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石油压裂液技术现状与未来发展

2014-03-10程兴生卢拥军管保山王丽伟

石油钻采工艺 2014年1期
关键词:稠化剂压裂液储层

程兴生 卢拥军 管保山 王丽伟 翟 文 明 华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压裂酸化技术服务中心,河北廊坊 065007)

中石油压裂液技术现状与未来发展

程兴生 卢拥军 管保山 王丽伟 翟 文 明 华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压裂酸化技术服务中心,河北廊坊 065007)

近年来,随着压裂液技术的发展与完善,胍尔胶、合成聚合物、表面活性剂等各种压裂液技术基本成熟并在特定储层或工艺需求的情况下得到应用。阐述了中石油压裂液技术发展及应用现状,认为压裂液主体技术多元化、对高矿度水的适应性以及实现回收再利用是未来一段时期满足压裂液技术需求和控制成本的决定因素;满足低伤害、低成本、高效环保等技术指标仍是未来压裂液发展方向,并对稠化剂速溶及连续混配的技术条件提出新见解;对高温压裂液技术提出新思路;建议尽快建立非常规储层压裂液及其伤害评价方法,以规范和指导压裂液技术发展。

压裂液技术;黄原胶;纤维素;速溶;评价方法

伴随着北美页岩气革命,储层改造技术正在引领全球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的重大变革,已经成为与物探、钻井并列的三大关键工程技术。中石油60%~70%新增储量为低渗特低渗透非常规油气资源,低渗特低渗透、深层高温、非常规和海洋石油等“难新”领域待开发利用。改造对象从常规储层到非常规储层,储层物性由高渗透到低渗透、超低渗,甚至为纳达西级致密储层;油藏类型由常规油气藏到致密气、致密油、页岩气、煤层气等;并伴有低压、异常高压、水敏、高温等特性,储层改造对象异常复杂。随着改造井数、层数、段数越来越多,储层改造呈现大排量、高泵压、大规模、工厂化作业的特点[1]。上述变化对压裂液与储层、新工艺的适应性以及成本投入提出新的要求,有必要对中石油压裂液技术现状进行梳理,对未来发展进行思考和规划。

1 技术与应用现状

压裂液的分类和命名目前没有统一的标准。按照稠化剂类型进行命名,可分为植物胶类压裂液、合成聚合物压裂液、表面活性剂压裂液、纤维素压裂液等。文中以稠化剂分类为主线,结合特色压裂液技术,介绍中石油压裂液技术及应用现状。

1.1 胍尔胶压裂液[2-5]

胍尔胶压裂液是由胍尔胶原粉或其衍生物与硼或锆等交联形成的冻胶。胍尔胶原粉水不溶物质量含量较高(18%~25%),改性后的胍尔胶不溶物质量含量2%~12%。原粉1%浓度增黏能力187~351 mPa·s,冻胶破胶后残渣含量高,质量分数为7%~10%。原粉在大庆油田高渗浅层有应用。胍尔胶衍生物包括羟丙基胍尔胶(HPG)、超级胍尔胶(SHPG)、羧甲基胍尔胶(CMG)、羧甲基羟丙基胍尔胶(CMHPG)等,其中SHPG为高取代度、精制的羟丙基胍尔胶,水不溶物低,形成的压裂液破胶后残渣少,由于成本较高,仅在塔里木、华北、大庆、西南等油气田有少量应用。

羟丙基胍尔胶压裂液:通常温度小于90 ℃采用HPG-无机硼交联体系,温度大于90 ℃采用HPG-有机硼体系,最高耐温为160 ℃,是中石油应用最多的压裂液体系。通过研制开发使用新型高效交联剂,形成的超低浓度HPG压裂液,显著降低了HPG使用浓度,可使0.15%HPG交联,突破美国压裂液0.18%交联下限,稠化剂相对浓度降低35%~45%,残渣减少38%~53%。2012年在长庆、大庆、青海、华北、冀东等油田实施近1 600口井,较常规体系总计节约使用胍尔胶1 000余吨,直接效益近亿元。

