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汪涛 增速长期向下 房价短期向上

2014-03-11谢泽锋

英才 2014年2期
关键词:汪涛英才房价

谢泽锋

作为圈内少有的女性首席经济学家,瑞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汪涛一直活跃在经济舞台,她的政策建议也被许多人重视。汪涛曾任美国银行大中华区经济研究与策略主管,英国BP集团首席亚洲经济学家,还担任过IMF高级经济学家。投行、跨国公司和国际金融机构的任职经历,让她秉承了宏观全面的思维视角,扎实严谨的学术修养。

在谈及十八届三中全会后的中国经济改革时,她认为中国亟需建立严格的财政约束体制,“硬化”预算约束。而对于仍旧上涨的房地产市场,她认为,只要房产税没有出台、土地改革没有大动作,短期内房价依然将呈现上涨趋势。

长期增速下台阶

《英才》:瑞银预测2014年中国经济增长7.8%,超出了7.5%的市场平均预测,主要的支撑点在哪儿?

汪涛:目前市场的平均预测是7.5%,我们略高一些是7.8%,主要是看重出口的回暖。

2014年欧美经济会明显改善。欧美经济复苏将对2014年的中国经济起到主要的拉动作用。

另外,我们认为2014年消费可能也比2013年略好一些,但今年投资会放缓,尤其是基础设施建设投资。2013年政府出台了很多保增长措施,2014年在去年这么高的基础上不太可能再加码。不过出口和消费的好转会抵消投资的下滑,总体来说,我认为2014年有望实现7.5%以上的增长。

《英才》:你认为中国的潜在增长率会不会下滑?

汪涛:中国的潜在增长率一直在缓慢下行,从长期来看,到2020年潜在增长率可能就降至6%左右,目前还是在7.5%—8%之间。实际经济增速与潜在增长率并没有太明显的差距。

对中国来说,还有很大潜力。第一,虽然人口老化加速,工作年龄人口在下降,但实际上并没有实现充分就业,不少大学生毕业后都找不到工作。中国有很多劳动力资源,但没有好好利用。

第二,高储蓄率。

第三,生产力的提高。中国还处于初中级发展阶段,人均收入水平还比较低。还可以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利用后发优势,实现赶超。

虽然放开医疗、教育等行业会带来很大的发展空间,但同时房地产、钢铁这些行业面临产能过剩,一边要上去,一边要下来,存在一个相互冲抵的过程。

《英才》:林毅夫认为中国可以利用后发优势,有潜力保持8%的增长持续20年,你怎样看这个观点?

汪涛:他的观点主要是基于国际比较。从历史经验来看,像韩国、日本这些国家在自身人均GDP占美国20%的时候,还保持了将近20年8%左右的高速增长;目前中国的人均GDP差不多也是这个水平。然而,需要注意的是,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具有鲜明的特点:

第一,现在中国所处的国际环境与当时的韩国和日本完全不一样了。韩国和日本在其人均GDP达到美国20%左右水平的时候,国际经济在之后的20年飞速发展,所以他们的出口大幅增长。现在的国际经济在将来的20年能不能像那个时候,我觉得可能性非常小。

第二,中国的出口占整个世界出口已经达到了11%-12%,在这样大的体量下,有没有可能再增长?韩国、日本相对来说是小国,而对中国来说,实现的可能性大打折扣。

第三,我们的人口已经开始进入老化阶段,韩国、日本那个时候还没有,他们的人口在1980年代末才开始进入老龄化,所以中国的空间可能没有那么大。

另外,环境等制约因素对经济增长也会造成拖累。我们经济和人口体量大,不能简单地跟体量小的国家去做比较。

税改无进展

《英才》: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所涉及的问题,你认为最重要的是什么?

汪涛:三个方面值得肯定。第一,《决定》涉及的广度超过市场普遍预期。第二,全球金融危机以后,无论中国模式还是华盛顿模式,都经过各种各样的争论,决策层提出了市场是支配资源最有效的方式、应发挥决定性的作用,这是非常正面的表述。中国还是要走市场化的道路事。第三,设立中央领导小组,对方案的贯彻执行进行监督。

我个人认为,未来最重要是“硬化”预算约束,不管是国企也好,地方政府也好,银行也好,要规范他们的行为方式,就要把预算约束运用好。预算约束是经济学名词,企业如果亏损,那应该有预算,该破产的得破产,该减产能的得减产能。银行如果放贷太多出现坏账,就应该控制信贷。地方政府应该控制自己的预算,不能再继续借债发展,债务也不能再继续不断地滚下去。这些方面都必须有这样的约束,实行硬化预算,达到权责明确。

《英才》:对于改革,你认为比较容易做的是哪些方面?

