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乌鲁木齐市城市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研究

2014-03-10王艺噱刘小勇

交通科技与经济 2014年6期
关键词:需求预测交通量安宁

王艺噱,刘小勇

(新疆农业大学 机械交通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830052)

截至2014年4月,乌鲁木齐市机动车保有量为67.7万辆,环比增长1.6%,同比增长17.3%。机动车数量的迅速增长虽然给城市带来生机与活力,但同时也加剧了城市交通拥堵,尤其是高强度的土地开发导致了高负荷的交通产生与吸引,加剧了城市的交通供需失衡。为减少新建项目对城市交通的影响,引入了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以加强对建设项目的管理。

1 交通影响评价的目的

为促进城市结构的合理发展,避免土地开发强度过大而造成城市机能和交通需求集中,使交通承受能力与土地开发强度相匹配,主要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方面从城市发展和道路交通管理的角度对城市建设项目进行交通影响评价;另一方面控制并缓解建设项目对城市交通网络的影响,充分发挥政府对交通规划和土地利用的协调作用,把握城市交通的发展导向,使城市土地利用合理化。

2 交通影响评价的技术方法

调查分析项目及其影响范围内的交通量、交通系统情况等背景资料,运用增长率法对项目交通影响评价范围内产生的交通需求进行预测。根据预测结果分析项目建成使用后对周围交通系统产生的影响;分析项目交通影响范围内轨道交通和地面公共交通系统的情况;通过停车供给和停车需求的分析进行停车评价;合理布置建设项目出入口,对项目内、外部交通需求管理及交通运行组织规划等方面提出合理建议与改善措施。

3 交通影响评价的主要内容

3.1 交通影响评价项目概述及现状分析

通过现场调查、搜集资料等方式了解建设项目区域背景、周围路网规划等信息,同时确定建设项目的性质、规模和各项经济指标,从而确定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的范围及年限。

3.2 交通调查与分析

交通调查的主要内容:

1)交通影响评价范围内路段和交叉口的主要信息。道路的路段包括断面形式、道路等级、规划红线、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路面宽度、机非分隔方式、长度、车道数等。道路的交叉口包括交叉口类型、位置、相交路段的几何线型、转向车道以及各种构造物的设施、管制方式等。

2)交通管理设施调查,包括评价范围内道路管理措施、交叉口渠化设施、信号灯配时方案及车道转向方案、其他控制方案,如停车、让行、限速等警告标志等。

3)交通运行状况调查,包括评价范围内道路及交叉口机动车、非机动车的流量调查。

4)停车调查,主要调查项目周围车辆停放设施的供应情况,包括住宅小区停车场、社会公共停车场、公建配建停车场和路边停车场的形式、位置、停车容量等信息。

5)公共交通调查,包括公交线路调查和公交客流调查。公交线路调查包括评价范围内公交线路条数、各线路站点设置情况、线路车辆数等。公交客流调查主要包括经过项目临近道路的公交车数、发车频率以及抽样的公交车载客率情况。

3.3 交通需求预测

交通需求预测是依据城市交通发展规划,根据现状交通特性及高峰小时交通量,预测项目评价年路网交通量,用于分析交通系统能否满足评价年交通需求。交通需求预测包括背景交通需求预测和建设项目交通需求预测,其中背景交通需求预测包括评价范围内其他项目交通需求预测以及过境交通需求预测。

交通需求预测常用方法为增长率法,此方法借鉴相关地区的发展经验,参照评价范围内有关的发展规划,通过分析经济发展水平、车辆保有量增长率、机动车出行量增长率等影响交通量生成的各方面因素的未来发展趋势,运用数据分析、专家咨询等方法,综合确定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范围内评价年交通量吸引、产生的增长速度,最终预测出评价年的吸引、产生交通量。

3.4 交通组织

3.4.1 外部交通组织

1)机动车交通组织:详述建设项目产生的交通流量在外部路网上的流向,尤其是主要交叉口的交通流向,并分析对外部路网产生的影响。分析项目各出入口对外部道路所产生的影响,评价出入口设置的合理性。

2)行人交通组织:说明项目周围行人交通组织线路与机动车之间存在的冲突等。

3.4.2 内部交通组织

1)机动车交通组织:叙述内部机动车的交通组织方案,分析项目内部交通冲突点的位置及解决办法。

2)行人交通组织:说明项目内部行人交通组织线路与出入口及停车区域的连接关系等。

3.5 评价结论及建议

重点说明建设项目的规模是否合适,建设时序是否恰当,交通影响程度是否在可接受范围内;对改善现状交通、减少交通影响程度以及提高内外部交通系统的安全性等方面提出建设性意见。

4 项目评价实例-溪桥香岸小区项目交通影响评价

4.1 项目背景

溪桥香岸小区位于乌鲁木齐市的城北新市区内部,规划用地面积为94 397m2,建筑占地面积为22 032.39m2,建设类型为住宅。

4.2 现况调查

溪桥香岸小区项目交通影响范围的道路有安米西街、安屯东街、宁致一街、五一农场路、安宁渠路、安古中路、通安北路。以上道路构成了区域路网,其中安宁渠路和通安北路为城市主干路。