羧甲基羟丙基胍尔胶(羧甲基胍尔胶)压裂液:在碱性条件下,CMHPG与有机锆形成压裂液,具有温度广谱(50~180 ℃)、低稠化剂用量(比常规胍尔胶低50%)、低摩阻(比常规胍尔胶低30%~40%)、残渣和残胶伤害低(比常规胍尔胶降低55%)、高悬砂能力等优点,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长庆、吉林、冀东、大庆等油气田进行应用,大幅度提高了增产有效期。酸性压裂液体系具有适用于碱敏性地层、有效抑制黏土膨胀的特性,且能够适用于CO2增能和泡沫体系。酸性交联CMHPG压裂液(实现耐温150 ℃)在大庆、吉林、新疆、吐哈等油田碱敏性储层得到应用。

低分子可回收压裂液:胍尔胶降解后分子量降低,为常规胍尔胶的1/20~1/10,水不溶物、破胶液分子量对地层伤害均有所降低。低分子胍尔胶与硼交联后,形成暂时的水凝胶网络,作业过程中依靠地层的酸性对压裂液进行中和降低其pH值而破胶返排。可回收压裂液在长庆、四川等油田累计应用365口井,回收利用返排液8 565 m3,应用井返排液利用率达到97%。

浓缩压裂液:为满足连续混配准确计量需要,将胍尔胶粉悬浮在柴油或对环境更友好的矿物油中,形成浓缩液体稠化剂。大庆油田和吉林油田通过技术引进,开展了浓缩压裂液现场应用试验。同时,吉林油田的连续混配装置实现了粉剂的准确计量,形成采用粉剂进行实时混配技术。

总体来说,胍尔胶压裂液应用最为广泛,应用份额占90%以上,基本满足中石油常规压裂需求。但不同体系对配液水中无机盐离子存在不同程度的敏感,影响压裂液性能;另外,胍尔胶压裂液耐温很难突破180 ℃。

1.2 香豆胶压裂液[6-8]

香豆胶为国产稠化剂,是从香豆种子中提取的天然植物胶,其结构为半乳甘露聚糖。1%浓度增黏能力差异较大(156~321 mPa·s),香豆胶原粉水不溶物含量为7%~15%,具有较好的水溶性,摩阻低,形成的压裂液耐温170 ℃。2012年香豆胶压裂液在长庆油田18个区块完成110口井施工,最大加砂60 m3,平均砂比35%,返排率72.6%。

香豆胶技术性能与胍尔胶相当,但受种子质量、加工水平及成本压力等因素的限制,目前使用的香豆胶压裂液稠化剂用量较高、耐温有限,性能没有达到业内已经形成的技术水平。

1.3 合成聚合物压裂液[9]

合成聚合物压裂液主要包括交联型和缔合型两大类。在胍尔胶疯狂涨价的大背景下,合成聚合物压裂液技术得到长足发展,各油田都开展了各类聚合物压裂液现场试验。中石油勘探院廊坊分院研制开发的清洁交联压裂液技术,最高耐温达210 ℃。该技术在吉林油田应用240井506层,各项技术指标基本与胍尔胶压裂液持平,60 ℃配方成本为265元/m3,较同期胍尔胶压裂液降低60%;在华北油田进行了2口井储层温度超过200 ℃高温应用试验。西南石油大学罗平亚院士开发的超分子缔合压裂液技术,已在不同地层进行现场应用385 井次。

聚合物压裂液基本无残渣,与植物胶压裂液相比固相伤害低,但聚合物压裂液对水质及破胶剂敏感,存在配液难、支撑剂不易混入和交联控制难、施工摩阻高等问题。

1.4 表面活性剂压裂液[10]

表面活性剂压裂液具有无残渣、易破胶、伤害低、弹性大及携砂性能好的特点,在中石油各油田均有应用,终因成本高尚未获得大范围推广。长庆油田开发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压裂液最高耐温135 ℃,在致密气试验区推广应用65口井,表现出良好的储层适应性。新疆油田使用的弹性表面活性剂压裂液,适用温度25~80 ℃,现场应用150余井次。中石油勘探院廊坊分院开发的双生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压裂液在煤层压裂中进行了多口井实验性应用。