汪涛:首先,比如说放开服务业的准入、减少政府审批。其次,社会保障等民生领域。

再次,价格领域的改革,包括能源、运输、水的价格。这些方面的改革没有那么难,共识已经很强。

金融改革,也没有太多人反对。利率市场化要加快,但是金融改革不能太超前于财政税收和国企改革。因为金融改了,在金融市场里的市场主体的行为没改,那就有问题。比如利率市场化以后,国企和地方政府没有约束条件,继续借贷发展。相反在这种情况下,中小企业可能仍然拿不着钱。因为对中小企业来说预算比较硬,没有钱,就得破产,没有人给他买单,但是国企和地方政府可能有人为它买单。首先要把市场主体的行为规范了,然后才能公平竞争。

我最担心的风险,一是信贷膨胀,因为其他国家在金融自由化的过程中,都出现了信贷膨胀,包括美国。中国出现问题的几率甚至比他们还大,所以一定要控制信贷的增长。可以放开利率,但是要控制住规模。二是资本账户的开放应该最后做,不应该现在加快。现在国外是零利率,如果资本市场放开,很多套利资本会涌入中国。国际金融危机、拉美危机,以及欧洲债务危机,都是跟资本账户开放有关系。虽然不是起因,但一定是加重问题的一大因素。

《英才》:有经济学家认为现在应该尽快开放,他们说“现在中国有资本管制的闸门,但热钱流动仍然很活跃。”endprint

汪涛:你锁门,还是有可能被偷盗,但你是不是就能把门全部敞开呢?那家里可能什么东西都没了。资本账户管制不可能全管住,但肯定很大程度上管住了最具波动性的热钱。对冲基金现在想进入中国难度很大,不可能大批通过地下钱庄进来。

《英才》:有没有一些细节,没有达到或者跟你的预期是相反的?

汪涛:财政体制改革,稍微失望,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基本的财权格局不会改变。而且没有太大的税收改革。我认为个税改革很重要,但个税改革的提法跟过去十年是一样的,没有重大进展。而且,房产税的提法非常模糊。

房价继续上涨

《英才》:你是否认为房产税试点不会再扩展了?

汪涛:暂时看不出扩大的迹象,地方政府都没有积极性。而且按现在的试点模式,不试也罢,上海和重庆的试点也没什么大的影响。试点本身还没启动的时候,我就觉得不会成功,因为试点的征税覆盖面太小了,影响十分有限,怎么可能成功?房产税要税基稍微广,不能只对特别富的人、特别大的房子中的一部分来征一点点税,那能有什么影响呢?

我建议征收房产税,但现在的方式不对。房产税主要是稳定房产市场发展,遏制房地产的炒作和资产泡沫。需要注意的是,房产税并不能作为地方政府的主要收入来源,任何一个大国家都不可能靠房产税作为主要税种。我们绝对不能学香港,香港的例子很特殊,而且也带来很多负面的影响。

《英才》:你对2014年的房价如何预测?

汪涛:2014年房价总体来说可能还会涨。首先,房产税不会出来,如果房产税出来了,那房价就可能涨不了。第二,土地改革也不会很快。如果真的做到同权同价,很多土地上市,房价也得往下走。总的来说,预计今年并没有一些改变现状的改革措施。现在的情况仍然是政府垄断土地供应,民众也认为房产是投资的好渠道,在这样的局面下,房价可能还得涨。

《英才》:保障房会对房地产市场有什么样的影响?

汪涛:我认为保障房最主要的是把握好定位。保障房本来就应该保障最低收入的百分之几,中等收入的人就不会想去住了。在定位方面不能以价格来定,现在很多城市以比平均价格低多少的就算保障房。但如果是事业单位、或者国企,拿地很便宜,建的房子就便宜,那是保障房吗?这是偷换概念。保障房不是更便宜的房子,而是保障低收入人群有一块立足之地。endprint

猜你喜欢

汪涛英才房价
诚聘英才
汪涛:到目前为止房地产销售和投资都比之前想象的强,下半年将会怎样?
2021年高考数列经典问题聚焦
两大手段!深圳土地“扩权”定了,房价还会再涨?
汪涛:购房意愿走弱是否会拖累房地产销售大跌
防范未然 “稳房价”更要“稳房租”
Impacts of bridge piers on water level during ice jammed period in bend channel–An experimental study *
招揽英才
招揽英才
去库存的根本途径还在于降房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