现况安宁渠路沿线仅有2个在建项目住宅区,交通量较小,然而在夏季旅游高峰时期,该路段是游客前往五家渠等景点的主要道路,交通量较大。

4.3 交通需求预测

运用增长率法进行预测,评价年项目周围的路网交通量及服务水平,如表1所示。

4.4 交通组织设计

4.4.1 外围交通组织

溪桥香岸小区项目位于安宁路西侧,居民出行必须利用规划路和安宁渠路实现,即:规划路→安宁渠路→太原路→外环路前往城市东、西、南方向;或通过规划路→安宁渠路→宁致一街→通安北路→乌奎高速前往城市东、西、南方向;或规划路→安宁渠路→安米西街→古牧地路→米东区方向;或利用规划路→安宁渠路→S102→五家渠方向;或经规划路→安宁渠路→宁致一街→通安北路→乌奎高速→八钢方向;或通过规划路→安宁渠路→宁致一街→通安北路→乌奎高速→乌昌快速→昌吉方向。溪桥香岸小区项目外围交通组织如图1所示。

表1 评价年项目周围路网交通量及服务水平

图1 溪桥香岸小区外围交通组织

4.4.2 内部交通组织

4.4.2.1 内部机动车交通组织

项目的地下停车库出入口有3个,分别位于小区的西部、北部和东部。小区内部实行人车分离的交通方式,车库内的车辆出入小区时对小区内其它路段的交通影响不大。

在小区内部道路应充分设置限速标志、地上停车位指示标志、地下停车库出入口指示标志等标志标线,以保证小区内部的车辆有序通行,项目内部机动车进出交通组织如图2所示。

图2 项目内部机动车交通组织

4.4.2.2 内部行人交通组织

项目内的步行道路规划宜人,大部分地区都能够利用人行专用道步行到达,并且步行系统通过步行小道连接小区内的主要建筑物,内部可实现人车分离的交通组织。内部行人交通组织如图3所示。

图3 项目内部行人交通组织

4.5 评价结论及建议

4.5.1 评价结论

1)溪桥香岸项目建成投入使用后,周边道路系统路段和交叉口的饱和度上升主要是由于现状流量自然增长,对项目的影响较小。

2)项目的机动车对外出入口共设置3个,项目西侧规划路的出入口为人行出入口,项目南侧规划路的出入口为车行出入口,项目东侧现状安宁渠路的出入口为机非人共用出入口。

3)项目内部车行道呈环形布置并且联通,车道宽为7m,可进行双向交通组织,内部交通组织通畅。

4)项目内部有宜人的步行系统,各个宅前小路与步行道路相连通,但部分道路人车混行,行人的步行安全得不到保障。

4.5.2 对评价结论提出的建议

1)在项目完工时,应在规划路-安宁渠路交叉口施画行人过街横道,设置行人信号灯,保障行人过街安全。同时应该完善该交叉口信号控制系统,保证交通流有序运行。

2)由于安宁渠与项目相接路段车速较快,车辆驶出项目时存在安全隐患,建议将项目东侧现状安宁渠路的出入口作为人行出入口。

3)建设单位应在项目内部设置相应的交通标志,提示通行方向、指示车库出入口位置和限制车速,以避免小区内部交通混乱,保证项目内行人的安全。

4)项目内配套设施包括幼儿园和中小学,幼儿园与学校出入口应设置注意行人标志,施画行人过街横道,保障行人过街安全。

5)由于地下车库的停车数量较大,建议地下车库实行分区交通组织,对地下车库进行分区编号并设置相应的交通标志加以引导。

5 结束语

城市结构的合理发展和交通运输体系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妥善处理好交通问题是促使城市结构合理发展、完善城市建设的必要保证。通过建设项目实施前的交通影响评价,检测交通影响范围内路网系统的交通承受能力,提出改善方案并对区域交通进行组织设计,从而减轻项目完工后对周围路网的交通压力。实践表明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是落实城市结构合理发展的关键环节。

[1]CJJ/T141-2010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技术标准[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2]乌鲁木齐市城市综合交通项目研究中心.乌鲁木齐市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技术标准[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3]王礼旺.城市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的研究[J].市政技术,2005(5):271-274.

[4]程巧梦,张广泰,王立晓.基于AHP的城市道路交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J].交通科技与经济,2014,16(5):1-4.

[5]王宇,艾力·斯木吐拉,庞峻岭.兵团新建城市道路运输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交通科技与经济,2014,16(4):5-8.

猜你喜欢

需求预测交通量安宁
基于贝叶斯最大熵的电动汽车充电需求预测
基于ETC门架数据的高速公路交通量转换探究
还鸟儿一个安宁的家
基于动态差法的交通量监测技术应用
赢来安宁献给党
安宁的战争
高速公路补偿交通量模型研究
基于计算实验的公共交通需求预测方法
基于四阶段法的公路交通量预测研究
浅谈电网规划中的电力需求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