1.5 油基压裂液

油基压裂液主要用于水基压裂液易造成伤害的强水敏储层。与水基压裂液相比,油基压裂液成本高、使用难,而且易燃,施工存在安全风险,现场仅新疆油田有少量应用。采用石西轻质原油、磷酸酯及铝酸盐形成油基压裂液冻胶,适用温度25~90 ℃,170 s-1下剪切1~2 h,保留黏度≥50 mPa·s,闪点≥ 60 ℃,降阻率40%~60%。在莫北油田应用最大井深3 500 m,平均砂比18%,最高砂比30%。另外,采用稠油与稀油按比例混合加入减阻剂,形成的油基压裂液降阻率40%~60%,闪点≥60 ℃。该体系在新疆油田乌36井区及288断块强水敏储层施工60余口井,改造效果明显。

1.6 特色压裂液技术

乳化压裂液。乳化压裂液是介于水基和油基压裂液之间的一种压裂液体系,由30%~40%的液态烃和60%~70%的聚合物水溶液组成的一种水包油或油包水的压裂液。与水基压裂液相比,减少了入地水量,具有低滤失、低残渣、高黏度的特点[11]。该体系在大庆海塔、青海、吉林、吐哈、新疆等油田强水敏的特殊储层使用并取得较好效果。

泡沫压裂液。泡沫压裂液是在常规压裂液基础上混拌高浓度的液态N2或CO2等组成的以气相为内相、液相为外相的低伤害压裂液[12]。气体泡沫质量多为40%~60%,泡沫质量小于52%时为增能体系。泡沫压裂液黏度大、携砂能力强、滤失低、残液返排率高,特别适合低温、低压、水敏或水锁等敏感性强的储层。泡沫压裂液实际应用并不普遍,主要原因是施工设备复杂昂贵,成本高。中石油目前使用泡沫压裂液多为增能助排。

加重压裂液。提高压裂液密度是降低井口施工压力的有效方法,考虑成本问题采用KCl或NaNO3对HPG-有机硼压裂液体系进行加重,前者最大密度1.15 g/cm3,后者最大密度1.32 g/cm3[13]。中石油勘探院廊坊分院研制开发并获得专利权的加重压裂液体系为耐温160 ℃的0.45%HPG-有机硼交联体系,在塔里木油田近7 000 m的多口超深井进行成功应用,并取得良好效果。在新疆、玉门、华北等油田异常高压井也进行了推广应用。

热化学压裂液。将生热化学反应引入水基压裂液中,形成自生热类泡沫压裂液,用于中浅层稠油及低压低渗透油气藏储层压裂改造[14]。新疆油田将生热化学反应用于聚合物和清洁压裂液中;大庆油田在低温低压井累计应用136口井,压后平均返排率53.4%,平均增油强度0.64 t/(d·m)。

减阻水(滑溜水)。使用减阻剂及表面活性剂、阻垢剂、黏土稳定剂、杀菌剂、破胶剂、防膨剂等形成的低黏低摩阻压裂液[15]。目前使用的减阻剂为能够实现连续混配的合成高分子乳液。中石油勘探院廊坊分院形成的典型配方为:水+(0.04%~0.08%)FA30减阻剂+(0.05%~0.15%)FA-6助排剂+适量杀菌剂,具有速溶增黏、剪切稳定性好、低摩阻(现场实测降阻率82%)、无残渣、低表面张力、易返排(自喷返排率达40.73%)等特点。川庆钻探公司研制开发的减阻水压裂液与此性能接近。

2 需求分析

随着储层改造对象由以常规油气藏为主向非常规油气藏拓展,致使动用储量物性下限越来越低,渗透率小于0.1 mD的致密油气以及纳达西级的页岩气储层都依赖储层改造进行经济有效开发。面临的储层条件越来越复杂,储层深度更深,深井压裂超过7 000 m;地层温度更高,超过200 ℃;高应力储层更普遍,如塔里木某井压裂施工,压裂液加重的情况下,井口施工压力仍超过135 MPa。同时,改造模式由笼统改造逐步向体积改造和精细改造转变。储层改造呈现大排量、高泵压、大规模、工厂化作业的特点。 因此,满足储层特点及工艺技术需求的压裂液应具备低伤害、低成本、高效环保的特性。

受国际市场需求等多种因素影响,2011年下半年以来,胍尔胶价格一路飙升,2011年年初的2.46万元/t升高至2012年4月份最高的15.8万元/t,2012年10月价格有所回落,达到6.33万元/ t,但仍是2011年同期价格的174%,导致每立方米压裂液价格增加2~3倍以上。2013年中石油预计需要胍尔胶2×104t左右,预计成本增加近7亿元。

