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大学生党员发展性评价体系的研究

2014-03-11杨阳

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28期
关键词:学生党员素质党员

杨阳

(内蒙古科技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内蒙古 包头 014010)

构建大学生党员发展性评价体系的研究

杨阳

(内蒙古科技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内蒙古 包头 014010)

本论文的研究思路是分析我国现行大学生党员评价体系,提出构建大学生党员发展性评价体系的设想,通过对大学生党员发展性评价体系原则和指标内容的研究,构建了适合当前高校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的发展性考评体系。

大学生;党员;发展性评价

近年来,各高校学生党员数量取得了量的突破。截至2012年底,学生党员已达290.5万名,学生党支部达86788个[1]。目前,一些高校在学生党建工作中注重严把入党质量关,而忽视了对党员的继续教育和管理,使部份大学生党员入党后未能发挥模范表率作用。在一些高校,学生党员教育培养不够系统规范,个别学生存在入党动机不够端正,少数党员政治素养不高、组织纪律不强等问题;学生党员考评体系不够完善,教育和管理大多局限在教学和党内组织生活中,在生活区普遍缺乏党内教育管理机制,对党员日常生活情况的了解不够,忽视了全面系统评价与重视个体差异评价的有机结合,在评价主体上,突出了老师、同学对大学生党员的评价而忽视了被评价者的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过程,没有发挥出被评价者的积极主动性等。2013年7月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共教育部党组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学生党员发展和教育管理服务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严格按照党章规定,结合高校学生特点,从思想政治、能力素质、道德品行、现实表现等方面进一步明确学生党员具体标准,着重看发展对象是否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良好的道德品行,是否自觉为党的纲领而努力奋斗,是否在学习和生活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坚持把综合素质作为发展学生党员的重要考察内容,注重把学生的一贯表现和关键时刻表现、自我评价和群众评议、学习情况和社会实践情况相结合,防止把学习成绩作为发展党员的主要条件。[2]基于这样的认识,本文提出大学生党员发展性评价体系,通过“以评促建”加强对大学生党员的引导、管理和深层次的教育。

一、大学生党员发展性评价

发展性评价(development assessment)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发展起来的一种关于教育评价的最新理念。发展性评价就是根据一定发展性目标,运用发展性的评价技术和方法,对学生的素质发展进行评价解释,使学生在发展性教育评价活动中不断地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使之不断积淀、发展、优化其自我素质结构,促进学生德、智、体诸方面素质和谐地发展。[3]发展性评价不仅注重评价对象的现实表现,而且注重评价对象的未来发展,重在使评价对象“增值”。它是一种依据目标、重视过程、及时反馈和促进发展的形成性评价,主张在宽松的环境中(评价结果不作为奖惩依据)促进评价对象自觉主动地发展[4]。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发展而不是为了示范选拔,重视被评价者自身的纵向的自我比较,鼓励追求自己的发展目标,形成自己的发展特色,最终形成自主发展、不断追求卓越的能力和态度。

大学生党员发展性评价是一种以促进大学生党员未来发展为目的的形成性评价。它的最大特点是以人为本,面向大学生党员未来发展,尊重大学生党员主体地位,激发大学生党员主体精神,促使每个个体最大可能地实现自身价值。大学生党员发展性评价强调对评价对象的人格尊重,着力于人的内在情感、意志、态度的激发,着力于促进人的完美和发展,以人为本,强调对评价对象进行综合评价,重视个体差异,注重自我反思。以评价被评价者的发展过程为重点,目的是了解自身发展的优势和不足,找到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和症结所在,从而得出相应的对策与改进的方法,得到发展的激励,增强自身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求评价指标和标准是多元的、开放的和具有差异性的,对信息的收集应当是多样、全面和丰富的,对评价对象的价值判断应关注评价对象的差异性,有利于评价对象个性的发展;既重视指标量化,更加关注不能直接量化的指标在评价中的作用,强调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的结合运用。因此,发展性评价应更多地关注被评价者的自我评价,努力使评价过程成为被评价者自我诊断、自我规划、自我实施、自我反思的过程。[5]

