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注差异 张扬个性
——浅谈引导学生个性化阅读

2014-03-11曹荣英

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28期
关键词:个性化文本阅读教学

曹荣英

(福建省长汀师范附属小学,福建 长汀 366300)

关注差异 张扬个性
——浅谈引导学生个性化阅读

曹荣英

(福建省长汀师范附属小学,福建 长汀 366300)

阅读本是个性化的行为,如果把学生捆起来齐步走,会泯灭了学生的个性,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天赋,也违背了小学生阅读的心理规律。作为教师,要关注学生在阅读中的个性差异,珍视学生在阅读中的独特体验,让学生享有充分的阅读自主权和选择权,在阅读实践中,经历一个一个自我探索、自我发现、自我感悟的过程。

关注差异;张扬个性;个性化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那么,作为教师,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使学生的个性得以张扬呢?

一、关注学生差异,激发主动性阅读

阅读中教师的重要职责,是营造一个民主的阅读氛围,让学生直接面对文本,主动地去读,专注地去读,兴致勃勃地去读。教师在教学之前就应充分认识学生的一般心理特征及智力水平,使语文阅读要求尽可能地适应他们应有的发展水平。阅读中标准过高,会给学习者造成精神压力;标准过低,将会压抑其对知识探索的激情,跳一跳能摘到桃子是最恰当的标准。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层次差异,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对于悟性较强的学生,要鼓励他们发现问题,质疑思辨,张扬他们的个性,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对于大部分的学生,要积极地引导,培养他们独立阅读、思考,敢于发表自己见解的习惯;而对于一些基础不太好的学生,则重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能够有耐心去阅读、去思考。一千个读者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语文课堂应该是师生彰显个性、自由驰骋的舞台,所以要鼓励学生多样化地表达,充分展示个性。不要苛求学生,要让学生放下思想包袱,轻松、愉悦地去读书、去思考。

二、构建对话平台,促进个性化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还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教科书编者之间对话的过程。在此过程中,阅读者将获得他人无法取代的心灵体验。阅读教学中,必须摒弃对文本的肢解,要让学生尽情地读,在读中“看”,读中“听”,读中“悟”,实现与文本对话。《泉水》的教学中,教师将美读与想象紧密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听读中想象画面——你跟随泉水来到了哪里?你看到了什么美丽的景色?山里打水的姐姐、火红的杜鹃花、果树、画眉鸟……它们会对泉水说些什么呢?……学生在各自脑海中领略着春天里的美丽景色、想象着它们对泉水充满感激的话语,徜徉于文本的诗情画意间,在读中深入情境,加深理解,获得审美熏陶。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生生之间的对话既是表达发表自己的见解,亦是相互沟通、交流、接纳的过程。生生对话主要涵盖合作、质疑、辩论、表演等。如教学《荷叶圆圆》一课时,老师让孩子们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在四人小组中合作表演读课文。任务一下达,孩子们有的当上了“小导演”给组员分配任务,有的成了“积极分子”主动要求扮演其中的角色,有的还当上了“小老师”给组员进行演读指导。演读中孩子们个性十足,兴趣盎然,充分表达出了自己独特的阅读感受。整个过程,教师不仅给了孩子们个性化选择的权利和自由,更为孩子们创造了生生对话的时空。

三、尊重独特体验,鼓励创造性阅读

新课标把“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视为“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之一。语文材料来自生活,我们应该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文化背景、生活经验、体悟角度、评判标准,自主选择阅读内容,有差别地解读文本,要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思维活动进行阅读的再创造。

1.尊重学生对阅读内容的选择。个性化阅读应建立在尊重学生个别差异性的基础上。由于学生的兴趣爱好、生活体验、文化修养、性格等非智力因素的作用,又由于学生选择阅读目标的不一,学生对文章内容的喜好也有侧重。教师要充分给学生自由阅读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由取舍阅读内容,利用学生自身优势,发挥自身阅读潜能,促进个性化阅读的发展。如在学习《四个太阳》一课时,教师先教学其中的“一个太阳”,然后教师让学生自主选择剩下“三个太阳”中自己最喜欢的“一个太阳”进行重点学习,并在小组内交流、汇报。学生通过直接面对文本,自主地去读,兴趣盎然地去读,在自主阅读中学会阅读,积累知识、熏陶情感、享受审美乐趣。

2.倡导个性化的阅读形式。“阅读”并不是简单的一项口头的读的活动,而是来自于心灵的活动。小学生的知识、阅历、生活、情感、年龄等特点决定了他们的个性阅读包括读、说、画、写、背、唱、演等多项活动。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目标和选择的学习内容,选择适合自己喜欢的阅读形式进行学习。(1)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对象(个体的,伙伴的,小组的……)。(2)选择自己喜欢的自主阅读方式(读、画、说、诵……)。(3)选择自己喜欢的“批注”方式(在文中标上自己喜欢的符号:圈、点、画、注等)。

3.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阅读感悟。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小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并逐步向抽象思维过渡。教师要鼓励学生根据自己喜爱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阅读体验和阅读感悟,在阅读实践中感受阅读的乐趣。可以采用做一做,唱一唱,画一画,演一演等多种表达形式。如在学习《小小的船》这课时,让爱好音乐的学生唱一唱,充分感受诗歌的意境;让爱好画画的学生画一画,充分欣赏夜晚星空的美丽;让爱好跳舞的学生演一演,充分表达自己的阅读体验。

4.建立体现个性化阅读活动的评价方式。“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生的阅读评价也必须是个性化、多角度、有创意的。如可以从学生的阅读习惯、阅读方法、情感体验等多方面进行评价,还可采用老师评议、师生共评、生生互评等多种方式进行。同时对不同学生提出不同要求,为每个学生提供机会,让其创造属于自己的成功,体验收获,体验自信。

可见,阅读本是个性化的行为,如果把学生捆起来齐步走,会泯灭了学生的个性,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天赋,也违背了小学生阅读的心理规律。作为教师,要关注学生在阅读中的个性差异,珍视学生在阅读中的独特体验,让学生享有充分的阅读自主权和选择权,在阅读实践中,经历一个一个自我探索、自我发现、自我感悟的过程。

[1]王建芝.新课程研究(上旬刊)》浅析个性化阅读的三种学习方式[J].新课程研究:上旬,2012,(6).

[2]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解读[Z].

[3]2011版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S].

[4]杨进红.语文阅读教学审美体验研究[Z].重庆:西南大学,2010.

[5]余映潮.语文阅读教学艺术50讲[Z].

G623.23

A

1674-9324(2014)28-0221-02

猜你喜欢

个性化文本阅读教学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新闻的个性化写作
上汽大通:C2B个性化定制未来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满足群众的个性化需求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