随着储层改造规模不断扩大,所需淡水量不断增大,供应不能及时到位和成本上涨问题日益凸显。如陕北油气区储层改造用水价达到100~200元/m3;塔里木油田塔中作业区配液用水是从300 km外的轮南镇拉水,仅运费就达150元/m3以上,再运往沙漠腹地,需要专用沙漠车,成本会进一步大幅增加。同时,备水周期长,相应增加了试油成本[16]。所以,水在压裂液成本中所占比重不容忽视。同时,大量的、成份复杂的压裂返排液排放处理难度大,直接排放会造成环境污染。因此,实现压裂液回收再利用,减少环境污染和水资源浪费势在必行,也是解决用水及降低压裂液成本的重要途径。

尽管超高温压裂液室内研究获得重大突破,但由于稠化剂浓度较高,造成现场配液困难,交联时间难以有效控制,交联快导致液体摩阻高,而高温压裂液通常都在深井超深井中应用,高摩阻制约实际使用。因此,超高温压裂液应用中配液和高摩阻等制约实际应用的问题有待深入攻关解决。

大规模、工厂化作业对压裂液的快速配制的要求以及大量残液如何高效返排降低伤害等,都将影响压裂新工艺的实施和压后效果的取得。为保障新工艺的有效实施,这些问题都亟待攻关解决。

3 压裂液技术未来发展的思考

3.1 推动压裂液主体体系多元化发展,实现压裂液成本可控

导致中石油压裂液成本飙升和无法控制的原因,是压裂液主体技术单一且胍尔胶供应受制于人。为此,应从源头上形成合理供需关系,打破稠化剂依赖进口的局面,避免对胍尔胶的过度依赖。

20世纪80年代香豆胶就开始了室内研究与现场试验并获得成功,但受种植规模、加工水平、市场需求及其价格的影响,没有形成良好的产业链,影响了产业发展。借助植物胶加工和香豆胶综合开发利用技术的进步,联动种植、加工、科研、应用等形成产业链,可以提升香豆胶压裂液性能和规模化应用水平。性能和应用情况表明香豆胶是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植物胶,而且我国许多省份拥有适宜香豆子的耕种土地和种植经验,可作为胍尔胶的替代产品之一。从长远考虑,中石油可组织就香豆种植、香豆胶加工以及改性进行技术攻关,在价格和使用上进行适度保护,扶持国产香豆胶技术发展及产业化。

纤维素压裂液在大港油田和玉门油田早有应用,因纤维素溶解缓慢、难交联成足够黏度冻胶、耐盐性差、增稠能力有限、残留物对地层伤害大等缺点,纤维素作为压裂液的研究和应用就此中断[17]。中石油勘探院廊坊分院开发一种酸性纤维素压裂液,有效解决了早期纤维素压裂液存在的问题,易配制、破胶彻底无残渣、可满足温度低于130 ℃储层压裂需求。中石油储层大多集中在60~120 ℃温度范围内,尽管该体系也存在对含盐度大的水质较为敏感的缺陷,但形成的纤维素压裂液可在较大范围内在一定条件下代替胍尔胶压裂液。国内纤维素资源丰富,应加快纤维素压裂液开发及现场试验,充分利用本国资源,逐步摆脱对国外产品依赖的局面。

3.2 提高压裂液对高矿化度水的适应性,保障大规模及工厂化作业的实施

水平井工厂化作业目的是要提高施工效率、缩短施工周期、降低作业成本。压裂快速备水是实现工厂化作业关键环节之一。中石油油气田集中分布在我国缺水的华北、东北和西北,这与大规模作业、大量用水形成深刻矛盾,而且现行压裂液体系大多对水质敏感,高矿化度水对稠化剂溶解分散、交联pH环境的形成产生影响,限制了非淡水的使用。过去一直是水质指标满足压裂液要求来发展压裂液技术,现场也是寻找合适水源满足配液需求,或对高矿化度水中离子进行螯合屏蔽处理,但成本高且效果有限。因成本和需求原因,先前的理念很难满足大规模及工厂化作业的需求。提高压裂液对高矿化度水的适应性,如高矿化度地层水、油层采出污水、海水等的使用,实现就地取材扩大适用水源,降低用水成本、缩短备水周期,保障大规模及工厂化作业的实施。此外,压后残液溶解了地层中的可溶盐或掺进地层水导致返排液矿化度增加,使得压裂液对高矿化度水的适应性成为实现压裂液回收再利用的前提条件之一。

