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理教师新课标实施中的观念误区分析及对策

2014-03-12董满超黄莉敏李梁辉张延兵

地理教育 2014年3期
关键词:考纲课程标准新课标

董满超+黄莉敏+李梁辉+张延兵

一、新课标实施中教师观念误区类型

新课标实施后很多教师不自觉地怀念老版教材并发出各种感慨,也有很多教师强烈批评新教材的“缺陷”,甚至写文章反对新教材的实施。根据对高中一线地理教师访谈调研,其观念误区主要有三种类型。

第一类普遍认为新教材不如老教材好教,也没有老教材经典。一方面新教材从体系方面作较大改变,造成知识体系较为破碎,内容浅显易懂,学生一看就懂,完全按新课标去教很难应付高考需要。另一方面为应付考试需要,课堂需要补充内容太多,否则难以适应高考选拔人才需要。

第二类普遍认为使用老教材时得心应手,上课基本不用查找资料,自从新课改后教师和学生的负担增加,教师课前要结合新课标要求重新备课,学生也要大量收集课堂活动涉及资料。整个课堂几乎被活动所占,大量的活动教学与有限的教学时间形成冲突。

第三类普遍认为新课程教学过多强调探究性学习,在教材中安排大量活动教学内容,很多活动在现实条件下难以展开。

二、新课标实施中教师观念误区分析

1.认为新课标教材内容存在 “缺陷”

从上述教师观念中可以明显看出部分教师混淆地理课程标准和地理考纲的区别。地理课程标准要求是促使学生学习地理课程后具备必备地理素养,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生存能力。考纲是全国或省内统一安排的选拔性考试,其目的是选拔优秀的学生继续深造学习。显然是在学生具备基本地理素养和地理基础知识层面的进一步提升,这并非要求每位学生都必须做到。可见,地理课程标准与考纲,一个是硬性指标,即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要求;一个是弹性要求,有条件的学生可以选择达到。

2.不清楚怎样由“满堂灌”过渡到探究性学习

新课标实施之前教师上课得心应手,每天提前上课推迟下课,唯恐不能将知识全部 “传授”给学生。新课标实施之后地理课堂不再是教师从头到尾一个人表演,每节课都开展探究性活动需要师生共同完成。探究式学习方式让很多教师无从适应,总感觉教材内容太多,甚至部分教师感觉某些活动不切实际,没有探究意义。这种思想显然与新课标探究性教学理念不符,尚未深刻理解新教材的重要用意。其实,地理教材的某些记忆性知识并不需要重点讲解,应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更加关注地理教学过程设计,形成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和情感态度。

3.缺乏对校内外课程资源深入挖掘

地理新课程教材设置大量活动探究内容,其中相当部分要求学生实地探究考察。如在新课标地理1“自然环境中的物质与能量交换”一章有这样的活动建议:绘制示意图或利用教具、学具,说明地球的圈层结构;根据本地条件进行地质、地貌、水文等野外观察;用计算机设计气压带、风带的移动,水循环或洋流运动的动画。这些活动建议对一些学校的硬件设施要求很高,特别是“用计算机设计气压带、风带的移动,水循环或洋流运动的动画”要求更高。现实情况是很多学校硬件设备陈旧,教师操作也不熟练。但并不等于教学设备落后就无法完成教学活动,许多活动可以调换形式完成。如就“用计算机设计气压带、风带的移动,水循环或洋流运动的动画”活动建议,让每位学生都参与设计制作不是很现实,但教师可以收集此方面动画设计,借助电脑向学生展示,同样可培养学生运用运动观点分析问题,树立联系和运动的价值观。

三、新课标教学实施中的改进对策

1.重视课标与考纲区别,走出认识误区

地理课程标准主要是学生学习结果的描述,而不是对教学内容的具体规定,不包括教学重难点,时间分配等具体内容;课程标准由国家制定,是对学生学习的统一要求,而不是最高要求;学生学习结果的描述是可达到和可评估的;标准范围包括三个领域:认知、情感及动作技能,而不仅仅是知识的要求。

地理考纲主要规定考试的难度系数、重点内容、掌握程度等要求;由国家基于甄别、选拔人才的需要而制定,对学生的知识技能提出更高要求;地理课程考纲具有指导命题,细化知识等功能,将考试范围具体到每一个基础知识点。命题组必须严格按照考纲出题,否则算超出范围。考纲对指导学生学习,尤其是应试有指导性作用。

2.使用翻转课堂,让探究成为可能

翻转课堂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与传统课堂相比最大优势是促使地理课堂有现成问题展开讨论,有充足时间做保障。2007年,美国科罗拉多州教师乔纳森·伯尔曼和亚伦· 萨姆斯为解决学生不能按时到课,开始使用屏幕捕捉软件录制课堂演示文稿的音频和视频,并把录制好的视屏传到网上供缺课学生下载学习。这种教学方式很快在各个学校广泛传播,打破教师在固定教室、规定时间讲授知识、布置作业的传统教学模式。这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具有很强优越性,学生在家通过视屏预先学习,再走进课堂有针对性地学习。这也许是中国学生总是带着问题离开学校,而美国学生却更多带着问题走进课堂的差异所在。面对地理课程改革,很多教师很不适应,尤其是感觉时间紧张,探究时间未有保障。利用翻转课堂学习方式是适应地理新课程,尤其是开展探究式教学的有效途径。如利用翻转教学讲授“森林的开发与保护”一节,学生可通过教师提前发到网上的课件进行独立学习,这样不同层次学生会有所收获,也会有不同质疑。回到课堂将所遇问题再与师生探讨;之后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检测并对存在问题深化讲解。这样课堂要“教”的东西减少,但探究问题时间更有保障。

3.挖掘有效资源,扩充活动范围

新课标实施以来,很多教师感觉活动课不好开展,特别是许多活动缺乏开设的资源。教师的困惑主要在于:一是局限开展活动的范围,很多教师把活动教学的范围仅局限于教师之内;二是没有充分挖掘校内外有效资源,校园内有许多对教学有用资源,校外资源更是丰富多样。如学习选修“旅游景观观赏方法”内容,教师可以学校教学楼为载体,在楼下教学生仰视观察,站到楼顶俯视察看。这样学生踏入旅游景点会不自觉利用所学知识,密切生活与地理学习的联系。如学习“大气系统”内容,可通过联系学校所在地气象部门,让学生参观相关实验室并观测大气的运动状况,既利于学生掌握大气运动的原理和规律,也有效利用校外丰富资源。

作者单位:1.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430079);2.湖北科技学院(437100)

猜你喜欢

考纲课程标准新课标
广州市教育局邀请专家深入解读《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用联想的方式复习考纲动词
关于开辟版块答疑解惑的通知
融入情境 落实新课标 凸显地理实践力——以骑行青藏为例
诵读100句,记考纲重难点词汇(二)
通读100句,记考纲重难点词汇(一)
新课程标准下的计算教学怎样教更有效
对一道新课标高考题的探究
《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中可持续发展教育思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