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与应用》课程的教学模式探究

2014-03-11党小争

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28期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探究教学模式

党小争

(天津青年职业学院,天津 300191)

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与应用》课程的教学模式探究

党小争

(天津青年职业学院,天津 300191)

本文对《计算机网络与应用》课程教学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对于存在的突出问题,通过项目式、任务驱动式及“教学做”一体式三种教学模式对教学优化。

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教学模式

随着信息时代的不断发展,社会的信息化程度进一步提高。计算机网络技术作为重要的技术手段,社会对网络技术人才的需求也在逐渐加大。而很多高校在培养专业人才方面却并不能很好地适应其发展速度。如何培养理论扎实、实践能力强的技术人才,提高教育质量,很多高校已在不断探索。以培养高素质劳动者为教育理念的高职院校,更要走在实践的前列。而教学模式又是培养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研究不同的教学模式是有效的入手方法。在开展教学方面,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不能达到预期教学目标。所以就要根据不同的内容合理设计教学,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本文将分析当前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几种教学模式优化教学,探究教学模式对提高教学质量的影响。

一、当前《计算机网络与应用》课程的教学现状及问题

计算机网络与应用课程作为网络技术专业的专业必修课,有很强的理论性、系统性和实践性。本课程的目标是,让学生掌握计算机网络及数据通信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熟悉计算机网络组成与体系结构,掌握局域网的工作原理及应用,通过实验掌握各种网络服务的架设,并具备简单的局域网组网与网络管理能力,为后续的网络应用、设计与开发打下基础。计算机网络应用课程在专业上有重要的地位,然而在实际教学中还存在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

1.教材内容陈旧过时,跟不上新技术的发展和社会对人才能力的需求。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日新月异,新技术的不断更新,对教材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我们的教材编写周期往往不能紧随技术的发展步伐。有些难懂抽象的理论,给学生学习增加很多不必要的障碍。另外学生难于接触到新技术,由于没有贴合教学内容和学生能力的实验教材配套,学生无法通过实验实训来理解技术、掌握技术,跟现实无法对接,感觉学无所用,学习热情很快消退,逐渐失去了学习兴趣,因此教学也很难取得最佳效果。

2.传统教学方法对技能的培养存在弊端。由于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有较强的实践性,对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较高。传统的教学方式大多采用理论加实验交互进行,理论课以教师讲授为主,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式,没有很好地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概念,对原理知识的理解也是记忆式的。没有很好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带着问题思考,导致学生缺少探究的动力。部分教师对实验课的重视程度不高,以理论为主,实验课程课时不够充分,教学形式呆板,教师演示,学生自习。教师没能通过教学设计,让学生真正参与进来,用弹性的任务安排,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让学生在实验中熟练操作,掌握技能,理解理论。没有很好地贯彻现代教育理念,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让学生在实验实训中,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3.教学实验环境的匮乏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效果欠佳。实验教学环境是学生接触真正网络环境的重要机会,而很多高校的实验室,只是在简单在系统上安装上相关的模拟环境,并没有真实的网络设备及相关工具。学生的实验场所只是一个多媒体机房,计算机网络实践教学很难有效开展。实验教学也只能是雾里看花、镜中望月了。学生通过模拟实验,依然感到抽象和空洞,不能很好地培养动手能力。因此组建计算机网络专业专用的网络实验室是很有必要的,有了具体的实验工具、相关的网络设备器材、配合理论知识的实验教材,才能让学生从网络原理、网络建构、网络应用以及网络开发等方面准备各类实验,让学生在实验实训中获得技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创造力。