黄原胶是各行业中最典型和最重要的抗盐增稠剂[18]。依靠分子间力形成结构流体,黄原胶非交联基液弹性与胍尔胶交联冻胶相近,在一定温度范围(120 ℃)内,非交联的黄原胶基液具有较好的携砂性能。非交联黄原胶与其他交联体系相比配方单一、影响性能因素少,此特点是实现压裂液回收再利用的重要优势。黄原胶不交联作为压裂液使用滤失较大;温度低于80 ℃时降解困难,会对地层带来较大伤害。为此,中石油勘探院廊坊分院正在开展低温破胶和应用技术攻关研究。

3.3 减少添加剂相互影响,实现在线连续混配

针对连续混配的需要,已经提出浓缩或速溶干粉压裂液研制开发的需求[19]。分析认为稠化剂溶胀快慢可能会影响液体注入的摩阻和形成的冻胶流变性能。对于滑溜水压裂液稠化剂快速释放增黏,有利于降低摩阻;而对于线性胶或交联冻胶,稠化剂用量较大,充分溶胀后基液黏度较高,可能导致注入摩阻增加。图1是目前广泛使用的普通羟丙基胍尔胶、相同配方、基液放置不同时间的2个冻胶流变性能测试结果,曲线1为基液经4 h充分溶胀交联的冻胶流变性能,曲线2为基液配制3 min后立即交联形成的冻胶流变性能。从结果看,基液未充分溶胀对施工期间压裂液整体性能影响较小,而且有利于后期黏度的保持。实验结果对目前业已形成的技术条件下研发速溶干粉压裂液必要性提出质疑。

图1 基液放置不同时间冻胶流变性能比较

目前常用的胍尔胶冻胶压裂液体系添加剂种类繁多、组成复杂,而且添加剂之间相互影响,比如pH调节剂提供必要的碱性交联环境,不利于胍尔胶的溶胀,在配制过程中就存在添加剂添加的先后顺序问题,而连续混配是快速在线配制,没有足够的时间来区分添加的顺序。因此,简化压裂液配方、减少添加剂间的相互影响,对于实现大规模在线连续混配尤为重要。

3.4 用工艺技术弥补液体性能的不足

现场配液难、交联反应快、摩阻高的问题,制约着超高温压裂液的实际有效应用。耐高温与稠化剂高用量、快交联与高摩阻等内在的矛盾相互制约,短期内很难根本解决。因此,建议液体技术与工艺相结合,用工艺弥补液体性能的不足。比如可以考虑减阻水携带耐高温纤维,代替超高温压裂液进行应用。减阻水摩阻低,可以实现大排量,通过大排量弥补液体滤失和纤维暂堵降低滤失实现造缝;利用纤维强悬浮性实现地层高温下携砂功能。这一想法仅是抛砖引玉,以拓宽压裂液技术攻关思路。

3.5 建立非常规储层压裂液及其伤害评价方法,以

规范和指导压裂液技术发展

与常规储层压裂相比,非常规储层改造对象、改造目标、设计理念发生变化,储层和工艺技术对液体性能的要求也发生了相应变化。随着非常规储层压裂改造大规模的应用,应尽快建立非常规储层压裂液及其伤害评价方法,以规范和指导压裂液技术发展。

[1]李克智,何青,秦玉英,等.“井工厂”压裂模式在大牛地气田的应用[J].石油钻采工艺,2013,35(1):68-71.

[2]梁文利,赵林,辛素云.压裂液技术研究新进展[J].断块油气田,2009,16(1):95-97,117.

[3]柳惠,侯吉瑞,王宝峰.水基压裂液稠化剂的国内研究现状及展望[J].广州化工,2012,40(13):49-51.

[4]李超颖,王英东,曾庆雪.水基压裂液增稠剂的研究进展[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1,(5):8-10.

[5]侯晓晖,王煦,张军,等.水基压裂液用聚合物增稠剂评述[J].精细石油化工进展,2004,5(1):15-18.

[6]赵以文.香豆硼冻胶压裂液[J].油田化学,1994,11(1):39-44.

[7]卢拥军.香豆胶水基压裂液研究与应用[J].钻井液与完井液,1996,13(1):13-16.