二、构建大学生党员发展性评价体系的内容

大学生党员发展性评价指标体系应按照《党章》的有关要求和充分考虑大学生党员的特殊性,构建面向未来的新型大学生党员评价制度。评价指标不仅要涉及大学生党员发展的现状和水平,而且考虑了大学生党员发展的主观动力,重在挖掘大学生党员的内在潜力,激励大学生党员自觉发展。笔者试拟定大学生党员发展性评价指标体系,把大学生党员的党员素质是否高,党员形象是否光辉,党员作用是否正确发挥,各方评价作为一级考核指标,指引大学生党员时刻保持党的先进性,在素质、能力、工作等各方面发挥带头和表率作用,该指标体系应由四个维度的评价指标构成:即素质评价指标(反映大学生党员基本素质的指标);职责评价指标(反映大学生党员职责履行状况的指标—);绩效评价指标(反映教大学生党员取得的成果状况指标);自评与互评指标(大学生党员自我评价、班主任评价、辅导员评价、同学评价和宿舍管理员评价的指标)。指标体系如下表所示。

?

关于上述评价指标的几点说明如下。

首先,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先锋队,面对大学生党员这一特殊的群体,在大学生党员考评体系内容中,一方面要突出大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性,另一方面要突出大学生党员自身个性的特点。所以在设计考评体系内容时,以寻找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和个人能力兴趣之间的最佳结合点作为评价的主要目的。一方面强调较强的思想政治理论素质和工作职责中的表率作用,另一方面也要发展大学生党员的个性特长。如在素质评价指标体系中,党课教育评价指标中加入与专业发展相结合的长、短期目标和规划,主动地进行学习等内容;在素质评价指标中加入兴趣爱好,将个人的兴趣爱好与党的事业相结合等,突出大学生党员个人兴趣和党的事业发展的结合度。该评价体系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特长,引导和鼓励大学生党员朝着身心全面发展,突出个性的方向发展。

其次,大学生党员评价指标不仅注重对大学生党员学习成绩、思想政治素质的评价,而且也重视对大学生党员思想、情感及行为能力的评价。如思想素质评价指标中强调感恩和责任意识,能力素质评价指标中强调大学生的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创新能力、自我调控能力及分析判断能力等,引导大学生不断挖掘自身潜在价值,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不断改正自己在思想、学习、生活、工作等方面缺点,实现自我约束、自我教育、自我完善。

再者,要想确立一套可靠的评价标准,就必须全面深入地了解主体的本性、需要和能力,真正知道主体需要什么和能够接受什么。大学生党员评价体系要同评价对象的内在需要相适应,充分发挥大学生党员的主观能动性。大学生党员一般都是班里学习、工作的佼佼者,学习成绩较好,工作能力较强,他们需要他人对他们所取得成绩的一种肯定。所以绩效评价指标把学生所取得的学习成果和工作成果以量化的形式表现出来,肯定大学生党员所取得的成绩,满足了学生自身内在的需要,从而激发了学生内在评价的需要,使学生积极主动的接受他人评价,并转化成自身发展的动力。

最后,评价主体表现为多元化,积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大学生党员在自我评价中,通过纵向的自我评价,客观地认识自身的不足,形成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能力;同学互评,使大学生党员在集体性评价中主动地展示批评与自我批评;班主任(辅导员)、任课教师和宿舍管理员依据不同的价值标准,可以多维、全面、真实地评价大学生党员,使大学生党员在反思中确定以后的发展方向。

[1]数据来源于:中组部、中宣部、教育部党组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学生党员发展和教育管理服务工作的若干意见》[Z].

[2]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学生党员发展和教育管理服务工作的若干意见[Z].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共教育部党组,2013.7.

[3]王景英.教育评价理论与实践[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72.

[4]肖远军.教育评价原理及应用[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48

[5]刘英.新时期高校辅导员发展性评价体系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09.

G645

A

1674-9324(2014)28-0159-03

猜你喜欢

学生党员素质党员
我是党员向我看
“我是党员,就要冲在最前面!”
网络环境下如何发挥高校学生党员在意识形态工作中的作用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转移党员组织关系的要求
对慰问贫困党员的反思
素质是一场博弈
什么是重要的素质
高校优秀学生党员评选体系的构建——基于AHP法的运用分析
高师院校发挥学生党员作用模式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