二、几种教学模式探究

1.基于项目式的教学模式。项目式教学模式是一种以学生为本,教师设定项目,师生共同实施项目进行教学的一种模式。项目教学模式包括设计项目、实施项目、项目管理和结果评价等环节,是技能类课程较为理想的教学方法。一个项目一般采用现实工作中的工程,融合了教学内容,与培养技能密切相关,具有系统性、整体性和关联性等特点。教师设计项目,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分组或独立完成项目,在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最后教师根据学生的项目过程表现和最终结果对学生进行评价。项目式教学模式的具体过程如下:①项目设计。项目设计是整个过程的准备环节,应涵盖适量的相关性的知识点,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能够完成,难度不宜太大,否则学生受挫丧失热情。比如某学校要组建自己的校园网络,学校有两个校区,每个校区有若干部门,学校申请了若干公网IP地址,要求将两个校区分别接入互联网并连接到一起,学校内部能方便的实现教学网络资源共享。要求学生根据项目画出网络拓扑图,并分配各部门的IP地址。②项目实施。项目实施过程是整个过程中最为关键的环节,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进行分组,分组要注意组内成员结构的搭配,保证项目能够协同合作进行。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问题,教师要监控整个过程,并及时给予帮助和指导。但教师不能干预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通过团队合作,组内解决问题,教师必要时给予提示或启发。比如学生根据项目目标首先画出网络拓扑图,再根据需求进行分解任务,逐步确定子任务的解决方案,小组内要进行合理的分工合作,协同互助,最后写出详细的实验流程,再根据需求描述,进行逐项测试验收。③评价结果。项目评价包括对整个项目的过程进行综合评价。如上面的项目,教师要对项目的需求分析、项目设计方案、实验步骤、实验结果及各成员的表现、在项目中所起作用的不同,进行系统综合的评价。让小组成员在团结合作的气氛中锻炼处理问题的能力,并最终体会项目完成带来的成就感。项目式教学模式能较好地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体验实际工作中的环境和工作状态,让学生具备一定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2.基于任务驱动式的教学模式。任务驱动式教学是把教学内容设计成任务,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任务进行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可以给学生提供真实的问题情境。学生面对的不再是抽象的理论概念、枯燥的原理公式,而是带着问题,在任务的驱使下不断接受新知识新问题,学生从被动接受者变主动建构者,在任务完成过程中,学生主动建构,通过探究、思考、实践、应用来解决问题。比如“如何在服务器上配置WEB服务和FTP服务”,教师设定的任务为“某管理员如何为单位建设网站服务和网内资源共享服务”。教师给学生介绍任务时,给以一定的提示,让学生有了基本的思路,带着问题就探究。学生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中学习新知识,理解理论并应用。学生在任务中学会学习,掌握技能并自主探究。教师对整个过程要进行监控和辅导,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主导的教学过程。学生完成任务后,教师要针对过程总结问题,把典型问题、重点内容强化,让学生理解难点。最后教师要给予评价,让学生在任务中感受真实环境,从中获得必备的工作技能和职业素养。

3.“教学做”一体式的教学模式。“教学做”一体式的教学模式是现代高职教育中广泛采用的一种教学方法。“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重在突破传统理论与实验教学隔离的模式,教师在教中做或做中教,灵活生动的组织课堂,让学生在情境中真实感受内容,学生在做中学或学中做,非常直观地接受新知识新技能,师生在实时的互动中共同完成教学任务。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是一门系统性和实践性较强的课程,理论的抽象性和技能的复杂性交互穿插,学生往往会手足无措,无从下手。理论一知半解,操作茫然无措。通过“教学做”一体化的模式,教师灵活地把控课堂,积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真正让学生参与进来,让学生手脑并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切实感受计算机网络的存在感,快速融入课堂,理解知识掌握技能,使教学收到良好的效果。

三、结束语

本文对于计算机网络教学中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对于突出问题,通过三种教学模式对教学进行优化,积极探索提高教学效果的教学方法,为高职院校培养应用性人才做了积极探索,努力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为社会输送更多实用型人才。

[1]钱权,张瑞,袁方.计算机网络课程中的项目式实验教学[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32(5):142-146.

[2]高永红.“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改革措施探究[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4,30(1):106-109.

G712

A

1674-9324(2014)28-0190-02

猜你喜欢

计算机网络探究教学模式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计算机网络环境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实践与探索
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及防护策略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探讨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