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想政治教育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的哲学思考

2014-03-11程乔乔

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28期
关键词:受教育者客体教育者

程乔乔

(河北师范大学 法政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00)

思想政治教育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的哲学思考

程乔乔

(河北师范大学 法政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00)

现代哲学是在扬弃了近代哲学唯我性缺陷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其核心内容就是主体间性理论,现代哲学被称作主体间性哲学。思想政治教育由主体性向主体间性转向,旨在克服目前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缺陷,充分发挥主体间性哲学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而交往则是实现这一转向的路径。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主体间性;哲学思考

一、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概述

1.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哲学基础——主体性哲学。在哲学上主体和客体是一个重要的范畴,主体性是指客观活动的主体,利用自身的性质作用于客体,主体性也就是主观性、自主性和创造性,又具有一定的客观性。主体性哲学以自我为绝对可靠的出发点,关注的是主体如何通往客体,人类如何认识自然,因此被称作主体性哲学。通过主体性哲学的指导,许多社会科学得到了发展,在这种影响下,运用主体性哲学来构建思想政治教育是与当时的哲学背景相协调的,是合适的。因此,就形成了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人类运用主体性哲学不断地认识自然、改造自然,使自身的能力得到了提高,主体性从此进入了辉煌时期。

2.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局限性。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提升了教育者的地位,教育者通过有计划、有组织地展开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的持续改进。然而由于主体性哲学理论本身就存在着固有的局限性,它过于强调主体的能动性性,而忽视了客体的能动性,因此这时的思想政治教育不可避免地显露出各种问题和缺陷。比如,受教育者的地位与教育者地位不平等;教育内容“高大空”;教育目标过于一致;教育方法过于简单,等等。所有这些局限性使学者们遭到越来越多的困惑,阻碍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快速发展,造成思想政治教育效率低下,这使思想政治教育者们忧心忡忡,不断地寻找走出困境的办法。

二、从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向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转向

1.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哲学基础——主体间性哲学。虽然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有一定的缺陷,但在某些方面也有合理的部分,所以我们不能对其进行简单的否定,而是要对其进行“扬弃”,充分克服主体性过强的局限性。胡塞尔认为主体间性是不同于主体性的,主体性强调“自我”,而主体间性强调“我们”。这里的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包涵了两层内容,一层内容表现为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不再是主体与客体的关系,而是主体与主体的关系;另一层内容则表现为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工具等教育资料既是教育者的客体,又是受教育者的客体。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三个特点:第一个特征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中都是主体,第二个特征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活动不是教育者的单向活动,而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双向活动。第三个特征是指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可以通过相互学习来促进双方的思想道德建设。

2.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哲学论证。

(1)从人和社会发展的阶段论证。在原始社会,由于生产力极其低下,人与人之间必须相互依赖、相互团结才能生存,而思想政治教育也主要局限在传授一些生存方法。到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得到了快速发展,人们由于掌握了先进的知识与科学技术,人们开始不断地通过改造大自然来实现某种目的,以满足自己的需求,实现自己的某种价值。这一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以教育者为主,把受教育者看作客体,受教育者仅仅是被动的接受教育者做出的安排,因而在学习过程中不可能关照到受教育者的需要,那么受教育者也就无法得到全面的发展。并且在这一时期,主体性发生了异化,人们片面地强调人类的主体性,而忽视了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发展与共处,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政治问题及经济问题。为了改变这种现象,摆脱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必须要在现阶段实现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向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转向,只有这样才可能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和谐”的发展。

(2)从人的类本质论证。马克思指出:一个种的整体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恰恰就是人的类特性。①在这里,马克思所指的这个特性,不仅仅包涵生物意义上的本质,更多是指人是区别于动物的一种真正的类存在物,人的类本质必然产生和存在于社会关系中,也包括在生产关系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受教育者作为一个真实的、具有独立思维的社会人,也具有人的类本质,所以他实实在在地生存在各种各样的关系中,而且通过活动实实在在地创造着各种各样的关系。那么就不能像对待物一样对待受教育者,而要把他当做正常的人来看待,因为他也需要与其他人发生真实的关系,与其他人进行合作,实现人的幸福、价值和意义。过去的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把受教育者看作是接收的“机器”,完全不照顾受教育者的实际需求,这样一来,必然会降低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无法实现我国共产主义的教育目标。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把受教育者当作主体来对待,以受教育者的实际情况为根本立足点,使受教育者通过自己有意识有目的自由、自觉的活动不断创造着各种各样的关系,通过与教育者或其他受教育者的交往合作,享受生命,实现人的幸福、价值、意义。

三、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现—交往

1.交往实践使得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得以真正实现。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体现的是“主体—主体”关系,这种关系单纯靠个人的力量是无法进行的,只有通过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相互交往才得以实现。人生活在社会中,如果不与其他人进行交往是无法生存的,如果只单纯地考虑个体,只从自身的利益出发,完全不理会他人的利益和需求,那么人类是无法在社会中立足的。马克思认为:语言也和意识一样,只是由于需要,由于和他人交往的迫切需要才产生的。①这也就是说,语言和意识的出现使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进一步地加强了,那么交往双方就可以从他人身上看到自我,从而形成了自我意识和主体意识。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每个人都要真正意识到他人与我同等地位的存在,真正把他人作为主体看待,在共同交往过程中实现牢固的社会关系。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就是交往的过程,交往是社会性的人的发展源泉,人们是通过交往来提高思想品德的,也就是说,只有通过交往,主体间性才可能真正的实现。

2.交往实践的发展使得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发展。实践是理论发展的动力和源泉,交往实践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人类的交往实践中,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人不断地发展和进化,使自身逐渐完善,而每个主体地不断完善又顺理成章地促进了主体间性的不断发展。每个人都生活在各种各样的交往关系中,不同的交往形式影响着主体间性的不同实现状况,在此过程中也就促使了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发展和完善。发展的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指通过交往每个主体之间可以相互学习、相互进步,另一方面是指这种主体间性已经不是单个主体间性,而是延伸到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更为紧密,国际间的交流也更加地深入。那时就会实现马克思、恩格斯所认为的:狭隘地域性的联系为世界历史性的、真正普通的个人所代替。②

注释:

①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②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

[1]张耀灿,等.思想政治教育学前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3]倪梁康.胡塞尔选集[M].上海三联书店,1997.

[4]周家荣,廉永杰.主体间性哲学思想的人本特征[J].北方论丛,2007,(6).

G641

A

1674-9324(2014)28-0117-02

程乔乔(1990-),女,河北邢台人,河北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

猜你喜欢

受教育者客体教育者
张慧萍:做有情怀、有温度的教育者
少数民族地区初中数学学习弱势学生的成因分析及转化对策的研究
浅谈初中语文“三段六步”教学法的策略
符号学视域下知识产权客体的同一性及其类型化解释
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与两位美国音乐教育者的对话——记于“2015中国音乐教育大会”
旧客体抑制和新客体捕获视角下预览效应的机制*
关税课税客体归属论
道德教育者专长性的失落与重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