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做好医疗设备预防性维护的几点思考

2014-03-10

医疗装备 2014年7期
关键词:医学工程预防性技术人员

庄 锐

(淮北矿工总医院 设备科,安徽淮北235000)

对做好医疗设备预防性维护的几点思考

庄 锐

(淮北矿工总医院 设备科,安徽淮北235000)

本文介绍了更好的做好预防性维修要从源头控制,早期介入,要与设备的实际操作使用者加强联系和交流,同时,更需要有一支高素质维修队伍做保证。

源头控制;交流;人才培养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许多高精尖设备以及新型医疗设备的大量涌入,医疗设备的维修费用成为医院很大的支出。许多医院开始认识到预防性维修重要性,制定了具体的规章,制度,流程。要求维修人员定期的下修下查。但有些规章制度流程往往过于形式,有些维修缺少与设备使用,操作人员有效的沟通。有些在具体的操作和执行上缺乏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使的预防性维护仅仅成为简单的保养,没有真正达到对设备进行技术和质量控制,发现和排除影响医疗装备及人员的不安全因素,最大限度地降低设备故障率,保障设备安全有效运转的本质目的。笔者根据在医院近二十年的工作经验,对更好的做好预防性维护,提出以下几点拙见。

1 源头控制,早期介入

预防性维护应从源头控制,在设备进行前期调研和选型论证时,设备维护人员就应该介入,提供有意义的参考意见,比如对将来设备的使用环境,安装位置。医院应把厂家的售后服务和对设备使用人员和维修人员的培训,以及设备技术资料的完备作为一项重要的考核指标。医院还可以以消费者的优势地位,要求厂方提供电路图,以及配件和耗材的优惠。工程技术人员的提早介入可以更加完整的,更早的获得医疗设备的技术档案,而完善的医疗设备技术档案,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设备维修的成功率。在设备安装调试中,工程技术人员更应该全程跟踪,更早的与厂方技术人员沟通交流,获得机器在使用维护中的注意事项,学习对设备仪器的校准和调整,获得设备初期投入使用的原始数据,参数,各项性能指标。为以后对医疗设备质量控制打下坚实的基础。提早介入更能发挥工程技术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对减少医疗设备的意外故障,延长医疗设备寿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2 预防性维护应包括与设备使用操作人员的交流

医学工程技术人员要多到临床科室去,对自己所负责的设备熟悉和操作,只有学会设备的操作,然后才能去维护保养它,要与设备的实际操作使用者加强联系和交流,只有设备的实际操作使用者对设备的使用情况和性能最有发言权。仪器故障的一些早期征兆往往操作者最容易发现,而操作人员对故障经过的准确描述也有助于简化维修过程。工程技术人员通过与操作者的交流,通过现场的实际观察,还能以自己工程知识方面的优势,对操作者进行培训,使之正确的使用与维护仪器,避免因使用,操作原因而影响仪器功能的发挥,这对提高医疗质量,降低医疗风险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3 预防性维护需要有一支高素质维修队伍做保证

医疗器械设备作为通过医护人员服务于患者的载体,工具,具有科技含量高,结构复杂的特点,只有合格人员方可从事其维修工作,应参照国外医院维修机构管理规则,建立维修人员准入制度。由受过BME高等教育,至少是经过专门训练并考核合格的人员从事相应的维修工作,必须禁止不具备从业资格的人员进入医院医疗器械设备维修机构。很多人已经慢慢意识到,将来医疗纠纷迟早会牵涉到医疗设备上来。譬如,抢救一个病人的过程中,到了关键时候,急救设备坏了,就差那么几分钟甚至几秒钟,病人没有抢救过来,那么就会发生医疗纠纷,而靶子就是医疗设备。甚至在将来,如果医疗活动使用的设备是没有通过检测的,或是设备的维修人员是没有维修资质的,也会成为医疗纠纷的诱因。医院管理者要转变观点,重视医疗设备维修,加强对人才的培养。选拔一批技术过硬、责任心强的BME毕业生充实到医院维修队伍中,为医院维修队伍输入新鲜血液,并适当提高维修人员的待遇,增加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加大培训力度。医院应象对待医护人员一样,对待工程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在教育经费保障,培训时间等方面应与医护人员一视同仁。医院只有为医学工程技术人员营造有利的发展环境,鼓励他们进行自学或函授学习,针对高级技能和高水准的人员应以送出去的方式进行相应的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以全面提升他们的工作能力,以便其向更高水平发展和开拓更广阔的空间,同时要更新维修工具、设备和采购检测仪器等,有条件的可建立医疗设备质量检测和临床评价实验室,同时工程技术人员应看到自身发展的前景和自身知识的匮乏而不断钻研新技术,积极主动地参与各项工作。在高速发展的今天,只有具有一定的高科技能力才能立足本职工作,包括医学和生物工程知识、一定的外语水平、计算机知识、经济分析能力、沟通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等等。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自身在医院的地位和作用,实现自身价值。总的来说,工程技术人员只有把自己培养成为高素质、专业化和有创新能力的工程技术人员,才能更好地发挥工作能动性;医院只有营造有利于医学工程技术人员发展的环境和空间,才能使医学工程技术人员积极地提高自身的素质、专业能力、创新能力和工作能力,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和服务好医院,从而达到医院和工程技术人员“双赢”的局面。

总之,预防性维护不仅仅是在设备未出现故障之前对其进行保养,如加油,除尘等,也不仅仅是形式上的规章制度。预防性维修一定要倡导,而且一定要推广,绝对会成为一种趋势。就跟人们的健康体检一样,慢慢会成为一种共识。预防性维修将来是大势所趋,势不可挡。它是减少设备故障,降低维修费用,保障设备安全可靠运行的一种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办法。更是医院内部管理和综合素质的体现。

[1]彭顺银.浅析医疗设备管理和设备维护[J] .医疗装备.2005, 18 (8)

[2] 李永亮.医疗器械的使用维修和检修工作[J].实用医技,2001,8 (8).

[3] 陈小萍。护士在使用医疗仪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9B)

[4] 王义辉, 唐伟. 医院建立医疗设备质量控制与安全保证体系的探索. 医疗设备信息,2005

2014-03-10

TH77

B

1002-2376(2014)07-0079-02

猜你喜欢

医学工程预防性技术人员
越南农业管理和技术人员线上培训
我国首批正高级船舶专业技术人员评出
企业技术人员能力评价的探索
侨胞任洪亮率团斩获全球医学工程创新大赛金奖等
2015款奔驰R400车预防性安全系统故障
馆藏唐卡保管与预防性保护
马纯栋:维修技术人员应提高诊断仪的利用率
我院医学工程科的现状及发展对策的探讨
高等级公路机电系统预防性维护探索与实践
医院医学工程部门开展科研的探索与实践