[8]卢拥军,赵忠扬.香豆胶锆压裂液在超深井中的应用研究[J].石油与天然气化工,1995,24(1):4-11.

[9]薛成,张晓梅,董三宝,等.水基合成聚合物压裂液体系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广州化工,2012,39(17):67-68.

[10]张磊.清洁压裂液研究进展及应用现状[J].精细石油化工进展,2012,13(8):12-15.

[11]董强,陈彦东,卢拥军.乳化压裂液在低渗强水敏地层中的应用研究[J].钻井液与完井液,2006,23(5):23-25,83.

[12]谭明文,何兴贵,张绍彬,等.泡沫压裂液研究进展[J].钻采工艺,2008,31(5):129-132.

[13]程兴生,张福祥,徐敏杰,等.低成本加重瓜胶压裂液的性能与应用[J].钻采工艺,2011,33(2):91-93.

[14]宋燕高,王兴文,慈建发,等.线性自生热泡沫压裂液研制及其在油井中的应用[J].精细石油化工进展,2010,11(11):6-9.

[15]柳惠,侯吉瑞,王宝峰.减阻水及其添加剂的研究进展及展望[J].广州化工,2012,40(11):35-37.

[16]Che Mingguang,Wang Yonghui,Cheng Xingsheng,et al.Study and application of shallow water fracturing fluid in high temperature deep carbonate reservoir[R].IPTC17067,2013.

[17]王煦,杨永钊,蒋尔梁,等.压裂液用纤维类物质的研究进展[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2(3):141-144.

[18]韩明,基·米勒,李宇乡.黄原胶水溶液的性质[J].油田化学,1990,7(3):284-288.

[19]银本才,张高群,肖兵,等.速溶胍胶压裂液的研究与应用[J].油田化学,2012,29(2):159-162,189.

(修改稿收到日期 2013-12-26)

〔编辑 薛改珍〕

Current situation and future development of CNPC fracturing fluid technology

CHENG Xingsheng,LU Yongjun,GUAN Baoshan,WANG Liwei,ZHAI Wen,MING Hua
(Fracturing and Acidizing Technology Service Center,Langfang Branch of 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CNPC,Langfang065007,China)

In recent years,with the development and improvement of fracturing fluid technology,the technology of fracturing fluid technologies,such as guar gum,Synthetic polymer,and surfactant are basically sophisticated and applied in special reservoir bed or conditions in which the process requires.This paper elaborates the technical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CNPC fracturing fluid and believes that the main technologies diversification of fracturing fluid,their adaptability to highly mineralized water and recycling are determinants to meet needs for fracturing fluid technology and control costs over a period of time.The technical indicators of low damage,low-cost,high efficiency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re futur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the fracturing fluid.It gives insights about the technical conditions of fast dissolution and continuous mixing of thickening agent,and the new ideas about the technology of high temperature fracturing fluid.It also appeals to establish the unconventional reservoir fracturing fluid and its damage evaluation methods as soon as possible to standardize and guide the development of fracturing fluid technology.

fracturing fluid technology;xanthan gum;cellulose;fast dissolution;evaluation methods

程兴生,卢拥军,管保山,等.中石油压裂液技术现状与未来发展思考[J].石油钻采工艺,2014,36(1):1-5.

TE357.12

:A

1000-7393(2014)01-0001-05

10.13639/j.odpt.2014.01.001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课题“特低、超低渗油藏高效改造关键技术”(编号:2011B-1202);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低渗特低渗油气储层高效改造技术”(编号:2011ZX05013-003)。

程兴生,1968年生。1990年毕业于江汉石油学院应用化学专业,现从事压裂酸化液体技术研究与现场服务工作,高级工程师。电话:13603263173。E-mail:cxs3783@sohu.com。

猜你喜欢

稠化剂压裂液储层
耐高温疏水缔合型酸液稠化剂的合成与性能
输导层
——北美又一种非常规储层类型
基于边界探测技术的储层识别与追踪
二氧化碳与稠化剂降低流度改善气驱效果评价*
锂基润滑脂的微观结构
大庆油田不返排压裂液技术研究及应用
基于储层构型研究的储层平面非均质性表征
可在线施工的反相微乳液聚合物压裂液
胍胶压裂液与EM30压裂液的对比研究
海水基稠化剂的筛选与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