粗犷之失。后来,虽虞杨范揭名重一代,皆未能凌跨其上。”⑦对他的评价远在同时诸人之上。而他的散曲则是“变宋词为散曲”⑧,风格与造境之法均与词体相类。元郝经《祭遗山先生文》曰:“乐章之雅丽,情致之幽婉,足以追稼轩。”⑨《金史》列传《文艺下》曰:“七言乐府不用古题,特出新意。歌谣慷慨,挟幽、并之气。其长短句,揄扬新声以写恩怨者,又数百篇。”⑩刘熙载《艺概》也记载:“以词而论,疏快之中,自饶深婉,亦可谓集两宋之大成者矣。”⑪明代涵虚子《元词评》云:“元遗山,如穷崖孤松。”⑫综上可见,元好问的诗词作品疏旷遒劲而不失清丽深婉,特立新颖却又涵咏无限,实有集大成之风范。

从艺术风格上看,元好问现存散曲,多清新婉约之作,整首《骤雨打新荷》,轻快活泼,色彩和谐,自然飘逸之中又给人悠悠空旷的时空感,实在是清美无限。梁乙真《元明散曲小史》云:“元好问的《骤雨打新荷》二首,‘这简直是一粒粒晶莹的珠玑了,即此二曲,我们可以知道遗山曲的造诣,不在关、白之下。’”⑬“清美”可以说是元好问的审美观点,这首《骤雨打新荷》的标题本身,就给人以“清美”之感。他称赞陶渊明的诗“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⑭,称赞谢灵运的诗“池塘春草谢家春,万古千秋五字新”⑮。他不仅在诗论中大力提倡,而且在自己的诗歌创作中也积极追求这种“清美”的意境,如“春物已清美,客怀自幽独”⑯,“薄云晴日斓烘春,高柳清风便可人”⑦,“小雨斑斑曙烟,平林簇簇点晴川”⑧,“小簟凉多睡思清,一窗风雨送秋声”⑨,“残阳淡淡不肯下,流水溶溶何处归”⑳,“白云山苍苍,平田木欣欣”①,“露清华粉自添,隔遥见玉帘苫”②等,都体现了这一审美观点。

① (明)彭大翼:《山堂肆考》卷一百七十三,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② (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九《万柳堂》,中华书局《历代史料笔记丛刊》2004年版,第110页。

③ 《河南通志》卷五六,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④ (金)元好问:《出山》,《元好问全集》卷八,山西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215页。

⑥ (元)郝经:《郝文忠公陵川文集》卷三五,山西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478页。

⑦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遗山集》。

⑧⑬ 见李正民《元好问研究论略》分类研究之《元好问散曲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第168页。

⑨ (元)郝经:《郝文忠公陵川文集》卷二一,山西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312页。

⑩ (元)脱脱等:《金史》卷一二六《文艺下》,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2742页。

⑪ (清)刘熙载:《艺概·词曲概》,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113页。

⑫ (明)涵虚子:《元词评》,贺复征编:《文章辨体汇选》卷四三八。

⑭⑮ (金)元好问:《论诗三十首》,《元好问全集》卷一一,山西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337页。

⑦ (金)元好问:《后湾别业》,《元好问全集》卷八,山西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207页。

⑧ (金)元好问:《山中寒食》,《元好问全集》卷八,山西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204页。

⑨ (金)元好问:《秋夕》,《元好问全集》卷八,山西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225页。

⑳ (金)元好问:《杏花落后分韵得归字》,《元好问全集》卷八,山西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230页。

① (金)元好问:《缑山置酒》,《元好问全集》卷一,山西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7页。

② (金)元好问:《杏花杂诗》其四,《元好问全集》卷一一,山西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342页。

[1](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M].北京:中华书局,2004.

[2] 姚奠中等.元好问全集[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4.

[3](元)郝经.郝文忠公陵川文集[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6.

[5](元)脱脱等.金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5.

[6](清)刘熙载.艺概[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7]李正民.元好问研究论略[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

作 者:张婉霜,河南大学文学院2013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宋元明清文献整理及研究。

编 辑:张晴 E-mail:zqmz0601@163.com

猜你喜欢

骤雨散曲元好问
如果觉得人生太难,就去读读元好问
如果觉得人生太难,就去读读元好问
惊蛰
二十世纪之散曲创作与研究
新时代呼唤新散曲
刚才那一阵骤雨
散曲创作刍议
新起点,新期待:元好问研究展望
读散曲说散曲——《中华诗词》散曲栏目《曲苑新枝》琐议
初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